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忠民,作家,儿童教育理论著述家。现任敦煌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出版有儿童教育著作《幼儿的心理世界》《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小词典》《幼儿教育词典》《幼儿教育艺术》《儿童教育哲思哲语》《雀鷇新谭》等。其中,《幼儿心理学》曾被作为西北地区部分中等师范学校教材而使用,《幼儿教育词典》目前为我国该领域权威工具书,《雀鷇新谭》获冰心图书奖。另出版有文学作品多部(篇)。
跟孩子谈话,要做到交心,而交心的基础是理解孩子的感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理解孩子内心的感情呢?其实,孩子已经给了我们许多线索,他们的言语、声调、动作和姿态等,时时传递着讯息,因此,我们应该用耳朵去谛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应。
我们知道,情绪生活是为思想填石铺路的。而感情就像河流一样不可遏止,只有疏导,方可逶迤前行,自如顺畅。
相对于大人,孩子的感情之溪更显娇弱,它清澈又迷茫,活泼又莽撞,急切向前又徘徊四顾。因此,和孩子交谈时我们的态度至关重要,不应当轻率地使用批评和责骂的语言。
6岁的小华闷闷不乐地说:“爸爸,王老师今天在体育场上冲我使劲嚷嚷。”
爸爸说:“肯定是你没好好听老师讲话吧!要不就是你做错了什么事。下次老师纠正你的动作时你要注意听……”
爸爸话还没说完,小华“嘭”的一声摔上门,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将东西扔得满地都是,以发泄对那个令人不愉快的老师和这么一个反应迟钝、正襟危坐的爸爸的不满。
生活艺术的微妙,不能用大铁锤来粗陋表达;孩子感情的风向标,不能靠威力来粗暴纠正。既然家长对孩子的内心反应感兴趣,那么就应避免这种只会引起孩子内心波动和反感的语调。父母不妨试着“置换角色”,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当时的情绪,给他一个宣泄的空间。比如,可以这样来表示对孩子的理解——
小华:“爸爸,王老师今天在体育场上冲我使劲嚷嚷。”
爸爸:“哦?”
小华:“她喊,你不能那样踢球,你得这样踢!我又不是天生就知道该怎样踢球的!”
爸爸:“她的做法是不够妥当。”
小华:“可把我气坏了!”
爸爸:“是让人挺生气的。”
……
看,父母这种看似随意,实则睿智疏导且含有感染力的反应方式,对孩子起到了极大的抚慰作用,几个表示理解的词常常使孩子激烈的情绪得以平复,促成了问题的顺利解决。而那种一贯敷衍的方式,只会打断孩子表达情感的欲望。
对于孩子的坏情绪,你越想把他直接拉出来,他越是深陷于痛苦泥潭之中,难以解脱。相反,你认同了他们的坏情绪,给了他释放的通道,孩子反而会越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正常的感情诉求是没有长幼之别的,不只是大人,在情绪不好时,孩子也需要一个忠实的朋友,或者一名耐心的倾听者,来排遣心中积郁的不满。
理解孩子的感情,总会面临孩子的种种要求,有时难以两全,不免左右为难。不过聪明的父母应该明白,把孩子那些“过分”的要求变成孩子的希望,要比直接让孩子失望好得多。如下例:
小苇:“爸爸,我想要一个新的望远镜。”
爸爸:“望远镜?为什么?你现在用的那个不是好好的吗?”
小苇(生气地):“那是玩具望远镜,不是真的!”
爸爸:“可它挺合适你的呀。”
小苇:“不!不合适。我需要一个200倍的望远镜。”
爸爸(决定换另一种方式谈话):“你真的喜欢一个200倍的望远镜了?”
小苇:“当然!有了它,我就可以看清月球表面了。”
爸爸:“噢,原来你是想弄清月球表面的情况啊!”
小苇:“对!就这么回事。”
爸爸:“你知道我希望什么吗?我希望有足够的钱,立刻给你买一架这样的望远镜,400倍的。”
小苇:“一架600倍的!”
爸爸:“一架800倍的!”
小苇(兴奋地):“我明白……如果可能的话,你会给我买一个很大很大像天文台用的那种望远镜!”
爸爸:“对!没错儿!”
父女俩越说越高兴,情不自禁地放声大笑。尽管小苇知道不太可能,但有什么关系呢?此刻,能得到父亲的足够重视、真诚认同,两人步调一致地共同憧憬美梦更令她愉悦满怀!
