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系列不适应工作岗位甚至不胜任工作岗位的情况,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引人“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小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之间的差异,可以加强知识从学习环境到应用环境的迁移。并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中的教学进行探索,以期解决或缩小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的差异过大带来的岗位不适问题。笔者也强调了学生在“learning by doing”的同时,教师也应该“Teaching by doing”。
关键词 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高职;学习环境;应用环境;知识迁移
当今,“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有来自各方的因素,但对于培养人才的高校来说,主要自身教育教学与社会工作岗位需求脱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相应学科的实际应用相对关注较少,学生关于相应的应用环境的了解也不深,造成为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与应用还有一定距离的问题。现代高校要求一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时代岗位要求的教学模式来应用到现代教学当中,“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能很好培养高职学生全面实践能力和素养的教学模式。
一、“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的提出
“Learning by Doing”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率先提出的一种旨在强化工程学科学生全面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理念来自于教育创新者Dr.Roger Schank的设计“Learningby Doing”,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手体验,通过自己对知识的获取、归纳与总结,以达到“学”的目的。在“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下,教师较少进行理论讲授,学生也无需参加课堂活动或接受考试。教师会着力辅导学生以具体的项目或产品为出发点,完整地从事研发和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最终推向实用化和市场化。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深刻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技能,获得远超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Learning by Doing”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相结合初探
“Learning by Doing”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技术教育来说,是比较符合“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的初衷的。但如何将这一欧美发达国家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模式本土化,如何与我国现行高校中实践应用性课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还需要在实践和探索中去总结经验。
首先,针对“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理念,我国高职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仍然以读书听课为主要方式;在考核评价上主要以学生最终考取的分数为评价依据;获取知识与实际操作、实际应用是相互分离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应该了解的主要由老师在课堂中告诉学生。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工程制图》等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不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和创新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学生毕业进入知识的应用环境之后,容易形成实践能力、工作能力与企业的需求之间的有差距甚至是脱节,这也就造成了很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之后需要经过企业的“二次培训”才能开始工作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尴尬局面面前, “Learning by Doing”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缩短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之间的距离,或者尽可能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学习,把美国的“Learning by Doing”模式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一定的国情化,国情化后的“Learning by Doing”模式由如下步骤构成:
1.把每门课设计成是一个大的项目,学生不是负责听老师讲解,而是这个项目中的主体角色。
2.该门课程中的每一章又是该项目的一个子项目。
3.教师不在是一味的传授,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任务提升为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制定一个既适合学生发展又能涵盖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的大项目和若干子项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不断完善项目,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4.学生是项目中的主体,学生之间是要有分工的,分工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和协作,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协作精神。
5.要完成项目,学生自己要通过自己努力,配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和引导,和同伴相互交流协作去找到解决方案。
6.知识的获取不再是全靠教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为学习提供更大的帮助。
7.每个子项目的完成,要有教师进行审核,如果可以找到该领域专家进行讲评最佳,通过之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子项目,直至整个项目完成。
首先,需要把该门课程设计成一个项目,该项目必须是一个与应用环境中的真实项目相当或者相似,也就是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doing”相似,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缩短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的差距。
而由每门课程设计而来的项目又由很多子项目构成,这些子项目就是该门课程的各个章节的内容,子项目的设计要求和总体项目的设计要求是一致的。
教师的工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设计出一个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涵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的项目供学生研究学习,当该项目园满完成的时候,也就是该课程的课程目标完成的时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提供学习资料和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则要对自己设计的项目进行评价,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一定修正。
在学生的学习中,分工合作、协作和交流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也真正体现了“learning by doing”的实质,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做的就是教学模式中的“doing”,在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分工合作、协作交流就是一种“learning by doing”。
在每个子项目完成后,需要有教师进行审核,或者请相关专家审核,听教师和专家审核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全面了解所学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加接近知识的应用环境,在“learning”的时候就尽可能为“doing”做准备,在学习中充分体验所学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作用和如何在工作使用所学知识。并且在审核中认真把关,可以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偏离教学目标,在项目完成的时候可以收到一个满意的成果。
三、学生在“做”中学,教师也需要在“做”教
在“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在“doing”中展开的,是在教师设计的项目中展开的,各个子项目的完成也是在教师的审核下进入下一个子项目,然而,现今很多高职学校的教师却大多数都没有真正经历过“doing”的过程,理论强于实践,那么教师在为学生的“learning by doing”设计项目的时候就很难保证所设计项目的有效性,是否真正能够达到该教学模式所期望的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在审核学生的子项目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
所以,我们认为不但学生应该在做中学,教师也应该在做中教,教师也应该尽可能找到所授课程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上的专家进行学习交流,有条件还可以到实际工作环境去体验,去熟悉所教知识的应用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设计出真正能体现“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优越性的项目交给学生去做,并且在最后收到满意的成果,达到教学目标,使自己的学生可以比较轻松的适应工作要求,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秦旭芳、庞丽娟. “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11.
[2]加涅.学习的条件(傅统先、陆有铨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朱建玉.浅谈主体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1):9.
