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汪曾祺散文合论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何为“京派”,孙郁的看法是很有代表性的:那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北平形成的文化群落的现代精神”。孙郁:《新旧京派》,《上海文学》2011年第2期。的确,京派的存在更似一种文学现象,而不仅仅是流派问题。京派散文无疑是20世纪迄今散文史上绕不过的流派现象,以成就而言,是峰顶般的存在。毕竟像周作人、废名、沈从文、何其芳、朱光潜等一流的散文家、文体家,俱是通常所认为的京派作家。因此,京派散文的发展轨迹也就颇具研究价值了。这方面,孙郁已做过许多研究,如他认为五四京派于1949年后或转向或沉默,其余韵要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再次重现;认为像汪曾祺、张中行、季羡林、金克木、杨绛、舒芜、邓云乡、谷林、止庵等人,都可被归入“新京派”;又以汪曾祺为例,指出“新京派”与“京派”的相近处,即在于他们都有博雅的读书趣味,都重视个体自由,且大多认同儒家的文化观念。而若说不同,“新京派”相较于五四京派,则要更平民化一些。见孙郁:《“新京派”作家汪曾祺》,《同舟共进》2020年第6期。这些观点涉及京派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别具文学史建构意义。
  而在上所列举的诸多“新京派”作家中,杨绛、汪曾祺二人或许又有些不同。如有研究者考证过的,萧乾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过“谪京派”一词,其中的“谪京派”或为“嫡京派”之误。见黄艺红:《“京派”“海派”“谪京派”之争考辨》,《烟台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姑且不论其中曲折,“嫡京派”一词恰可用来评价杨绛、汪曾祺。“嫡”“嫡系”“嫡京派”也即京派传人。因为杨、汪二人与上代京派的渊源更深,可说是“新京派”,亦可说是新、旧之间的过渡性人物。如杨绛的散文《收脚印》《阴》就曾分别发表于京派刊物《大公报》的文艺副刊及《文学杂志》,小说《璐璐,不用愁!》还曾被林徽因收入《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此外,杨绛的戏剧创作也受到了京派评论家李健吾的赞赏和肯定。至于汪曾祺,作为沈从文的得意门生,其文艺思想受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京派作家影响大,也曾于《大国民报》及《大公报》的文艺副刊上发表作品。另外,汪曾祺曾就读西南联大,他曾说过:“如果说西南联大中文系有一点什么‘派’,那就只能说是‘京派’。”且他认为当时联大中文系的《大一国文》是一本“京派国文”教材,汪曾祺:《西南联大中文系》,《汪曾祺全集》第5卷,第112-11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其作为京派传人已无须多证。总之,从杨绛、汪曾祺各自的文学活动轨迹看,他们的确都属于跨代京派——跨代也好,过渡也好,都意味着一种联结,通过他们散文创作的背景与路径,或更能透视“京派”之“常”,以及作为延续性流派的“新京派”之“变”,及其对于当代散文创作的意义。
  一
  京派之为京派,由于其中大多数皆是学院派知识分子,在知识方面都有较深厚的积累,作为作家,也有足够开阔的视野。如周作人是博览深思的学者,废名于佛教深有研究,梁遇春精研英语文学,俞平伯是红学家,林徽因是建筑学家……而杨绛和汪曾祺同样也有较为驳杂的知识背景。
  杨绛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是当时进步的学者、法学家,曾留学日、美两国,母亲也知书达理,家庭风气十分开明。杨绛从小接受西式教育为主,先后就读于多所教会学校,后又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读研究生,再之后随钱锺书赴牛津大学陪读、游学。可以说,曾浸润于欧风美雨之中的杨绛,总体是一个“洋派”知识分子。
  当然,就此不能说杨绛是一位彻底西化的作家。无论是她的态度还是观念,都仍有鲜明的传统性。从她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散文看,其中无疑有古典文学的影响。如《干校六记》的结构是借鉴了沈复的《浮生六记》;《我们仨》的梦境部分亦真亦幻,“古驿道”“家”“梦”“柳树”等意象,都深植古典语境,使人想起李白的名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也使人想起古人折柳送别的诗词情境。而像《回忆我的父亲》那样的散文,蕴藉含蓄处又似乎是受到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一类文章的影响。如文章写在商店看见旧时父亲的玩物:“我父亲去世以后,我们姐妹曾在霞飞路(现淮海路)一家珠宝店的橱窗里看见父亲书案上的一个竹根雕成的陈抟老祖像……又一次,在这条路上另一家珠宝店里看到另一件父亲的玩物,隔着橱窗里陈设的珠钻看不真切,很有‘是耶非耶’之感。”杨绛:《回忆我的父亲》,《杨绛全集》第2卷,第13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与《金石录后序》感慨聚散无常乃理之常的抒情基调很是相似。杨绛写人状物擅长白描,文字朴素、凝练、典雅,具有古典文学的品格;而撇开作品本身不谈,仅看杨绛的为人处世,她也曾自言主要是受到儒家的影响。见刘梅竹:《杨绛先生与刘梅竹的通信两封》,《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如从杨绛的散文中,我们可以读到她坚忍、达观、超脱的性情,也可以读到她于世事的忧心与关心,在风格上表现为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这些都可以算是杨绛受传统影响较大的一面。
