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矫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学,教师真真实实的教。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对话的,因此也必然是生成的,必然是无序的。这种情境之中,教师需要更多的经验、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技能去推动课堂教学的进行。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与教学资源不断碰撞,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就是结合课堂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因素,所表现出的特别的内容,是我们无法预知,但又无法避免的。因此教师不能忽略它,而要正确地引导,合理地抓住契机,把这种动态教学资源的光和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一、平等对话,有效引领,让错误变废为宝
例如:在教学《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一课中“想想做做”的“填一填”。
师课件出示一张五角和一张二角提问:合起来是多少呢?
生1:7角。
生2:5 2=7,所以是7角。
师:真棒!
师又课件出示一张一元、一张二角和一张一角提问:合起来又是多少呢?
生3:4角。
话刚说完,有的学生立刻举起手,有的学生直接喊了出来“不对,不对。”而这位学生一脸的茫然,一脸的失落,原本以为老师可以夸奖一下,没想到话音刚落,居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他的答案。在以前的公开课,我会为了节约时间,考虑本堂课的最佳效果,会让他坐下,让别人帮他找出错在哪里。今天看到他的表情,我内心一阵寒战,如果我就这样让他坐下,也许在他身上有我不知道的什么结果。这时我却微笑着对学生们说,“我们一起听听他是怎么想的!”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说:“为什么你的答案是4角呢,告诉我们大家你是怎么想的。”他怯生生地抬起头,小声地说:“1角 2角 1角=4角。”我温和地说:“哦,是吗?你再好好看看,再回答一次。”他又抬头看了看,突然,我发现他眼睛一亮,把头抬地更高,眼睛睁地更大,看得更加仔细,并且自信地大声说:“我刚才看错了,第一张不是一角,是1元,应该是1元 2角 1角=1元3角才对。不应该只看他们的数字,还要看清楚数字后面的单位名称。”同学们听了他的回答后都像小鸡啄米一样点起了头;我听了他的回答,带头鼓掌,并且鼓励地说:“同学们,你们只要认真仔细,肯动脑筋,就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你们要学会创造新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灵活,成为真正的新社会的接班人。”班上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时的他又恢复了自信,高兴地坐下去了。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让预设外的生成变得精彩。
二、善于观察,有效引领,建立良好的生成环境
在练习“每层楼有10级台阶,明明家住在3楼,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中,我的题目刚一出来,学生陆续地举起了手。
师:谁知道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生1:一共要走30级。
生2:一共要走30级。
……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3:每层楼要走10级台阶,他家住在3楼,也就是10级 10级 10级=30级
全班一片欢呼,有的喊:“对了,对了。”有的说“我也是这样想的”;还有的“跟我想的一模一样”……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是对了,沉浸在喜悦的海洋中。
师:大家一致认同吗?还有其他答案吗?
同学们点点头,表示认同。我环视全班,发现我们班最不爱说话的学生,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我,好像有话要说,一会又把头埋下,静静地思考。我眼前一亮,内心一震,说不定他能想对。我叫起他,“你说说你的答案是什么?”他低着头,很小声地说:“是20级。”这声音几乎听不见。其他同学听了,一片嘲笑声。
师:为什么你说一共要走20级呢?
生4:因为我们住的楼房第一层不用爬楼梯,第一层到第二层要爬10级,第二层到第三层也要10级,这时明明已经到3楼,所以加起来是20级。
多么完美的回答,把问题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他同学听了心服口服,也完全听明题意。
在不断的碰撞中产生生成的火花,教师只有抓住这些珍贵的生成,才能有效开发,并且使它变大发光,才能很好地得以发扬。
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成的意义应成为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抓住教学中的闪光点,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生成之花”在课堂中绚丽夺目地开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小学)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就是结合课堂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因素,所表现出的特别的内容,是我们无法预知,但又无法避免的。因此教师不能忽略它,而要正确地引导,合理地抓住契机,把这种动态教学资源的光和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一、平等对话,有效引领,让错误变废为宝
例如:在教学《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一课中“想想做做”的“填一填”。
师课件出示一张五角和一张二角提问:合起来是多少呢?
生1:7角。
生2:5 2=7,所以是7角。
师:真棒!
师又课件出示一张一元、一张二角和一张一角提问:合起来又是多少呢?
生3:4角。
话刚说完,有的学生立刻举起手,有的学生直接喊了出来“不对,不对。”而这位学生一脸的茫然,一脸的失落,原本以为老师可以夸奖一下,没想到话音刚落,居然有这么多人不同意他的答案。在以前的公开课,我会为了节约时间,考虑本堂课的最佳效果,会让他坐下,让别人帮他找出错在哪里。今天看到他的表情,我内心一阵寒战,如果我就这样让他坐下,也许在他身上有我不知道的什么结果。这时我却微笑着对学生们说,“我们一起听听他是怎么想的!”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说:“为什么你的答案是4角呢,告诉我们大家你是怎么想的。”他怯生生地抬起头,小声地说:“1角 2角 1角=4角。”我温和地说:“哦,是吗?你再好好看看,再回答一次。”他又抬头看了看,突然,我发现他眼睛一亮,把头抬地更高,眼睛睁地更大,看得更加仔细,并且自信地大声说:“我刚才看错了,第一张不是一角,是1元,应该是1元 2角 1角=1元3角才对。不应该只看他们的数字,还要看清楚数字后面的单位名称。”同学们听了他的回答后都像小鸡啄米一样点起了头;我听了他的回答,带头鼓掌,并且鼓励地说:“同学们,你们只要认真仔细,肯动脑筋,就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你们要学会创造新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灵活,成为真正的新社会的接班人。”班上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时的他又恢复了自信,高兴地坐下去了。
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让预设外的生成变得精彩。
二、善于观察,有效引领,建立良好的生成环境
在练习“每层楼有10级台阶,明明家住在3楼,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中,我的题目刚一出来,学生陆续地举起了手。
师:谁知道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生1:一共要走30级。
生2:一共要走30级。
……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3:每层楼要走10级台阶,他家住在3楼,也就是10级 10级 10级=30级
全班一片欢呼,有的喊:“对了,对了。”有的说“我也是这样想的”;还有的“跟我想的一模一样”……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是对了,沉浸在喜悦的海洋中。
师:大家一致认同吗?还有其他答案吗?
同学们点点头,表示认同。我环视全班,发现我们班最不爱说话的学生,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我,好像有话要说,一会又把头埋下,静静地思考。我眼前一亮,内心一震,说不定他能想对。我叫起他,“你说说你的答案是什么?”他低着头,很小声地说:“是20级。”这声音几乎听不见。其他同学听了,一片嘲笑声。
师:为什么你说一共要走20级呢?
生4:因为我们住的楼房第一层不用爬楼梯,第一层到第二层要爬10级,第二层到第三层也要10级,这时明明已经到3楼,所以加起来是20级。
多么完美的回答,把问题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他同学听了心服口服,也完全听明题意。
在不断的碰撞中产生生成的火花,教师只有抓住这些珍贵的生成,才能有效开发,并且使它变大发光,才能很好地得以发扬。
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成的意义应成为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抓住教学中的闪光点,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生成之花”在课堂中绚丽夺目地开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