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时刻掌握肾健康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xcv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衰竭,悄悄要你命
  肾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一对肾需要不停地过滤我们全身的血液,从而将身体代谢的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还负责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可等到肾脏已经不堪重负时,我们才会注意到它。
  你的肾功能可能已经受损
  说到肾病,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男性的性功能。肾功能下降,的确会影响到这一点,可看看其他后果,这大概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点。心血管、肺、大脑等重要器官都会因为肾功能的下降而受损,患者可能最终死于心脏衰竭、肺水肿或者脑水肿。
  如果你认为自己小便正常、没有水肿,就觉得肾功能肯定完好无损,那就大错特错。慢性的肾衰竭有可能会持续好几十年,你却一点感觉都没有,等到剩余的肾功能不足90%的时候,突然所有问题都大爆发了。可一切已经不可挽回,延续生命是患者此时唯一的奢望。
  我国慢性肾衰竭发病率高达10.8%,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各种感染也有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所以,任何人都有可能有慢性肾衰竭,并不仅仅是尿频的中年男性。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有肾病家族史的人,最好定期检查自己的肾功能。
  终末期肾病就是尿毒症
  根据10.8%的发病率,我国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约有1.195亿。即使得到良好的治疗,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也会发展到终末期肾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毒症。可在发展中国家,只有25%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能够获得必需的肾脏替代疗法,即用透析和肾脏移植来代替原来的肾脏工作。
  在发达国家,即使有条件进行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仍然有5%~27%的死亡率。65~74岁年龄段的透析患者的预期寿命只有5年,远低于正常人群。心血管疾病是他们最常见的死亡原因。透析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 10~20倍,在45岁患者人群中甚至相差100倍。
  有的患者运气比较好,不仅有条件接受治疗,还找到了匹配的肾脏供体可以移植,但这也不代表万事大吉了。虽然移植后患者的死亡率比透析的患者要低,患者有可能死于急性排异反应,即使抢救过来,也可能需要摘除新移植的肾。这样,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继续靠透析续命。
  如果你想要避免这一切发生,那么从现在起多吃蔬菜、水果,饮食要少盐、少油,每周进行2~3次,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的体育锻炼,定期检查自己的血糖和血压,将其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此外,不酗酒、戒烟、少吃止痛片、不憋尿,也能够保护你的肾脏。
  慢性肾衰竭能治愈吗?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利用基因技术来延缓或者停止肾脏的衰竭(研究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我国温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使肾脏体外再生的实验(研究发表于《生物材料》杂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透析学家发明了可穿戴式透析设备;澳大利亚昆州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人类的肾脏……还有很多关于肾脏细胞再生、肾脏疾病靶向药物、人工肾脏培育的实验正在进行。也许在未来的5年或者10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必再忍受每周都到医院接受3~4次长达四五个小时的透析又或者是遥遥无期地等待供体,他们也许可以仅靠药物或者是更方便的设备来维持肾脏的工作,这样他们可以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不会因为疾病而无法工作或者出游。慢性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还无法治愈,但是科学家们正在对它们加深了解,许多有望治愈这些疾病或者改善其症状的方法正在研究中,有的甚至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预防篇:别让你的肾脏太累
  肾衰竭可能是由于30年的肾损伤累积导致的,也有可能因为一次受伤失血而突然发生。如果说急性肾衰竭是意外或者事故带来的结果,那么大部分慢性肾衰竭则像所有的慢性病一样,是可以预防的。慢性肾病一旦出现症状,那情况便已经相当严重。
  肾是最任劳任怨的器官
  我们的后腰处有一对肾脏,每个肾脏大概有10~12厘米长。肾脏的功能就是过滤血液,我们全身的血液每天都需要经过肾脏很多次。肾脏会把血液中的废物滤出,并控制好身体中的液体平衡,也会调节身体的电解质平衡。肾脏会从血液中过滤出尿液,尿液聚集在肾盂(肾脏底部一个漏斗形的部分)当中,然后再顺着其连接的输尿管流到膀胱中。
  每个肾脏有约1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都是由一个肾小球和与之连接的肾小管组成的微型的血液“过滤器”。只要一边的肾还有1/3的“过滤器”在保持工作,那么整个身体就能够正常工作。所以,肾脏可以说是全身最任劳任怨的器官。大部分人在损失了一半以上的肾功能后,还能够照常生活,有的人甚至在失去了90%的肾功能时还不会显现任何症状。
