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课程,教师要因地因时地设置教学情境,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唤醒学生真实体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让品德课堂演绎得更灵动、更精彩。
【关键词】品德课堂 教学情境 创设
教学情境(teaching scenarios),是教师为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的,能引起学生情感和心理反应的,对课堂教学实效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的氛围和环境。小学品德教学的实践表明,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情境,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激发、知识领悟、情感共鸣、道德培养,真切提升品德课堂的教学实效。
一、 借助影像重现创设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小学品德教材就是这样的书籍,它是图文并茂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学生看到教材插图,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教学《和动物做朋友》一课时,教师活用教材插图,还补充了有关动物的资料,让学生在直观可视的情境下,观察、思考、表达、体会和感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学生的价值观目标自然而然地达成了。
借助现代化网络,将生活片段制成影像,做成课件,再现生活情境,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如教学《我的牙齿》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龋齿,不仅播放了动画资料,还积极创设“吃完东西后的漱口水的比较”“观察被醋泡过的鸡蛋”等实验情境,与学生一起来探究牙病的成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清洁口腔和牙齿是护牙、健牙的关键。又如教学《56个民族56枝花》一课,可以运用网络搜寻各少数民族多彩的风情;教学《不能忘记的历史》一课时,可以在网上参观纪念馆,瞻仰纪念碑。总之,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查阅和运用网络资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教学实效。
二、 借助设疑置问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蕴含问题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好奇、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创设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典型性、新颖性、探求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如教学《不上当受骗》一课时,有教师通过放一段录像创设多维互动的问题情境:小明轻信坏人的话被人贩子骗上车,现在他该怎么办才能逃脱坏人的魔掌?比一比,哪种方法最安全、最有效?扣人心弦的设疑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结合课本充分思考、想象、探索,并创造性地运用道德知识来分析面临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学生为小明想出许多脱离危险的办法。就是因为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从以往单线单向的学习方式,演变为从探索道德知识到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后逐步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双向互动结构,大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借助故事讲述创设教学情境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品德教材正是以故事为基本线索,从中阐明道理,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生动的故事来描绘情境、渲染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以境激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如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时,有教师向学生讲述《凡卡的故事》,将守信的凡卡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从而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需要诚信,为人要诚信,表里如一,遵守诺言。这样有利于学生感悟故事中的道德观点,对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设置故事情境能使学生专注地去听、去看、去体会、去感悟,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
四、 借助活动体验创设教学情境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作用。教师创设生动的游戏场景,制造特定的氛围,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逐渐完成从情到理的深化。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新课伊始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有教师让学生玩游戏“猜成语”,游戏中学生耍赖的举动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这节课的投入程度,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这节课的情境中。
创设活动情境,还能让学生接触、观察、体验他们未曾经历、未曾听说的社会现象、社会事物,使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更深更广的认识,提高辨别力和判断力。如教学《关爱残疾人》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学会尊重、关心残疾人。有教师就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用黑布蒙住双眼,或吊挂一条手臂,扮演盲人或独臂人的一些生活起居。学生通过扮演残疾人,充分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和艰辛,从而激发同情、理解、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五、 借助生動语境创设教学情境
要想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必须自己先进入情境。一般的品德课堂中,教师正确把握了教学内容后,便可用有声有色、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环境中去,使他们通过语言富有想象的张力,强烈地感受生活的具象与真实,激发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情感。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以积极亢奋的状态处于情感氛围之中,不知不觉便身临其境。如教学《做有礼貌的小学生》一课时,教师利用与学生相互介绍的机会,把学生巧妙地带进课堂学习中,在相互的交流中积极诱导学生使用礼貌语言,创造一个使用礼貌用语的环境,使学生感受到礼貌用语的魅力,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了思想和情感的铺垫。
六、 借助音乐旋律创设教学情境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能调动人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在教学中恰当地选用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歌曲来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创设了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从优美的声音中,表现情境内容,产生情感效应。如果是歌曲演唱,那么学生在唱歌中,更易感悟歌曲内容,触动情感之弦。如《看我多精神》一课教学中模拟站岗、走路时,播放激奋人心的军歌,在《我换牙了》一课教学中模拟刷牙时,播放《刷牙歌》,等等,一个个牵动人心的音符以最快的速度让学生进入所扮演的角色,进入情景,一切就在这情不自禁间悄然进行。
总之,“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小学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巧妙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入境入情,身心浸润其间,使其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江苏省无锡靖海实验小学 214000)
