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的形势下,中考历史的命题方向朝着考查学生的素质转变。质疑能力是素质教育中“过程与方法”的主要方面,质疑能力的提高是透彻地理解知识,进而取得中考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基本的方法包括: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提高质疑水平;巧妙引导,解决质疑问题。
  一、新课标、新中考要求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以前中考重视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现在中考转向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和学生的“价值与观念”,按学生的思维层次来打分。这种趋势要求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和理解能力是辅导学生中考成功的关键
  面对新课标出台后的中考模式,重视素质教育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素质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在各种能力之中,质疑和理解能力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它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其它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质疑是理解知识的基础,理解是透彻地掌握知识的根本。所以,古人云:“学贵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平时多些质疑,思维能力提高了,在考试中,同学们就能稳操胜券。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东西。朱熹常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当然,发展质疑,摆出问题,对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三、培养、训练学生质疑能力的基本方法
  我们鼓励学生平时多些质疑,提高思维能力。那么,怎样去培养、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基本的方法有三个。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首先要建立起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
  (1)发扬教学民主作风。教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教学民主是与学生商量,求得心灵上的沟通;是彼此理解,彼此信赖,彼此合作的教学方法。(2)师生平等相待,营造和谐氛围。课堂中客观存在的人际关系,制约着师生的情感、行为,影响着课堂气氛。教师应该努力地去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平时要经常下班级,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愿望,并主动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可敬又可亲,使他们喜欢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3)改进教师在课堂上常用来强化学生注意,随时检查教学效果的提问方式,以及各种反馈方式。应使提问激起的是学生真正的智力紧张,而不是担心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或担心回答错误而遭到教师指责等引起的紧张和焦虑。平时在课堂提问中,我是这样对待学生的见解的:在学生发表见解后,若是正确的,我会及时给予表扬;若是在其见解的内容上找不到任何可以肯定的东西,我会从其考虑问题的思路上,思考问题的方法上或者学习态度上给予肯定;有时我还会自我检讨一番(大概是老师刚才还未讲清楚……)。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进师生心理相容,有利于维持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其次,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如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可以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喜悦的鼓励下继续前进。诸如此类的讨论不仅将师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向了深入,而且更使学生明了:质疑才能突破教材的束缚,让自己的思维纵横跌宕,轻舞飞扬,才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给方法,提高质疑水平。质疑的对象主要是教材,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质疑
  首先,布置课前预习。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历史课文就是一篇篇精简浓缩了的教材。在预习中,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引言”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资料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要学生确立学习每章、每节课文的目的,根据师生共同制定的学习目的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目的去学习,学生的兴趣会更浓。
  第三,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要告诉学生设“疑”一般“设在何处”,置疑方式如何?下表可供参考:
  从多年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师设疑不如学生自己设疑。刚实行课改时,每节课上自己都把重点难点设置成问题,并为自己所设置的那些问题而沾沾自喜。可结果不是那么理想,讨论时教室里热闹极了,可一做题学生一知半解,模模糊糊。后来,我设置情景,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设疑。结果一学期下来,学生不但成绩有所提高,而且对学习更充满了自信。
  (三)巧妙引导,解决质疑问题
  启发了学生提问,接着要解决处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学生提出带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对于提得不够好的也不要求全责备。教师要尽量在课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无法一时解决的或是与课文联系不紧、不重要的,可向学生说明,下课后再讨论。教师还要适当组织讨论,彼此交流、启发,容易突破难点、疑点,使易混点得到澄清,使疏忽点得到强化。创设议论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开拓学生思维,激发课堂教学活力,进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复习专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朝设丞相;而明朝废丞相,这是为何?问题的抛出,犹如平静的湖面扔进一颗不小的石子,学生纷纷讨论、交流,精读、深究文本。待时机成熟,我才道出了个中原委:秦代汲取东周以来地方永无休止的诸候争霸、割据混战的教训,设丞相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辖;元代丞相专权和皇帝的处境,使朱元璋内心投下了恐惧的阴影,因此,他崇尚君主“亲自主政”“极端专制”,心头笼罩后世出现“臣专”的“忧虑”。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所观察到的由于恐惧心理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强化皇权的做法:废除丞相等措施。
  四、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讨论问题并得出结论为己任
  时下,流行着一句有关学生学习历史的顺口溜:“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事实上,通过引导让学生亲自发现、亲自讨论、亲自解决过的问题才是他们印象深刻、理解透彻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灵活、巧妙的问题,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共同的进步。如在讲述“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可进行人物模拟:“假如你就是当时内迁到中原的一名鲜卑人,你会遇到哪些问题呢?”还有在讲述“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时,让学生设身处地站在“改革派”和鲜卑贵族“保守派”的角度进行了一场辩论,既强化了学生对这一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当时孝文帝改革的艰辛,从而学习他身上那种坚持不懈、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学会质疑的方法,他们就能在学习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中考时准确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取得中考的胜利。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桥梁伸缩缝装置是桥梁构造的一部分.公路桥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桥梁使用期间利用其可以伸缩的特性在于调节由车辆动、静荷载及桥梁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恒载)所引起的上部结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语文功底薄,观察能力不強,缺乏组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作文时经常出现“有笔难抒心中意”的情况,或者写出来了也是内容空洞、泛泛而谈,或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或胡编乱造、无真情实感。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只有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兴趣,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
随着课改的推进,社会观念的转变,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成为各学科教育教学的落脚点。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有着更集中的体现。在2017年的全国新课标高考试题中,是如何体现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考察呢。在比对近几年全国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后,基于解答题概率与统计的试题变化来分析,谈一下数学核心素养在2017年高考中的体现。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2014年-2017年全国高考解答题中均
摘 要:高校工会女教职工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工会一项长期工程,高校工会由其特殊性、综合性、相对独立性等特点,在开展高校工会女教职工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文章拟探讨高校工会女教职工工作的必要性及有效方法。  关键词:女工工作 必要性 自我价值  中图分类号:D4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110-01  高校女教职工组织是高校工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自从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后,越来越多的华裔活跃在美国政坛。7月14日,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抵达北京,开始为期四天的工作访问。两位华裔部长联袂访华,这在中美
传统的阅读教学主要以单篇文章阅读教学为主,一节课教一篇,遇到重点阅读的文章,甚至要花上三节课教一篇,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咬文嚼字、解词析义、情感朗读,使学生能将一篇文章理解透彻。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教学,明显地增加阅读量,丰富内涵,通过阅读提升核心素养;对于教师,则有利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调动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要想达到群文阅读的最佳效果,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组织。群文阅读的主体是
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死板的答案。在当前初中美术教中怎样才能够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呢?  一、总结、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模式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中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这一认知规律和教育发展趋势来相应变通、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为初中生营造出适合学习的氛围和活动环境,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和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把我们的工作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各类新的媒体形式不断产生,信息的传播、思想的交锋变得更为快捷和频繁。新兴媒体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
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呢?因教师不同,方法各异,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上课要做到有“趣”有“味”。  一、有“趣”  所谓有“趣”,就是有兴趣,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问题,虽是“老生常谈”,几乎人人都会讲,但真正能做到的不多。“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一个安静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就需要老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