  等到肾脏功能只剩下15%了,就已经属于终末期肾衰竭,但是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在之前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中没有任何感觉。一旦症状显现出来,他们的肾脏就只能支持短短几个月。如果不进行治疗,心脏、大脑和骨骼都会受到影响。慢性肾衰竭是不可逆转的,不论是透析还是肾脏移植都只是一种治疗方式,但不能治愈。
  肾脏的任劳任怨让慢性肾衰竭变成了一种沉默但致命的疾病。我们需要擦亮眼睛时刻警惕它。高血糖和高血压对肾脏有“水滴石穿”的损害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包括1型和2型)以及高血压患者都必须定期检查自己的肾功能。健康人积极预防糖尿病和高血压,就能够预防它们的许多可怕的并发症,包括慢性肾衰竭。
  Tips:慢性肾衰竭,有哪些症状
  肾脏工作的情况被称为肾功能,当肾功能下降时,患者可能出现:
  ●少尿   ●因为水肿而感到肿胀或者体重增加
  ●疲惫和嗜睡
  ●没有食欲或者体重莫名其妙地减轻
  ●感到恶心、想吐
  ●有睡眠问题
  ●头痛或者思维不清
  糖尿病人的肾脏很脆弱
  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头号原因,可患者在早期并没有任何的肾脏疾病症状,好在一个简单的检查就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知晓自己的肾脏是否在正常运转。糖尿病患者越早开始治疗肾脏疾病,效果就越好。通过服用药物、改变饮食以及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和血压,糖尿病患者能够保护自己的肾脏,在走向肾衰竭这条道路上早早停下来。
  肾脏是我们的血液过滤器,将“脏”的血液过滤干净,然后再次输送给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长期有很高浓度的葡萄糖,这让肾脏要费更大的劲儿才能把糖尿病患者的血液过滤干净。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会渐渐损伤肾脏,最先出现的苗头是,少量的蛋白质开始“漏跑”到尿液中。肾脏受损加重后,血压也有可能升高,而这又会给肾脏带来更大的压力,并且造成更多的蛋白质跑到尿液中。肾脏无法有效地运转,血液中的废物也就会越来越多。
  高血糖并不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肾脏受损的唯一因素。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高血糖的确是损害肾脏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有许多其他有害因素,例如高血压、炎症、年龄和基因。
  如果不进行治疗,那么肾功能会一路下滑,直到肾功能所剩无几,这被称作终末期肾衰竭或者终末期肾病。此时,患者要么靠一台机器来代替肾脏帮他们过滤血液(即透析),要么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不论是透析还是肾移植,都是昂贵和艰难的。
  


  糖友需要做的肾脏检查
  肾脏受损的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唯一知晓的方法就是通过尿检或者血检。如果血尿素氮(BUN,一种血检)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血液中尿素浓度高,就说明肾脏没有将尿素这种废物从血液中有效地过滤出来,意味着肾功能下降。糖友作为肾病高风险人群,只监测血糖是不够的,常规的尿检可能也不够,所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副教授Rita Kalyani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等患慢性肾病风险高的人,可能需要接受以下3种检查。
  血压监测:高血压既是肾脏疾病的一个症状,也是导致其的原因之一。如果患有糖尿病,那么最好也严格控制自己的血压。尽量将自己的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之下,或者跟自己的医生讨论,自己的血压控制目标是多少最好。
  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肌氨酸酐:肾脏刚刚开始受损的时候,会有少量蛋白质跑到尿液中。因此,医生可以检查患者尿液中的蛋白质(尿蛋白)。肌氨酸酐是一种肌肉代谢物,本来也应该被肾脏过滤掉,可如果肾功能下降,那么血液中的肌氨酸酐就会增加。健康人的肾脏每分钟能够将125ml血液中的肌氨酸酐清除干净,这叫肌氨酸酐清除率。测量肌氨酸酐清除率非常麻烦,患者需要收集24小时的尿液样本用于化验。
  评估肾小球过滤率(GFR):这个检查能帮助医生知晓现在患者肾脏过滤血液的效果。GFR其实也是检查肌氨酸酐,不过不是尿液中的,而是血液中的。这个检查比较方便,患者只需提供一次血液样本,然后医生会利用一个公式,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种族等来评估患者的肾小球过滤率或者肌氨酸酐清除率。血液中的肌氨酸酐浓度越高,肾小球过滤率就越低,肾功能也就越差。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知道自己的GFR。
  肾功能好不好看GFR
  GFR很低说明肾衰竭,反复测量GFR能够判断患者是急性肾衰竭还是慢性肾衰竭。GFR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自然下降,幸好,肾脏有很大的“备用空间”。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的人在损失了一半以上的肾功能时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或者不适。医生一般会根据GFR结果来判断肾脏功能。
  肾脏功能正常:GFR90或者更高
  肾脏功能有轻微下降:GFR60~90
  肾脏功能有中度下降:GFR30~59
  肾脏功能严重下降:GFR15~29
  肾脏衰竭,一般需要透析:GFR在15以下
  60岁以上的人,即使血液中的肌氨酸酐浓度正常,也会有较低的GFR和肌氨酸酐清除率。
  糖友该怎样保护肾脏?