  汪曾祺的成长背景与杨绛不同,而同样有这一面。汪曾祺出身江苏高邮士绅家庭,其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文人,接触交往的也多是士绅阶层,此种家庭氛围熏陶出汪曾祺的诗词书画修养。受高邮小城生活环境影响,汪曾祺亲近民间,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风土及人性之美。汪曾祺追求的是儒家浴沂舞雩之境界,是典型的士大夫式的审美理想。他的小说、散文也多体现这种情调,如他的散文喜谈掌故、名物与民间文化,他的小说也有相当部分脱化自古代笔记、民間传说。他被称为“文体家”,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第9卷,第40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将语言而非人物、情节放在第一位,体现了汪曾祺的文体观与古代文章学传统的关联。
  但汪曾祺也曾是个现代派。如他常常提及的阿左林、伍尔夫、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作家,就在不同方面影响了他。他早年的散文《私生活》《花·果子·旅行——日记抄》《“膝行的人”引》等篇中有比较明显的意识流手法的痕迹,以心理片段组织结构,语意是跳跃抒情的,语言有种有意为之的紧张感。他曾说过:“我认为本世纪中国文学,颠来倒去,无非是两个方向的问题:一个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问题;一个是继承民族传统与接受外来影响的问题……我所说的现实主义是能容纳一切流派的现实主义;我所说的民族文化传统是不排斥外来影响的文化传统。”汪曾祺:《致范泉》,《汪曾祺全集》第12卷,28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这段话写于1991年,由此可见,现代主义深刻影响了汪曾祺,且此种影响是延续一生的。考虑汪曾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很少再使用现代主义手法,可以说这种影响在其创作早期是显性的,80年代以后则是隐性的(比如,他后来写有不少笔致唯美、内容越轨的小说,显现出破除陈腐性观念的努力,可视为另一维度的“现代”)。但无论如何,他的知识背景、认知视野都是丰富而具有融通性的,并不简单和单一。   作家身份之外,杨绛、汪曾祺还有比较学者化的那一面。杨绛是翻译家,翻译过《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作品;她亦是外国文学方面的研究者,如她写过关于菲尔丁、萨克雷等人的文论。杨绛的译作多是带有喜剧色彩的小说,她散文中的幽默色彩很大程度上即是得自这方面的影响。汪曾祺的散文也有较为学者化的一面,如他较早的一篇散文《国子监》是以考证手法写就的,而《昆明的叫卖缘起》《城隍·土地·灶王爷》等散文也都颇有民俗、文化考据的意趣,这方面,他实则近于周作人。更不用说他于书画、名物、歌谣等的兴趣,凡此种种都可视为“汪式”杂学,构成了他的“文外功夫”。
  《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一文中,杨绛这样说:“我也从未刻意回避大家所熟悉的‘现代气息’,如果说我的作品中缺乏这种气息,很可能是因为我太崇尚古典的清明理性,上承传统,旁汲西洋,背负着过去的包袱太重。”杨绛:《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杨绛全集》第4卷,第34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无疑,这里的“古典”,既指中国文学的古典,亦指西方文学的古典(考虑到杨绛研究、翻译的主要是18、19世纪的西方文学)。其实,“上承传统,旁汲西洋”也可视为汪曾祺散文创作的底色,当然也可视为五四以来绝大多数京派作家知识背景方面的共性。而能够被归为“新京派”的作家,也都具备较为开阔的中西方文化视野。如季羡林是通晓数国语言的语言学大师;金克木是印度文化研究专家;徐梵澄是哲学家和翻译家……总之,所谓京派散文家,几乎都不是职业散文家,而是各有各的“文外功夫”,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知识系统。
  二
  跟五四京派相比,在知识背景、学养构成、艺术追求等方面,杨绛、汪曾祺的散文都可以说是很“京派”的。而他们作为跨代京派,在人生经历、价值观念方面也不无重合。自然,作为“新京派”中特具过渡性质的作家,所谓“新”,在他们的创作中又有不同表现。
  杨绛早期的散文创作数量少,像《阴》《收脚印》《风》等文章是纯净精致的美文,写法情调上都颇似林徽因的《蛛丝与梅花》那样的文章,散发出象牙塔的气息。汪曾祺早年的散文也如此,技巧上多借鉴西方现代派,或也受到前代京派作家废名、林徽因、何其芳、沈从文等人的影响,是纯散文的写法。而在思想上,这两位作家早年的散文也都站在“窗子以内”抒发一己感受,因彼时他们虽经历抗战洗礼,目睹社会的混乱动荡,但毕竟还未曾深味历史对个体命运的捉弄,思想上也还未经历各种冲击与振荡。从杨绛早期的戏剧创作看,无论是《称心如意》还是《弄假成真》,都顯示出她对世相的敏锐洞察力,但彼时她关注的多是上流社会或中产阶层的世相:富贵人家的太太、老爷,以及留洋青年、大家闺秀等的生活。这样的题材到了194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显然难以为继。到20世纪80年代,杨绛重拾创作之笔,彼时,她笔下依然延续了过去那种对世相、人心的精准把握,不过,视角却明显下移,像《杂忆与杂写》一集里的《赵佩荣与强英雄》《阿福和阿灵》《老王》《林奶奶》《顺姐的“自由恋爱”》等篇,写的都是平凡的小人物。这类散文跟她那类描写亲故或叙“大时代小插曲”的作品很不一样,既非情感真挚的记叙抒情,也非姿态疏离的议论讽刺,而是亲切如话家常,予人平实、温情之感。
