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非洲人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pl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长期从事对非洲的工作,在非洲常驻加起来有16年,到过40多个非洲国家,同非洲人打了40多年的交道。
  我曾对一些不了解非洲的年轻人说过:“非洲不是天堂,更不是地狱,他是人间。人间万象皆有,无论是人,还是自然,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我想,既然非洲不是天堂,那非洲人也不是“天使”,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有好人,也有坏人,有穷人,也有富人。非洲人除了皮肤的颜色比我们深一些外,其他没有什么区别。
  西方记者镜头下的非洲大地是贫穷落后、战乱延绵、气候酷热、蚊蝇猖獗、疾病肆虐的蛮夷之地,他们镜头下的非洲人大多相貌丑陋、衣衫褴褛。其实西方媒体这些选择性极强的报道,都是出于殖民主义地位和种族歧视的心态,西方和西方媒体对非洲的看法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确,非洲有不少地方仍然比较贫穷落后,还有极少数地区的部族保留着原始愚昧的习俗,但那不是非洲的全部。
  非洲人口已近11亿。非洲民族非常能干。非洲人勇敢、智慧、热情、纯朴、坦率、憨厚。
壮观的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

  过去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说非洲人“穿衣一块布,吃饭靠大树,发展靠援助,说话不算数”。这样的调侃并不公平。
  非洲人懒吗?不。只是有时有点儿被动。其实,非洲人很能干。一旦非洲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潜能发挥出来,就能创造奇迹。非洲的妇女尤其勤劳和能干。她们既从事田间劳作,也操持家务。我们经常看到她们头上顶着重物,一大袋粮食或一大捆劈柴,甚至一大盆水,背上背着一个孩子,胯间还搂着一个,走在路上昂首挺胸,步伐稳健。许多非洲人特擅长做小买卖,从摆小摊,到开商店,不断积累财富,盖房子,买汽车,成为“奔驰大妈”。非洲的男人体格健壮、爆发力强,也能吃苦耐劳、抗晒耐热。历史上美国西部的开发过程中,非洲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现在美国体育强国的地位也多靠黑人运动员支撑。没有黑人,就没有NBA。
马里的清真寺

  为什么非洲人有时比较被动?生存的压力不大、发展的欲望不强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随着非洲人与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和许多从欧洲学成回归的新一代的影响,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严格来讲,非洲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没有饥寒交迫,只有一些遭受长期战乱和严重干旱的地区会发生饥荒。有一次我参加我国驻外大使和国内网友的在线访谈,有网友问我对非洲人的印象,问非洲人的日子是不是过得很苦,他们的生活理念与我们有什么区别,我开玩笑地说:非洲人苦,但不累,中国人不苦,但很累。非洲人工作按部就班,生活不紧不慢,很少为明天发愁,更不为后天操心,很少为儿子发愁,更不为孙子操心。而中国人呢,有钱的人要花钱,下岗的人要挣钱;做父母的望子成龙,累;做儿女的多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除了要应付考试,考大学外,还要报这个班、那个班,玩的时间太少了。中国孩子的书包都比外国孩子的书包沉得多,所以中国的孩子也很累。非洲人比中国人“潇洒”得多,当然,过于潇洒也会影响前进动力的产生。的确,非洲人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理念和哲学。我曾碰到一位妇女抱着孩子,我给了那位妇女一块巧克力。妇女先咬下一半自己吃,另一半给小孩。我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自己先吃一半,不是全都给孩子呢?”那妇女笑着回答说:“孩子将来有的是吃好东西的机会。” 在中国,我们的古人曾告诫世人“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中国人难以做到,非洲人倒是实践得挺好的。非洲人能挣钱,但更会花钱,很少有人有点钱就存到银行里。我们在非洲的企业大多数都按周发放他们非洲员工的工资。周五发工资,他们周六、周日就会全部花光。为自己、为家人、为亲戚朋友花,很大方。非洲人要吃好每一顿,过好每一天,睡好每一觉。非洲人能歌善舞,从小就受到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音乐和粗犷奔放舞蹈的熏陶,一有机会就用歌舞来表达,自然而随意,生活中充满快乐。他们讲求的是活在今天,乐在当下。
  非洲人脏吗? 非洲人难看吗? 审美观不同,感觉不同,结论也不同。中国人的审美观与西方人就有区别。就人的皮肤来说,中国人喜欢白净。女孩子的皮肤要白、细、嫩,所谓“一白遮三丑”。法国人宣传他们的化妆品可以让中国女孩子变得“白白嫩嫩”,而法国的女士却认为古铜色的皮肤最健康、最美。因为中国人审美观不同,所以在许多中国人的眼里,非洲人不好看,这显然是误区和偏见。我搞这么多年的对非工作,我明显地感觉到,中国人对非洲人的这种看法比较根深蒂固。其实非洲人皮肤细腻柔滑,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弹性,看惯了就会有不同的感觉。非洲的小孩大眼睛,双眼皮,牙齿洁白,漂亮、可爱。
在中非合作论坛会上

