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公安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取得了长足发展。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今,全国各省市的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除极少数外,都已经升格为公安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公安本科教育的重头戏。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生力量,新建公安本科院校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合格的本科院校。
一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关于内涵式发展,华中师范大学董泽芳教授认为,“内涵发展”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涉及质量提高、学科和科研水平提升、教师队伍和人才水平、制度创新、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和效益提高等多个方面。浙江大学徐小洲教授认为,应该从内外关系来看待内涵发展,一看是否符合大学规律;二看是否促进大学发展;三看是否促进社会进步。讲内涵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涉及办学的各个方面并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鲁东大学乔万敏教授提出,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周先雁教授指出,如果说外延式发展重点强调发展的数量方面的规定性,那么内涵式发展则重点强调发展的质量方面的规定性。
我们认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以学校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通过结构调整、要素优化、挖掘潜力等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而展开的一系列建设活动。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定位
目标是发展的指向针、行动的指南针。构建明确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前提和基础。湖南警察学院自2010年成功升本以来,坚持“提高质量是核心、特色发展是关键、服务公安是源泉、协调发展是保证”的内涵发展指导思想,围绕“怎样办好一所合格的公安本科院校”、“怎样转型为一名合格的本科学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主题,展开专题讨论学习,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目标定位体系。一是办学目标定位: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立足公安,服务社会;以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成人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以公安学和公安技术学为主体专业,适度发展法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类专业;以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为目标,统筹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把学院建设成为公安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在职民警的培训基地、公安理论和公安技术的研发基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型公安本科院校。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坚持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并重,坚持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并重,坚持科学人文素质与警察专业素质并重,全面培养和造就政治可靠、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专业过硬、身心健康,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警务专门人才。
三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以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培育特色优势专业
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平台,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建设的关键是根据学校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专业建设的目标是推进专业特色的培育和特色专业的形成,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湖南警察学院自从升本以来,加强本科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了专业的建设水平。一是立足公安、面向社会,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学院结合湖南省经济发展和公安机关的实际,按照“按需开办、灵活设置、宽窄并存”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安为依托,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特色,根据社会和公安机关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二是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同类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开展专题讨论研究和专家咨询,充分论证,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增设新专业;三是以创重点、特色专业为目标,做好省级重点、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培育工作,启动了校级特色专业建设工程,遴选了一批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加大投入,重点建设,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目前,学院建有教育部改革试点专业1个、“十二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3个。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提升了本科专业的建设水平。
(二)以重点(特色)学科建设为目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学科是高校承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基础,也是学校学术水平、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主要标志。学科建设是涉及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它是高等学校科研、学术发展的源头;是促进学术带头人成长,改善学术梯队结构的关键;是高等学校形成自身优势与特色,提高社会地位与影响的根本。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存在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学科建设主体意识不强、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合理规划学科布局,强化学科梯队和学科基地建设,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
湖南警察学院升本以来,将学科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一是建立了学科建设组织,由科研处负责学科建设工作。先后制定有关学科建设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学科发展方向、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二是通过开展学科建设研讨会,全面强化教师的学科意识、科研意识,增进科研与教学相互融通的理念,理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三是统筹规划和协调学科设置以及相邻学科、跨学科的合作及专业群、学科群的建设;申报、遴选和滚动建设省、校级重点建设(扶持)学科,目前,学院民商法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法学、治安学和侦查学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四是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和专业群建设的综合优势,加大力度建设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学科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目前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中心”、“鉴真司法鉴定中心”、“公安数字技术实验室”、“DNA实验室”、“测谎室”、“消防实验室”等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省部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公安理论与公共安全研究基地”、“公安部湖南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心理行为训练基地”等基地建设效果显著,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另外,学校还建有29个科研实验室,10个研究所,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公安本科院校,湖南警察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近四年来,我院教师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28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省级奖3项;出版学术专著22本,主编教材32本,公开发表论文1049篇,其中SCI、EI、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3篇,SCI、EI、ISTP收录31篇,CSSCI核心库来源期刊52篇;承担科研项目45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全国教育规划项目2项,公安部科技项目10项,另有其他省部级项目168项。科研项目数及其经费增长速度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三)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建设是做好专业建设的基础,没有若干高水平的核心课程作为支撑的专业,不可能是高水平的有特色的专业。2010年升本后,湖南警察学院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一是通过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使各教学单位,积极用学科建设成果返哺专业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将科研成果充实到课程教学中,多开设高水平、有特色的选修课程。二是有计划地将校级以上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建成校级以上精品课程。三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课程网络平台,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将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目前,学院共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精品课程22门。