  杨绛在《干校六记》的“凿井记劳”一节里写过这样的话:“平时总觉得污泥很脏,痰涕屎尿什么都有;可是把脚踩进污泥,和它亲近了,也就只觉得滑腻而不嫌其脏。好比亲人得了传染病,就连传染病也不复嫌恶,一并可亲。我暗暗取笑自己:这可算是改变了立场或立足点吧!”③ 杨绛:《干校六记》,《杨绛全集》第2卷,第15、5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在全篇语境中,这段不无微妙的幽默感,流露出某种自嘲意味,同时写出了对自身在历史、社会中处境、位置变化的观照与敏感。杨绛写小人物,其语调平实亲切处,客观上即是由此种处境、视角的变化而造成的。其实,杨绛的写作立场始终没有改变过,这立场即是“人道主义”,所改变的是视角,所谓视角的下移,是她在写这些小人物的过程中,因和他们感到亲近,尽管仍是使用了一贯冷静客观的笔触,读来却有一种基于了解的温情与悲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写作背景与写作姿态的缘故,杨绛写的虽是小人物,而并未遵循此前几十年流行的叙事方式,没有刻意去塑造“神圣劳工”。她笔下的小人物都是善良的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缺点,这反而带来一种真实感与人情味。
  汪曾祺散文中写人的视角似也经历了类似转变,但写作轨迹有所不同。检视汪曾祺写于20世纪60—80年代的一些作品,并未能摆脱当时主题先行模式与时代共名痕迹,如《羊舍一夕》《看水》《王全》《黄油烙饼》等,都是如此。不过汪曾祺骨子里的温情与随和,某些时候又能帮助他突破时代流行话语,而呈现出个人化的风格。如他的散文《看水》是写“新人新气象”的,本意是赞美劳动光荣,读着却像是成长小说;《黄油烙饼》一篇近于“伤痕文学”,但讽刺之笔是含蓄的,跟那些大张旗鼓的作品毕竟不一样。以上是说杨、汪的不同,也有一致处,如汪曾祺在《随遇而安》一文中写过:“我们和农业工人干活在一起,吃住在一起。晚上被窝挨着被窝睡在一铺大炕上。农业工人在枕头上和我说了一些心里话,没有顾忌。我这才比较切近地观察了农民,比较知道中国的农村,中国的农民是怎么一回事。这对我确立以后的生活态度和写作态度是很有好处的。”汪曾祺:《随遇而安》,《汪曾祺全集》第5卷,第28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语境不一样,但汪曾祺这段话与杨绛写“脚踩进污泥”那段不无相通之处,这一点构成了汪曾祺与杨绛的小人物书写极为相似的背景、缘由。
  同样是视角下移,然而以写作的题材、旨趣而言,杨绛无疑近雅,汪曾祺则在雅俗之间。杨绛的“雅”一方面表现为书斋气、学究气,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自我持守之严。她崇尚古典的清明理性,相信文艺的教化作用,赞美风雨如晦中的良善人性犹如“乌云的金边”,是因为内心有不可移易的道德标准;而经历是非颠倒的时代,她那句“我还是依然故我”,   ③则是将人格独立视为立身根基。杨绛之写小人物,多着眼人性,跟笔下人物之间的关系有若即若离的分寸。而汪曾祺则相对随和,即如有评论家在谈论汪曾祺的《牙疼》一文时指出的,面对一位小人物强加给他的痛苦,他于他人能够宽宥,于自己,又能够自我安慰,“他是把痛苦嚼碎了,咽到肚子里,而后再缓缓转化为微苦、微痛、微涩加以表现。虽柔却有一种正视现实的不折的刚性在闪耀着光芒……汪曾祺随遇而安,没有极端”。范培松:《文學小史记·汪曾祺》,《钟山》2020年第6期。因此汪曾祺有烟火气,有俗的一面。如《闹市闲民》写一位普通老人,生活极简单,一生遭遇辛酸坎坷,但这些都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条面、拨鱼儿,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这是一个活庄子。”汪曾祺:《闹市闲民》,《汪曾祺全集》第5卷,第23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逍遥游”是文人超脱现实苦痛的方式,但人之有别于草木,却并不在“逍遥”二字,齐物哲学和凡庸哲学,高蹈境界与平庸状态,人们往往难辨其差异。杨绛曾说过:“我喜欢和人民大众一气的作家,如杜甫,不喜欢超出人民大众的李白。”杨绛:《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杨绛全集》第4卷,第35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这毋宁可以看成是杨绛现实主义文艺观的一种表现,但在汪曾祺那,则是一种生活态度,部分表现为市井气。汪曾祺更多时候是从平民生活内部去观察、描写小人物的。