  非洲兄弟自尊心强,自卑感也强。非洲人长期受殖民统治,内心深处有自卑感。现在当家作主,有时又有点盲目自尊自豪,而且感情易于表露。只要他觉得你比他强而且还尊重他,他就会很尊重你,佩服你,就愿与你交朋友。非洲人孝敬老人,尊重长者,乐于助人。有不少中国企业的负责人对我说过他们的亲身感受:领导100个非洲人要比领导100个中国人省心得多,看你会不会领导了。目前,非洲劳动力相对便宜,而且非洲还不存在老龄化的问题,人力资源十分雄厚。和非洲人打交道,要搞感情投入,要做人的工作,要靠奖惩制度。
摩洛哥人的盛大婚礼
其他文献
如今,汽车制造厂商在设计汽车内置仪器和设备方面能够做出更多人性化的考量,比如动物监测仪或盲点监测仪等,这些装置使人们出行更安全,也提供了更多的方便。然而,研究和实践表明,过于精密的车载装置有时不仅使驾驶者更愚钝,甚至使他们陷入更大的危险。在一些国家,随着无人驾驶汽车被批准上路,驾驶者对车辆的控制权在迅速下降,有关专家认为,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以及使驾驶者拥有自由驾驶的乐趣,先进的车载装置应该做到在
发声练习不再是喜剧演员、政治家、记者的专利。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人们在专业教练,甚至是外科医生的面前练习、自我纠正或是进行演说。  在法国塞纳-圣但尼省欧贝维利耶市的高中课堂上,33岁的西班牙语老师艾米莉正满怀激情地讲课。突然,她感到自己的声音失去了控制……在喉咙中的声响支离破碎之前,音色变得扭曲,最终迷失于一片尖叫声中。“我的所有同事都曾遭遇过这一前所未有的孤独时刻。”这位年轻的女士呐喊道。由
医生想从握手力度、呼吸频率和步行速度中读取病人的死亡风险。这种快速、便捷的检测方式可靠吗?想估算自己预期寿命的人,可以去测定自己的风险基因或测量染色体终端长度。但是,这些医学预测既贵又不可靠。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发展出一套简单的测试方式,据称可以准确给出接下来几年的死亡风险值。你的握手力度有多大?走路速度有多快?爬楼梯的时候,是否很快就会上气不接下气?不再年轻的你还能不依靠任何人的帮助,独自从地面上
勇猛无畏、智慧性感,李维森·伍德是一位英国探险家、作家、摄影师,走过世界许多地方,近期他刚刚结束喜马拉雅之行——起于阿富汗,止于不丹,为期6个月,全长1700英里。英国电视台第4频道以纪录片的形式对这次探险进行了报道。2013-2014年,李维森还完成了全长4000英里,耗时9个月的尼罗河探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电视硬汉的世界,听一听他对以生吞活昆虫而闻名的求生节目主持人贝尔·格里尔斯的看法,再听
医生将膏药在病人眼前小心翼翼地揭下的这一刻,是重见光明的一刻,更是令患者永生难忘的一刻。81岁的奥马尔·巴尼眨着眼睛,迫不及待地张望着眼前这个清晰可见、不再模糊的世界。巴尼是一名羊皮制革工人,偶尔也会作为民俗歌手巡演。犹如先天失聪的婴儿借助手术终于能够初次倾听这个世界一样,巴尼喜笑颜开。  “感谢真主!”巴尼喊道。术后,他恢复了视力,而此前他险些因为白内障而失明。白内障手术并非大型手术,手术费用也
工作之余,如果你能有更多空闲时间,你想要发展什么兴趣爱好?如果能坚持这份爱好,让它成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不定有天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有所成就。  俄罗斯以拥有诸多传统手工艺品闻名世界。现在俄罗斯有多少种民族工艺?据艺术学家们的粗略统计,至少有200种!俄罗斯的民间手工艺品五花八门、色色俱全:俄罗斯套娃,博戈罗茨科的雕刻品,格热利陶的瓷器,若斯托沃的装饰画,沃洛格达的编织品,德姆科沃的玩具,
学者们最终能获得巨大成就,离不开那些他们曾经获得的“反面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搞笑诺贝尔奖”——一个极具讽刺性的模仿诺贝尔奖的奖项,目的在于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深思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但获得该奖项的各项研究并非纯粹为了搞笑,事实上,其中许多获奖者在获得这一“滑稽的奖项”后深受鼓舞,创造出了有益于社会的重要科技成果,成为诺贝尔奖和搞笑诺贝尔奖的双奖获得者。飞翔的青蛙2000年,因“用磁铁
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就一定要去它的集市看一看。各国情调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以及纪念品在这里能得到完美的诠释。异域风情的东南亚国家有一种别具特色的集市,那里的小贩用小船代替售货摊位,在水上做生意。亚洲国家的水上集市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对于欧美游客来说,水上集市似乎已成为东方特色。拥有水上集市的国家几乎全都位于气候湿热的岛屿或沿河谷底,并覆盖着大面积的热带森林。第一批生活在水边的人就出现在这些地带,
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的人们习惯了在自家的花园里喂食野生动物,人们何以乐此不疲?一头银发,流露着贵族气质的莱斯利-史密斯夫人是我童年时的邻居,她独居在离我家不远的一栋木屋内,她的房子里摆满了书和鲜亮的绿植。大约30多年前的一个温暖的秋日夜晚,莱斯利-史密斯夫人邀请我和妈妈到她家做客,和她一同观看一场对我们来说十分难得的晚间仪式。她在花园的门庭外撒播了一些饼干碎,在路灯的照耀下,饼干碎闪闪发光。我们3人
我第一次当大使是在荷兰。刚结束外交部发言人的工作,大使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角色,有点摸不着底。  上任之前,我曾经向一些老大使请教怎样当大使。有位老大使对我说,大使的称号是特命全权大使,他的实际体会是“特命无权大使”。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  老一辈的外交家,从周恩来到陈毅,都反复强调“外交工作,权在中央”“外交工作,授权有限”,那个时代不太讲究个人的思考与个人才智的最大发挥,比起创造性的工作,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