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丽拿“瞒旨”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t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9年5月27日,上海兰心大戏院。
  这是中国早期话剧掀开其精彩一页的地方。此刻上海市音乐舞蹈会演(“上海之春”的前身)在这里举行。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首演登场了。俞丽拿独奏,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队协奏,指挥系学生樊承武指挥。当乐队奏完全曲最后一个音符时,场内居然鸦雀无声,过了好一阵,才响起暴风雨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梁祝》由此像蝴蝶一样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50年过去了。2009年,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纪念日,笔者专门访问了两位曲作者。
  那天,何占豪在其寓所讲述起当年的创作状态时依然激情澎湃。但是,他却清醒地告诉我,此刻他想要对大家说的是(说到这里,何占豪打开电脑,显示出他写下的文字):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我国戏曲界、音乐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的职责。
  陈钢是在华山医院接受采访的,他因血压过高住进了医院。当我在电话中担心他的病情不能如愿采访时,他却说:“没事体”,并答应了我的要求。
  同样,回想当年他们创作《梁祝》的岁月,陈刚心中依然涌起一股暖流。陈钢说,《梁祝》在结构布局上形成两种叫法:以奏鸣曲式来称谓,叫它主部、副部、结束部、展开部、再现部等;以乐曲内容来称呼,也可称它为“草桥结拜”“三载同窗”“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化蝶”等。对西方的曲式,我们吸收了它规律性的合理部分,没有把它当作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所以,我们的作品不是典型的西方奏鸣曲式了,已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
  说到这,他补充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现在大家谈到《梁祝》时,“优美、完美”之词不绝于耳。其实,对一个作品来说,求其完美谈何容易。《梁祝》由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独奏。当年,周总理曾陪同外宾听过《梁祝》,并且听完。《梁祝》全曲长达26分钟。可能考虑到听感,或是处于接待外宾状态,周总理嫌26分钟太长,所以,他曾请俞丽拿带话给作曲家,建议能否改短点。可俞丽拿想,单乐章的《梁祝》是完整的艺术作品,改短就残缺了。为此,她一直瞒着没说。后来又有演出了,周总理再一次听赏,发觉没改。但他尊重作曲者,说他們有他们的想法,不改就不改吧。
  陈钢说,我想,俞丽拿当时如果传达了指示,我们能不改吗?所以,俞丽拿的“瞒旨”,是《梁祝》完整成活的另一大关键。
  (作者单位为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其他文献
朱学范(1905-1996)是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著名的社会政治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出任邮电部首任部长,为中国邮电通信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朱学范极富远见,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他就积极努力筹建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在北京西郊北太平庄的一片土地上建造起了教学大楼、实验室、礼堂、饭厅、宿舍等。1955年,在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无线电系和重庆大学(原中央大学
期刊
顾颉刚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年轻时即开始记日记,长达60多年几乎从未中断。他对他的这部日记极为珍视,将其视为“生命史中最宝贵之材料”。晚年他曾计划自撰年谱及回忆录,当然日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数据。  顾颉刚的日记可以说是他畅所欲言、吐露心迹最理想的场所,他不但将自己一生追求、摸索,并为之贡献的史学方法及理论悉数予以记录,对于个人的心态感受、与学人的应酬交往及其评价,还有他与政界人物的关系、对国家
期刊
早在2007年,笔者就着手对老市长汪道涵进行研究。為查阅档案史料,在相关部门的资助下,先后赴中央档案馆、国家机械工业档案馆、国台办、海协会,以及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档案馆,查阅和收集了近1000万字的史料和文献。同时,笔者还沿着汪道涵曾经学习、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即安徽明光、湖北红安、皖东抗日根据地、华中解放区、山东解放区,以及杭州、上海、北京、香港等实地考察走访,并采访了汪道涵的50多位
期刊
京剧乾旦、梅派弟子舒昌玉先生1927年出生于上海一户药材业世家,即四马路百年老店“舒同寿国药店”。因父辈是生意人免不了应酬,所以少年时的舒昌玉常随忙于社交的父亲出入戏院和堂会,渐渐地和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自此不爱地黄爱皮黄。1950年弃商从艺,正式踏入梨园。1951年,舒昌玉先生因缘结识梅兰芳先生化妆师顾宝森先生,经后者推荐,正式拜入梅先生门下,并得梅先生亲炙住家学戏数月。1985年,经周恩来堂弟
期刊
1978年9月我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攻读古藏文专业研究生。1979年底因家庭困难,学校领导批准让我转入青海民族学院,继续完成学业。1981年毕业后我回到青海民族教材编译处工作。翌年,听先父说起他过去蒙藏学校的同学侯国柱先生藏有“敦煌写经卷”一事,我很感兴趣,希望一睹为快。初见国宝《羯摩经》,大开眼界  1982年夏秋之际的一天,侯国柱先生专程从我的家乡青海乐都来到西宁,一见面即自报家门:“我是侯国柱
期刊
大膽进言黄镇,促成吕思清、金力等琴童受梅纽因之邀赴英留学,还当了他们三年“临时父母”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 1916-1998)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他1916年出生于纽约,以小提琴神童闻名于欧美。60年代以后,他以一个指挥家的身份活跃在国际乐坛,与世界上许多一流乐团都有过完美的合作。此外,梅纽因还是一位积极的音乐活动家、教育家和著名的人道主义者。1963年他在英
期刊
近日,翻阅相册,突然发现我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四年级和五年级读书时的几张照片。那是我先后两次赴上海郊区宝山横沙岛和奉贤县参加“四清”运动时拍摄的。忆往思旧,有关“四清”的种种经历,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为什么会搞“四清”运动?  “四清”运动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城乡发动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
期刊
2019年1月8日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区政府,华侨城文化集团、华侨城西部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人物(建筑篇)”发布仪式在成都洛带博客小镇举行。贝聿铭、张锦秋、张永和、刘家琨等10位来自建筑设计领域并作出卓越成就的文化人物接受了这份来自海内外华人文化精英的盛情邀约和文化礼赞。被誉为“古城守护者”的著名历史建筑保护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阮仪三
期刊
今年1月2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了《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统一而共同奋斗》的重要讲话,其中谈到——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相互往来日益密切,彼此心灵日益契合。台湾同胞为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也分享了大陆发展机遇。  值此良机,本刊
期刊
在笔者关于杨兆龙的系列文章即将收笔的时候,必须要回答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通过艰辛努力,争取到了像杨兆龙这样并不缺衣少穿、并不缺乏锦绣前程的人的认同和追随,但在建立了政权之后,为什么发生错整杨兆龙的悲剧,让杨兆龙弥留之际感叹“我这一生没有对不起共产党,而对不起蒋介石”?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阶级斗争扩大化。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所谓阶级斗争扩大化,就是高估敌人、对手的力量,对敌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