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龙舞狮是一种集体育、武术、舞蹈、音乐、艺术于一体的体育运动,艺术表现力是舞龙舞狮运动员动作完美的体现,也是运动员表现动作丰富的情感和完成动作质量的体现。目前我国舞龙舞狮运动员还存在较大差距。将从表演意识、身体素质、动作质量和对音乐的理解等方面来探讨舞龙狮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旨在有效提高舞龙狮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从整体上提高该项目的运动成绩。
关键词:舞龙舞狮;艺术;表现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141-03
舞龙舞狮是一项集体育、武术、舞蹈、音乐、艺术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体现运动员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精神美、音乐和服饰美等。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人们对它的了解不再停留在表层认识上,而是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舞龙舞狮是一种抒情性和表现性很强烈的艺术,由教练员将编排、配乐、服装进行巧妙创造构思和实际操作,最终都要通过舞龙舞狮运动员的肢体塑造成为可视的舞美形象。从这一点来说,在整个舞龙舞狮活动中,运动员的表演水平对于整个比赛的成败,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舞龙舞狮运动发展得很快,运动员参加了很多国际、世界级的大赛,但就其表演水平还存在很大差异,有许多运动队始终是徘徊在较低水平上,严重影响了比赛成绩。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国舞龙舞狮运动员表现力,从而提高运动员动作表演水平,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1影响舞龙狮运动员在动作的艺术表现力的因素
1.1龙狮神形意识不够纵所周至,龙在自然界至今未发现这种神话中的灵物,它是“自然集合说”、“图腾说”,舞龙过程中要追求形神兼备,特别要要强调龙舞回旋婉转之态,讲究飞腾冲天之象,体现出中国神龙的精气神韵;而狮与龙不一样,它是一个实在的动物,舞狮过程中要演绎出狮的喜、怒、醉、睡、醒、动、静、惊、怕、疑、寻、探、望、戏以及翻、滚卧、闪、腾、扑、跃、跳等狮的不同神态,将狮子的勇猛剽悍、顽皮活泼的展现的活灵活现。因此,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不能表现出相应的龙狮艺术形象,或表现得不够到位,即不善于用动作表达情感,不能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形态、动作韵味风格和队员之间达到惟妙惟肖的身体配合等把与龙、狮形象相符合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动作显得苍白,无感染力,既无法沉浸在自己表演的角色中,又无法与外界有情感交流,更谈不上出神人化。缺乏深度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其动作不能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1.2专项基本技术水平不扎实在龙狮运动发展近十年以来,龙狮技术在不断提高、扩展,从1995年龙狮规则统计舞龙规定动作54个发展到2003年规则统计的80个规定动作,创新动作每年在逐渐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至2004年至龙狮创新动作已有200余种,动作更美观、造型更合理,内涵更丰富,提高了技术含金量,增强了技术的难度。那么在龙狮比赛中尽管有些运动员有欣赏能力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水平,比赛成绩是不理想的。技术水平缺乏主要表现在基本功不扎实,如在完成组合动作中,有时出现龙形不饱满、不顺畅,两臂失控,脚的滑动与膝的缓冲不协调;狮型、狮态表现粗糙,飞跃桩位不准确等现象,直接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还有的运动员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也具有表演欲望,但动作规范不够明确,表现在舞步的到位感及相互衔接的关系,节奏处理,步幅大小、角度、身位的准确性及自身的控制能力等都不够完善。表现出动作的质量不高。还有的运动员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技术还没有达到相应水平的基础上就急于求成,学习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结果造成动作不到位,不规范,不优美。
1.3专项身体素质不够全面在舞龙舞狮比赛中,要达到一种高超的动作技术和完美的表现力,特别是龙狮C级高难度的动作,这与运动员具有高水平的专项身体素质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柔韧性差,膝关节缺乏弹性,动作幅度小,力量弱,控制能力差,队员之间配合得不够协调等,不能很好地保持一定速度和身体姿态来完成动作,使整体动作看起来松散凌乱,动作流畅连贯性差,身体收不紧,松懈,队员的配合不够统一,动作看起来不够形象、完美等。
