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學生明白写作的真谛,如何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文,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高中作文教学应回归作文的原点,注重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以情感打动人,以事实说明事理;注重引导学生积累问题、积累素材,养成思考的习惯,学生不作“无病之呻吟”,不为完成作文而完成作文;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原点思维
原点思维对学生而言是指作文时回归到原有的写作对象,抓住问题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不断挖掘、深入探讨,从而剖析出事物的本质与事物发生的原因。原点思维注重的是“回归”,解决问题时要不断回归问题的原点,防止思维脱离原有的目的。对教师而言,就是要教师回归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一步一步慢慢地分解问题,不揠苗助长,不一味冒进;遵循学生写作的客观规律。科学性、严谨性以及对最初情况的剖析,是原点思维应该做到的。
如写一篇议论文,学生往往只会讲一些人尽皆知的大道理,却不知道也不会去融合情感。比如谈到成功,有的学生会以杂交稻之父袁隆平为例子。袁隆平作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其科研成果自然是举世瞩目的。而其科学研究背后的辛酸苦辣也是十分令人感动的。可是在学生的笔下,袁隆平背后的辛酸苦辣竟变得如此平淡无奇,好像随便一个什么人都可以做到似的。
大多数高中生都不知道写作的目的,许多学生甚至抱有写作无用、写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想法。没有读者意识,没有问题意识,究其根本,还是写作缺乏情感。对于学生来说,写作只是机械的表达,而不是感情的流露。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明白写作是做什么、为了什么,对于高中写作教学十分重要。原点思维就是要明白写作的主题,抓住重点,以这一个点来表达,不要东拼西凑。
二、情感表达方法
所谓的情感表达是指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借由各种途径表达出来,以期别人了解自身的情感。情感本该发自心灵深处,而不是无病呻吟。情感表达最重要的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加任何虚假成分,不矫揉造作。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学生真写作文、写真作文的必要保障,也是写作教学应该注意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我们以“父亲”为题写一篇散文,这个题目虽然容易,但是必须是真实的表达,以我们最亲的父亲为题,对父亲的尊敬、对父亲的爱都可以表达出来。
情感交流能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从而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的情况,学生与教师也能更好地“融合”起来。大量的情感交流,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写作的真正含义,从而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有意义。
大量的社会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百态,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无形之中也加强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不知道从何写起,就在那里瞎编乱造,有一句话可以描述这些学生的作文:“孔子屈原司马迁,每篇作文都看见。”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地堆砌名人,没有自己的东西,更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不就是套模板,比如“引议联结”“点正反深联结”。或者硬套自己记背的名人名言,如“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类名句。看似美则美矣,却没有自己的东西,总是显得“假大空11与“死呆板”。批改时,教师往往看了一篇就知道后面几十篇作文的写作情况。克服“假大空”,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学会“寻找自己的句子”,是高中写作教学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写父亲?就是要写真实的父亲,父亲什么样我们就写什么样,不是千篇一律的可歌可泣。通过大量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文章质量必定有所提高。不再是原先生硬呆板的模板文,而是真正的交流情感的合格习作。
三、写作教学的原点与情感表达的方法
1.命题要有“情”,便于情感交流
要想学生的写作有情感的交流,在作文题的命制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写作的“情”,让学生有情感交流的空间。呆板机械的命题,面目可憎,学生当然没有情感交流的热望。比如以十九大报告为素材让学生写一篇议论文,多数学生的作文也许只会出现些套话,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表达对党的十九大的认可与十九大报告的成功。如果稍微改变一下题目,“从现实生活中感悟十九大”,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写起,通过日常生活的变化来理解十九大,就会理解十九大报告的真谛。当然也就有话说,就有真正的情感表达与交流。
许多高中生平时不注重生活积累,不愿意观察生活,不愿意思考生活,而是背诵一些名言警句或者记一些作文套版。这种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做法显然不利于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明明是十分好的诗句,但被学生运用起来总是显得生硬别扭;明明是富有哲理的话语,出现在学生作文里总是如此呆板。说到底还是学生的生活积累不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够深刻,当然无法恰当地理解作者的心情。如何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生活积累与生活思考,也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平时可以找一些真人真事让学生发表看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感动中国人物飞行员张超,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这实在是让人感动。如何让学生也“心动”呢?让学生收集张超的事迹,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的情感体验。将这种情感体验融入写作中,远比一味地写空话套话强。教师在写作命题与素材运用上,一定要注重这种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这是情感表达的源头活水。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营造体验环境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积累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十分重要。学生只有真正地接触生活,才能具有真正的情感体验,情感交流才有真实的基础,写作才会更好地融入情感。教师可以创造机会,带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比如去聋哑学校辅导孩子写作业,去敬老院做义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感受,并进行交流。这些活动会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饱满。