  汪曾祺笔下的小人物往往来自民间市井。有论者言,汪曾祺作品中的民间色彩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其作为汪曾祺人格体现的民间立场,一是经由这一立场所发现的民间状态。”罗勋章:《汪曾祺散文的民间色彩及其形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其实,所谓民间状态即是一种审美方式与眼光。如汪曾祺在早年的小说《老鲁》《鸡鸭名家》《艺术家》等篇中写小人物悲欢,有悲悯的流露,同时又将本是生存层面的“技”置于“道”的层面上去欣赏和观照。他于民间艺术的兴趣,也多是出自审美的偏好。关于这种偏好,他曾以食物中的野菜喻之:“敦煌变文、《云谣集杂曲子》、打枣杆、挂枝儿、吴歌,乃至《白雪遗音》等等,是野菜。因为它新鲜。”汪曾祺:《四方食事》,《汪曾祺全集》第5卷,第18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又像他在散文《白马庙》里写茶馆墙壁上大红花鲜绿叶子的茶花,继而写挑粪夫粪桶近口处画着“一周遭串枝莲,深墨勾线,笔如铁线,匀匀净净”,汪曾祺:《白马庙》,《汪曾祺全集》第6卷,第15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而这些都是一位无名哑巴画师所画。汪曾祺的这种观察方式某种程度上接近沈从文——以无差等之心,透过最朴素的物象去理解人的生命,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创造与灵光。
  而所谓民间立场,又有程度浅深的变化。汪曾祺写于1948年的散文《背东西的兽物》,写的是云南山地以人力运送货物的脚夫,作者这样描写他们:“他们并不厌恶食物的粗粝,可是冷淡到十分,毫不动情的,慢慢慢慢的咀嚼,就像一头牛在反刍似的!也像牛似的,他们吃得很专心,伴以一种深厚的,然而简单的思索……”文章最后写轰炸机来了,有两个人被炸死,作者“端端正正一撇一捺在心里写了那一个‘人’字”。汪曾祺:《背东西的兽物》,《汪曾祺全集》第4卷,第72-7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这篇散文流露出严肃的人道主义情感,但写作语调却不免陌生与隔膜,因那种悲悯未深入到小人物的命运肌理中去,而“他们”只是与己无关的他者。写于1989年的《凤翥街》中,再次写到类似人物,是昆明的“马锅头”,也即马夫,但笔触已完全不同:“这是一些豪爽彪悍的男人。他们喝酒、吸烟,都是大口。他们吸起烟来很猛,不经喉咙,由口里直接灌进肺叶,吸时带飕飕的风声,好像是喝,几口,一枝烟就吸完了……他们当然都是吃得盘光碗净的。但是吃相并不粗野,喝酒是不出声的,不狂呼乱叫。”汪曾祺:《凤翥街》,《汪曾祺全集》第5卷,第18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汪曾祺不再以异样的眼光观察这类仿佛“兽物”的人,语调中多了理解与欣赏,让读者觉得,那不再是概念化的“人”,而是实实在在生活着的有性格的人。至于写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吴大和尚和七拳半》《闹市闲民》《二愣子》等小人物素描,体味的意思更多一些,故而愈加亲切平易,视角已发生悄然改变。总之,民间态度与民间立场,可视为汪曾祺散文“大雅大俗”风格之形成的缘由,这也是有别于杨绛的小人物散文的特性之所在。
  所谓视角下移,其实仍是延续了京派一贯持有的人道主义情怀,不过关注焦点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人道主义”也是理解京派创作思想的关键词之一,他们的退与守,几乎都由此而生。其实,考之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散文领域取得不俗成绩的几位新京派作家,如金克木、季羡林、张中行等人,他们写小人物,也都显现出一种平民化的倾向。尤其是张中行,他笔下的博学鸿儒充满人格魅力,而他所写的那些小人物,像刘佛谛、怪物老爷、汪大娘等,身份微末,但人物自身的品格与其背后的文化观念,同样耐人寻味,这是五四京派所未曾注目到的一道景观。如孙郁所说,京派多追求一种“低徊的趣味”,“不去追求宏大的叙事”,不过他在评论张中行的散文时又指出:“张氏的特点是有平民的质朴,泥土气和精神哲学不再是毫不相干的存在,思想有时恰在日常生活里。而这一点,无论是周作人还是废名,还不能做到这一点。”孙郁:《新旧京派》,《上海文学》2011年第2期。这段话也可用来理解京派以至“新京派”写人视角的下移,杨绛、汪曾祺是体现这一变化的代表性作家。
  三
  如上述,就杨绛、汪曾祺二人在20世纪40年代的创作来说,都偏于“艺术散文”的尝试。“艺术散文”跟周作人提倡的“美文”有一定区别,实则是进一步提纯了散文中的“文学性”。这种精致严肃的艺术追求跟沈从文等人的推崇有关。如《大公报》的文艺副刊被公认为京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副刊,该副刊曾由沈从文主编,其后又为萧乾接编,但编辑方针具有延续性,沈从文实是副刊的灵魂人物。见高恒文:《论“京派”》,第280-296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何其芳的《画梦录》获《大公报》的文艺奖金,评委中有半数是京派作家,如李健吾、林徽因、凌叔华都参与了评审。这就可以说,《画梦录》的被推崇,完全体现了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作家的创作理念与审美倾向。《画梦录》手法上错综了意识流、象征主义等现代主义诗歌技巧,多表达个人情绪与感受,有论者称此种散发着寂寞呓语色彩的散文为“独语体散文”,而“独语”二字,恰来自《画梦录》中的《独语》篇名。阎开振:《自由与节制:京派文学的文化形态》,第18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画梦录》可说是为“艺术散文”创作树立了一种典范,而杨绛、汪曾祺早年的散文创作,都是此种精美幽邈的语体风格。考虑到杨绛、汪曾祺与京派作家、刊物的关系,这种风格可以说是其来有自了。   