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在教育教学领域融合的不断深入,智慧校园建设已经从OA系统应用、数据平台搭建等迈向了对学生、教师在教学、课业、生活方方面面的智能服务。同时,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使教育教学公共资源社会共享,也是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未来趋势。
助勤预警系统
华东师范大学最近因为一张短信截图,一度跻身新浪微博热门搜索排行榜。一名在校女生因减肥减少了在校食堂就餐开销,触动学校的餐饮预警系统,收到了一条来自校方勤工俭学管理中心的关怀短信“同学你好,发现你上个月餐饮消费较少,不知是否有经济困难?如有困难,可电话、短信或邮件我。如无困难,也请回复一下,以便下月不再重复问询。”学校送温暖助困的新闻常见,但这次人们的关注点还在于学校体现关怀的新方式:华东师大利用预警系统跟踪学生的餐饮消费数据,出现低于警戒值就发出短信慰问,以确定学生是否有经济困难需要帮助。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中心主任沈富可教授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这一学生餐饮预警系统是华东师大勤工助学管理中心预警系统的模块之一,它对学生的餐饮消费数据进行阶段性的统计分析,如果低于全校学生每顿饭消费均额的60%,这些同学就会进入进一步核查的名单,需要人工进行精准的分析和考察,包括院系老师、学生本身、身边同学,最后再到干预和关注的过程。餐饮预警系统于2011年试运行,去年9月正式运行至今预警人次已经达到200多人,21名学生真正从中受益。不过,由于预警系统对饭卡消费金额与经济拮据的误判率高,目前只是作为学校资助的一个辅助手段。一方面,系统可以帮助“不想让老师发现,可能有困难又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家庭经济信息”的学生,同时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享受学校的帮困政策。
华东师范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从2002年就开始着手,从推行高校联名一卡通试点,到办公OA、师生数据库搭建,一次次在上海先行推进信息化与校园师生日常活动方方面面的融合。对于许多高校将大数据应用于教学方案、招生计划、就业指导等方面分析,沈富可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特殊情况: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免费师范生,招生与就业情况与综合类高校有所不同。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数据应用便侧重于为学生生活、学习服务。
教育云平台
随着智慧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地区先行探索教育信息化新型模式,共建“教育云平台”落实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规划,提供可推广的信息化教育创新模式和应用示范。
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与各类教育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云平台资源,建设区域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智慧教室,以满足云中教学、云中协作、互动课堂、教学协作、在线教育、远程教育、师生档案管理等应用,以先进的通信与协作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与技术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以此提供更多教学服务的功能,搭建完整的多媒体教学平台,辅助老师进行教学。同时,在教育云平台上,学校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一定的云存储空间,通过虚拟技术共享校方购买的软件,使学习的互动性和自由程度更高。据介绍,上述教育“云平台”还可以应用于多媒体教学、物联网接入授课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多屏互动,以及地理观测、心理测试等多个教学项目。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相关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授课互动性,减少学生“负重”,还将实现跨地域的师资培训、优质资源推送。
作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单位,华东师大目前正在牵头研制国家电子课本-电子书包技术标准,其试点的教育云平台应用方案正在其他区县进行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华东师范大学的普陀区、闵行区已试点电子书包、教育云服务应用,惠及1800多个中小学班级、8900余名基层教师。这将在上海推进国内课堂信息化和电子课本改革试点,有助于解决基础教育师资及资源差异这一难题。
教师教育支持系统
在教师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目前正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共同参与“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应用示范项目”。作为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中“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的十大新增应用示范子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也在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之上,建设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整合学校教师教育数字资源,面向师范生、教育硕士、中小学教师等群体,用户规模目前已达到10万人,来自30余所院校。
沈富可进一步介绍说,华东师范大学参与的教师教育支持系统,在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信息技术公共课教学、学前教师教育等领域中进行了重点应用,将与教师职前职后各阶段的身份关联,支持教师教育从职前到职后进修课程共享。
该系统平台已发布了包括课程教学、教育实践、观摩课案例、研修资源、视频、社区、评价等子系统,实现对多所大学开课互选、公开课程学习、非公开课程自由申请、远程教育见习、远程教育实习指导、在线研修等活动的支持。如今,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共同建设的685门教师教育课程和732余节次基础教育(含学前)观摩课案例已实现远程共享,资源量达到20T以上。这在空间上实现对多所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全面支持,实现教师教育的终身化,对支撑新一轮教育改革创新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助勤预警系统