  如果检查发现,肾脏已经开始受损,那么必须立即行动,预防或者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而这需要多方位的努力。
  改变生活方式:吃得更健康和做更多运动,能够帮助你控制自己的血糖、胆固醇以及血压。这些都会对肾脏造成影响。吃低蛋白饮食对一些肾病患者有好处,另外,必须戒烟。
  家庭监测:糖尿病患者除了按时测量血糖以外,在家也必须监测自己的血压,并且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
  口服药物:医生可能让患者口服血管张力素转化酶抑制剂(ACE抑制剂)和血管张力苏受体拮抗剂(ARPs)来减缓肾脏受损的进程。
  链接:肾衰竭患者怎么吃?
  ●必须要限制盐(钠)、水分和蛋白质的摄入。有的患者也需要限制钾和磷的摄入。
  ●并没有一份适合所有肾病患者的食谱,每位患者都应该跟自己的医生和营养师讨论,根据自己的肾脏情况和日常作息来制订食谱。
  ●由于患者有许多东西都不能吃,所以一定要询问营养师,什么食物可以替代,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肾病患者的食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病情的改变,可能患者的食谱也需要改变。
  所有糖尿病患者,甚至是前驱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毫不犹豫地询问医生自己出现肾脏疾病的几率有多大。别害怕检查,如果检查发现你没有任何肾病的征兆,你可以松一口气;如果有,那应该抓住时机进行治疗。严格的血糖控制和积极的肾病治疗能够让糖尿病患者受益匪浅,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患者知道自己的肾脏有问题。   高血压患者也要小心肾
  除糖尿病以外,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疾病或者肾衰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高血压会损伤肾脏中的血管和肾小球,让肾脏为身体代谢废物的工作受阻。如果患有高血压,并且感到小便困难、下肢水肿、夜间尿频,那么肾脏可能已经收到了较为严重的损伤。即使还没有这些症状,如果已经患高血压多年,那么也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肾脏是否健康。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同时有高血压家族病史和肾脏疾病家庭病史的人,都应该特别注意预防肾脏疾病。
  还有哪些人需要小心慢性肾衰竭?
  如果患者既没有糖尿病,也没有高血压,那么医生会做其他检查找出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因。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的家族病史、经常服用的药物,也有可能让患者做超声波或者CT检查,甚至有可能需要患者接受肾脏组织活检。
  其他肾病:如多囊肾、肾盂肾炎、血管球性肾炎或者先天性肾脏疾病。
  肾动脉有问题:向肾脏输送血液的动脉狭窄或者阻塞。
  长期服药:例如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布洛芬就属于这类药物。
  肾衰竭也会来势汹汹
  肾衰竭也有可能是急性的——即肾脏突然停止了工作。然后,身体代谢的废物、多余的水分、电解质开始在身体中迅速堆积并造成致命的后果。
  为什么肾脏会突然衰竭?
  急性肾衰竭一般都是由三类原因造成的。
  肾脏突然失去大量供血:大量失血、受伤、脓毒症(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另外,脱水也有可能伤害肾脏。
  因为药物、中毒或者感染而使肾脏受损:大多数人并不会因为服药而使肾脏受损,但严重的慢性病患者可能因为药物而使肾脏受损,例如长期服用庆大霉素、链霉素;长期服用萘普生、布洛芬等止痛药;因为经常需要照X光片而喝显影剂。
  尿管堵塞让肾脏突然无法排出尿液:肾结石、肾脏肿瘤、受伤、前列腺肿大都有可能导致这种后果。
  谁容易患急性肾衰竭?
