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kk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辅助教学手段已成为了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将会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做任何事情,一旦失去兴趣将会导致效率低下,而要使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并且保持较长时间,单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在我们的课本当中,有的内容离我们农村学生的生活较远,由于学生见识少,对类似的事物从未遇见过,这样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教师靠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是很难把学生“说服”的。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能把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完美地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年级上册中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这篇写景的课文,把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是一篇景物描写表现力极强的文章。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用多媒体播放伴有歌曲《锡林郭勒美》的一段视频,把在广阔而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人们骑马牧羊、羊群奔跑、马儿撒欢、牛群吃草、鸟儿欢唱的欢腾景象展现在学生眼前,再加上描写此景的动听悠扬的歌声。刹那间,学生激情高涨,一边欣赏,一边赞不绝口,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此时,我便找准时机,点击问题,使学生把学习本文的兴趣推向了高潮,都想迫不及待走进课文。充分发挥媒体技术的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从而为学生学习本文储备了“充足的力量”。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点。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一般都靠教师的精心讲解,再加上各种形式的提问,还有精心设计的板书。这样,教师认为终于把一篇课文讲解清楚、讲透彻了,但在最后总结或利用其他的信息来反馈时,常常都会有“用心良苦”的遗憾在其中,有时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真正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有时甚至只有更少的同学理解。现在,信息技术把教师的“苦口婆心”给形象化、具体化了,为现代教学提供了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把在教师耐心讲解下还不能理解,体会不到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这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到每一个人都需要关爱,也应该把爱心献给别人。在理解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紧接着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A:在太阳的炙烤下,大地干裂无比;B:花儿凋零;C:草木枯黄;D:有人端着空碗仰望苍天;E:人和动物因焦渴而死去。学生通过看图理解了第一段中的“大旱灾、凋谢、枯黄、焦渴”等词。这时,我问学生:“同学们,在这个时候,动植物和每个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通过看图片,很容易回答出最需要的是水。教师接着说:“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自读课文(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由于观看了上面一组图片,知道了每个人对水的渴求(小姑娘也不例外),但小姑娘在找到了来之不易的水后,却一次又一次把水让给别人,从而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小姑娘的无私与博爱,正是小姑娘无私的爱让水罐也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奇迹般的变化。可见这组图片的展示为学生理解全文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师生实现教育信息的相互传递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一般都是通过学生交流本文重点内容、各种形式的提问、课堂练习、拓展延伸、实践应用等多种方式来完成。巩固练习方法就靠教师写了擦,擦了又写的板书,或者一尘不变的学生课内外作业。这不仅浪费课堂教学时间,限制了内容,而且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文的重难点内容、结构层次、练习内容,都一一的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这样,思路清晰,节奏明快,效率高,内容覆盖广,可变性强,直观性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功能,使问题变得有条不紊,练习变得轻松有趣。让本节课要求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从而很好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节奏,让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把可能出现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更符合学生实际,让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把多媒体应用于常规教学之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远离生活的事物展现于眼前,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书本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其他文献
英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开设小学英语课程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由此可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个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应该是教师神圣的天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使每一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都得到发展。下面就谈谈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的几点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用自己的微笑,让学生倍感亲切;有的教师用形象的肢体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严密性很高的学科,要表达数学的思想,传达数学的知识,对数学教师的语言要求很高,要用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掌握运用数学语言的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数学
期刊
教师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
期刊
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传授与被动的接收过程,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和思维碰撞的过程。学习过程应是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教学不仅是为教学服务,更重要的职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组织者应思考为学生搭建怎样的学习平台,引导者应思考怎样才能把学生引入学习活动中去,合作者应思考设计什么问题与他们进行情感交融和思维碰撞,这是老师们一直探索的问题;真正实现与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下面针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谈一下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有效地应用:  一、创设合作情境,培养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缺乏合作经验,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这些因素极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我
期刊
一、导入的概念  导入是指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正确而巧妙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更需要兴趣作为最重要的动力。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就显得极其重要。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可见,英语课
期刊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简要阐述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提高;计算能力;重要性;提高方法  一、帮助学生掌握算理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计算题
期刊
同学们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时要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在上课的时候,要边听边想,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对于一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得出答案的,应该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的分析题目,尽量自己去解决。确实不能自己的解决的,可以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怕别人下次澳华。经过老师或同学的讲解,会给自己一定的启发,把问题弄明白了,变成自己的知识,只有虚
期刊
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那么,教师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哪?我的教学方法与措施如下:  一、优化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把握艺术形象,产生阅读激情。教师从教材本身出发,发掘教材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理解、探索,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理解中体会形象美;在阅读想象中丰富意境美;在反复朗读中体验情感美。  【关键词】 阅读;培养;体念;审美;能力  语文教育工作者,是做一个技艺高超的教书匠,还是做一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