1.4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足在龙狮比赛完成成套动作中,音乐是烘托气氛、转换节奏、激励队员情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使成套动作更加完美、更加艺术性。而要把音乐、龙狮动作在成套动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就必须对所采用的音乐要有足够的理解,才能使动作、情感与音乐想吻合,从而达到表现音乐的目的。
而目前,由于龙狮运动员缺少足够的龙狮文化的底蕴,在理解能力上也存在很大不足,无法体验动作、音乐的深刻内涵,很难做到内心世界与外在表象的统一。使音乐的思想无法与动作相融合升华,不能形成一定的情绪和气氛,缺乏较强的感染力,使整套动作与音乐配合得不够默契,不能很好地融为一体。因此在舞龙舞狮比赛中,只是简单的做到跟上音乐的节奏、速度来配合动作的完成,甚至有时还出现动作与音乐的脱节。
2舞龙狮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对策
2.1狠抓基本功,培养运动员正确的、优美的身体姿态基本功训练,要培养运动员养成一种习惯,即在基本功训练中的一投足、一举龙狮就是美,就有思想、有灵魂,要让运动员认识到再简单、再单一的动作里也有美,也有很大的艺术表现力。要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力就要不断地对运动员进行身体姿态的基本功训练。训练的内容主要以舞蹈的基本步伐、姿态训练以及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的徒手训练为主。通过这些基本功的训练培养了运动员开、绷、直、立的身体形态,表现人体努力向外部空间伸展的倾向,使人体的动作和线条具有舒展、协调流畅的特点;从而使得运动员的动作更加丰富多彩,控制与放松交替进行。不仅培养运动员优美的身体姿态以及运动员动作的速度、幅度和力度;又能培养舞龙狮运动员的内在气质和提高动作规格,从而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赋予动作以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因此,通过长期的身体姿态基本功训练使运动员表现出优美高雅、刚劲有力、轻松活泼、舒展大方、干净利落的技术和身体姿态,把最优美的姿态展现给观众,其一举手一投足一亮相,一个赋予想象的眼神都可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弦,给人以多姿多彩耐人回味的感觉。
2.2加强专项素质、心理素质训练,使运动员充满自信心舞龙舞狮运动员要求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是表现动作美的关键。专项素质训练能使艺术体操动作达到一定的规范、协调、力度与表现力,它实际就是一个舞龙舞狮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专项身体素质较差,就不能控制好身体的造型,影响动作技术的发挥,从而影响表现力的展示。舞龙舞狮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主要包括:柔韧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等。身体的柔韧性是舞龙舞狮运动员重要素质之一,它反映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最大能力。包括:肩部的柔韧性、脊柱的柔韧性和下肢的柔韧性等,它不仅可以提高动作的幅度,同时也提高了关节的灵活性,使动作更加舒展优美、多姿多彩。力量、耐力和速度素质是舞龙舞狮运动员的基础,运动员在20 mx20m的正方形场地上要进行8-9分钟的自选套路和规定套路比赛,的确需要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连贯流畅的舞动、奔跑速度是完成动作的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动作的速度和力度以及身体姿态,在舞龙舞狮训练中,要根据不同把位安排的不同训练身体素质,但体能的训练应与舞龙狮的表现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时时注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心理素质是运动员自信心和应变能力的源泉,能使运动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在愉悦、心情舒畅、轻松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使运动员的热情、活力、自信得到极大的释放,自我表现得以自然流露。
2.3科学运用训练法,是提高舞龙舞狮运动员动作技术质量基础完美的动作质量是舞龙舞狮艺术表现力的核心和灵魂,它是运动员的想象力、智慧和体能的主要标志。它除了要表现出运动员熟练、协调、刚柔相济、韵味、节奏、幅度等几个方面外,还表现出动作难度的完成、动作的流畅性、队员组合的配合,以及对龙狮C级难度动作的完成上。这类动作是体现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超群能力,并为完成成套动作起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从而丰富其成套动作的艺术表现力。我们常常在比赛中看到一些运动员在步法、身位、形态等方面总是差一点,舞龙舞狮技术是经过许多国内专家多年研究、修改、完善而来的,所以,我们要虚心学习每个动作的规范标准。训练运动员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要讲究科学,讲究动作的质量,不能片面只追求高难、新奇的花步,而忽略了龙狮运动本身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要给运动员讲解每一个动作的结构,研究动作的艺术表现力,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最佳的动作感觉。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电教片、美术图片等进行直观教学,使运动员能够观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法的细节,加深对动作艺术性的理解,使运动员更深地领悟表演的技巧。
