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宅”居这种生活方式的兴起与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以及网络的普及密切相关。相对的,大量“宅男宅女”的涌现也会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笔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出发,寻求“宅男宅女”大量涌现的原因,以及“宅”在家这一生活方式的物质文化价值。
关键词:宅;文化人类学;文化变迁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149-02
“宅”,本为“御宅族”,起源于日本,日本动漫画迷之间以“御宅”来互相称呼。现在中国80后所说的“宅”,其范围已经扩大到对某种事物(多与电脑、漫画、动画、网络游戏、书籍、电影等有关)过分迷恋,以至于除学习工作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群。他们依赖网络,休息时间足不出户,很少与外界事物交流。“宅男宅女“的涌现,与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的改变密不可分,它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变迁的符号。文化变迁理论认为,当自然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社会成员以新的方式对此作出反映时,便开始发生文化变迁。[1](P209)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来看,“宅”居生活的兴起,也会对社会文化的变迁产生影响。
“宅男宅女”的“宅”居生活,大多离不开网络、书籍等文化消费品,所以,拥有一定自由时间、一定文化水平和相关网络知识的大学生以及由大学生转变而来的年轻工薪阶层成为了“宅男宅女”的主力军。他们是网络的频繁使用者,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整个文化环境的包容性不断加强,他们对新的文化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增大,“宅”居生活成为了青少年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一、“宅”居生活及其诱因分析
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合作的一项调查(4610人参与)显示,56.9%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存在宅男宅女。58.5%的人认为宅青的成因是过度依赖网络;26.4%的人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无人能阻挡”。[2]在笔者看来,“宅男宅女”的大量涌现与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以及网络的普及有着密切关系。
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是“宅男宅女”大量涌现的主要诱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生存环境较为恶劣。据笔者网上搜集的资料显示,2009年大学生就业意向城市排名,深京穗沪居前四位。[3]中国人才热线最近发布的首份2010年大学生、研究生求职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沪这四座大城市工作。这些城市所要承担的生活成本都较高,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状下,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所能获得的职位和报酬,往往和他们预想中的相去甚远,高强度工作量换取低报酬的社会现实,使刚毕业的大学生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窘迫,更承受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强大心理落差。马凌诺夫斯基认为文化首先应当满足个人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宅”居这种生活方式,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它必定是因满足了“宅男宅女”这一人群的某种需求才产生的。成为“宅男宅女”,一方面可以尽量节省不必要的交际开支,使原本窘况的经济状况得以缓解,有助于满足“宅男宅女”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宅在家”对“宅男宅女”来说,是一种缓解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方式,是他们获得自我的满足和心理平衡的途径,即“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是一种“对自我存在感”的寻求和肯定。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也是“宅男宅女”大量涌现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人,他们对外来文化、新生文化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文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成为一种服务性的商品并得以广泛流通。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消费水平的年轻人来说,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宅男宅女”的宅居对象,多以文化消费品为主,例如网络游戏、电影、漫画、动画、小说等等。对于他们来说,以网络为媒介的文化消费更加方便快捷,数以万计的网络游戏、电影、动漫、漫画、小说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也弥补了文化消费品分布的不平衡。可以说,社会文化环境的宽松和网络的普及为“宅”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基础条件。
“宅男宅女”的出现受到了文化符号的影响。“宅”居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也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一种时尚的标签。“宅男宅女”一般是年龄较轻的人群,他们能熟练使用网络,所“宅”的对象,多为充满幻想性、冒险性、时尚性的文化产品。由于网络文化的丰富多样,他们所选择的文化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往往具有多样性,他们所获取的文化理念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对于他们来说,对于所“宅”之物的经验交流,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通过年轻人彼此之间对网络文化消费品的推荐,当网络文化消费品得到年轻人的认可之后,“宅男宅女”的潜在人群也会随之增加。
二、“宅男宅女”宅居生活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怀特指出:整个文化可分为三个亚系统,其中技术系统为基础,思想意识系统处于上层,中间为社会系统。技术系统对文化的进步起决定作用,社会系统本质上受技术系统的决定,思想意识系统表达技术系统并反映社会系统。[4](P223—224)“宅男宅女”的出现无疑受到了社会文化环境改变的影响,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变迁。“宅”居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群体行为,而并非单纯的个体行为,这种生活方式出现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人们价值取向和生活理念的体现。“宅”居生活对于“宅男宅女”来说,不仅有减少经济支出的作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心灵的满足,它是信息时代文化变迁的产物,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着当下的文化变迁。