  ●老年人
  ●有肾脏或者肝脏疾病的人,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衰竭或者肥胖症的人
  ●病重的ICU患者,心脏手术、腹部手术或者骨髓移植都有可能让患者的肾脏出现问题
  急性肾衰竭的表现
  ●想要小便时却尿不出来
  ●水肿,尤其是腿脚的水肿
  ●不想吃东西
  ●恶心、想吐
  ●神志不清、焦虑、焦躁或者嗜睡
  ●后背肋骨以下感到疼痛
  一些急性肾衰竭患者可能没有以上任何症状。还有一些病重的人,导致肾脏疾病的问题可能也会导致以上症状。
  如何力挽狂澜?
  一般,急性肾衰竭患者都是因为其他原因住院的。如果已经在医院,一些因为其他问题所做的检查可能让医生发现肾脏的问题。如果患者是出现症状后再去医院,医生可能询问他的症状、经常吃的药物、做过什么检查等。然后,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做血检或者尿检来判断肾功能的情况。另外,化学筛查能够显示患者体内的钠、钾以及钙的血液浓度是否正常;超声波能够帮助医生看到肾脏的影像。
  一旦找出导致急性肾衰竭的问题,医生就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恢复对肾脏的供血、让患者停止使用任何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或者疏通堵塞的输尿管等。与此同时,医生还会让患者接受透析,让代谢的废物能够排出。患者有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或者治疗感染,也可能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排出身体多余的水分和保持身体内矿物质的平衡。
  患者除了服药以外,可能还需要吃特殊的食物,以保证此时脆弱的肾脏不会超负荷运转。患者要限制钠、钾和磷的摄入。这可能需要营养师的建议和帮助。
  急性肾衰竭有可能变成慢性
  有一半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当医生治好了导致急性肾衰竭发生的疾病或者创伤后,再经过几天或者几周的持续治疗,其恢复后的肾脏功能足以让他们维持正常的生活。
  但还有一半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可能会有永久性的肾损伤,并因此患上慢性肾衰竭。其中一小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经常透析或者是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和重病患者,更可能因此而丧命。许多重病患者都是死于急性肾衰竭。
  


  治疗篇:拿什么延续肾衰竭患者的生命
  肾脏功能下降,全身都会受到影响:四肢开始水肿、血压升高、出现肺水肿、心脏功能因为血液中的钾太多而受损、心血管出现问题、骨头变脆、贫血、免疫力下降、性功能下降、神经系统受损……最后是生命的消逝。为了延续生命,必须用透析或者新的肾来代替停止工作的肾。
  洗肾还是洗肚?
  当肾脏无法过滤掉血液中的代谢物、多余的水分和毒素时,就需要人为地来完成这个任务,这就是所谓的透析。透析并不能够治疗肾衰竭,只是延长患者的生命而已。刚经过透析的血液,其各项指数都会恢复到正常值。肾脏透析可分为两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在进行血液透析的时候,患者和透析所用的机器是“黏”在一起的,所以患者哪儿也不能去。医生会先在患者的手臂上做一个血管通路,在这里,动脉血会流出,经过机器的过滤和“净化”后,在被引回患者的静脉血管中,这就是俗称的“洗肾”。根据患者情况不同,有的血管通路是永久性的,有的是暂时的。一般医生会建议患者在第一次透析的前几周就做好血管通路,这样伤口能够在透析时得到较好的愈合。
  大多数肾衰竭患者一周需要透析几次,每次透析所用的时间则不一定,通常由以下因素决定:
