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党建工作一直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摇篮,也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响应号召,十分重视学生党团建设,更务实求新,在理论与实践上成果颇丰,提出并实行如电子党校、流动党员之家、网络支部大会、学生党员辅导员助理制等,都是适应新时期、新需求的创新之举。
但是,真正要将学生党团建设做实做好,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本文基于多个高校的工作实践、以健雄学院为例,尝试以“老带新”机制为切入点,从学校实际可利用资源现状和发展需求出发、以人为本,完善其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加强师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以促进学校长期的良性发展和稳定。
一学生党团建设的显性问题及成因
1工作内容较流于形式,重点工作不够突出
十八大时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增入党建工作内容,从而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完善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的“六位一体”。
学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为此培养了一支专业精干的辅导员队伍,但现实是辅导员任务量较集中、常规管理方式相对传统,导致未能将工作重心回归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来;以会议、活动等形式开展的工作思想定位较低、流于形式,除了党、团日活动和主题研讨会等活动外,与团学实际、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有所脱节。
2工作机制上缺乏一个抓手、多线并行,多条线拥有学生本位的共同价值观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就业能手的共同目标,但是联系不够紧密、合力作用的最大化较难发挥
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是由校党委牵头、由院系党组织负责、党员辅导员参与,形成“院-系-团支部”的工作体系,但学工部、职业素质中心、团委、关工委等机构也十分重视并着力于学生的主流思想、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且学生自组社团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形成了多条线并进的繁荣势头,但联系不够紧密、也容易导致工作重复、人力物力资源的成本增加,部门间就共同目标的相互促进作用较难发挥、难以将学生党建工作实效发挥到最大。
3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结合学生发展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学生党建的作用应更多在思政教育、青年后备力量培养、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引领、学生管理、班团建设、就创业服务上落脚,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但是受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限短(2~2.5年)、课程紧等现实因素的限制,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时间较短,对发展对象的后期跟踪、监督教育较难;由于专项培训、任务锻炼机会少,发展对象的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未有很好的服务学生群众、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高职院校欲培养就业能手、就业率是招生、专业发展的晴雨表,但是学生党支部很少参与实习就业指导、企业文化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等青年就创业服务;结合生源的普遍特点,党支部帮困助困如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帮助生活困难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发挥学生党建的实效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要切实发挥作用,需要从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员管理,建设保障体系和阵地建设等多个方面下功夫,结合以上分析的学院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发挥学生党建实效,需整合现有资源、厘清思路、创新管理和工作机制。
1做实“老带新”机制,厘清学生党建工作人员构架
高校参与学生管理、教育的人员无外乎教师和学生自身,而有的教师一人拥有多重身份如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团总支书记、学生支部书记、课程教师等,有的学生一人兼有班长、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发展对象等多重角色,责任集中,而另一些教师党员和优秀团员积极分子的先进性少有发挥。因此,学院提出“老带新”机制,即:老教师带新教师(党员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党员带学生党员或发展对象—学生党员或发展对象带一个新生班级。这个老带新、连环结对子的机制既体现了发展的传承性、加强师生的联系紧密性,下放一定的班团建设压力,也能培养和发挥优秀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员角色定位,也有助于其他条线的形式主题相似的教育活动资源整合,体现以党建为抓手、班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并进的思政教育思路。
这里的老教师以系部负责人为主,兼有学生管理类的资深老教师,主要指导新教师的工作和政治理论素养提高。这里的新教师指新辅导员、班主任等,向上学习理论知识和管理思路、提高示范性,向下组织参与党员发展事宜、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其他各类活动。这里的学生党员或发展对象不仅要接受理论学习,更要以新生班级为服务对象展开实践,一能分担学生管理工作压力、二能从实践中践行先进性、接受考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发展对象的产生要紧密联系团学评优结果,做到不浪费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可靠的优秀团学干部、自立自强之星、学习之星,做到学生潜力的最大发挥和最优化培养。
2创新运行机制,明确责任和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因为要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重点,紧密联系团建、学生管理、就创业服务等,所以每个系要明确条线人员和责任分工,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人员成形后,还需要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选拔制度,如专业要求、老教师的资历要求、学生发展对象人数超额的话需要竞聘等;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如学生党员与新生班级结对子工作定位可以相当于一些院校的“辅导员助理”协助班团管理,老带新可以借用学校“青培工程”的理念,指定培养手册,明确指导和学习的义务和责任,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三是创新考核评优,引入“胜任力”测评模型考察“老”的指导工作实施和“新”的成效,将成效绩效化、项目化,重点考察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践行情况、党日活动的“引进来、走出去实效”、学生党员或发展对象的任务完成质量等。
这样形成学习指导、青年培养、活动跟进一条线,做到有制度监督、有制度保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真正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 3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加强阵地建设,扩大工作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学生党建工作还有一大任务就是主流思想的宣传引领,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日,自媒体、电子报刊等媒体形式日趋流行,学生党建工作作为教育培养青年人的工作,更应与时俱进、开辟新阵地、发挥网络平台的及时、面广的作用。