2.4加强音乐训练,是提高舞龙舞狮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保证音乐刺激人之后可使之产生节奏和旋律方面的感觉,还可以唤起人情感方面的感受。舞龙狮成套动作中,音乐是舞龙狮运动的灵魂,是对动作气氛的烘托,使成套动作更完美、更具艺术性。而要把音乐、动作在成套动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就必须对所采用的音乐有足够的理解,才能使动作、情绪与音乐相吻合,从而达到动作表现音乐的目的。
一名优秀舞龙舞狮运动员在表演或比赛时,音乐一开始,动作就清楚地表达出主题,并不间断地逻辑性发展这一主题,最后有一个相当结论的结束。每一个动作或每一个节奏都与乐曲紧密相符,动作与音乐形象一致,主题思想一致,做到动作高潮的出现与闪光点的设计在音乐高潮部分体现。要做到这一点教练员首先要把成套动作的总体构思、动作技术的结构和套路编排的大体设计,及所想塑造的龙狮形象的内在情和外在形态,进行充分的讲解,为运动员学习动作开启一条通向角色心灵、体现龙狮形态之门。这样,在我们开始训练时运动员就能运用鲜明、准确、生动的动作语汇,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加强相关艺术门类学科的学习,是提高表现力的重要途径龙狮运动具有优美、舒展、灵巧、惊险的特点,但在成套动作中不难看出其具有雕塑的沉稳、绘画的空灵。每一个姿态、造型,每一次动作变化的节奏、韵律,无不透露着与其他相关艺术所共有的特性。因此,我们要让运动员参与各种艺术欣赏活动,多看、多想、多模仿,获得更多的原型启发,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和感知力。把内心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在不懈的努力中提高表现力。
3结论
1) 当今龙狮运动已进入高、难、新、美的全新时期,日益紧张激烈的比赛与竞争不仅要求龙狮训练手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效化,而且还要从实际出发,重视音乐、动作与龙狮风格的新颖构思,力求使龙狮柔美与人体刚健默契配合和情感交流融为一体,体现出“动”与“静”,“健”与“美”、“虚”与的“实”、“形”与“神”的龙狮神韵风格特点。
2) 教练员、运动员必须认真钻研规则、理解规则,分析舞龙舞狮技术发展的趋势,做到按规则的要求编排动作,制订训练计划、组织实施训练过程,跟上当前全国甚至国际发展趋势所表现出的成套动作完美无缺、难度级别高、动作更丰富多样,有独特性和表演性,充分突出龙狮神韵风格的特点。
3) 教练员与运动员应不光注重改进动作的质量与难度上,而且还要多加强对于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主体音乐的创造,以及对主体音乐的理解和表现等艺术性方面的重视。
4) 竞技舞龙舞狮运动员良好的自信心、应变能力和思维想象力有助于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在越来越注重艺术表现的今天,培养舞龙狮运动员优美的艺术表现力,不仅要在身体姿态上下功夫,同时更要重视基本功、专项身体素质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和相关艺术类的鉴赏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和训练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培养运动员这种高超的表现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自身的特点,提高运动员的表演能力,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龙狮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 何健安.中国民间舞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 国际龙狮总会审定,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M],2003.
[3] 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4] 张延庆.中国舞狮的起源与文化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
[5] 贺改芹,秦婕.对制约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的非训练学因素的反思与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92-93,96.
[6] 苏文革,李保安.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4(1).
