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来源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s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2002年我国内地从猪群中分离的猪型(H1N1)毒株HA和NA基因来源,及其使猪致病的原因. 方法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GEM-T Easy Vector,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入DH-10B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送六合通公司自动测序,并作进化树分析. 结果 3株猪型(H1N1)病毒的HA和NA基因属猪型(H1N1)流感病毒,而不同于其他禽或人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2002年猪型毒株由1991年猪型毒株演变而来.近来我国内地猪群中猪型毒株活动增强,其对猪能致病是由于病毒粒HA和NA蛋白抗原性发生变异所造成.结论 3株猪型病毒的HA 和NA 基因来源于猪型(H1N1)毒株.近来猪型毒株对猪具有致病性和活动增强是由于其HA和NA蛋白分子上氨基酸序列发生替换所造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缺陷症及其家系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 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其侧翼以及启动子进行分析,寻找基因突变;将含突变序列克隆入pGEM T-easy 质粒载体中,对所得两条染色体相应序列分别测序,以确定不同突变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应用限制性内切酶MspⅠ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
目的研究改进肝细胞腹腔移植的方法.方法用胶原凝胶包埋大鼠肝细胞,并在体外培养, 测定培养液中总蛋白(TP)和尿素氮(BUN)水平. 将胶原培养液与鼠肝细胞混合后注入大鼠腹腔,混合物在腹腔内形成凝胶并包埋肝细胞.用含酶的培养液将受者鼠腹腔内的移植肝细胞洗出,再置于无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 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对照组处理过程与实验组相同,但不用胶原.结果胶原凝胶包埋肝细胞组的TP、BUN和葡萄糖含量
目的探讨供体特异性输血(DST)和骨髓细胞胸腺内注入(IBMC)在大鼠肝移植中的作用.方法在建立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在移植当天进行DST 2 ml,在移植前7d行供体胸腺内BMC注入了解能否延长移植物的存活状况.结果移植当天行DST或(和)移植前7 dBMC胸腺内注入,可将移植肝脏存活时间中位数从对照组的7 d分别有效延长12 d和16 d(P<0.01),DST和IBMC联合应用时延长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PHPT的临床资料.结果血钙大于2.65 mmol/L,伴血PTH同步升高为定性诊断PHPT的主要依据.B超定位甲状旁腺腺瘤的特异性为95%,而99mTc-MIBI的敏感性为100%.经双侧甲状旁腺探查发现下旁腺较上旁腺更易受累.良性病变1次手术成功率99%.结论PH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保护作用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部分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模型.IPC采用肝脏缺血10 min,再灌注10 min.结果IPC后肝组织中腺苷和NO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但IPC前应用腺苷A2受体拮抗剂后NO的升高被抑制(P<0.01).缺血再灌注(I/R)2 h后血清中TNF-α、AST、ALT、LDH及W/D水平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加,而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