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道德求善,艺术求美。我认为,美德,是至高至尚的精神境界。美与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德育是美育的基础,美育是德育的升华。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艺术教育并不是单纯传授绘画知识,画几张画而已。它是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在扩展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陶冶他们的内心世界及高尚的情操;树立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感受、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总之,艺术教育应是从总体上通过完善学生健全人格来培养造就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及行为思想方式。但他们的个性及人生观,道德观还未完善。在他们心灵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教师就是从事培养孩子建立人生观,道德观念的基础工作。艺术课的思想教育是心灵上的功夫,怎样运用视觉及闪光的艺术语言去塑造孩子的灵魂?我认为,抓住艺术课堂的有利时机,让德育渗透于艺术教学活动中,注重思想感情的融汇和感染,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在美的氛围中接受文明的熏陶和道德得教育。这是全体艺术老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以下,是我在艺术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
儿童的艺术活动本身既是情感与认知之间联系最为理想的中介环节。情感是无声的语言,情感体验是审美教学的核心。审美教育是多元的,是提高认知的一种教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审美教育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提高孩子的审美境界,完善人的品性人格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 、欣赏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自己的民族,了解我们祖国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优秀的思想精华,让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艺术风格及成就等方面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让他们感受到中国艺术作品幽深的文化底蕴。记得在三年级欣赏《翱翔蓝天的风筝》一课中,我向大家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告诉他们,这些风筝都是老师在山东潍坊举行的著名的风筝节中购买的。孩子们兴奋极了,绚丽精美的风筝使他们个个惊叹。于是,我讲到风筝节的盛大场面以及美丽的风筝。除了介绍风筝各色种类,生动造型,精美纹样以外,还把风筝的悠久历史,制作工艺也介绍给他们。同时,我还告诉孩子,有许多的外国游客都很喜欢我们中国的风筝,他们说中国的风筝是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因此,我们中国的风筝远销海外,极负盛名。孩子们听的认真极了。最后,我满怀深情的对孩子们说:“美丽的风筝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和手工艺人辛勤的劳动以及聪明与智慧,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我们要爱护这宝贵的财富,将它发扬光大。”讲到这里,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亮了。我分明在他们明亮的眼睛中,看到了自豪和骄傲。下课后,孩子们意犹未尽,摸着漂亮的风筝,久久不愿离去。我知道,他们爱上了风筝。第二天,几个孩子拿着他们连夜制作的风筝来找我。孩子说:“老师,我们长大了也要参加风筝节 ,我们要做一个很大,很大的中国地图风筝,让它飞的很高,让在外国的中国人都能看到。”看着孩子们认真的小脸,我仿佛看到了孩子纯洁的心灵。通过欣赏注入民族文化精神,体现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在审美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了美育教育之目的。
二、实践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挖掘艺术的绘画,手工课特色教材教学的有利时机,通过结合历史,节日,乡土文化及背景,组织教学活动。不仅向孩子传授制作技巧和绘画方法,还利用知识,思想激发学生情感。向孩子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各环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培养了孩子爱国主义情感,还陪养了他们自信、谦虚、勇敢、勤劳、刻苦、助人为乐等好的品质。艺术教学环节中,渗透这些教育,以小见大,对于孩子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1、相互鼓励为主,渗透品德教育
艺术教育主要是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培养各种能力。在绘画过程中,有些平时学习成绩较差、不爱说话的孩子表现出不自信,自卑的心理,不爱画,画了不让看。对于这个问题,我認为,同龄孩子的鼓励和启发会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于是,在艺术课的讲评中,我做了刻意的安排。我把这些孩子的画贴在了黑板上,请其他的同学说说这些画的优点,然后提出合理的小建议。热情的孩子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最后,我说:“你们画的很好,只不过在画时要注意一些小的问题而已,我们多么希望能看到你们更美的作品呀!”那些画的主人们由惊奇变的激动,我知道,他们找到了自信。因为,他们不止得到了我的赞美,更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孩子们的互相鼓励,激发了大家积极向上的情绪,萌发追求新目标的信心。同时,也使孩子们之间更加团结,互相进步。
2、教师以身作则,渗透品德教育
美术课中有剪纸课程。在课上,孩子们只顾制作精美的作品,而忽略了班级的卫生问题,纸花、纸屑满地都是。针对这一问题,我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漂亮的纸盒。在我讲完课后,马上把自己剩下的碎纸片扔进去。孩子看到后,很惊奇。有的问我:“我可以把我的废纸放进去吗?”我说:“当然可以!”于是,孩子们在做完作业后,主动的把纸花扔到我的盒子里。以后,许多孩子也象我一样,自己动手制作小盒子,一有纸屑,就放进去。班级从此变的干净、整洁。