[7] 魏爽.试析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及其培养[J].聊城大学学报,2004(9).
[8] 敖登,高向英.在舞蹈训练和舞蹈艺术表现力中呼吸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6).
[9] 庞进.龙起东方[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关键词:舞龙舞狮;艺术;表现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85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141-03
舞龙舞狮是一项集体育、武术、舞蹈、音乐、艺术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体现运动员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精神美、音乐和服饰美等。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人们对它的了解不再停留在表层认识上,而是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舞龙舞狮是一种抒情性和表现性很强烈的艺术,由教练员将编排、配乐、服装进行巧妙创造构思和实际操作,最终都要通过舞龙舞狮运动员的肢体塑造成为可视的舞美形象。从这一点来说,在整个舞龙舞狮活动中,运动员的表演水平对于整个比赛的成败,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舞龙舞狮运动发展得很快,运动员参加了很多国际、世界级的大赛,但就其表演水平还存在很大差异,有许多运动队始终是徘徊在较低水平上,严重影响了比赛成绩。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国舞龙舞狮运动员表现力,从而提高运动员动作表演水平,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1影响舞龙狮运动员在动作的艺术表现力的因素
1.1龙狮神形意识不够纵所周至,龙在自然界至今未发现这种神话中的灵物,它是“自然集合说”、“图腾说”,舞龙过程中要追求形神兼备,特别要要强调龙舞回旋婉转之态,讲究飞腾冲天之象,体现出中国神龙的精气神韵;而狮与龙不一样,它是一个实在的动物,舞狮过程中要演绎出狮的喜、怒、醉、睡、醒、动、静、惊、怕、疑、寻、探、望、戏以及翻、滚卧、闪、腾、扑、跃、跳等狮的不同神态,将狮子的勇猛剽悍、顽皮活泼的展现的活灵活现。因此,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不能表现出相应的龙狮艺术形象,或表现得不够到位,即不善于用动作表达情感,不能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形态、动作韵味风格和队员之间达到惟妙惟肖的身体配合等把与龙、狮形象相符合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动作显得苍白,无感染力,既无法沉浸在自己表演的角色中,又无法与外界有情感交流,更谈不上出神人化。缺乏深度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其动作不能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1.2专项基本技术水平不扎实在龙狮运动发展近十年以来,龙狮技术在不断提高、扩展,从1995年龙狮规则统计舞龙规定动作54个发展到2003年规则统计的80个规定动作,创新动作每年在逐渐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至2004年至龙狮创新动作已有200余种,动作更美观、造型更合理,内涵更丰富,提高了技术含金量,增强了技术的难度。那么在龙狮比赛中尽管有些运动员有欣赏能力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水平,比赛成绩是不理想的。技术水平缺乏主要表现在基本功不扎实,如在完成组合动作中,有时出现龙形不饱满、不顺畅,两臂失控,脚的滑动与膝的缓冲不协调;狮型、狮态表现粗糙,飞跃桩位不准确等现象,直接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还有的运动员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也具有表演欲望,但动作规范不够明确,表现在舞步的到位感及相互衔接的关系,节奏处理,步幅大小、角度、身位的准确性及自身的控制能力等都不够完善。表现出动作的质量不高。还有的运动员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技术还没有达到相应水平的基础上就急于求成,学习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结果造成动作不到位,不规范,不优美。
1.3专项身体素质不够全面在舞龙舞狮比赛中,要达到一种高超的动作技术和完美的表现力,特别是龙狮C级高难度的动作,这与运动员具有高水平的专项身体素质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柔韧性差,膝关节缺乏弹性,动作幅度小,力量弱,控制能力差,队员之间配合得不够协调等,不能很好地保持一定速度和身体姿态来完成动作,使整体动作看起来松散凌乱,动作流畅连贯性差,身体收不紧,松懈,队员的配合不够统一,动作看起来不够形象、完美等。