比如学生在敬老院倾听老人的故事,会获得一些情感体验。有的学生通过敬老院这一经历琢磨出应该更好地孝敬与陪伴父母。此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将这种感受写出来。即先体验,后作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要干涉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一个安全的体验环境,能够畅所欲言。去聋哑学校和养老院这些场所,教师要事先做好教育工作,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应该跟学生讲清楚。避免学生因为无意的言语而对老人和孩子造成心灵的伤害。这也是一种体验。
3.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主动表达自我
高中生常常不知道“为什么写作”,总是认为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没有写作的激情,总是死板或者呆板地“凑”或者“诌”。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的真实含义。写作是什么?写
作是运用情感用纸笔与读者进行交流,是情感的碰撞与思维的交流。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与自我意识的提高,是促进学生主动写作的重要方式。
学生对于写作总是有一种畏惧心理,不敢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借助情感交流会来克服这一心理,将学生组织在一起,每个人都要抒发自己对于某一事件的认识与感悟。可以是国家大事,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学生表现好的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奖励。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克服恐惧的心理,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情感交流,勇敢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是人作为高级生物的重要特征。良好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发展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均有益处。因此,高中写作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写作本身就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情感体验对于写作来说极其重要。
加强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需要教师的思考与大量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要遵循原点思维,切记揠苗助长,违背学生写作学习的客观规律。教师也不可随意干涉学生的情感体验,只需要在大方向上引领学生,使得学生不脱离原则即可。过分的干涉,只会适得其反,达不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课题“基于写作素养提升的‘原点作文’的实施策略与方法”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7JK12-L180)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中学(223400)
一、原点思维
原点思维对学生而言是指作文时回归到原有的写作对象,抓住问题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不断挖掘、深入探讨,从而剖析出事物的本质与事物发生的原因。原点思维注重的是“回归”,解决问题时要不断回归问题的原点,防止思维脱离原有的目的。对教师而言,就是要教师回归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一步一步慢慢地分解问题,不揠苗助长,不一味冒进;遵循学生写作的客观规律。科学性、严谨性以及对最初情况的剖析,是原点思维应该做到的。
如写一篇议论文,学生往往只会讲一些人尽皆知的大道理,却不知道也不会去融合情感。比如谈到成功,有的学生会以杂交稻之父袁隆平为例子。袁隆平作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其科研成果自然是举世瞩目的。而其科学研究背后的辛酸苦辣也是十分令人感动的。可是在学生的笔下,袁隆平背后的辛酸苦辣竟变得如此平淡无奇,好像随便一个什么人都可以做到似的。
大多数高中生都不知道写作的目的,许多学生甚至抱有写作无用、写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想法。没有读者意识,没有问题意识,究其根本,还是写作缺乏情感。对于学生来说,写作只是机械的表达,而不是感情的流露。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明白写作是做什么、为了什么,对于高中写作教学十分重要。原点思维就是要明白写作的主题,抓住重点,以这一个点来表达,不要东拼西凑。
二、情感表达方法
所谓的情感表达是指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借由各种途径表达出来,以期别人了解自身的情感。情感本该发自心灵深处,而不是无病呻吟。情感表达最重要的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加任何虚假成分,不矫揉造作。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学生真写作文、写真作文的必要保障,也是写作教学应该注意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我们以“父亲”为题写一篇散文,这个题目虽然容易,但是必须是真实的表达,以我们最亲的父亲为题,对父亲的尊敬、对父亲的爱都可以表达出来。
情感交流能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从而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的情况,学生与教师也能更好地“融合”起来。大量的情感交流,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写作的真正含义,从而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有意义。