“宅男宅女”的“宅”居生活,是文化变迁的产物。“宅”居生活的出现,离不开“宅”的媒介——英特网的发展,其次是可以熟练运用网络的网民。据新浪科技统计,现阶段中国网民已经达3.8亿人,而计算机行业年鉴声称,“随着DSL技术和电缆调制解调器进入当地市场,亚洲和欧洲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将逐渐赶上美国。随着对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强,再加上庞大的人口数量,中国和印度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到2010年将超过美国。”[5]英特网在我国从无到有,一直到现在发展了3.8亿网民,使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变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宅”居生活,自然不仅仅只是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它还反映出了一种潜在的社会结构,它是文化变迁的产物,它是处于该社会层次上的人群获得自我认同的一种行为方式。同时,“宅男宅女”作为网络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他们“宅”居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等。
“宅”居生活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整合。“宅”居的对象多为文化消费品,这种网上的文化消费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消费相比,更具有选择性和普遍性,不必面临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文化消费品资源分布不平衡、文化消费支付较大等问题。文化消费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某类人群,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让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使社会文化得以丰富和发展。同时,“宅”居生活方式的产生,也促进了网络游戏、漫画、动画和小说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了网络文化。
“宅”居的生活方式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它反映出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虽然大多数年轻人认为它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但是,“宅”居生活依然有其负面的成分。“宅”居生活使“宅男宅女”减少了与人正面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他们过度依赖于网络,从而容易缺乏实干精神;由于“宅”居对象具有多样性,所以在大量网络文化产品中不免会出现低俗和不健康的产品,这也是网络时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在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宅”居生活已然成为了人们诸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它是文化变迁的产物,它是新生文化的标志,并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注释:
[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09.
[2]《宅男宅女:中国闪现“闷居”一族》[J].中国青年报,2008—03—31.
[3]麦可思: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EB/OL].http://www.mycos.com.cn.
[4]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23—224.
[5]http://www.sina.com.cn 1999/11/1103:49 ChinaByte.
关键词:宅;文化人类学;文化变迁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149-02
“宅”,本为“御宅族”,起源于日本,日本动漫画迷之间以“御宅”来互相称呼。现在中国80后所说的“宅”,其范围已经扩大到对某种事物(多与电脑、漫画、动画、网络游戏、书籍、电影等有关)过分迷恋,以至于除学习工作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群。他们依赖网络,休息时间足不出户,很少与外界事物交流。“宅男宅女“的涌现,与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的改变密不可分,它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变迁的符号。文化变迁理论认为,当自然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社会成员以新的方式对此作出反映时,便开始发生文化变迁。[1](P209)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来看,“宅”居生活的兴起,也会对社会文化的变迁产生影响。
“宅男宅女”的“宅”居生活,大多离不开网络、书籍等文化消费品,所以,拥有一定自由时间、一定文化水平和相关网络知识的大学生以及由大学生转变而来的年轻工薪阶层成为了“宅男宅女”的主力军。他们是网络的频繁使用者,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整个文化环境的包容性不断加强,他们对新的文化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文化消费品的需求增大,“宅”居生活成为了青少年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一、“宅”居生活及其诱因分析
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合作的一项调查(4610人参与)显示,56.9%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存在宅男宅女。58.5%的人认为宅青的成因是过度依赖网络;26.4%的人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无人能阻挡”。[2]在笔者看来,“宅男宅女”的大量涌现与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以及网络的普及有着密切关系。
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是“宅男宅女”大量涌现的主要诱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生存环境较为恶劣。据笔者网上搜集的资料显示,2009年大学生就业意向城市排名,深京穗沪居前四位。[3]中国人才热线最近发布的首份2010年大学生、研究生求职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沪这四座大城市工作。这些城市所要承担的生活成本都较高,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状下,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所能获得的职位和报酬,往往和他们预想中的相去甚远,高强度工作量换取低报酬的社会现实,使刚毕业的大学生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窘迫,更承受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强大心理落差。马凌诺夫斯基认为文化首先应当满足个人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宅”居这种生活方式,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它必定是因满足了“宅男宅女”这一人群的某种需求才产生的。