(四)以名师、新秀的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作为一所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公安本科院校,湖南警察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教学观念落后;公安专业引进“三高”人才难;公安业务教师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薄弱;学科与学术带头人稀缺;学科梯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面对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湖南警察学院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了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完善院内人事聘任制度,实行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淡化身份管理,加强岗位和聘后管理,实行评聘分离。二是改革院内分配制度。探索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薪酬体系改革方案,提高一线教师、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薪酬待遇,实行优质高酬,对学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教职工给予重奖,近三年,学院对153位高学历、高职称和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每人奖励笔记本电脑一台,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公安机关实习、调研和挂职锻炼;四是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在职学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学院出台相应文件,报销学费。五是鼓励和支持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到国内名校和科研院所进修、访学以及参加高层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使其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以盘活人才队伍存量。六是加强对高级人才的引进,着重从重点院校引进急需的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等学科带头人,从公安机关引进一批有丰富实战经验、取得了硕士以上学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优秀民警。升本以来,学院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引进和培养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切实落实引进人才的相关待遇,在职务聘任、安家费、启动费、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等方面做好配套服务与保障工作。
(五)以重点教改项目研究和成果推广为动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加强省级教改项目和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的立项管理,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要优先资助;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从事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加强教改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提升工作,注重教学成果的系统建设和培育工作,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湖南警察学院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用教学改革推进内涵建设。一是以重点教研成果为抓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我们坚持“三个符合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的符合度;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的符合度,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二是推进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坚持“教学、科研、实战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了“六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分层、连续、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以精品课程及网络课程建设为纽带,以教学大纲为抓手,及时更新、整合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四是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通过研究性教学示范、研究性教学教案的遴选和研究性教学竞赛等系列活动,倡导研究性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带动教学改革。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多媒体课件准入制度,开展多媒体课件竞赛,邀请教学名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示范等等,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的作用。
(六)以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为抓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作为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其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很关键。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契机,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鼓励教师设计各类实验开放项目,推进实验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湖南警察学院以心理行为训练和公安部湖南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全方位地构建了涵盖课程体系、师资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公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和学分比例,从各个方面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坚持集中实习和假期见习相结合的实习制度,组织学生到公安机关实习、见习,参与侦查破案,掌握警务技战术;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52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32个,其中8个为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四是经常开展和参加警务技能竞赛,提升了学生的实战能力。近年来,学院除了经常开展警务技能竞赛外,还先后组织公安专业学生参与第16届亚运会、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2012年8月,学院师生参加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全国公安院校本科组一等奖,刘春婷、张明、曹章三位同学获个人四项全能一等奖的好成绩。学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初见成效,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深受公安机关欢迎。 (七)以重点抽查和常态监控为手段,保证教学质量
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所新建地方公安本科院校,湖南警察学院清醒地认识到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学院把构建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采取了切实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组织保障体系。学校设置了由院长助理主管的教学质量监控科,实行教学管理运行与教学质量监控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教学质量监控科、教务部门与系(部)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改变了以往教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模式。二是改革教学督导制度,构建了院、系二级教学督导制度,对学校的教学及管理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部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三是完善了学校的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构建了由教学质量管理文件系统、信息采集系统、评价与监测系统、信息反馈改进系统等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使质量监控不仅评教、评学,还要评管,真正体现了学校切实重视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发展的办学思想,体现了学校对社会、家长、用人单位、学生的庄严承诺。
总之,内涵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但只要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正确的办学定位,切实加强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荣富.如何理解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及评价[J].大学:学术版,2009(10):40-49.
[2]乔万敏.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 97-100.
[3]周先雁.内涵建设: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根本[J].湖南社会科学,2009(6):160-162.
[4]傅大友.关于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8(6).
