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作为当代中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旨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审美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素养,促进学生陶冶情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年轻一代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传统的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不能有效挖掘学生的艺术欣赏潜力,不能满足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需求。高中美术教学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体验美感,培养综合素质。因此,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除了传授美术常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一般运用视觉观察来感知事物,或者利用生活经验对美术艺术进行分析。作为新时代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式,它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不断学习美术知识、增强审美意识,同时享受审美乐趣,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校日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提升学生整体修养与综合素质,而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社会,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在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美术欣赏课,学生不仅可以欣赏艺术,还可以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增长见识。现代教育中,人们对美术鉴赏的课程支持较大,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创新性思维,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生处于特殊的年龄段,开放式教学环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当代中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借助新时代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道具等来营造生動活泼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因此,有必要探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艺术作品直观感受鉴赏
  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鉴赏是指给读者最直接的视觉印象,使其通过画面的直接视觉形象感受艺术作品的创作环境、历史特点、人物性格等。例如,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着重表达的是《圣经》中耶稣与12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题材,当耶稣说出“你们当中有人出卖我”这一句话时,12位门徒露出惊恐、愤怒、怀疑等神态,体现了众门徒惊异的神情。又如,齐白石《虾》表现出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有趣场景。它们都体现出画家透过画面给读者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让后人在欣赏时能够充分了解当时画家的创作心态。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直观视觉体验。
  二、各种艺术风格的鉴赏
  古今中外,有多种多样的艺术创作风格与手段,各个画派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精准地表现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如表现手法、艺术形态、画面构图、透视原理、色彩搭配、绘画技法等。例如,徐悲鸿的代表作《八骏图》采用中国画的水墨技法,通过不同的线条、不同水墨的浓度将马的奔腾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如,梵高后期的绘画作品采用鲜艳的色彩、明确的笔触、奔放的线条,给读者非常明快的跳动感,让整部作品充满生机与活力。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带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能够激活不同的鉴赏能力。
  三、艺术作品边缘故事带动课堂的积极性
  高中生处于特殊的心理特点时期,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不断加强艺术作品边缘故事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对艺术创作作品的审美理解。这样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培养艺术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艺术作品创作思想的挖掘鉴赏
  艺术作品创作思想的挖掘鉴赏是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精神内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思想,提升审美情趣。例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表现了长征途中一位红军战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绝非简简单单表现了八匹马,更重要的是讴歌了那种勇往直前、战斗不息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多种角度欣赏,对艺术家创作思想的挖掘,学生可以增加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透过艺术欣赏,学生可以了解艺术背后的精神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五、结语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对高中生普及美学教育的基本方式,是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前提与必要基础。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后的核心问题。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川省自贡市江姐中学)
其他文献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当今世界音乐教育领域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具有原本性、本土性、参与性、综合性、即兴创造性等优势,能营造出活跃的音乐教学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围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与优势,分析对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法。  一、奥尔夫的生平及艺术思想  (一)奥尔夫的生平  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德国现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出生于德国慕尼黑一个有艺术
期刊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和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于自身的外表越来越注重,运用各种搭配使自己变得更加有魅力,服装设计就此兴起。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多,使服装设计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各式各样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层出不穷。如何运用它们进行创作便成为服装设计至关重要的环节,简单地说,就是设计理念决定服装审美,因而在解构理念指导下的服装设计便成为服装设计的源动力。  服装设计的核心是对各
期刊
目前,以西游記文化符号主题的创意产品普遍表现为造型、研发、品牌等方面设计欠缺,产品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现不够充分。在西游记文化元素符号化提炼与器物设计应用研发的基础上,本文遵循现代产品设计原则,挖掘资源优势,做相关主题的创意产品研发设计尝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东西方文化日益交融,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传承和创新文化成为迫切而重要的议题。西游记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历史文化的缩影,有着丰富的文
期刊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音乐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创新与发展,而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两部分,为实现其教学的成功,现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本文主要围绕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方式展开分析,旨在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新课改后,为保证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这两门基础的音乐课程,改变其教学分离现象,教师开始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将其进行有效融合,方便其教学的同
期刊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促进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下,历史课堂的改革优化势在必行,本文通过介绍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提出新课改下历史课堂的优化策略,以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对历史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这使得教师需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促进历史课堂的优化发展。  一、新课改对于历史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