杨绛在20世纪40年代末以后搁笔了相当长时间,但这段时间她并未停止文学活动,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翻译方面。对杨绛来说,外国文学既是她的专业,也是她的兴趣与优长之所在。她的翻译实践与她在戏剧方面的创作、理论经验相呼应,构成她知识背景中的另一面——对戏剧性尤其是喜剧性的把握与转化能力。杨绛早在20世纪40年代即已初露峥嵘,彼时,引人瞩目的是她的风俗喜剧创作。杨绛的《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曾被李健吾称为“喜剧双璧”,《弄假成真》更被李健吾评论为继丁西林之后的“第二道纪程碑”。见李健吾:《李健吾文集》第8卷,第57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6。而无论是在杨绛后来的小说还是散文创作里,都能看到她对于戏剧性情境的把握与化用。如小说《洗澡》对人的观察、对世相的反映,依然有风俗喜剧色彩。她的散文《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将饮茶》等篇,在主题方面虽说是以轻写重,以笑写泪,表现上也仍有一种轻喜剧性。《丙午丁未年纪事》一篇中,围绕《堂吉诃德》译稿的失而复得,以扶危济困的骑士喻昏蒙黑暗现实中的善心人,又在“游街”一幕中糅入《小癞子》里的“叫喊消息的报子”、孙悟空的“元神”、有关桑丘·潘沙的联想等,见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杨绛全集》第2卷,第73-7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以文学情境对应自身的现实处境,构成虚与实的互文,为白话叙事散文注入了一种别样的活力。
  除了将西方文学中的喜剧性引入散文创作,杨绛在叙事散文中亦重材料的选择与剪裁。像《回忆我的姑母》一文,不只是一篇普通的怀人忆旧文,仔细琢磨,于历史定见之外别有反拨之意,且成功做到了這一点。作者从自身的真切经验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出发,精心选择了一系列场景、事件来写杨荫榆:被自己的祖母嫌弃相貌、抗婚出走留学、富有幽默感的自嘲,以及曾经也是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被打为“落水狗”之后性情的变化、与家人的关系、抗日战争背景下的义举与悲剧结局,等等,为我们刻画出一位在身世、经历、性格方面都比较复杂的女性。较之鲁迅笔下“反动”的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杨绛给世人提供了别一种近距离观察视角,这使我们看到了人性和历史的复杂。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欣赏,这是一篇手法高超的写人叙事散文。
  有论者言,杨绛的“文心深处”有“无所不在的小说影像”。于慈江:《杨绛:走在小说边上》,第23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也有研究者这样评价杨绛的《干校六记》:“白话散文的这个领域说来是荒芜已久,大概从鲁迅《朝花夕拾》以后就不再有人像杨绛写得那样集中,那样有分量,取得那么大的成果。杨绛是通过她的创作实绩发展、完善了白话记叙散文这一形式。”止庵:《有什么好》,《杨绛散文选集》,第3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以上观点都是着眼于杨绛散文中的叙事性。固然,杨绛散文在白描手法方面或得益于中国古典文学,其散文的叙事性,可以跟古典散文“情、事、理”之“事”的一路联系并观,其对材料加以选择剪裁的功夫,或也曾受到古典戏剧作品的启发(比如她写过关于李渔戏剧的论文),但考虑到杨绛创作背后她本人的知识积淀、精神气质,“叙事性”这一点显然都更多得自西方18、19世纪喜剧性小说传统的影响。
  跟杨绛相比,汪曾祺或更能被称为“文体家”。一方面,汪曾祺的小说往往弱化叙事与情节,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之间并无太大差异;另一方面,他的文字往往并不以结构、修辞或抒情性见长,体式也较为多变,难以纳入现代狭义散文范畴考察,即难以用所谓“文学散文”的标准去衡量,而更接近广义散文,即所谓“文章”。但这两个特性并未影响他的总体成就,而形成了他独有的文体风格。恰如陈平原所说:“所谓的‘文学性’,并非研究中国文章的最佳视角。五四新文化人当初引进‘纯文学’与‘杂文学’这一对概念……相对漠视了中国文章的特性及演进的历史。”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第33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对汪曾祺的散文,也不适宜以“文学性”为批评准绳。而汪曾祺的一些创作观念背后也有传统文论脉络可循。除了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汪曾祺亦强调过“文势”的重要性,对苏轼的文章论表示赞同欣赏,认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是理想的文章写法;⑨ 周振甫:《中国文章学史》,第239页、137-138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他的小说精于刻画、布局,而看起来又显得十分自然随意,正是“苦心经营的随便”;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汪曾祺全集》第9卷,第40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他又自称受归有光文章影响大,赞赏桐城派的“文气”说,认为“文气是思想的直接的形式”。汪曾祺:《两栖杂述》,《汪曾祺全集》第9卷,第19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这些观点都可以在文章学传统中找到对应。如“苦心经营的随便”,对应着方宗诚提出的“化工之文”与“画工之文”的区别,⑧⑩ 见常方舟:《失落的文章学传统:〈古文辞通义〉》,第96、127、118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亦如顾云所说是:“文须神明于法,而不为法拘。”