[5]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6]杨春生.内涵建设:地方高校“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J].高校教育管理,2011(1).
一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关于内涵式发展,华中师范大学董泽芳教授认为,“内涵发展”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涉及质量提高、学科和科研水平提升、教师队伍和人才水平、制度创新、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和效益提高等多个方面。浙江大学徐小洲教授认为,应该从内外关系来看待内涵发展,一看是否符合大学规律;二看是否促进大学发展;三看是否促进社会进步。讲内涵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涉及办学的各个方面并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鲁东大学乔万敏教授提出,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周先雁教授指出,如果说外延式发展重点强调发展的数量方面的规定性,那么内涵式发展则重点强调发展的质量方面的规定性。
我们认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以学校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通过结构调整、要素优化、挖掘潜力等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而展开的一系列建设活动。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定位
目标是发展的指向针、行动的指南针。构建明确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前提和基础。湖南警察学院自2010年成功升本以来,坚持“提高质量是核心、特色发展是关键、服务公安是源泉、协调发展是保证”的内涵发展指导思想,围绕“怎样办好一所合格的公安本科院校”、“怎样转型为一名合格的本科学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等主题,展开专题讨论学习,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目标定位体系。一是办学目标定位: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立足公安,服务社会;以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成人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以公安学和公安技术学为主体专业,适度发展法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类专业;以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为目标,统筹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把学院建设成为公安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在职民警的培训基地、公安理论和公安技术的研发基地,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型公安本科院校。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坚持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并重,坚持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并重,坚持科学人文素质与警察专业素质并重,全面培养和造就政治可靠、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专业过硬、身心健康,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警务专门人才。
三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以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培育特色优势专业
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平台,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建设的关键是根据学校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专业建设的目标是推进专业特色的培育和特色专业的形成,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湖南警察学院自从升本以来,加强本科专业的内涵建设,提高了专业的建设水平。一是立足公安、面向社会,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学院结合湖南省经济发展和公安机关的实际,按照“按需开办、灵活设置、宽窄并存”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安为依托,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的特色,根据社会和公安机关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二是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同类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开展专题讨论研究和专家咨询,充分论证,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增设新专业;三是以创重点、特色专业为目标,做好省级重点、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培育工作,启动了校级特色专业建设工程,遴选了一批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加大投入,重点建设,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目前,学院建有教育部改革试点专业1个、“十二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3个。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提升了本科专业的建设水平。
(二)以重点(特色)学科建设为目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学科是高校承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基础,也是学校学术水平、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主要标志。学科建设是涉及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它是高等学校科研、学术发展的源头;是促进学术带头人成长,改善学术梯队结构的关键;是高等学校形成自身优势与特色,提高社会地位与影响的根本。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存在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学科建设主体意识不强、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合理规划学科布局,强化学科梯队和学科基地建设,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
湖南警察学院升本以来,将学科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一是建立了学科建设组织,由科研处负责学科建设工作。先后制定有关学科建设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学科发展方向、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二是通过开展学科建设研讨会,全面强化教师的学科意识、科研意识,增进科研与教学相互融通的理念,理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三是统筹规划和协调学科设置以及相邻学科、跨学科的合作及专业群、学科群的建设;申报、遴选和滚动建设省、校级重点建设(扶持)学科,目前,学院民商法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法学、治安学和侦查学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四是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和专业群建设的综合优势,加大力度建设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学科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目前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中心”、“鉴真司法鉴定中心”、“公安数字技术实验室”、“DNA实验室”、“测谎室”、“消防实验室”等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省部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公安理论与公共安全研究基地”、“公安部湖南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心理行为训练基地”等基地建设效果显著,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另外,学校还建有29个科研实验室,10个研究所,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公安本科院校,湖南警察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近四年来,我院教师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28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省级奖3项;出版学术专著22本,主编教材32本,公开发表论文1049篇,其中SCI、EI、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3篇,SCI、EI、ISTP收录31篇,CSSCI核心库来源期刊52篇;承担科研项目45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全国教育规划项目2项,公安部科技项目10项,另有其他省部级项目168项。科研项目数及其经费增长速度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三)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建设是做好专业建设的基础,没有若干高水平的核心课程作为支撑的专业,不可能是高水平的有特色的专业。2010年升本后,湖南警察学院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一是通过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使各教学单位,积极用学科建设成果返哺专业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将科研成果充实到课程教学中,多开设高水平、有特色的选修课程。二是有计划地将校级以上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建成校级以上精品课程。三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课程网络平台,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将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目前,学院共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精品课程22门。