继“流动党员之家”、“博客圈”、“微博助党团建设”等创新之后,学校引进了电子办公CRP平台,这既有助于教育技术现代化,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政教育、学生管理的广泛性和及时性,也可以逐渐推广无纸化办公如记录电子台账;结合“老带新机制”,设立电子连心桥,记录培养联系心得;针对学生党员毕业后流失迅速的问题,建立“党小组微信圈”等保障毕业后的联系监督;结合学生专业社团和技能创新大赛开发手机软件如“党建手机播报”等进行政策思想、活动成效的及时宣传反馈,这些利用新媒体、现代技术建立起来的党建新平台,都符合党建需要和现状需求,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材料备案的效率。
4建立制度保障,提高师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可行性
人员组织和运行机制成型后,怎么调动参与者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这就需要强有力制度的保障。就青年教师而言,党建工作创新是责无旁贷的任务,向老教师学习结对子也算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权益。学校通过《青年培养手册》来规定青年教师在该机制下的权利和义务,与老教师签订协议,要求定期填写工作日志和学习心得;就老教师而言,通过工作量奖励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定期对新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并于年底就工作表现进行荣誉表彰;对于学生而言,有系部和学校共同建立专项基金,根据其所在的年级,对二年级学生以勤工助学的名义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由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多方评价将其工作表现,并给予德育学分奖励;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以留校实习的名义认定他们的工作,由系部、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以及人事处共同考核,发放实习工资,并在评优考核、发展对象考察中予以优先认定,在今后就业予以优先推荐。当然,该工作机制整体的运行更需要其它部分的政策支持和新媒体相关技术的升级,这样才能得到工作成效的真正体现。
三实践评价
建立和完善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人员构架、运行机制,尝试“老带新”工作模式、开辟网络新媒体工作平台,能促使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有助于发挥教师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为学生自我管理提供锻炼平台、更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团学活动、党员学习活动、开展,提高党建工作和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的层次和思想性,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更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当然,这一理念的实施也存在现实问题,如需要结合学院人力资源和财力实际进行深入调研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员组织、制度和保障方案,需要各部门协调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需要斥资升级硬件设施如电脑、应用软件平台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个人成长的规划指导和跟踪等,这些也都是理论和实践上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立新,赵霄.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着力点探析[J].科教文汇,2009(2):240-241.
[2]费翔,李耀荣,张毅.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6):5-7.
[3]廖明芳.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32-33.
但是,真正要将学生党团建设做实做好,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本文基于多个高校的工作实践、以健雄学院为例,尝试以“老带新”机制为切入点,从学校实际可利用资源现状和发展需求出发、以人为本,完善其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加强师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以促进学校长期的良性发展和稳定。
一学生党团建设的显性问题及成因
1工作内容较流于形式,重点工作不够突出
十八大时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增入党建工作内容,从而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完善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的“六位一体”。
学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为此培养了一支专业精干的辅导员队伍,但现实是辅导员任务量较集中、常规管理方式相对传统,导致未能将工作重心回归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来;以会议、活动等形式开展的工作思想定位较低、流于形式,除了党、团日活动和主题研讨会等活动外,与团学实际、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有所脱节。
2工作机制上缺乏一个抓手、多线并行,多条线拥有学生本位的共同价值观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就业能手的共同目标,但是联系不够紧密、合力作用的最大化较难发挥
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是由校党委牵头、由院系党组织负责、党员辅导员参与,形成“院-系-团支部”的工作体系,但学工部、职业素质中心、团委、关工委等机构也十分重视并着力于学生的主流思想、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且学生自组社团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形成了多条线并进的繁荣势头,但联系不够紧密、也容易导致工作重复、人力物力资源的成本增加,部门间就共同目标的相互促进作用较难发挥、难以将学生党建工作实效发挥到最大。
3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结合学生发展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学生党建的作用应更多在思政教育、青年后备力量培养、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引领、学生管理、班团建设、就创业服务上落脚,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但是受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限短(2~2.5年)、课程紧等现实因素的限制,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时间较短,对发展对象的后期跟踪、监督教育较难;由于专项培训、任务锻炼机会少,发展对象的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未有很好的服务学生群众、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高职院校欲培养就业能手、就业率是招生、专业发展的晴雨表,但是学生党支部很少参与实习就业指导、企业文化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等青年就创业服务;结合生源的普遍特点,党支部帮困助困如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帮助生活困难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发挥学生党建的实效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要切实发挥作用,需要从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员管理,建设保障体系和阵地建设等多个方面下功夫,结合以上分析的学院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发挥学生党建实效,需整合现有资源、厘清思路、创新管理和工作机制。