  ⑧这些都是在说“有法”与“无法”的辩证。而“文气”说更是传统文章学的重要构成。当然历代文论所谈论的“文气”内涵有时并不一致,如曹丕《典论·论文》里清浊之“气”更多指作者的“气质”,
  ⑨归有光所说的“为文必在养气,气充于中而文溢于外……”
  ⑩此处“文气”偏重于文章内在的理路、思路。总之,汪曾祺对传统文章学的一些观点,从写作技巧着眼,多表认同,多有借鉴。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汪曾祺的部分散文所记人事,被化用到了他的小说中,形成了一种对照与互文。如他的散文《牌坊——故乡杂忆》中写的寡妇守贞的故事,小说《晚饭花》“珠子灯”一节就写过相似的;散文《看画》里的王匋民是小说《岁寒三友》中的季匋民;《白马庙》里在茶馆墙壁和粪桶上画画的民间画师,被写入了小说《艺术家》,只不过粪桶变成了泔水桶……汪曾祺小说与散文里的人物描写重合度之高,在小说家里是不多见的。或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待这一现象:一方面,汪曾祺不是那种可以“无中生有”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往往取材自他的所见所闻,这方面,读者很容易发现其间的痕迹,他自己也多次提及。如他说过,《岁寒三友》中的靳彝甫的三块田黄,生活中属于他父亲所有;小说《钓鱼的医生》里写王淡人乘船去为人治病,原型也是他父亲,只不过目的是去送赈灾的面饼而非治病。见汪曾祺:《我的父亲——自传体系列散文〈逝水〉之四》,《汪曾祺全集》第6卷,第48-5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另一方面,他的“小说家之眼”也大有裨益于他的散文创作。如他写西南联大诸多人物事迹,往往能透过极细微之处写出人物神韵。他写沈从文、徐志摩、林徽因、金岳霖、朱自清、闻一多等人,都抓住了记忆的吉光片羽,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印象深刻。这些都是作为小说家的汪曾祺独有的兴趣、视角、方法之所在。此外,汪曾祺亦是戏剧创作者,他曾写过《范进中举》《沙家浜》等剧作,从中亦可见他习惯于聚焦人物、人性去展开他的观察、描写与想象。   如前述,汪曾祺早年的散文创作中兼有中外文学的影响,这一点同于杨绛。他亦是小说家兼戏剧家,这一点与杨绛的创作经验也仿佛。不过,他的散文又有杨绛所没有的一种风貌。这部分散文有些颇见考据功底,如《昆明的叫卖缘起》《国子监》等文,其中有着学问的脉络;另有一部分,则见出兴趣、经验的“杂”,这种“杂”,依然有书本作为底子,却又不限于书本,流露出浓厚的生趣。就知识经验的一面来说,汪曾祺受周作人影响大,如有论者言:“他熟读苦雨斋主人的文章,对于其间的杂著颇为欣赏,自己也染有类似的阅读习惯。在他看来,读书有专业化的,也有杂览式的,作家不妨是个通才,许多学识都要接触一下。”孙郁:《汪曾祺对“苦雨斋”资源的借用》,《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1期。的确,汪曾祺多次或隐或显提及自己受知堂影响,如他在《废名小说选集》序言里说过:“我的一些说法其实都是从周作人那里来的。”汪曾祺:《〈废名小说选集〉代序》,《汪曾祺全集》第10卷,第38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而他阅读书单里的《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癸巳类稿》《梦溪笔谈》《容斋随笔》等,都是周作人散文中常常提到的。阅读偏好如此相近,不过汪曾祺散文没有知堂散文的涩,而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所感兴味的并非是观念的建设,而往往是感性经验的表达。另外,汪曾祺经验的“杂”也有一部分来源于其一贯的民间兴趣,来源于他的生命热情与对一切经验的珍视,这一点不用多加赘述。
  汪曾祺另有一种“名士气”为杨绛所无,似也区别于一般京派作家。如他喜爱京剧艺术,他的散文《苏三、宋士杰和穆桂英》《艺坛逸事》《裘盛戎二三事》《名优之死——纪念裘盛戎》《一代才人未尽才——怀念裘盛戎同志》等都是跟京剧或京剧表演有关的。关于传统“旧戏”,周氏兄弟都曾发表过意见。在写于1918年的《论中国旧戏之应废》中,周作人认为“中国旧戏没有存在的价值”。④ 鲁迅:《社戏》,《鲁迅全集》第1卷,第589、58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鲁迅则在《社戏》里曾写自己和“旧戏”精神上是“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