(四)以名师、新秀的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作为一所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公安本科院校,湖南警察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教学观念落后;公安专业引进“三高”人才难;公安业务教师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薄弱;学科与学术带头人稀缺;学科梯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面对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湖南警察学院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了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完善院内人事聘任制度,实行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淡化身份管理,加强岗位和聘后管理,实行评聘分离。二是改革院内分配制度。探索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薪酬体系改革方案,提高一线教师、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薪酬待遇,实行优质高酬,对学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教职工给予重奖,近三年,学院对153位高学历、高职称和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每人奖励笔记本电脑一台,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公安机关实习、调研和挂职锻炼;四是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在职学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学院出台相应文件,报销学费。五是鼓励和支持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到国内名校和科研院所进修、访学以及参加高层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使其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以盘活人才队伍存量。六是加强对高级人才的引进,着重从重点院校引进急需的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等学科带头人,从公安机关引进一批有丰富实战经验、取得了硕士以上学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优秀民警。升本以来,学院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引进和培养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切实落实引进人才的相关待遇,在职务聘任、安家费、启动费、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等方面做好配套服务与保障工作。
(五)以重点教改项目研究和成果推广为动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加强省级教改项目和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的立项管理,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要优先资助;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从事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加强教改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提升工作,注重教学成果的系统建设和培育工作,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湖南警察学院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用教学改革推进内涵建设。一是以重点教研成果为抓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我们坚持“三个符合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的符合度;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的符合度,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二是推进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坚持“教学、科研、实战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了“六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分层、连续、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以精品课程及网络课程建设为纽带,以教学大纲为抓手,及时更新、整合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四是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通过研究性教学示范、研究性教学教案的遴选和研究性教学竞赛等系列活动,倡导研究性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带动教学改革。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多媒体课件准入制度,开展多媒体课件竞赛,邀请教学名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示范等等,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的作用。
(六)以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为抓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作为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其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很关键。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契机,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鼓励教师设计各类实验开放项目,推进实验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湖南警察学院以心理行为训练和公安部湖南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全方位地构建了涵盖课程体系、师资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公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和学分比例,从各个方面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坚持集中实习和假期见习相结合的实习制度,组织学生到公安机关实习、见习,参与侦查破案,掌握警务技战术;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52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32个,其中8个为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四是经常开展和参加警务技能竞赛,提升了学生的实战能力。近年来,学院除了经常开展警务技能竞赛外,还先后组织公安专业学生参与第16届亚运会、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2012年8月,学院师生参加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全国公安院校本科组一等奖,刘春婷、张明、曹章三位同学获个人四项全能一等奖的好成绩。学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初见成效,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深受公安机关欢迎。 (七)以重点抽查和常态监控为手段,保证教学质量
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所新建地方公安本科院校,湖南警察学院清醒地认识到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学院把构建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采取了切实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组织保障体系。学校设置了由院长助理主管的教学质量监控科,实行教学管理运行与教学质量监控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教学质量监控科、教务部门与系(部)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改变了以往教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模式。二是改革教学督导制度,构建了院、系二级教学督导制度,对学校的教学及管理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部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三是完善了学校的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构建了由教学质量管理文件系统、信息采集系统、评价与监测系统、信息反馈改进系统等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使质量监控不仅评教、评学,还要评管,真正体现了学校切实重视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发展的办学思想,体现了学校对社会、家长、用人单位、学生的庄严承诺。
总之,内涵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但只要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正确的办学定位,切实加强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荣富.如何理解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及评价[J].大学:学术版,2009(10):40-49.
[2]乔万敏.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 97-100.
[3]周先雁.内涵建设: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根本[J].湖南社会科学,2009(6):160-162.
[4]傅大友.关于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8(6).
[5]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6]杨春生.内涵建设:地方高校“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J].高校教育管理,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