[4]徐玲玲.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浅议课堂教学方法改革[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8.
[5]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11):39-42.
[6]何宗键、覃文忠.“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 2005.12.
关键词 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高职;学习环境;应用环境;知识迁移
当今,“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有来自各方的因素,但对于培养人才的高校来说,主要自身教育教学与社会工作岗位需求脱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相应学科的实际应用相对关注较少,学生关于相应的应用环境的了解也不深,造成为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与应用还有一定距离的问题。现代高校要求一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时代岗位要求的教学模式来应用到现代教学当中,“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能很好培养高职学生全面实践能力和素养的教学模式。
一、“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的提出
“Learning by Doing”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率先提出的一种旨在强化工程学科学生全面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理念来自于教育创新者Dr.Roger Schank的设计“Learningby Doing”,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手体验,通过自己对知识的获取、归纳与总结,以达到“学”的目的。在“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下,教师较少进行理论讲授,学生也无需参加课堂活动或接受考试。教师会着力辅导学生以具体的项目或产品为出发点,完整地从事研发和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最终推向实用化和市场化。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深刻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技能,获得远超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Learning by Doing”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相结合初探
“Learning by Doing”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技术教育来说,是比较符合“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的初衷的。但如何将这一欧美发达国家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模式本土化,如何与我国现行高校中实践应用性课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还需要在实践和探索中去总结经验。
首先,针对“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理念,我国高职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仍然以读书听课为主要方式;在考核评价上主要以学生最终考取的分数为评价依据;获取知识与实际操作、实际应用是相互分离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应该了解的主要由老师在课堂中告诉学生。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工程制图》等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不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和创新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学生毕业进入知识的应用环境之后,容易形成实践能力、工作能力与企业的需求之间的有差距甚至是脱节,这也就造成了很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之后需要经过企业的“二次培训”才能开始工作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尴尬局面面前, “Learning by Doing”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缩短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之间的距离,或者尽可能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学习,把美国的“Learning by Doing”模式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一定的国情化,国情化后的“Learning by Doing”模式由如下步骤构成:
1.把每门课设计成是一个大的项目,学生不是负责听老师讲解,而是这个项目中的主体角色。
2.该门课程中的每一章又是该项目的一个子项目。
3.教师不在是一味的传授,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任务提升为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制定一个既适合学生发展又能涵盖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的大项目和若干子项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不断完善项目,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4.学生是项目中的主体,学生之间是要有分工的,分工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的合作和协作,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协作精神。
5.要完成项目,学生自己要通过自己努力,配合教师提供的资料和引导,和同伴相互交流协作去找到解决方案。
6.知识的获取不再是全靠教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为学习提供更大的帮助。
7.每个子项目的完成,要有教师进行审核,如果可以找到该领域专家进行讲评最佳,通过之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子项目,直至整个项目完成。
首先,需要把该门课程设计成一个项目,该项目必须是一个与应用环境中的真实项目相当或者相似,也就是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doing”相似,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缩短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的差距。
而由每门课程设计而来的项目又由很多子项目构成,这些子项目就是该门课程的各个章节的内容,子项目的设计要求和总体项目的设计要求是一致的。
教师的工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设计出一个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涵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的项目供学生研究学习,当该项目园满完成的时候,也就是该课程的课程目标完成的时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提供学习资料和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则要对自己设计的项目进行评价,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一定修正。
在学生的学习中,分工合作、协作和交流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也真正体现了“learning by doing”的实质,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做的就是教学模式中的“doing”,在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分工合作、协作交流就是一种“learning by doing”。
在每个子项目完成后,需要有教师进行审核,或者请相关专家审核,听教师和专家审核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全面了解所学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加接近知识的应用环境,在“learning”的时候就尽可能为“doing”做准备,在学习中充分体验所学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作用和如何在工作使用所学知识。并且在审核中认真把关,可以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偏离教学目标,在项目完成的时候可以收到一个满意的成果。
三、学生在“做”中学,教师也需要在“做”教
在“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在“doing”中展开的,是在教师设计的项目中展开的,各个子项目的完成也是在教师的审核下进入下一个子项目,然而,现今很多高职学校的教师却大多数都没有真正经历过“doing”的过程,理论强于实践,那么教师在为学生的“learning by doing”设计项目的时候就很难保证所设计项目的有效性,是否真正能够达到该教学模式所期望的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在审核学生的子项目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
所以,我们认为不但学生应该在做中学,教师也应该在做中教,教师也应该尽可能找到所授课程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上的专家进行学习交流,有条件还可以到实际工作环境去体验,去熟悉所教知识的应用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设计出真正能体现“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优越性的项目交给学生去做,并且在最后收到满意的成果,达到教学目标,使自己的学生可以比较轻松的适应工作要求,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秦旭芳、庞丽娟. “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11.
[2]加涅.学习的条件(傅统先、陆有铨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朱建玉.浅谈主体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1):9.
[4]徐玲玲.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浅议课堂教学方法改革[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8.
[5]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11):39-42.
[6]何宗键、覃文忠.“Learning by Doing”教学模式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