情感的激励,心灵的濡染,使孩子心灵得到陶冶、升华,培养了他们好的品质,让他们在和谐、振奋的气氛中成长,同样达到了艺术教育之目的。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的创造,首先应当是灵魂的创造。美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熏陶、激发孩子心灵美、行为美的目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及行为思想方式。但他们的个性及人生观,道德观还未完善。在他们心灵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教师就是从事培养孩子建立人生观,道德观念的基础工作。艺术课的思想教育是心灵上的功夫,怎样运用视觉及闪光的艺术语言去塑造孩子的灵魂?我认为,抓住艺术课堂的有利时机,让德育渗透于艺术教学活动中,注重思想感情的融汇和感染,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在美的氛围中接受文明的熏陶和道德得教育。这是全体艺术老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以下,是我在艺术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
儿童的艺术活动本身既是情感与认知之间联系最为理想的中介环节。情感是无声的语言,情感体验是审美教学的核心。审美教育是多元的,是提高认知的一种教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审美教育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提高孩子的审美境界,完善人的品性人格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 、欣赏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自己的民族,了解我们祖国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优秀的思想精华,让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艺术风格及成就等方面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让他们感受到中国艺术作品幽深的文化底蕴。记得在三年级欣赏《翱翔蓝天的风筝》一课中,我向大家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告诉他们,这些风筝都是老师在山东潍坊举行的著名的风筝节中购买的。孩子们兴奋极了,绚丽精美的风筝使他们个个惊叹。于是,我讲到风筝节的盛大场面以及美丽的风筝。除了介绍风筝各色种类,生动造型,精美纹样以外,还把风筝的悠久历史,制作工艺也介绍给他们。同时,我还告诉孩子,有许多的外国游客都很喜欢我们中国的风筝,他们说中国的风筝是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因此,我们中国的风筝远销海外,极负盛名。孩子们听的认真极了。最后,我满怀深情的对孩子们说:“美丽的风筝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和手工艺人辛勤的劳动以及聪明与智慧,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我们要爱护这宝贵的财富,将它发扬光大。”讲到这里,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亮了。我分明在他们明亮的眼睛中,看到了自豪和骄傲。下课后,孩子们意犹未尽,摸着漂亮的风筝,久久不愿离去。我知道,他们爱上了风筝。第二天,几个孩子拿着他们连夜制作的风筝来找我。孩子说:“老师,我们长大了也要参加风筝节 ,我们要做一个很大,很大的中国地图风筝,让它飞的很高,让在外国的中国人都能看到。”看着孩子们认真的小脸,我仿佛看到了孩子纯洁的心灵。通过欣赏注入民族文化精神,体现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在审美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了美育教育之目的。
二、实践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挖掘艺术的绘画,手工课特色教材教学的有利时机,通过结合历史,节日,乡土文化及背景,组织教学活动。不仅向孩子传授制作技巧和绘画方法,还利用知识,思想激发学生情感。向孩子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各环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培养了孩子爱国主义情感,还陪养了他们自信、谦虚、勇敢、勤劳、刻苦、助人为乐等好的品质。艺术教学环节中,渗透这些教育,以小见大,对于孩子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1、相互鼓励为主,渗透品德教育
艺术教育主要是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培养各种能力。在绘画过程中,有些平时学习成绩较差、不爱说话的孩子表现出不自信,自卑的心理,不爱画,画了不让看。对于这个问题,我認为,同龄孩子的鼓励和启发会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于是,在艺术课的讲评中,我做了刻意的安排。我把这些孩子的画贴在了黑板上,请其他的同学说说这些画的优点,然后提出合理的小建议。热情的孩子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最后,我说:“你们画的很好,只不过在画时要注意一些小的问题而已,我们多么希望能看到你们更美的作品呀!”那些画的主人们由惊奇变的激动,我知道,他们找到了自信。因为,他们不止得到了我的赞美,更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孩子们的互相鼓励,激发了大家积极向上的情绪,萌发追求新目标的信心。同时,也使孩子们之间更加团结,互相进步。
2、教师以身作则,渗透品德教育
美术课中有剪纸课程。在课上,孩子们只顾制作精美的作品,而忽略了班级的卫生问题,纸花、纸屑满地都是。针对这一问题,我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漂亮的纸盒。在我讲完课后,马上把自己剩下的碎纸片扔进去。孩子看到后,很惊奇。有的问我:“我可以把我的废纸放进去吗?”我说:“当然可以!”于是,孩子们在做完作业后,主动的把纸花扔到我的盒子里。以后,许多孩子也象我一样,自己动手制作小盒子,一有纸屑,就放进去。班级从此变的干净、整洁。
情感的激励,心灵的濡染,使孩子心灵得到陶冶、升华,培养了他们好的品质,让他们在和谐、振奋的气氛中成长,同样达到了艺术教育之目的。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的创造,首先应当是灵魂的创造。美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熏陶、激发孩子心灵美、行为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