  ④周氏兄弟反对旧戏的缘由不尽相同,汪曾祺则似乎并不从“主义”角度去审视旧戏,他仅是欣赏戏剧中的审美性。他不只对京剧感兴趣,从他所写的《杨慎在保山》《晚翠园曲会》《老舍先生》等文可以看出,他于各种剧种涉猎广泛,偏好也无分雅俗。《老舍先生》中有这样一段:“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时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汪曾祺:《老舍先生》,《汪曾祺全集》第4卷,第22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喜欢旧戏(还有喜欢书画,喜欢花鸟虫鱼)是“士大夫趣味”之一种,但在上述段落里,又能感受到汪曾祺有着和老舍同样的对底层艺人的关怀,对民间艺术的热忱。另外,汪曾祺谈花鸟虫鱼、各地美食、乡风民俗等,常流露出温情、可爱与幽默。他也有“狂”的一面,不过这一面多要从他小说里去寻,在《八月骄阳》《岁寒三友》《金冬心》等小说中,有心的读者可以从中读到感慨与不平,一点悲愤苍郁之感,他的确是“有一点名士气和狂者风范”的。孙郁:《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第7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以上种种,表现在文字上,汪曾祺散文就显得大雅大俗,有几分野性和狂气,他追求的不尽是散文的“文学性”,而是一种更为古旧、阔大、驳杂的美的经验。较之汪曾祺散文的这个特点,杨绛散文的确不仅偏于西洋,也更加“文学性”一些。
  综上,作为跨代京派作家,杨绛、汪曾祺都是那种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在文体方面又做出了多样尝试的作家。不过,杨绛散文主要是叙事性的,其散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往往能以点见面,小中见大,做到尺幅之内藏万里之势。考虑杨绛的兴趣与经验,就可以说,她的散文代表了现代白话散文与西方文学渗透融合的一路。汪曾祺散文亦曾受现代主义影响,但他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创作与前期差异较大,走的是向传统回溯的路子。从散文写作与价值审美看,接近周作人那种“将文学还原或扩大到文章,将艺术换成生活”的方式。
  ①不过,相较于周作人散文冲淡之下的老辣深刻,汪曾祺散文弹性大,具中正平和之美,又在此基础上多了几分平民气。这一点,跟周作人,跟五四京派都是很不一样的。周氏兄弟的文章是20世纪以来白话散文创作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们的思想家气质决定了他们的文章不容易被模仿和借鉴。而汪曾祺的散文创作则给当代散文整合、化用传统提供了新思路——一种较为柔性的转化机制,积淀深厚,写法多样,趣味突出。他既写过如《葡萄月令》那样纯粹静美的艺术散文,亦写过像《国子监》那类较具考据意味的笔记体文章,可以说是在散文文类的“宽”与“窄”之间寻到了一种平衡。
  技巧、手法、文体风格同时即是审美观念、文化心态的呈现。其实,京派在不同时期的新变中始终蕴含着不变。回顾京派发展史,通常以为五四京派赞美乡土而批判都市,不少京派作者有将乡土浪漫化的倾向,这固然是出自作家的“乡土情结”,但本质上,这也意味着对当时成为流行话语的“进化”持谨慎态度;到了“新京派”得以重现并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作家面对的不再是文明发展所伴随的种种矛盾,而是此前几十年“文艺—政治”关系的错位,京派于此间的沉默或疏离,别具反拨意味;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文学生产机制一定程度上市场化后,“新京派”以其“博”“雅”“专”的书斋气,事实上构成了一种反媚俗的力量。由此,杨绛与汪曾祺二人在京派散文发展史中的位置就很清晰了:前者借鉴西方文学资源,重新建立起白话散文的世界文学视野,以其不可移易的价值、审美标准,对此前及同时代的概念化散文写作实现了反拨;后者则接续起过去的文章學传统,在打破狭义散文之“狭”的同时,以他独有的“抒情人道主义”叙事打破了流行话语与政治抒情之“狭”。若说这二人于当代散文创作有何特殊的意义与启示,则既在于他们所承续的京派固有的非功利之审美态度,而此种态度又呼应了各自时代、生活的那种现实性吧。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京派散文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研究”(19YJC751068)、“苏州市职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颖,博士,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薛 冰)
  ① 〔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第90页,赵京华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谈论张承志及其文学创作时,总是习惯于言说他的特立独行或独立不迁,对他数十年坚持“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人生取向,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对他以文释行、激情言志的文学创作,褒贬毁誉之间都有着各自的解说。但在一点上感受一致,那就是他那种看上去不合时宜的言行,把他的人与文从所处时代的文人群体中区隔出来,
期刊