华东师范大学最近因为一张短信截图,一度跻身新浪微博热门搜索排行榜。一名在校女生因减肥减少了在校食堂就餐开销,触动学校的餐饮预警系统,收到了一条来自校方勤工俭学管理中心的关怀短信“同学你好,发现你上个月餐饮消费较少,不知是否有经济困难?如有困难,可电话、短信或邮件我。如无困难,也请回复一下,以便下月不再重复问询。”学校送温暖助困的新闻常见,但这次人们的关注点还在于学校体现关怀的新方式:华东师大利用预警系统跟踪学生的餐饮消费数据,出现低于警戒值就发出短信慰问,以确定学生是否有经济困难需要帮助。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中心主任沈富可教授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这一学生餐饮预警系统是华东师大勤工助学管理中心预警系统的模块之一,它对学生的餐饮消费数据进行阶段性的统计分析,如果低于全校学生每顿饭消费均额的60%,这些同学就会进入进一步核查的名单,需要人工进行精准的分析和考察,包括院系老师、学生本身、身边同学,最后再到干预和关注的过程。餐饮预警系统于2011年试运行,去年9月正式运行至今预警人次已经达到200多人,21名学生真正从中受益。不过,由于预警系统对饭卡消费金额与经济拮据的误判率高,目前只是作为学校资助的一个辅助手段。一方面,系统可以帮助“不想让老师发现,可能有困难又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家庭经济信息”的学生,同时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享受学校的帮困政策。
华东师范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从2002年就开始着手,从推行高校联名一卡通试点,到办公OA、师生数据库搭建,一次次在上海先行推进信息化与校园师生日常活动方方面面的融合。对于许多高校将大数据应用于教学方案、招生计划、就业指导等方面分析,沈富可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特殊情况: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免费师范生,招生与就业情况与综合类高校有所不同。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数据应用便侧重于为学生生活、学习服务。
教育云平台
随着智慧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地区先行探索教育信息化新型模式,共建“教育云平台”落实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规划,提供可推广的信息化教育创新模式和应用示范。
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与各类教育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云平台资源,建设区域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智慧教室,以满足云中教学、云中协作、互动课堂、教学协作、在线教育、远程教育、师生档案管理等应用,以先进的通信与协作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与技术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以此提供更多教学服务的功能,搭建完整的多媒体教学平台,辅助老师进行教学。同时,在教育云平台上,学校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一定的云存储空间,通过虚拟技术共享校方购买的软件,使学习的互动性和自由程度更高。据介绍,上述教育“云平台”还可以应用于多媒体教学、物联网接入授课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多屏互动,以及地理观测、心理测试等多个教学项目。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相关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授课互动性,减少学生“负重”,还将实现跨地域的师资培训、优质资源推送。
作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单位,华东师大目前正在牵头研制国家电子课本-电子书包技术标准,其试点的教育云平台应用方案正在其他区县进行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华东师范大学的普陀区、闵行区已试点电子书包、教育云服务应用,惠及1800多个中小学班级、8900余名基层教师。这将在上海推进国内课堂信息化和电子课本改革试点,有助于解决基础教育师资及资源差异这一难题。
教师教育支持系统
在教师教学资源共享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目前正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共同参与“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应用示范项目”。作为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中“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技术升级和应用示范项目”的十大新增应用示范子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也在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之上,建设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整合学校教师教育数字资源,面向师范生、教育硕士、中小学教师等群体,用户规模目前已达到10万人,来自30余所院校。
沈富可进一步介绍说,华东师范大学参与的教师教育支持系统,在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信息技术公共课教学、学前教师教育等领域中进行了重点应用,将与教师职前职后各阶段的身份关联,支持教师教育从职前到职后进修课程共享。
该系统平台已发布了包括课程教学、教育实践、观摩课案例、研修资源、视频、社区、评价等子系统,实现对多所大学开课互选、公开课程学习、非公开课程自由申请、远程教育见习、远程教育实习指导、在线研修等活动的支持。如今,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共同建设的685门教师教育课程和732余节次基础教育(含学前)观摩课案例已实现远程共享,资源量达到20T以上。这在空间上实现对多所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全面支持,实现教师教育的终身化,对支撑新一轮教育改革创新将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