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如何进行实验教学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化学实验的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
  心理科学和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个体在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习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的教学很少顾及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及个性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导致尖子生“吃不饱”、中层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分层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谈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具体是“五个分层”。
  1 确定学生的分层。
  1.1 把握三个“原则”。
  1.1.1可接受性原则: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学习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评价,促进各层次学生容易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
  1.1.2阶段性与反馈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要分阶段、分学生层次进行教学及辅导,并根据多种途径得来的反馈信息,及时改革教学策略,调整、完善实验方法与措施,以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循序渐进地增长与提高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的目标。
  1.1.3开放性原则: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决定了化学分层实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课内外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即要体现人员、时间、空间、信息、教学媒体等诸因素的开放性。
  1.2 确定学生的分层以及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1.2.1确定学生的分层。
  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点学生也很清楚。所以,在高中实验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及时阐明实验的目的、意义,为学生的分层奠定了思想基础,消除了学生因分层带来的心理压力;然后在结合学生填表式选择志愿和个别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可以确定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即A层次(学生后进生)、B层次(学习中等生)、C层次(学习优良生)。随着实验教学的深入进行,还可以根据学生成绩及实验技能的动态变更,及时对各层次学生进行调整,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竞争意识。
  1.2.2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思维发展水平制订出适合该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可以充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所以,对凡是涉及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都可以在备课时按下表要求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并且在授课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在预习和学习时有的放矢。
  学生层次 实验认知领域学习目标 实验操作领域学习目标
  A层次 识记、理解、简单应用 见识、模仿、掌握
  B层次 理解、掌握、综合应用 掌握、学会、熟练
  C层次 掌握、综合应用、探索 技能、技巧、设计及创造
  2 分层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2.1 在课堂教学方面。
  一是分层设计实验思考、练习及作业题。如在乙炔的制取这个实验的教学中,可以考虑设计思考题为:①装置连接顺序为怎样?②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反应容器除课本装置图中的大试管外,还可选用哪些仪器?④怎样除去反应生成的硫化氢等气体杂质?⑤能否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⑥怎样验证产物中有氢氧化钙?其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要求A、B、C層次学生思考和讨论。这样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创设的思维情境,学生普遍能“跳起来摘果子”,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前1~2天在实验室充分准备、尝试演示后,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代替教师分层进行演示实验。难度小、易操作的演示实验由A或B层次学生完成,难度大、较复杂的演示实验由C层次学生完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进行实验的时间与空间。
  2.2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方面。
  当进行如乙炔的系列性质等难度小、易操作的实验时,C层次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以及在实验室演示解决,应要求C层次学生练习有一定难度、有关本实验的其它练习题。这样科学、统筹地分层安排教学时间,为C层次学生更为高效地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奠定了基础。
  2.3在分组实验教学方面。
  打乱正常的班级座位次序,实行每张实验桌由A与C或B与C层次学生各1人进行搭配的方式。然后要求在分组实验时,先由C层次学生做,A或B层次学生观察与模仿后;再由A或B层次学生做,C层次学生进行辅导。通过这样进行分组实验教学,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交流与协作。
  3分层进行辅导及师生情感交流。
  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是师生相互接触、增进了解的好机会。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师生情感交流。在分层进行辅导及师生情感交流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3. 1对于A、B层次学生,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学习方法传授为辅。
  通过与他们进行经常性的个别谈心、个别交流,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克服学习上的自卑心理,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并依据各人实际情况,及时传授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3.2对于C层次学生,以点拔为主、个别教育为辅。
  通过开设提高班、个别辅导、提供要求较高的学习辅导资料等途径来点拔他们,提高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并及时发现个别学生学习中有自傲心理,通过个别教育,帮助他们改正了缺点。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高中化学分层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是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知识掌握程度,并最终能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实施高中物理教学的新理念,必须要以全体学生为目标,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然后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境、鼓舞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教学之重任。那么如何营造?本人就新理念教学经验谈几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感悟。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理念;教学感悟  1 创新教学观念,整化培养目标  1.1 现今拿国际科学教育的改革趋势来研究,科学教育的方向越来越注重在培养科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所用的教学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作为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于是,我在自己的教学中非常重视所选用的教学素材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具有趣味性,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在自己的教学中如此,在听课、评课中也如此。时间一长,我渐渐发觉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在自己热闹的教学背后,孩子们的发展没有达到我的预设要求,教
期刊
高中生物课是以细胞为基础在微观的世界讲述的,内容比较抽象,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介绍如下。  1 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兴趣。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应不拘泥于课本,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今年的长江
期刊
【摘 要】如何让教师轻轻松松教作文,学生快快乐乐写作文呢?如果在作文教学中能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学生的写作心境。使学生消除畏惧的心理,自由快乐地写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激趣;快乐作文  如何把情境引入作文课堂优化学生的心境,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作文,写作文。  1 创设情境  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昂的气氛里进行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对
期刊
【摘 要】在复习中,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概念,找出相似概念的相异点,从而做到准确把握理解基本关系,特别要注意其内在的联系,即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纵向,横向串联。再有便是掌握基本观点。另外还要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寻找贯穿知识点的各种线索,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关键词】整体意识;框架;理论联系实际  我认为全国文综命题有如下特点:以知识的理解为基础,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察;试题以现实问题
期刊
【摘 要】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打开生活之门,让写作与生活“亲密接触”,用日记记录生活中有价值的。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生活处处都是素材。“上课听功课,随时有新的意想,新的发现,是题目。下课了,去运动,去游戏,谁的技术怎样,什么事情的兴趣怎样,是题目。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如种树,如养鸡,如窥显微镜,……都是非常有趣的题目。校内的集
期刊
1 从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从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出的问题学生可能感到意义不大,而且觉得十分生疏。学生的大脑不是一张白纸,在学习化学前他们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为了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据。只有这样,
期刊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逐渐改变了数学教学偏重于对教的研究。过去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对学生是怎样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往往很少问津。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法。新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习方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高低,而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在小学学习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创新意识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
期刊
【摘 要】语文自学能力是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它是观察、想象、思维、记忆、表达等能力的综合体。自学能力属于语文教学中的技能目标,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  【关键词】积极培养;学生良好;自学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我遵循小学生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