1做实“老带新”机制,厘清学生党建工作人员构架
高校参与学生管理、教育的人员无外乎教师和学生自身,而有的教师一人拥有多重身份如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团总支书记、学生支部书记、课程教师等,有的学生一人兼有班长、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发展对象等多重角色,责任集中,而另一些教师党员和优秀团员积极分子的先进性少有发挥。因此,学院提出“老带新”机制,即:老教师带新教师(党员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党员带学生党员或发展对象—学生党员或发展对象带一个新生班级。这个老带新、连环结对子的机制既体现了发展的传承性、加强师生的联系紧密性,下放一定的班团建设压力,也能培养和发挥优秀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员角色定位,也有助于其他条线的形式主题相似的教育活动资源整合,体现以党建为抓手、班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并进的思政教育思路。
这里的老教师以系部负责人为主,兼有学生管理类的资深老教师,主要指导新教师的工作和政治理论素养提高。这里的新教师指新辅导员、班主任等,向上学习理论知识和管理思路、提高示范性,向下组织参与党员发展事宜、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其他各类活动。这里的学生党员或发展对象不仅要接受理论学习,更要以新生班级为服务对象展开实践,一能分担学生管理工作压力、二能从实践中践行先进性、接受考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发展对象的产生要紧密联系团学评优结果,做到不浪费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可靠的优秀团学干部、自立自强之星、学习之星,做到学生潜力的最大发挥和最优化培养。
2创新运行机制,明确责任和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因为要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重点,紧密联系团建、学生管理、就创业服务等,所以每个系要明确条线人员和责任分工,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人员成形后,还需要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选拔制度,如专业要求、老教师的资历要求、学生发展对象人数超额的话需要竞聘等;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如学生党员与新生班级结对子工作定位可以相当于一些院校的“辅导员助理”协助班团管理,老带新可以借用学校“青培工程”的理念,指定培养手册,明确指导和学习的义务和责任,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三是创新考核评优,引入“胜任力”测评模型考察“老”的指导工作实施和“新”的成效,将成效绩效化、项目化,重点考察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践行情况、党日活动的“引进来、走出去实效”、学生党员或发展对象的任务完成质量等。
这样形成学习指导、青年培养、活动跟进一条线,做到有制度监督、有制度保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真正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 3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加强阵地建设,扩大工作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学生党建工作还有一大任务就是主流思想的宣传引领,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日,自媒体、电子报刊等媒体形式日趋流行,学生党建工作作为教育培养青年人的工作,更应与时俱进、开辟新阵地、发挥网络平台的及时、面广的作用。
继“流动党员之家”、“博客圈”、“微博助党团建设”等创新之后,学校引进了电子办公CRP平台,这既有助于教育技术现代化,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政教育、学生管理的广泛性和及时性,也可以逐渐推广无纸化办公如记录电子台账;结合“老带新机制”,设立电子连心桥,记录培养联系心得;针对学生党员毕业后流失迅速的问题,建立“党小组微信圈”等保障毕业后的联系监督;结合学生专业社团和技能创新大赛开发手机软件如“党建手机播报”等进行政策思想、活动成效的及时宣传反馈,这些利用新媒体、现代技术建立起来的党建新平台,都符合党建需要和现状需求,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材料备案的效率。
4建立制度保障,提高师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可行性
人员组织和运行机制成型后,怎么调动参与者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这就需要强有力制度的保障。就青年教师而言,党建工作创新是责无旁贷的任务,向老教师学习结对子也算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权益。学校通过《青年培养手册》来规定青年教师在该机制下的权利和义务,与老教师签订协议,要求定期填写工作日志和学习心得;就老教师而言,通过工作量奖励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定期对新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并于年底就工作表现进行荣誉表彰;对于学生而言,有系部和学校共同建立专项基金,根据其所在的年级,对二年级学生以勤工助学的名义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由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多方评价将其工作表现,并给予德育学分奖励;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以留校实习的名义认定他们的工作,由系部、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以及人事处共同考核,发放实习工资,并在评优考核、发展对象考察中予以优先认定,在今后就业予以优先推荐。当然,该工作机制整体的运行更需要其它部分的政策支持和新媒体相关技术的升级,这样才能得到工作成效的真正体现。
三实践评价
建立和完善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人员构架、运行机制,尝试“老带新”工作模式、开辟网络新媒体工作平台,能促使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有助于发挥教师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为学生自我管理提供锻炼平台、更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团学活动、党员学习活动、开展,提高党建工作和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的层次和思想性,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更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当然,这一理念的实施也存在现实问题,如需要结合学院人力资源和财力实际进行深入调研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员组织、制度和保障方案,需要各部门协调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需要斥资升级硬件设施如电脑、应用软件平台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个人成长的规划指导和跟踪等,这些也都是理论和实践上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立新,赵霄.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着力点探析[J].科教文汇,2009(2):240-241.
[2]费翔,李耀荣,张毅.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6):5-7.
[3]廖明芳.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