1.4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足在龙狮比赛完成成套动作中,音乐是烘托气氛、转换节奏、激励队员情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使成套动作更加完美、更加艺术性。而要把音乐、龙狮动作在成套动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就必须对所采用的音乐要有足够的理解,才能使动作、情感与音乐想吻合,从而达到表现音乐的目的。
而目前,由于龙狮运动员缺少足够的龙狮文化的底蕴,在理解能力上也存在很大不足,无法体验动作、音乐的深刻内涵,很难做到内心世界与外在表象的统一。使音乐的思想无法与动作相融合升华,不能形成一定的情绪和气氛,缺乏较强的感染力,使整套动作与音乐配合得不够默契,不能很好地融为一体。因此在舞龙舞狮比赛中,只是简单的做到跟上音乐的节奏、速度来配合动作的完成,甚至有时还出现动作与音乐的脱节。
2舞龙狮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对策
2.1狠抓基本功,培养运动员正确的、优美的身体姿态基本功训练,要培养运动员养成一种习惯,即在基本功训练中的一投足、一举龙狮就是美,就有思想、有灵魂,要让运动员认识到再简单、再单一的动作里也有美,也有很大的艺术表现力。要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力就要不断地对运动员进行身体姿态的基本功训练。训练的内容主要以舞蹈的基本步伐、姿态训练以及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的徒手训练为主。通过这些基本功的训练培养了运动员开、绷、直、立的身体形态,表现人体努力向外部空间伸展的倾向,使人体的动作和线条具有舒展、协调流畅的特点;从而使得运动员的动作更加丰富多彩,控制与放松交替进行。不仅培养运动员优美的身体姿态以及运动员动作的速度、幅度和力度;又能培养舞龙狮运动员的内在气质和提高动作规格,从而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赋予动作以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因此,通过长期的身体姿态基本功训练使运动员表现出优美高雅、刚劲有力、轻松活泼、舒展大方、干净利落的技术和身体姿态,把最优美的姿态展现给观众,其一举手一投足一亮相,一个赋予想象的眼神都可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弦,给人以多姿多彩耐人回味的感觉。
2.2加强专项素质、心理素质训练,使运动员充满自信心舞龙舞狮运动员要求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是表现动作美的关键。专项素质训练能使艺术体操动作达到一定的规范、协调、力度与表现力,它实际就是一个舞龙舞狮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专项身体素质较差,就不能控制好身体的造型,影响动作技术的发挥,从而影响表现力的展示。舞龙舞狮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主要包括:柔韧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等。身体的柔韧性是舞龙舞狮运动员重要素质之一,它反映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最大能力。包括:肩部的柔韧性、脊柱的柔韧性和下肢的柔韧性等,它不仅可以提高动作的幅度,同时也提高了关节的灵活性,使动作更加舒展优美、多姿多彩。力量、耐力和速度素质是舞龙舞狮运动员的基础,运动员在20 mx20m的正方形场地上要进行8-9分钟的自选套路和规定套路比赛,的确需要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连贯流畅的舞动、奔跑速度是完成动作的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动作的速度和力度以及身体姿态,在舞龙舞狮训练中,要根据不同把位安排的不同训练身体素质,但体能的训练应与舞龙狮的表现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时时注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心理素质是运动员自信心和应变能力的源泉,能使运动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在愉悦、心情舒畅、轻松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使运动员的热情、活力、自信得到极大的释放,自我表现得以自然流露。
2.3科学运用训练法,是提高舞龙舞狮运动员动作技术质量基础完美的动作质量是舞龙舞狮艺术表现力的核心和灵魂,它是运动员的想象力、智慧和体能的主要标志。它除了要表现出运动员熟练、协调、刚柔相济、韵味、节奏、幅度等几个方面外,还表现出动作难度的完成、动作的流畅性、队员组合的配合,以及对龙狮C级难度动作的完成上。这类动作是体现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超群能力,并为完成成套动作起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从而丰富其成套动作的艺术表现力。我们常常在比赛中看到一些运动员在步法、身位、形态等方面总是差一点,舞龙舞狮技术是经过许多国内专家多年研究、修改、完善而来的,所以,我们要虚心学习每个动作的规范标准。训练运动员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要讲究科学,讲究动作的质量,不能片面只追求高难、新奇的花步,而忽略了龙狮运动本身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要给运动员讲解每一个动作的结构,研究动作的艺术表现力,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最佳的动作感觉。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电教片、美术图片等进行直观教学,使运动员能够观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法的细节,加深对动作艺术性的理解,使运动员更深地领悟表演的技巧。