【关键词】品德课堂 教学情境 创设
教学情境(teaching scenarios),是教师为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的,能引起学生情感和心理反应的,对课堂教学实效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的氛围和环境。小学品德教学的实践表明,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情境,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激发、知识领悟、情感共鸣、道德培养,真切提升品德课堂的教学实效。
一、 借助影像重现创设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小学品德教材就是这样的书籍,它是图文并茂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学生看到教材插图,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教学《和动物做朋友》一课时,教师活用教材插图,还补充了有关动物的资料,让学生在直观可视的情境下,观察、思考、表达、体会和感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学生的价值观目标自然而然地达成了。
借助现代化网络,将生活片段制成影像,做成课件,再现生活情境,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如教学《我的牙齿》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龋齿,不仅播放了动画资料,还积极创设“吃完东西后的漱口水的比较”“观察被醋泡过的鸡蛋”等实验情境,与学生一起来探究牙病的成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清洁口腔和牙齿是护牙、健牙的关键。又如教学《56个民族56枝花》一课,可以运用网络搜寻各少数民族多彩的风情;教学《不能忘记的历史》一课时,可以在网上参观纪念馆,瞻仰纪念碑。总之,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查阅和运用网络资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教学实效。
二、 借助设疑置问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蕴含问题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好奇、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创设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典型性、新颖性、探求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如教学《不上当受骗》一课时,有教师通过放一段录像创设多维互动的问题情境:小明轻信坏人的话被人贩子骗上车,现在他该怎么办才能逃脱坏人的魔掌?比一比,哪种方法最安全、最有效?扣人心弦的设疑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结合课本充分思考、想象、探索,并创造性地运用道德知识来分析面临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学生为小明想出许多脱离危险的办法。就是因为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从以往单线单向的学习方式,演变为从探索道德知识到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后逐步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双向互动结构,大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借助故事讲述创设教学情境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品德教材正是以故事为基本线索,从中阐明道理,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生动的故事来描绘情境、渲染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以境激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如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时,有教师向学生讲述《凡卡的故事》,将守信的凡卡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从而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需要诚信,为人要诚信,表里如一,遵守诺言。这样有利于学生感悟故事中的道德观点,对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设置故事情境能使学生专注地去听、去看、去体会、去感悟,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对道德行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
四、 借助活动体验创设教学情境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作用。教师创设生动的游戏场景,制造特定的氛围,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逐渐完成从情到理的深化。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新课伊始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有教师让学生玩游戏“猜成语”,游戏中学生耍赖的举动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这节课的投入程度,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这节课的情境中。
创设活动情境,还能让学生接触、观察、体验他们未曾经历、未曾听说的社会现象、社会事物,使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更深更广的认识,提高辨别力和判断力。如教学《关爱残疾人》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学会尊重、关心残疾人。有教师就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用黑布蒙住双眼,或吊挂一条手臂,扮演盲人或独臂人的一些生活起居。学生通过扮演残疾人,充分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和艰辛,从而激发同情、理解、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五、 借助生動语境创设教学情境
要想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必须自己先进入情境。一般的品德课堂中,教师正确把握了教学内容后,便可用有声有色、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环境中去,使他们通过语言富有想象的张力,强烈地感受生活的具象与真实,激发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情感。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以积极亢奋的状态处于情感氛围之中,不知不觉便身临其境。如教学《做有礼貌的小学生》一课时,教师利用与学生相互介绍的机会,把学生巧妙地带进课堂学习中,在相互的交流中积极诱导学生使用礼貌语言,创造一个使用礼貌用语的环境,使学生感受到礼貌用语的魅力,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了思想和情感的铺垫。
六、 借助音乐旋律创设教学情境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它能调动人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在教学中恰当地选用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歌曲来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创设了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从优美的声音中,表现情境内容,产生情感效应。如果是歌曲演唱,那么学生在唱歌中,更易感悟歌曲内容,触动情感之弦。如《看我多精神》一课教学中模拟站岗、走路时,播放激奋人心的军歌,在《我换牙了》一课教学中模拟刷牙时,播放《刷牙歌》,等等,一个个牵动人心的音符以最快的速度让学生进入所扮演的角色,进入情景,一切就在这情不自禁间悄然进行。
总之,“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小学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巧妙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入境入情,身心浸润其间,使其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江苏省无锡靖海实验小学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