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就诊的8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胸痛中心建设前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胸痛中心建设后进行治疗42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发病球囊扩张时间以及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结果:研究组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发病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能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对临床治疗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是急诊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为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导致血管堵塞[1]。由于该疾病的病情发展较快,且病死率较高,因此对救治时间要求较高。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该治疗方式比较依赖时间,更快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但有研究显示直接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不佳,说明存在胸痛诊断延误的问题[2]。基于此,本文探究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具体对比研究流程与讨论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就诊的8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胸痛中心建设前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胸痛中心建设后进行治疗42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对照组4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49-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6±5.4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1例、存在脑卒中史患者14例。研究组42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58-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98±5.6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4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3例、存在脑卒中史患者15例。上述资料中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保持均衡性(P>0.05),对比研究成立。
1.2方法
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标准:心电图检查显示出行新的ST段抬高情况,左束支传导处于阻滞状态;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测发现浓度升高或者升高后显著下降。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由医生首诊,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及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测。当心电图检测结果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要再次让专科医生会诊,最终确诊。见诊断结果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并尽快将患者送至导管室。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送至胸痛中心,此时需要高度关注时间维度,并紧急进行科学设置,以患者利益为核心,重视整个过程的医疗服务质量。之后将实际情情况与目前国内外权威的关于该疾病的诊疗指南相结合,完善原来的流程,确保在胸痛中心的诊疗操作顺利完成。首先建立胸痛救治网络并对该疾病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同时需要完善心电图采集传输系统,完成后再对患者进行急诊科分诊。在此期间需要注意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后挂号缴费,此时确保有胸痛中心的盖章,以便建立胸痛中心数据平台,方便监督对患者诊疗的全过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门时间、发病时间以及首次接触医疗的时间,以便计算出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发病球囊扩张时间以及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软件对本实验统计的8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数据进行分析,x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时间等计量资料(x±s)。P<0.05象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两组患者各项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发病球囊扩张时间以及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
3 讨论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逐渐引起了社会人士和医疗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对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该类疾病的救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该病病情危急,病发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有研究表明,在患者发病12小时内开通病变血管,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3]。本研究对8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胸痛中心建设前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胸痛中心建设后进行治疗42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研究过程中建立数据平台,将胸痛中心建设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发病球囊扩张时间以及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反映的是院内救治流程的流畅程度,发病球囊扩张时间是指发病时到球囊扩张的全过程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反映了救治的效果,以上数据说明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能改善治疗过程的流畅度,虽短治疗时间,在更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能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对临床治疗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伟静, 寇宁. 胸痛中心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影响:一项建立前后对比研究结果[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7, 24(2):119-122.
[2]郭永禄. 胸痛中心建设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A0):103-104.
[3]刘璇, 李树仁, 杨国慧等.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 26(11):27-31.
关键词: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是急诊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为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导致血管堵塞[1]。由于该疾病的病情发展较快,且病死率较高,因此对救治时间要求较高。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该治疗方式比较依赖时间,更快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但有研究显示直接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不佳,说明存在胸痛诊断延误的问题[2]。基于此,本文探究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具体对比研究流程与讨论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就诊的8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胸痛中心建设前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胸痛中心建设后进行治疗42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对照组4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49-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6±5.4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1例、存在脑卒中史患者14例。研究组42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58-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98±5.69)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4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3例、存在脑卒中史患者15例。上述资料中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保持均衡性(P>0.05),对比研究成立。
1.2方法
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标准:心电图检查显示出行新的ST段抬高情况,左束支传导处于阻滞状态;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测发现浓度升高或者升高后显著下降。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由医生首诊,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及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测。当心电图检测结果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要再次让专科医生会诊,最终确诊。见诊断结果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并尽快将患者送至导管室。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送至胸痛中心,此时需要高度关注时间维度,并紧急进行科学设置,以患者利益为核心,重视整个过程的医疗服务质量。之后将实际情情况与目前国内外权威的关于该疾病的诊疗指南相结合,完善原来的流程,确保在胸痛中心的诊疗操作顺利完成。首先建立胸痛救治网络并对该疾病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同时需要完善心电图采集传输系统,完成后再对患者进行急诊科分诊。在此期间需要注意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后挂号缴费,此时确保有胸痛中心的盖章,以便建立胸痛中心数据平台,方便监督对患者诊疗的全过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门时间、发病时间以及首次接触医疗的时间,以便计算出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发病球囊扩张时间以及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软件对本实验统计的8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数据进行分析,x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时间等计量资料(x±s)。P<0.05象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两组患者各项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发病球囊扩张时间以及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
3 讨论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逐渐引起了社会人士和医疗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对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该类疾病的救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该病病情危急,病发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有研究表明,在患者发病12小时内开通病变血管,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3]。本研究对8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胸痛中心建设前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胸痛中心建设后进行治疗42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研究过程中建立数据平台,将胸痛中心建设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发病球囊扩张时间以及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反映的是院内救治流程的流畅程度,发病球囊扩张时间是指发病时到球囊扩张的全过程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反映了救治的效果,以上数据说明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能改善治疗过程的流畅度,虽短治疗时间,在更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区域性胸痛中心建设能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对临床治疗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伟静, 寇宁. 胸痛中心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影响:一项建立前后对比研究结果[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7, 24(2):119-122.
[2]郭永禄. 胸痛中心建设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A0):103-104.
[3]刘璇, 李树仁, 杨国慧等.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响[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 26(1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