2.4加强音乐训练,是提高舞龙舞狮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保证音乐刺激人之后可使之产生节奏和旋律方面的感觉,还可以唤起人情感方面的感受。舞龙狮成套动作中,音乐是舞龙狮运动的灵魂,是对动作气氛的烘托,使成套动作更完美、更具艺术性。而要把音乐、动作在成套动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就必须对所采用的音乐有足够的理解,才能使动作、情绪与音乐相吻合,从而达到动作表现音乐的目的。
一名优秀舞龙舞狮运动员在表演或比赛时,音乐一开始,动作就清楚地表达出主题,并不间断地逻辑性发展这一主题,最后有一个相当结论的结束。每一个动作或每一个节奏都与乐曲紧密相符,动作与音乐形象一致,主题思想一致,做到动作高潮的出现与闪光点的设计在音乐高潮部分体现。要做到这一点教练员首先要把成套动作的总体构思、动作技术的结构和套路编排的大体设计,及所想塑造的龙狮形象的内在情和外在形态,进行充分的讲解,为运动员学习动作开启一条通向角色心灵、体现龙狮形态之门。这样,在我们开始训练时运动员就能运用鲜明、准确、生动的动作语汇,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加强相关艺术门类学科的学习,是提高表现力的重要途径龙狮运动具有优美、舒展、灵巧、惊险的特点,但在成套动作中不难看出其具有雕塑的沉稳、绘画的空灵。每一个姿态、造型,每一次动作变化的节奏、韵律,无不透露着与其他相关艺术所共有的特性。因此,我们要让运动员参与各种艺术欣赏活动,多看、多想、多模仿,获得更多的原型启发,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和感知力。把内心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在不懈的努力中提高表现力。
3结论
1) 当今龙狮运动已进入高、难、新、美的全新时期,日益紧张激烈的比赛与竞争不仅要求龙狮训练手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效化,而且还要从实际出发,重视音乐、动作与龙狮风格的新颖构思,力求使龙狮柔美与人体刚健默契配合和情感交流融为一体,体现出“动”与“静”,“健”与“美”、“虚”与的“实”、“形”与“神”的龙狮神韵风格特点。
2) 教练员、运动员必须认真钻研规则、理解规则,分析舞龙舞狮技术发展的趋势,做到按规则的要求编排动作,制订训练计划、组织实施训练过程,跟上当前全国甚至国际发展趋势所表现出的成套动作完美无缺、难度级别高、动作更丰富多样,有独特性和表演性,充分突出龙狮神韵风格的特点。
3) 教练员与运动员应不光注重改进动作的质量与难度上,而且还要多加强对于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主体音乐的创造,以及对主体音乐的理解和表现等艺术性方面的重视。
4) 竞技舞龙舞狮运动员良好的自信心、应变能力和思维想象力有助于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在越来越注重艺术表现的今天,培养舞龙狮运动员优美的艺术表现力,不仅要在身体姿态上下功夫,同时更要重视基本功、专项身体素质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和相关艺术类的鉴赏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和训练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培养运动员这种高超的表现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自身的特点,提高运动员的表演能力,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龙狮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 何健安.中国民间舞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 国际龙狮总会审定,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M],2003.
[3] 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4] 张延庆.中国舞狮的起源与文化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
[5] 贺改芹,秦婕.对制约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的非训练学因素的反思与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92-93,96.
[6] 苏文革,李保安.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4(1).
[7] 魏爽.试析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及其培养[J].聊城大学学报,2004(9).
[8] 敖登,高向英.在舞蹈训练和舞蹈艺术表现力中呼吸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6).
[9] 庞进.龙起东方[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