大量的社会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百态,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无形之中也加强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不知道从何写起,就在那里瞎编乱造,有一句话可以描述这些学生的作文:“孔子屈原司马迁,每篇作文都看见。”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地堆砌名人,没有自己的东西,更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要不就是套模板,比如“引议联结”“点正反深联结”。或者硬套自己记背的名人名言,如“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类名句。看似美则美矣,却没有自己的东西,总是显得“假大空11与“死呆板”。批改时,教师往往看了一篇就知道后面几十篇作文的写作情况。克服“假大空”,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学会“寻找自己的句子”,是高中写作教学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写父亲?就是要写真实的父亲,父亲什么样我们就写什么样,不是千篇一律的可歌可泣。通过大量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文章质量必定有所提高。不再是原先生硬呆板的模板文,而是真正的交流情感的合格习作。
三、写作教学的原点与情感表达的方法
1.命题要有“情”,便于情感交流
要想学生的写作有情感的交流,在作文题的命制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写作的“情”,让学生有情感交流的空间。呆板机械的命题,面目可憎,学生当然没有情感交流的热望。比如以十九大报告为素材让学生写一篇议论文,多数学生的作文也许只会出现些套话,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表达对党的十九大的认可与十九大报告的成功。如果稍微改变一下题目,“从现实生活中感悟十九大”,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写起,通过日常生活的变化来理解十九大,就会理解十九大报告的真谛。当然也就有话说,就有真正的情感表达与交流。
许多高中生平时不注重生活积累,不愿意观察生活,不愿意思考生活,而是背诵一些名言警句或者记一些作文套版。这种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做法显然不利于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明明是十分好的诗句,但被学生运用起来总是显得生硬别扭;明明是富有哲理的话语,出现在学生作文里总是如此呆板。说到底还是学生的生活积累不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够深刻,当然无法恰当地理解作者的心情。如何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生活积累与生活思考,也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平时可以找一些真人真事让学生发表看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感动中国人物飞行员张超,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这实在是让人感动。如何让学生也“心动”呢?让学生收集张超的事迹,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的情感体验。将这种情感体验融入写作中,远比一味地写空话套话强。教师在写作命题与素材运用上,一定要注重这种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这是情感表达的源头活水。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营造体验环境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积累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十分重要。学生只有真正地接触生活,才能具有真正的情感体验,情感交流才有真实的基础,写作才会更好地融入情感。教师可以创造机会,带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比如去聋哑学校辅导孩子写作业,去敬老院做义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感受,并进行交流。这些活动会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饱满。
比如学生在敬老院倾听老人的故事,会获得一些情感体验。有的学生通过敬老院这一经历琢磨出应该更好地孝敬与陪伴父母。此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将这种感受写出来。即先体验,后作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要干涉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一个安全的体验环境,能够畅所欲言。去聋哑学校和养老院这些场所,教师要事先做好教育工作,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应该跟学生讲清楚。避免学生因为无意的言语而对老人和孩子造成心灵的伤害。这也是一种体验。
3.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主动表达自我
高中生常常不知道“为什么写作”,总是认为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没有写作的激情,总是死板或者呆板地“凑”或者“诌”。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的真实含义。写作是什么?写
作是运用情感用纸笔与读者进行交流,是情感的碰撞与思维的交流。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与自我意识的提高,是促进学生主动写作的重要方式。
学生对于写作总是有一种畏惧心理,不敢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借助情感交流会来克服这一心理,将学生组织在一起,每个人都要抒发自己对于某一事件的认识与感悟。可以是国家大事,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学生表现好的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奖励。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克服恐惧的心理,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情感交流,勇敢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是人作为高级生物的重要特征。良好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发展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均有益处。因此,高中写作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写作本身就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情感体验对于写作来说极其重要。
加强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需要教师的思考与大量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要遵循原点思维,切记揠苗助长,违背学生写作学习的客观规律。教师也不可随意干涉学生的情感体验,只需要在大方向上引领学生,使得学生不脱离原则即可。过分的干涉,只会适得其反,达不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课题“基于写作素养提升的‘原点作文’的实施策略与方法”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7JK12-L180)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中学(2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