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孤岛”的彝村领路人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30日,随着“金通工程”的乡村客运班车缓缓停靠在村委会边,全国最后一条通村公路——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通车了。村民阿达扯呷眼里含着泪花说:“通了,终于通了。”
  建起连通“孤岛”的路
  阿布洛哈在彝语中的意思是“高山里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村庄坐落于布拖县城60公里外的金沙江畔西溪河峡谷中,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只有一条垂直落差2000米、满布荆棘、乱石耸立的盘山小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出村最快也要4个小时,是名副其实的“孤岛”。
  2018年6月,日力色日、麻觉日鬼、罗俊、王小平、陈波5名干部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报名来到阿布洛哈村开展驻村帮扶。眼前的阿布洛哈村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恶劣的自然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这个只有4个村民小组253人的小村落,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到182人,贫困发生率达72%。
  高山深谷不仅阻隔了村子和外界的连通,更遮住了村民幸福生活的希望。“路”成為驻村工作队面临的第一道难题。肩负着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盼,驻村工作队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让“孤岛”不再封闭,做深山彝村脱贫致富领路人。
  2019年6月,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被列入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范畴,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一开工,工作队就和这条路铆上了劲儿。面对施工队伍语言不通的问题,麻觉日鬼主动充当起翻译。面对施工队在施工期间与村民产生的矛盾,王小平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化解,之前一双胶鞋可以穿半年,而修路半年就穿坏了三双鞋。罗俊的脚磨出了血、陈波的颈背也被晒得脱了皮。
  5名驻村队员和当地干部一起风里来、雨里去,天未亮出门、夜已深未归是常态;每天步行七八个小时是常态;睡不了安稳觉、吃不上完整饭也是常态。但当3.8公里长、4.5米宽的通村柏油路建成时,当群众发自内心赞叹“只有共产党才能把路修到家门口”时,大家深深感到:只要能攻下贫困,再苦再累也值得!67岁的地久尔色老人一辈子没有走出过村子,老人高兴地说:“路修通了,我要去西昌、去成都看一看。”
  “路通了,客运班车来了,村民们再也不用小病靠‘拖’,大病靠‘驮’了。”阿达扯呷回想起儿子阿达色伍几年前因骑马不小心摔断了手臂,疼得满地打滚的事还心酸不已。当时,阿达扯呷把儿子装进一个大背篓,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乡镇卫生院背,膝盖摔破了,路却看不到头。4个多小时后,阿达色伍终于被送到乡镇卫生院,紧急处理后转诊到县人民医院才得到救治。如今,崭新的公路连接了“孤岛”与外面的世界,给村民生活带来了便利,更让大家坚定了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
  ? 拓宽脱贫致富的“路”
  通村公路拉近了小山村与城市的距离,打通了贫瘠和富足、困顿与希望的阻隔。作为阿布洛哈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的日力色日知道,只有让脱贫的“路”变得更宽更长,让群众稳定增收、长远致富,才能彻底消除贫困。
  为此,驻村工作队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奔小康的核心支撑,制定“长短结合、种养互促、农旅互融”的产业发展规划,立足阿布洛哈村夏季温度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自然资源优势,协调153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引进芒果、脐橙、青花椒等经济作物,引导群众从牛耕人种、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种植、商品化营销转变。
  从产业规划到项目论证,从作物栽培到技术传授,驻村工作队全过程指导、全覆盖跟踪,阿布洛哈村现代农业产业从无到有,全村已经种植凯特芒果120亩、纽荷尔脐橙50亩、青花椒20500株。
  随着道路的贯通,对于村子未来的发展,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一起盘算着:路通了物流就通了,下一步就要计划依靠电商平台,把村里的蜂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卖到城里去。
  打开群众逐梦奔小康的“心路”
  脱贫的“道路”扩宽了,但要真正拔除“穷根”,更要把群众的“心路”打开,让大家逐梦奔小康的动力更充足,幸福生活的愿景才会更接近。
  驻村工作队坚持扶贫先扶志。在村小五年级就读的且沙么子歪学习成绩不好,还经常缺课。队员们知道后,轮流到她家中做工作。“路修通了,大家都可以到外面的世界、到大城市去了。但是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怎么在城里生活呢?小且沙你喜欢唱歌,但总不能在小山村唱一辈子啊!”队员们的一番话,让且沙么子歪和父母听进了心里,第二天孩子就回到了课堂。为了鼓励小女孩,王小平将陪伴自己多年的竖箫送给了她。2019年期末联考,且沙么子歪的语文和数学成绩有很大进步。
  孩子的教育要跟上,移风易俗也不能落后。驻村工作队员们每周轮流当教员,挨家挨户走进群众家门,带领大家洗衣叠被、打扫卫生,用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引导群众完成精神蜕变这件“大事”。日复一日的努力,从深层次改变了村子的精气神:彝族小伙日烈娶媳妇,“坨坨肉”变成了家常菜;老人阿达去世,家人再没有燃放烟花爆竹。大家都说:“现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没有了攀比,更减少了负担。”