  ●肾脏工作的情况
  ●自上次透析以来,摄入了多少水分
  ●自上次透析以来,血液中的废物堆积了多少   ●患者的体重
  ●血液透析机的种类
  一次血透经历
  陈波今年47岁,每周一、三、五的下午他都需要提前下班到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登记检查后,他走到透析室坐下来,伸出左手,护士将两支连接着导管的针头插入他手腕的血管中,其中一支引出血液,另一支输回血液。导管连着椅子旁书柜一般大小的透析机。接下来的4个小时中,高大的透析机一直忙着将废物和多余的液体从陈波的血液中滤出,而他则靠看看书,和一起做透析的病友聊聊天或者发呆来打发时间。
  陈波天生只有一个肾,到30岁时,这个肾的功能只剩下不到30%,他需要换肾,可一直没有合适的供体,他必须靠透析来存活下去。除了刚开始扎针的部分,透析本身并不会让陈波感到疼痛。但因为透析时血液会流出体外,这会让血压降低,所以陈波会有些恶心和头晕。有的患者反应更强烈,可能在透析后感到十分疲惫。另外,因为左手上有为血透做的永久性通路,陈波几乎不用左手提重物。
  除了肾衰竭,陈波的身体没有什么其他问题,所以他在亲戚的公司有一份全职工作,有时甚至需要短途出差。不过在安排时间表的时候 ,他必须将出差时间和透析时间错开,保证在需要做透析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城市。
  腹膜透析
  这种透析法是把患者身体中的腹膜当作过滤器,所以被俗称为“洗肚”。医生先通过手术在患者的腹部打开一个通路,然后植入一个永久性的导管。在透析的时候,患者先要把透析液从导管注入到腹腔里。然后,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会透过腹膜被“吸入”透析液中,这个过程可能需要4~6小时。最后,透析液会再经过导管排出,废物和多余的液体也随之排出体外。注入和排出透析液一般共需要30~40分钟,这个过程被称作换液。患者一天可能需要换液4次。腹膜透析可以不用机器,也可以用机器来帮助换液。腹膜透析机能帮助患者在睡觉时自动换液,这样,他们白天就不用频繁换液,能更自由地安排时间。
  一次腹透经历
  陈莉因为肾盂肾炎而导致肾功能衰竭,她住家的地方离医院太远,而且自身血小板数比较低(血透使用的抗凝剂可能造成出血不止),所以医生建议她进行腹透。目前,她已经在家做了5年的腹透,对这一切相当熟练,能够根据自己当天的水肿情况来选择透析液的浓度。换液时,她能够快速地为自己消毒,几乎从来没有过感染,而刚开始的时候,这些都让她觉得不可忍受,现在只是觉得每次刚灌入液体的时候和放液的最后阶段有点不舒服。另外,为了睡觉时不让腹部的管子移位,她只好和睡觉不老实的丈夫分房。


标题

  当2公斤左右的透析液完全进入陈莉腹部后,她穿好衣服与朋友在商场相约。看了一场电影、喝完了下午茶后,陈莉回到家中,再次开始换液,然后走进厨房为老公和女儿准备晚餐。她每天大约需要换液4次。她认为这就好像正常人也需要去厕所一样,换液只是她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部分,并不会对她造成太大影响。
  因为不用去医院透析,陈莉一年中还可以跟家人一起进行几次公路旅行,只要在后备厢里装上腹透需要的东西就行。更令人欣慰的是,腹透让她剩余的肾功能保存得不错,每天都有小便。另外,由于每天都做透析,饮食和饮水也不用像血透患者控制得那么严格。她认识的一个血透病友,口渴到不行了都不敢喝水。不过,也许再过几年,当腹膜的透析能力严重下降后,陈莉就需要转为血透。
  换肾能换来新生吗?
  能换肾的肾衰竭患者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据统计,我国需要肾脏移植的患者约有100万,但是每年进行的各类器官移植手术总共才有1万人次。虽然没有关于肾脏移植的专门统计,但是,我国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和可供器官的比例为130∶1。与所用器官移植一样,肾脏移植也是可遇不可求。
  用谁的肾来移植?
