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存在极不适应的状况,一方面,社会对适用型会计人才需求量相当大,尤其是随着中小企业数的不断增长,企业自身发展、国家相关法规都要求企业应当配备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而另一方面,从全日制高等院校到各级职业教育学院,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而这些毕业生中的绝大多数都被拒之于会计岗位之外。不少会计高职毕业生毕业就是失业,很难找到适合的会计岗位。笔者认为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中小民营企业在会计人才使用方面存在误区
首先是“内部人控制”观念。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管理仍然停留在家族式管理阶段,认为会计人员会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机密,会计特别是现金会计岗位非“自家人”莫属。其次是利用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力不足。不少小型企业认为会计做账仅仅是为应付税务、财政部门的检查,只要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不提出明确要求,能不用会计的尽可能不用会计,能少用会计的尽可能少用会计,影响了会计岗位总供给量。
二、政府职能部门执法不严
首先是政府出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的需要,对违反《会计法》一般规定的行为采取了纵容的态度,能不罚款的尽量不罚款,能不查处的尽量不查处,客观上恶化了会计从业环境,不少企业在这种受保护的环境下实施着违法行为,但却无须承担任何后果。其次,监管不力导致部分民营小企业违法使用会计人员。再次,税收征管方式的多样化客观上容许了民营小企业不建账。
三、会计高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强
这种适应能力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导致会计业务不熟练。其次是技能单一,适应性不强。三是参与管理的能力不强。由于会计高等专业教育中,学生充其量只是具备了熟练的岗位操作能力,所能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当有限,要胜任本职要求已属不易,如再提出高层次要求如参与管理等就显得勉为其难了。
毕业生就业难,直接导致了会计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困境,不少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被迫放弃了会计专业,转而开设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目前似乎更加容易被市场所接受的专业。笔者认为,考虑以下因素,会计高等职业教育还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是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以及一些新兴的或特殊的职业类型,仍需要大量吸收会计类高职生就业。二是大量小型企业的兴起,为会计高等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三是会计人才供求关系的螺旋式发展为会计高职的再次辉煌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且,随着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对初等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人员的培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这就为会计高职教育的重新崛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目前人才市场对有一定实践经验、技能过关、技术全面的会计高职生还是欢迎的,而不受欢迎的是专业技能不熟练,相关技能又不具备的不合格毕业生。因此,会计高职生的供过于求是结构性失衡,并非绝对过剩。而不少学院仅仅看到会计高职生就业难的表象,而对其深层次原因并没有深入研究,更没有针对目前状况采取相应对策,而是简单地采用紧缩和撤并会计专业的办法来应对市场的反映,进而导致会计高职生总量上的供不应求。要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会计高职生,在事业发展的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确立以培养技能为核心,确定培养目标开设专业课程
高等职业学院所培养的是技能全面的会计人才,应以会计岗位要求为核心,以技能优先为原则,注重岗位应用能力的培训。课程的设置、内容的深浅均由岗位需要决定,知识体系的构成,应以“必需”、“够用”为标准,为适应企业对会计人员多方面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会计专业方面应以考证为直接指向,开设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珠算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等考证必备课程,同时兼顾企业对会计人才其他方面比如文秘、档案、驾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开设选修课,让学生在走出本校门之前基本具备“一专多能”。
二、改进实训实习方式,提高动力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要通过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的“零距离接触”,实现毕业与就业的平稳衔接。因此学院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会计动作技能为核心。要注重在实验过程中提高技能。会计实验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是推行案例教学法。二是建设并利用好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直接的途径还是利用好校内会计实习基地。三是抓实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程序重现或模拟会计循环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通过大量实训实习,避免了高分低能、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缩短了学生走向社会后适应实际工作的期限,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实务基础。
三、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紧贴企业实际组织教学。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新理论、新知识、新实务不断呈现,对教师的知识更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学院应定期或不定期派教师轮流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或者鼓励教师从事会计兼职,让教师直接接触具体企业的会计资料,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参加会计实践,教师可以从实践中改善和充实教学内容,用所收集来的实践案例来启发学生思考。其次,学院还应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各种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考试、CPA考试以至ACCA考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会计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当今世界会计学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合格的会计教师必须不断地吸收新观点,学习新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最新的会计知识和信息,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程坚.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会计之友,2006.12(78).