青海,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闻名世界的可可西里、穿越时空的丝路南线、茶马古道、唐蕃古道在这里交融汇合,“地球的最后净土”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集山宗、水源、异域、净土等诸多特点于一身,为人们提供最为珍稀的旅行体验,征服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们。  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旅游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年保玉则▼藏野驴▼野生裸鲤▲高山花叢▲三江源泽曲河▼普氏原羚
期刊
须一瓜是一位既冷静又热情的作家。她自由地穿梭在各式各样的人群之中,深入探测不同个体所面临的困境与忧伤,并赋予人物走出蹩窄的现实、不断向上飞翔的灵魂。在《致新年快乐》中,须一瓜集中刻画了“新年快乐工艺品厂”中一群为了维护内心梦想而不断冲锋陷阵的人物群像。这里有年轻的老板、保安、司机、厨师等,他们都曾有一段破碎的人生经历,但巨大的创伤并没有迫使他们匍匐在地上哀叹命运的不公,反倒激发出他们内心中那丰盈的
期刊
小说家开掘生活岩层的过程是一场苦役和冒险,钻透冰冷如铁的表层让人汗流浃背,触摸炙热的内核则更需与文本一起燃烧的勇气。40多年来,李惊涛一直奋力向生活的地心掘进,有《兄弟故事》《城市的背影》《三个深夜喝酒的人》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多部问世。李惊涛作品产出最丰的内容是少年记忆,而最能体现其小说叙事艺术的当属底层知识分子生存图鉴,后者以《钟山》先后推出的三部中短篇《城市的背影》(1997)、《砂
期刊
自由、开阔。盖着天,披着云,安静又温柔,这就是青海,很多人的梦。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3月31日,抖音平台上关于青海的视频数达500万条,为青海相关短视频点赞数累计超过4.5亿,青海相关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70亿次,青海相关短视频累计分享下载数达到3000万次。以120万日活跃用户数为基础,相当于平均每人发布了4条与青海相关的短视频,每人贡献了超过375个以上的点赞,这
期刊
改革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始终在不断解放思想中探索,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蓄力,在啃硬骨头涉险滩中奋进,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的奇迹是在改革中创造的,新青海建设迈上新台阶是在改革中实现的。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依然要靠深化改革,依然要靠开拓创新。  一、立足新发展阶段要认清改革新阶段。发展进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和在青考察时,赋予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为青海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青海如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本刊记者就此專访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本刊记者: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宁: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既是“国之大者”和“政治要件”,也是青海为全国发展生态旅游、
期刊
習总书记指出“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要基于生态约束力、产品竞争力、国际创新力三个维度,聚焦开放度、市场度、区域合作三个重点推进青海旅游高质量发展,让绿色生态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厚重底色,使旅游业成为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先行军。一、高起点建设丝绸之路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  这既是战略定位与
期刊
伴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全面到来,人类经济发展范式已经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转变。旅游,是数字经济细分领域中最具群众基础的产业之一,是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生态旅游是集体验高品质生活、促进生态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为一体的产业形态,强调生态旅游强调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多层次互动。以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既是我们保护生态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