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07-02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上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追求,而教学又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全部艺术。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真实的知识,高尚的德行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小学数学教学,同样需要跟进步伐——导学式教学法。他是根据时代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自主、生动发展的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小学导学式教学法是是根据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的基本程序:情景导入——引入新知——应用实践——课堂小结等而创设的新的教学模式,他包括:“展标、导标、学标、教标、验标”等五个环节。
1.展标:即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的,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用什么方法来突破难点等,让学生自己心中有数。比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角》,第一课时角、线段、直线、和射线时,首先展示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线段、直线和射线,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学生看见这一目标后,就会在思想上引起注意或重视,怎样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达到教学目标。
2.导标:在教学过程中,‘导’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是‘导’中有‘学’,‘学’中有‘导’,‘导’指导‘学’,‘学’检验‘导’的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
当学生的视野里有了教学目标,思想上已经萌动了一些个人的达到目标的途径,但个人的思维往往受一些局限的限制,所以老师这时就可要指导一些学法,就是所谓的‘导’指导‘学’。比如看书自学、小组合作学等。在这一节教学中,我采用学生先自己看书学习,先从书本中去找角、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给它定义?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听听谁说的更有道理,看看那些孩子说的更具体,要求在10分钟之内完成。
3.学标:通过问题的导入,学生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此时,老师必须及时抓住和利用好时机,引导学生一环扣一环的去探究。同时老师注意巡视,听听学生的“心声”,特意留意学困生,给他们一起参加讨论,提高他们的兴趣,增加它们的积极性。
4.教标:这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环节,如何体验‘导’中的‘学’,‘学’中的‘导’。在这一课时中,由于是概念教学,概念较多,学生容易引起混淆,我采取逐一解决的方法,先解决什么叫线段,以小组为单位画画它,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信息反馈后,再抽一名孩子在黑板操作,然后,根据图形在一起再叙述线段的特征,展示板书,学生齐读。然后回到生活中去,说说生活中见到过那些线段?同样的方法学直线、射线。有端点吗?可以延长吗?能够度量吗?最后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加强理解。从生活中的射线引出角的概念。
5.验标:它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出完成书上的作业外,我找了一些学生在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去判断,去分析,如: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为什么?用放大镜看一个20度的角,放大10倍,这时叫就有200度。再有在一条直线中截取一条线段,在此中间找出有多少条射线等,在这些有趣的题目中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津津有味。从中体验出他们不但学会了今天的内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也体现了‘学’检验‘导’的原理。
二、导学式教学法的价值
导学式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由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索、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小学导学式教学法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贡献。通过展标、导标、学标、教标、验标,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并且有利于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理性质疑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导学式教学需要学生们合作与交流,这种讨论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广泛推行了“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当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的答案时,又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进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雅博”学校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创造性的艺术,是枯燥乏味的,而教学的艺术是教师专研教材,研究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它不但能传递人类文化遗产,还能健体增智,塑造人的心灵。愿我们所在的教育工作者,带着教育的艺术,创造更有效的课堂。让三圣教育撑起一片蓝天!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上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追求,而教学又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全部艺术。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真实的知识,高尚的德行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小学数学教学,同样需要跟进步伐——导学式教学法。他是根据时代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自主、生动发展的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小学导学式教学法是是根据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的基本程序:情景导入——引入新知——应用实践——课堂小结等而创设的新的教学模式,他包括:“展标、导标、学标、教标、验标”等五个环节。
1.展标:即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的,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用什么方法来突破难点等,让学生自己心中有数。比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角》,第一课时角、线段、直线、和射线时,首先展示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线段、直线和射线,能正确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学生看见这一目标后,就会在思想上引起注意或重视,怎样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达到教学目标。
2.导标:在教学过程中,‘导’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是‘导’中有‘学’,‘学’中有‘导’,‘导’指导‘学’,‘学’检验‘导’的一个动态平衡的发展过程。
当学生的视野里有了教学目标,思想上已经萌动了一些个人的达到目标的途径,但个人的思维往往受一些局限的限制,所以老师这时就可要指导一些学法,就是所谓的‘导’指导‘学’。比如看书自学、小组合作学等。在这一节教学中,我采用学生先自己看书学习,先从书本中去找角、线段、直线、射线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给它定义?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听听谁说的更有道理,看看那些孩子说的更具体,要求在10分钟之内完成。
3.学标:通过问题的导入,学生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此时,老师必须及时抓住和利用好时机,引导学生一环扣一环的去探究。同时老师注意巡视,听听学生的“心声”,特意留意学困生,给他们一起参加讨论,提高他们的兴趣,增加它们的积极性。
4.教标:这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环节,如何体验‘导’中的‘学’,‘学’中的‘导’。在这一课时中,由于是概念教学,概念较多,学生容易引起混淆,我采取逐一解决的方法,先解决什么叫线段,以小组为单位画画它,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信息反馈后,再抽一名孩子在黑板操作,然后,根据图形在一起再叙述线段的特征,展示板书,学生齐读。然后回到生活中去,说说生活中见到过那些线段?同样的方法学直线、射线。有端点吗?可以延长吗?能够度量吗?最后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加强理解。从生活中的射线引出角的概念。
5.验标:它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出完成书上的作业外,我找了一些学生在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去判断,去分析,如: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为什么?用放大镜看一个20度的角,放大10倍,这时叫就有200度。再有在一条直线中截取一条线段,在此中间找出有多少条射线等,在这些有趣的题目中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津津有味。从中体验出他们不但学会了今天的内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也体现了‘学’检验‘导’的原理。
二、导学式教学法的价值
导学式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由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索、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小学导学式教学法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贡献。通过展标、导标、学标、教标、验标,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并且有利于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理性质疑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导学式教学需要学生们合作与交流,这种讨论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广泛推行了“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当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的答案时,又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进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雅博”学校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创造性的艺术,是枯燥乏味的,而教学的艺术是教师专研教材,研究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它不但能传递人类文化遗产,还能健体增智,塑造人的心灵。愿我们所在的教育工作者,带着教育的艺术,创造更有效的课堂。让三圣教育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