作者简介:赵会香(1963-),女,通化市人,助教,研究方向:会计。
(责任编辑:陈岑)
一、中小民营企业在会计人才使用方面存在误区
首先是“内部人控制”观念。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管理仍然停留在家族式管理阶段,认为会计人员会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机密,会计特别是现金会计岗位非“自家人”莫属。其次是利用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力不足。不少小型企业认为会计做账仅仅是为应付税务、财政部门的检查,只要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不提出明确要求,能不用会计的尽可能不用会计,能少用会计的尽可能少用会计,影响了会计岗位总供给量。
二、政府职能部门执法不严
首先是政府出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的需要,对违反《会计法》一般规定的行为采取了纵容的态度,能不罚款的尽量不罚款,能不查处的尽量不查处,客观上恶化了会计从业环境,不少企业在这种受保护的环境下实施着违法行为,但却无须承担任何后果。其次,监管不力导致部分民营小企业违法使用会计人员。再次,税收征管方式的多样化客观上容许了民营小企业不建账。
三、会计高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强
这种适应能力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导致会计业务不熟练。其次是技能单一,适应性不强。三是参与管理的能力不强。由于会计高等专业教育中,学生充其量只是具备了熟练的岗位操作能力,所能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当有限,要胜任本职要求已属不易,如再提出高层次要求如参与管理等就显得勉为其难了。
毕业生就业难,直接导致了会计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困境,不少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被迫放弃了会计专业,转而开设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目前似乎更加容易被市场所接受的专业。笔者认为,考虑以下因素,会计高等职业教育还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是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以及一些新兴的或特殊的职业类型,仍需要大量吸收会计类高职生就业。二是大量小型企业的兴起,为会计高等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三是会计人才供求关系的螺旋式发展为会计高职的再次辉煌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且,随着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对初等会计人才的需求,会计人员的培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这就为会计高职教育的重新崛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目前人才市场对有一定实践经验、技能过关、技术全面的会计高职生还是欢迎的,而不受欢迎的是专业技能不熟练,相关技能又不具备的不合格毕业生。因此,会计高职生的供过于求是结构性失衡,并非绝对过剩。而不少学院仅仅看到会计高职生就业难的表象,而对其深层次原因并没有深入研究,更没有针对目前状况采取相应对策,而是简单地采用紧缩和撤并会计专业的办法来应对市场的反映,进而导致会计高职生总量上的供不应求。要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会计高职生,在事业发展的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确立以培养技能为核心,确定培养目标开设专业课程
高等职业学院所培养的是技能全面的会计人才,应以会计岗位要求为核心,以技能优先为原则,注重岗位应用能力的培训。课程的设置、内容的深浅均由岗位需要决定,知识体系的构成,应以“必需”、“够用”为标准,为适应企业对会计人员多方面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会计专业方面应以考证为直接指向,开设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珠算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等考证必备课程,同时兼顾企业对会计人才其他方面比如文秘、档案、驾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开设选修课,让学生在走出本校门之前基本具备“一专多能”。
二、改进实训实习方式,提高动力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要通过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的“零距离接触”,实现毕业与就业的平稳衔接。因此学院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会计动作技能为核心。要注重在实验过程中提高技能。会计实验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是推行案例教学法。二是建设并利用好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直接的途径还是利用好校内会计实习基地。三是抓实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程序重现或模拟会计循环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通过大量实训实习,避免了高分低能、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缩短了学生走向社会后适应实际工作的期限,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实务基础。
三、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紧贴企业实际组织教学。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新理论、新知识、新实务不断呈现,对教师的知识更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学院应定期或不定期派教师轮流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或者鼓励教师从事会计兼职,让教师直接接触具体企业的会计资料,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参加会计实践,教师可以从实践中改善和充实教学内容,用所收集来的实践案例来启发学生思考。其次,学院还应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各种理论学习,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考试、CPA考试以至ACCA考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会计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当今世界会计学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合格的会计教师必须不断地吸收新观点,学习新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最新的会计知识和信息,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程坚.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会计之友,2006.12(78).
作者简介:赵会香(1963-),女,通化市人,助教,研究方向:会计。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