  如今的阿布洛哈村,有了平坦便捷的通村公路、整齐的彝家新寨、未来可期的增收产业。当这一切正从梦想变为现实,驻村工作队员们不禁感慨道:“两年的帮扶工作虽艰辛,但汗水却浇筑出了百倍幸福。”(作者单位/韩华军  布拖县委组织部;李远  布拖县委宣传部)(责编/刘艳梅)
其他文献
今年4月,四川阿宁食品有限公司的“两大变化”让公司厂长叶燕江很激动: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员工上下班有了通勤车。“这都离不开‘党建帮帮团’的帮助,他们让公司在安居区感受到了温暖。”叶燕江满脸笑容地说,“企业有困难,只要打一个电话,‘党建帮帮团’的人员就会立马过来帮助解决问题。”  骨干力量“下沉”,企业服务“提升”  安居区政协退休干部舒桂珍是“党建帮帮团”的一员。“我是一名党员,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是
期刊
“杨大婶,你行动不方便,我们来为你代办审批资料,请把户口簿和住院证明拿出来一下。”前不久,华蓥市溪口镇平桥村党支部书记杨玉兰和村文书黄武香,来到村民杨德兰家中,帮助其办理困难群众惠民帮扶资金审批手续。  除了村上的职务外,杨玉兰和黄武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平桥村“民事代办员”。针对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办事不便的现象,2019年,华蓥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民事代办”制度,驻村干部和村
期刊
6月中旬,凉山州盐源县与德昌县交界处的雅砻江边,气温已高达30多摄氏度。顾不上休息,午饭后,盐源县田湾乡党委副书记黄立华便骑上摩托车,沿着山间崎岖的公路向村里出发,前去走访村民。  两年多来,他见证了大山里发生的变化:田湾乡5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405户共1919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如今,针对当地产业薄弱的情况,他又开始帮助乡上发展中药种植,助力村民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 走下三尺讲台走进扶贫
期刊
“我们村来了一位第一书记!”2018年11月8日,原本宁静的美姑县洛俄依甘乡扎则村突然热闹起来,只因扎则村来了一位陌生的第一书记,村民们都对这位新面孔的书记充满了好奇。  “我一定要带领村民走出贫困!”初到扎则村的刘新军立下誓言,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一年多来,他的工作热情和为民服务情怀深刻地印在扎则村825名群众心中。  ? 用真心破解“精神贫困”  冬天的美姑格外寒冷,路上、沟边
期刊
王仲旭的人生际遇犹如一本书。  退役之初,他住牛棚吃白饭,到皮鞋厂当鞋工,到河滩沙场淘碎石,在马路边卖黄桷兰,后来卖水果、卖鱼、开茶楼、跑运输……创业路上,他尝遍酸甜苦辣。终究,一股“拼劲儿”推着王仲旭披荆斩棘,成为生意场上的赢家。  如今,面临网约车、共享车的“开疆扩土”,雅安市雨城出租汽车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雨城出租车公司”)创建者王仲旭坚定地站在了行业动荡的“风口浪尖”上。  今年7月,5
期刊
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四川多地在老旧小区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治理机制,推行多方联动、居民自治等方法,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最末端,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巴中经开区兴新社区福锦苑小区6栋,“优秀楼栋长”的流动红旗有两个月没有“流动”了。“这个月评比,如果还是优秀,我又能得到1000元奖励了!”楼栋长吴琼充满期待。  扩区移位近九年,巴中经开区发展日新月异,辖区3个街道常住居民
期刊
党的十九大以来,四川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党的建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将改革重点全面转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将党的建设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强保证。  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突出党的领导 聚焦“两个维护”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健全“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
期刊
盛夏七月,自驾游游客刘雨芳途经甘孜县拖坝乡,被路边成片的芍药花吸引,停下了旅行的腳步。纷至沓来的游人们走进拖坝乡芍药花基地,一望无际的芍药花竞相绽放,一朵朵娇艳的花儿随风荡漾,美不胜收。  过去,拖坝乡的土地基本处于撂荒状态,如何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让农村土地不再“闲”,让当地留守在家的村民腰包鼓起来?  2019年以来,甘孜县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特色经济增长点,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流转土地种植芍药
期刊
【开篇的话】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目前,全省剩下7个未摘帽的贫困县全部集中在凉山州。脱貧攻坚,凉山胜,则四川胜。  近日,凉山州委、州政府通报表扬了“十佳综合帮扶工作队”及队员,冲刺路上的7县有7支优秀综合帮扶工作队受到表扬。榜样鼓舞人心,先进催人奋进。攻坚在一线的驻村帮扶干部正与凉山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凝心聚力,啃下“最硬的骨
期刊
“镇被撤并了,加上今年经济形势不好,担心我集镇上的服装店受影响。但没想到,我店铺日盈利从往常的两三百元,增长到最高上千元。”“镇党委政府虽然撤走了,但没想到他们还加强了原来集镇的管理,集镇扩容规范后,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把我的茶馆生意都带动起来了。”……2019年底,绵竹市实施撤并乡镇后,不仅打消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还为群众带来了诸多惊喜。  在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过程中,绵竹市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