成为“宅男宅女”,一方面可以尽量节省不必要的交际开支,使原本窘况的经济状况得以缓解,有助于满足“宅男宅女”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宅在家”对“宅男宅女”来说,是一种缓解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方式,是他们获得自我的满足和心理平衡的途径,即“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是一种“对自我存在感”的寻求和肯定。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也是“宅男宅女”大量涌现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人,他们对外来文化、新生文化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文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成为一种服务性的商品并得以广泛流通。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消费水平的年轻人来说,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宅男宅女”的宅居对象,多以文化消费品为主,例如网络游戏、电影、漫画、动画、小说等等。对于他们来说,以网络为媒介的文化消费更加方便快捷,数以万计的网络游戏、电影、动漫、漫画、小说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也弥补了文化消费品分布的不平衡。可以说,社会文化环境的宽松和网络的普及为“宅”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基础条件。
“宅男宅女”的出现受到了文化符号的影响。“宅”居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也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一种时尚的标签。“宅男宅女”一般是年龄较轻的人群,他们能熟练使用网络,所“宅”的对象,多为充满幻想性、冒险性、时尚性的文化产品。由于网络文化的丰富多样,他们所选择的文化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往往具有多样性,他们所获取的文化理念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对于他们来说,对于所“宅”之物的经验交流,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通过年轻人彼此之间对网络文化消费品的推荐,当网络文化消费品得到年轻人的认可之后,“宅男宅女”的潜在人群也会随之增加。
二、“宅男宅女”宅居生活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怀特指出:整个文化可分为三个亚系统,其中技术系统为基础,思想意识系统处于上层,中间为社会系统。技术系统对文化的进步起决定作用,社会系统本质上受技术系统的决定,思想意识系统表达技术系统并反映社会系统。[4](P223—224)“宅男宅女”的出现无疑受到了社会文化环境改变的影响,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变迁。“宅”居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群体行为,而并非单纯的个体行为,这种生活方式出现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人们价值取向和生活理念的体现。“宅”居生活对于“宅男宅女”来说,不仅有减少经济支出的作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心灵的满足,它是信息时代文化变迁的产物,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着当下的文化变迁。
“宅男宅女”的“宅”居生活,是文化变迁的产物。“宅”居生活的出现,离不开“宅”的媒介——英特网的发展,其次是可以熟练运用网络的网民。据新浪科技统计,现阶段中国网民已经达3.8亿人,而计算机行业年鉴声称,“随着DSL技术和电缆调制解调器进入当地市场,亚洲和欧洲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将逐渐赶上美国。随着对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强,再加上庞大的人口数量,中国和印度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到2010年将超过美国。”[5]英特网在我国从无到有,一直到现在发展了3.8亿网民,使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变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宅”居生活,自然不仅仅只是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它还反映出了一种潜在的社会结构,它是文化变迁的产物,它是处于该社会层次上的人群获得自我认同的一种行为方式。同时,“宅男宅女”作为网络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他们“宅”居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等。
“宅”居生活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整合。“宅”居的对象多为文化消费品,这种网上的文化消费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消费相比,更具有选择性和普遍性,不必面临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文化消费品资源分布不平衡、文化消费支付较大等问题。文化消费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某类人群,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让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使社会文化得以丰富和发展。同时,“宅”居生活方式的产生,也促进了网络游戏、漫画、动画和小说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了网络文化。
“宅”居的生活方式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它反映出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虽然大多数年轻人认为它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但是,“宅”居生活依然有其负面的成分。“宅”居生活使“宅男宅女”减少了与人正面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他们过度依赖于网络,从而容易缺乏实干精神;由于“宅”居对象具有多样性,所以在大量网络文化产品中不免会出现低俗和不健康的产品,这也是网络时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在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宅”居生活已然成为了人们诸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它是文化变迁的产物,它是新生文化的标志,并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注释:
[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09.
[2]《宅男宅女:中国闪现“闷居”一族》[J].中国青年报,2008—03—31.
[3]麦可思: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EB/OL].http://www.mycos.com.cn.
[4]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23—224.
[5]http://www.sina.com.cn 1999/11/1103:49 ChinaBy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