可以说,要想真正理解孩子的感情,须得读懂孩子的语言、神态、行为等等,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如此,才可达到与孩子水乳交融、共同成长的美好境地。
跟孩子谈话,要做到交心,而交心的基础是理解孩子的感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理解孩子内心的感情呢?其实,孩子已经给了我们许多线索,他们的言语、声调、动作和姿态等,时时传递着讯息,因此,我们应该用耳朵去谛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应。
我们知道,情绪生活是为思想填石铺路的。而感情就像河流一样不可遏止,只有疏导,方可逶迤前行,自如顺畅。
相对于大人,孩子的感情之溪更显娇弱,它清澈又迷茫,活泼又莽撞,急切向前又徘徊四顾。因此,和孩子交谈时我们的态度至关重要,不应当轻率地使用批评和责骂的语言。
6岁的小华闷闷不乐地说:“爸爸,王老师今天在体育场上冲我使劲嚷嚷。”
爸爸说:“肯定是你没好好听老师讲话吧!要不就是你做错了什么事。下次老师纠正你的动作时你要注意听……”
爸爸话还没说完,小华“嘭”的一声摔上门,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将东西扔得满地都是,以发泄对那个令人不愉快的老师和这么一个反应迟钝、正襟危坐的爸爸的不满。
生活艺术的微妙,不能用大铁锤来粗陋表达;孩子感情的风向标,不能靠威力来粗暴纠正。既然家长对孩子的内心反应感兴趣,那么就应避免这种只会引起孩子内心波动和反感的语调。父母不妨试着“置换角色”,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当时的情绪,给他一个宣泄的空间。比如,可以这样来表示对孩子的理解——
小华:“爸爸,王老师今天在体育场上冲我使劲嚷嚷。”
爸爸:“哦?”
小华:“她喊,你不能那样踢球,你得这样踢!我又不是天生就知道该怎样踢球的!”
爸爸:“她的做法是不够妥当。”
小华:“可把我气坏了!”
爸爸:“是让人挺生气的。”
……
看,父母这种看似随意,实则睿智疏导且含有感染力的反应方式,对孩子起到了极大的抚慰作用,几个表示理解的词常常使孩子激烈的情绪得以平复,促成了问题的顺利解决。而那种一贯敷衍的方式,只会打断孩子表达情感的欲望。
对于孩子的坏情绪,你越想把他直接拉出来,他越是深陷于痛苦泥潭之中,难以解脱。相反,你认同了他们的坏情绪,给了他释放的通道,孩子反而会越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正常的感情诉求是没有长幼之别的,不只是大人,在情绪不好时,孩子也需要一个忠实的朋友,或者一名耐心的倾听者,来排遣心中积郁的不满。
理解孩子的感情,总会面临孩子的种种要求,有时难以两全,不免左右为难。不过聪明的父母应该明白,把孩子那些“过分”的要求变成孩子的希望,要比直接让孩子失望好得多。如下例:
小苇:“爸爸,我想要一个新的望远镜。”
爸爸:“望远镜?为什么?你现在用的那个不是好好的吗?”
小苇(生气地):“那是玩具望远镜,不是真的!”
爸爸:“可它挺合适你的呀。”
小苇:“不!不合适。我需要一个200倍的望远镜。”
爸爸(决定换另一种方式谈话):“你真的喜欢一个200倍的望远镜了?”
小苇:“当然!有了它,我就可以看清月球表面了。”
爸爸:“噢,原来你是想弄清月球表面的情况啊!”
小苇:“对!就这么回事。”
爸爸:“你知道我希望什么吗?我希望有足够的钱,立刻给你买一架这样的望远镜,400倍的。”
小苇:“一架600倍的!”
爸爸:“一架800倍的!”
小苇(兴奋地):“我明白……如果可能的话,你会给我买一个很大很大像天文台用的那种望远镜!”
爸爸:“对!没错儿!”
父女俩越说越高兴,情不自禁地放声大笑。尽管小苇知道不太可能,但有什么关系呢?此刻,能得到父亲的足够重视、真诚认同,两人步调一致地共同憧憬美梦更令她愉悦满怀!
可以说,要想真正理解孩子的感情,须得读懂孩子的语言、神态、行为等等,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如此,才可达到与孩子水乳交融、共同成长的美好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