  肾脏移植就是用一个健康的肾脏来代替患者已经停止工作的肾脏。由于人体有两个肾脏,所以肾脏供体可以来自活着的捐赠者。通常,患者的家属和朋友会到医院接受检查组织配型试验和血液配型试验,如果配型成功,那么患者就可以从家属或者朋友那里获得一个健康的肾脏用于移植。当然,陌生人也有可能成为捐赠者。另外,肾脏供体也可以来自刚刚死亡的捐赠者。但总的来说,患者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亲属提供的肾脏更易成功。活人提供的肾脏比死人提供的肾脏也更易成功,因为心脏死亡后,器官会缺血,如果器官因此发生组织受损、细胞破坏、酸中毒,移植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升高。
  新肾能立即开始工作
  有了肾源,而且患者本身也没有冠心病或者癌症等严重疾病,那么他就可以接受移植手术了。手术过程大概需要3个小时,医生会将供体放入患者的下腹部,供体的血管会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接驳起来,供体的输尿管也会与患者的膀胱接驳起来。然后,血液会流入患者新移植的肾脏中,此时,新的肾脏便开始过滤患者血液中的废物和制造尿液。
  患者在接受移植后可能需要住院10天左右。一些患者需要等一段时间才会小便,所以他们可能会先借助透析或者服药来帮助新的肾脏过滤掉体内的废物、毒素、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服用药物来抑制其免疫系统,从而避免身体排斥新的肾脏,而且需要终身服药。
  排异反应决定最终成败
  有25%~55%的患者在手术后的头几个星期或者头几个月会出现排异反应,这是急性排异反应。通常,免疫抑制剂能够减轻或者消除急性排异反应。还有一种慢性排异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新肾脏会在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内逐渐失去功能。目前,医生们也不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慢性排异反应并且没有治疗的方法。如果手术因为排异反应而失败,患者只好接受透析来延续生命或者等待另一次移植手术。   相比透析,成功的移植手术能够让患者活得更长,而且生活也更加正常,但是手术本身存在风险,如可能发生排异反应、严重的感染、出血、对麻醉过敏、新的肾脏再次衰竭等。手术后服用的免疫抑制剂还会增加患者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白内障、肝炎、癌症的风险。肾脏移植手术后,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一次成功的换肾
  51岁时,杨春华在一次体检中被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于是她做了一次肾脏的全面检查,结果发现,她只有一个肾脏在工作,另一个肾脏要么先天发育不全,要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死去。医生告诉她,她的肾功能只剩下44%了。半年后,再次检查,她的肾功能只剩下22%了,医生建议她考虑肾脏移植。
  杨春华的8个亲人到医院做了配型检查,但是结果都不匹配。由于肌氨酸酐在不断升高,杨春华即将面临透析。最后,她的一个朋友做检查后与她的肾有很好的匹配度。杨春华觉得这个“礼物”太过沉重,受之不起,但这位朋友坚持要捐肾给她,并立即戒烟、减肥,准备接受手术。
  手术使用的是全麻,杨春华醒来时,自己已经在ICU病房。医生告诉她和她家人,当朋友捐赠的肾脏植入她的身体后,立即就开始了工作。24小时后,杨春华离开了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手术后,杨春华并不感到太痛,但有些发烧,这让她没有什么胃口。在3个病房之外,住着捐肾给杨春华的那位朋友,她能下地后,第一时间走过来看望了杨春华。对于杨春华的整个家庭来说,这位朋友可以说是真的“救星”。中国有大量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翘首以待肾源,杨春华可以说是极其幸运的。
  2个月后,杨春华出院,重新开始上班。现在距离肾脏移植手术已经过去了2年,她的生活一切正常,除了每天需要服药抑制排异反应。那位肾脏捐赠者不再只是杨春华的朋友,已经成为了她的一位家人,她在手术后也一切正常,每年的体检反映她剩余的肾能够很好地工作。
  一次失败的换肾
  乔远在38岁那年被诊断为终末期肾衰竭,那时他的儿子还在上中学,自己也刚刚升职,这个消息打破了美好的未来。换肾是乔远能想到的最好选择,虽然医生告诉他即使成功,之后他可能需要终身服药,而且有一定副作用,但是在他看来,靠透析生活只能算苟延残喘。
  乔远很幸运,他的弟弟与他配型成功并愿意捐一个肾脏给他。手术后半个月,乔远回到家里,这时他才知道,手术并不是一切的句号,他出现了急性排异反应。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每次血检后,医生都会让他换种药物或者让他住院接受活检和治疗,这些都是为了停止排异反应。在手术后的3个月中,他就因此而住院六次。
  在ICU病房时,乔远已经失去了对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医生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他的妻子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好在,乔远又慢慢恢复了过来,但移植的新肾脏被摘除了,这让他每周必须要到医院进行3次透析来维持生命。血透让他感到恶心和疲惫,再加上频繁地跑医院,他几乎无法正常上班。直到一位医生建议他在家进行腹透,他才再次感到对生活慢慢恢复了一些掌控。不过在3年后,乔远的肾功能所剩无几,他不得不再次进行血透。
其他文献
什么是高龄产妇?临床医学上对高龄产妇的定义是这样的:年龄在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或受孕时34岁以上的产妇。与低龄产妇有所不同,高龄产妇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注意孕前准备和孕期检查。更重要的是高龄产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难产或者产程延长的几率要远远高于低龄产妇,这是为什么呢?之所以称之为高龄产妇,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广大女性朋友机体骨骼(如坐骨、耻骨、骼骨等)都会随着时间与年龄推移和增长逐渐
期刊
