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各种物理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能够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应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分层教学在其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分层教学;实践方法
物理是一门依托于实验的科学,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对物理理论进行践行,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比例增大,并且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对实验课程不重视的现象,积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一、传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重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很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教师要求学生反复对课文中的例题、课后题进行练习和背诵,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没有掌握物理教学中的核心精髓。一堂实验课必须先对实验室提出申请,然后对实验道具进行准备,对器材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才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教学。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太复杂,为了避免麻烦和实验失败的尴尬,就直接取消实验教学的项目,而完全进行理论教学。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虽然有的课堂上采用了实验教学,但是教学模式非常单一,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就简单对实验目的和原理进行讲解,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进行操作,而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做实验,也没有主动对实验步骤和结果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了禁锢。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训练,反而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背离,从而制约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不足
实验教学需要的道具和材料很多,不仅需要大量实验仪器,还需要建设实验室、资料室等基础设施。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地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很多学校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实验仪器,数量仅够课堂展示,而无法让学生每人都参与实验教学。还有的学校为了防止学生破坏仪器,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而尽量减少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机会,使实验教学形同虚设。
二、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
(一)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实验教学,教师应对学生的基本水平进行了解,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实验教学一般是在初中二年级物理第一章教学任务结束之后进行的,教师应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课余作业完成的情况,并对学生在其他学科中的表现进行综合了解,从而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应选择基础扎实,学习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成绩优秀的学生,B组应选择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上进心,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应选择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种分层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表现,定期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整,从而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二)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分为基层:中层和高层三个层次。基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托,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良好的物理实验习惯,对物理实验的原理进行了解和认识,基本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学会正确进行操作,并学会记录实验数据。中层的教学目标应在基层目标完成之后进行,让学生能够拥有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并在试验中得出物理规律,完成实验报告。高层的教学目标应在中层目标达到的基础上进行,根据物理实验能够自行创作拓展实验,并提出问题,完成质量优秀的实验报告。
(三)对课前预习进行分层
对课前预习的分层应该根据学生分层情况来进行,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要求。对于A组的学生,应要求他们能够全面完成与实验有关的作业,并对试验中蕴含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理解,科学应用实验仪器,并明确各个物理量的测量方法,能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并对数据表格进行设计。对于B组的学生,应要求他们能够对课本内容进行理解,了解课本实验中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对各个物理量的测量方法进行掌握。对于C组的学生,应要求他们能够认识实验仪器,明确实验目的,并且对物理试验中出现的概念和现象进行了解。
(四)对操作要求进行分层
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各个组的学生表现不同,教师也应采用分层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从而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理念。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巡回进行指导,A组的学生具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着疑问时,会主动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只需稍加指点,使给他们以实验思路,就能够使A组学生发散思维,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实验。B组的学生对于课本内容能够完全理解和领悟,在实验中可以采用互相帮助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应多多给予启发,对于较难的操作可以进行示范。C组学生在操作中需要教师更多的帮助,但是由于一直以来都成绩较差,因此不敢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应主动关注C组学生的表现,并及时加入到其中,边操作边进行指导,或者让A组的学生对C组学生进行帮助,从而营造团结互助的和谐教学氛围。
(五)对评价进行分层
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非常重要,教师要重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分层。比如,对A组学生可以严格评价,激励他不断上进;对B组学生我们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他:“要是再努力些一定会更棒!”;对C组学生我们采用赏识性评价,与家长沟通好,发现孩子进步及时加以肯定与鼓励。
参考文献:
[1]韩晓华.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谢琼,王元航.初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341-345.
[3]王滨涛.初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实践分析[J].吉林教育,2012,23:46.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分层教学;实践方法
物理是一门依托于实验的科学,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对物理理论进行践行,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比例增大,并且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对实验课程不重视的现象,积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一、传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重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很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教师要求学生反复对课文中的例题、课后题进行练习和背诵,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没有掌握物理教学中的核心精髓。一堂实验课必须先对实验室提出申请,然后对实验道具进行准备,对器材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才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教学。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太复杂,为了避免麻烦和实验失败的尴尬,就直接取消实验教学的项目,而完全进行理论教学。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虽然有的课堂上采用了实验教学,但是教学模式非常单一,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就简单对实验目的和原理进行讲解,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进行操作,而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做实验,也没有主动对实验步骤和结果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了禁锢。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使学生的思维受到训练,反而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背离,从而制约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不足
实验教学需要的道具和材料很多,不仅需要大量实验仪器,还需要建设实验室、资料室等基础设施。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地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很多学校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实验仪器,数量仅够课堂展示,而无法让学生每人都参与实验教学。还有的学校为了防止学生破坏仪器,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而尽量减少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机会,使实验教学形同虚设。
二、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
(一)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实验教学,教师应对学生的基本水平进行了解,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实验教学一般是在初中二年级物理第一章教学任务结束之后进行的,教师应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课余作业完成的情况,并对学生在其他学科中的表现进行综合了解,从而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应选择基础扎实,学习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成绩优秀的学生,B组应选择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上进心,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应选择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种分层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表现,定期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整,从而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二)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分为基层:中层和高层三个层次。基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托,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良好的物理实验习惯,对物理实验的原理进行了解和认识,基本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学会正确进行操作,并学会记录实验数据。中层的教学目标应在基层目标完成之后进行,让学生能够拥有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并在试验中得出物理规律,完成实验报告。高层的教学目标应在中层目标达到的基础上进行,根据物理实验能够自行创作拓展实验,并提出问题,完成质量优秀的实验报告。
(三)对课前预习进行分层
对课前预习的分层应该根据学生分层情况来进行,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要求。对于A组的学生,应要求他们能够全面完成与实验有关的作业,并对试验中蕴含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理解,科学应用实验仪器,并明确各个物理量的测量方法,能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并对数据表格进行设计。对于B组的学生,应要求他们能够对课本内容进行理解,了解课本实验中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对各个物理量的测量方法进行掌握。对于C组的学生,应要求他们能够认识实验仪器,明确实验目的,并且对物理试验中出现的概念和现象进行了解。
(四)对操作要求进行分层
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各个组的学生表现不同,教师也应采用分层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从而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理念。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巡回进行指导,A组的学生具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着疑问时,会主动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只需稍加指点,使给他们以实验思路,就能够使A组学生发散思维,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实验。B组的学生对于课本内容能够完全理解和领悟,在实验中可以采用互相帮助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应多多给予启发,对于较难的操作可以进行示范。C组学生在操作中需要教师更多的帮助,但是由于一直以来都成绩较差,因此不敢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应主动关注C组学生的表现,并及时加入到其中,边操作边进行指导,或者让A组的学生对C组学生进行帮助,从而营造团结互助的和谐教学氛围。
(五)对评价进行分层
评价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非常重要,教师要重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分层。比如,对A组学生可以严格评价,激励他不断上进;对B组学生我们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他:“要是再努力些一定会更棒!”;对C组学生我们采用赏识性评价,与家长沟通好,发现孩子进步及时加以肯定与鼓励。
参考文献:
[1]韩晓华.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谢琼,王元航.初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341-345.
[3]王滨涛.初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实践分析[J].吉林教育,2012,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