盆腔炎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我国的孕龄期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源性病原体导致盆腔被病菌污染,也可能是由于内源性病原体感染,通常为混合性感染。盆腔炎的常见症状,有下腹疼痛、白带异常、阴道流血等。在发病初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任由病情发展,可能造成不孕不育。盆腔炎治疗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需手术治疗。现在仍有一部分女性对盆腔炎的相关知识不甚了
期刊
一直以来,抗生素作为一种临床应用中十分常见的药物,其所具有的临床药用价值(消炎杀菌)是毋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任何药物都需合理使用方能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功能,避免药物副作用(不良反应)损害人体生命健康。而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我国民众在抗生素使用方面,随意、滥用的现象较为明显,尤其对患病儿童用抗生素时也不重视相关注意事项,最终造成患儿治疗效果难达预期。下面我们将对儿童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进行全面科普,让
期刊
近几年,由于生活习惯、环境因素,以及长期的不健康心理状态、精神紧张等,人们患慢性疾病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慢性疾病也成了影响人们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和医疗知识相对缺乏的乡镇地区,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一经发现,很多疾病都已经处于非常严重状态了。对乡镇地区的居民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所以,如何做好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乡镇地区的居
期刊
糖尿病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注射胰岛素,通过药物来降低血糖,使血糖控制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市面上的口服降糖药有很多种,患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达到降糖的目的。那么,常用的口服降糖药都有哪些种类呢,服用时又该注意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  1.1 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  促胰岛素分泌剂类
期刊
节日过后有许多儿童会发生腹泻,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原因是在节假日期间喂养不当、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肠胃负担加重。有时候儿童在遇到喜欢吃的食物,会一次性吃很多,导致不吃饭,这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积食腹泻的发生。偏食、嗜食,食用生冷或者不干净的食物,都会造成脾胃受损,从而导致积食腹泻。小儿积食腹泻属于常见病,在节日后患病几率会增高。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各年龄组都可发病,尤其多发于婴幼儿时期。主
期刊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都发生较大改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各种疾病发病率都有所上升,糖尿病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高居世界首位。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为糖尿病肾病,大约30%~40%患者会并发肾脏病变,严重危害着患者生命健康,需要引起关注与重视,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1糖尿病肾病主要病因
期刊
利多卡因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和用于局部麻醉的药物。利多卡因是可卡因的一种衍生物,但是利多卡因不具備使人上瘾和产生幻觉的性质。利多卡因的盐酸盐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毒力和普鲁卡因相当,局部麻醉效果明显且持续时间久,具有良好的表面穿透能力,可以进行注射也可进行局部麻醉。利多卡因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在使用后,1~3分钟就能凸显效果,并且效果可以持续1~3小时,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对于治疗心
期刊
1什么是早产儿  早产儿顾名思义指在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新生儿越早出生,体重越轻,患病的可能性越大,存活率也就越低。因为早产儿在妈妈肚子里还未发育完善,身体机能低下,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也就比正常婴儿要弱。因此,早产儿的体重大部分都在2500 g以下,且头围比正常婴儿较小,一般小于33 cm。  一般情况下孕周未满32周的早产儿存活率较低;不满28周的新生儿存活率就更低,但是随着现在医疗技术
期刊
1案例分享  女性,40岁,因“停经39+1周,计划终止妊娠”入院,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既往2010年行剖宫产术,2020年行骨盆骨折手术。入院时情况:T36.5℃、P78次/分、R20次/分、BP127/68 mmHg、身高160 cm,体重120 kg。  患者上午9时30分入手术室,麻醉医师经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极度肥胖,加上骨盆手术史,曲髋屈膝困难,侧卧位为时腰部呈舟状,难以扪及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