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全球首部百集现代神话掌上木偶动漫电视剧《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选择古典名著与现代环保题材,运用镜头语言与木偶语言,创新木偶戏舞台与影视荧屏的有机融合。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好看、耐看、独创、有深度的国际化精品,力争成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具备国际水准的环境保护动漫大片为目标,是环保宣传的一个全新文化载体,为布袋木偶戏的
创新拓宽了木偶艺术发展之路。
【关键词】 漳州布袋木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影视;孙大圣;传承创新
漳州布袋木偶艺术,兼有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布袋木偶戏(傀儡戏剧种之一), 俗称掌中戏,又称“掌上木偶”、“手托傀儡”,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表演,动作夸张灵巧,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二是木偶头雕刻,即为木偶戏人物雕刻脸谱,以其工艺之精美而扬名海内外, 被称为“第一流的艺术”、“中国一绝”,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漳州木偶数次晋京并赴海外演出,其独特的木偶造型风格,别具一格的表演技巧、演出风格和演出形式,让人们对漳州木偶艺术赞叹不已。其中,全球首部百集现代神话掌上木偶动漫电视剧《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的面市,该片从容出入于古典名著和现代环保题材,纵横捭阖的镜头语言与木偶语言运用,木偶戏舞台与荧屏的兼容链接所提供的远不止是别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呈现,其思维和技术上交互发展更具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探讨。
一
《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其人物原型源于《西游记》,讲述孙悟空师徒穿越1300多年的时空重回人间,与现代人携手运用现代科技和智慧,与污染环境、危害地球生物生存的各种现代妖魔鬼怪进行艰苦曲折的不懈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现代神话故事。该剧在延续经典名著《西游记》原著语言风格的同时,又注入现代文化元素,塑造了唐教授、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以及观世音菩萨等家喻户晓、广大观众喜爱的神话人物。曾经,孙悟空帮助师傅西天取经,降妖除魔。如今,面对空气污染,噪音刺耳,气候多变,果树枯萎,山泉变色的生活,悟空果断变身环保大使,毫不犹豫地履行环保职责。“唐三藏”化身唐教授,是一位以“西天取经”的精神专心致力于研究环境问题的教授,师徒四人在海外留学生的协助下,最终取到了“环保真经”。除了塑造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外,本剧还新增了代表现代人的留学生伊可·普拉达(白种人)和安拉克力·麦克伦南(黑种人)等角色。环保题材涉及化学物质、各种有害垃圾、放射性等污染、过度砍伐森林、蚕食草地、气候变暖、风沙灾害、泥石流、超强台风泛滥、酸雨、沙漠化等,构建出林林总总的各种现代版的“妖魔鬼怪”。全片以妖艳、贪婪邪恶的“花皮妖”为线索,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每6集为一个完整故事,精彩引出了一批批威胁污染环境的“妖魔鬼怪”。借力于木偶戏精微的雕刻艺术,本片精心打造出富含现代美和契合影视表演的全新掌上木偶形象,穿着花俏服装的妖艳“花皮妖”和戴着眼镜的学识渊博“唐教授”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表演实践证明,布袋木偶很适合演绎神话剧,如孙大圣一个跟头翻到南天门、瞬间又转回到花果山等,而“腾云驾雾”,“飞天钻地”,“水底战”等神话故事情节都是木偶戏出神入化表演的拿手强项,在经典名著中融合环保题材,是木偶艺术的一次创新。该剧通过掌中木偶将环保理念的宣传与动漫融合的生动性、活泼性、趣味性以及幽默性搭档,将环保理念寓教于乐地展示给男女老少观众,倡导环境保护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美好人人共享,营造出人人关注环境、爱护地球的良好氛围,受众空间十分广阔。
二
《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运用动漫影视的表现手法,超越了传统木偶舞台的樊篱。传统的木偶戏舞台空间简洁、写意,是由时空自由的一桌二椅以及假定性的布城、车旗等传统艺术发展而来,前贤曾用“古今事业一宵中,万里路程咫尺间”来概括木偶艺术的写意舞台空间,用“明知是假,偏当真看,真见到真,反而觉假”来形容它的高度假定性,亦因此,人们把木偶艺术称为“想入非非的艺术”。《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在创作形式上突破了舞台限制,将掌上木偶与3D动漫科技有机融合,本片不用纯数码制作方式,而是按照1080p高清晰电视制式的格式标准摄制,影视场景将3D动画与实拍画面虚实结合,创造出适合现代审美和影视表演的“掌上木偶动漫”表现形式,使之既有3D动漫的夸张表现,又不乏真实、立体、灵巧等特点,又冲破了舞台剧简洁场景的围墙。该剧由6位演员演绎200多个不同角色的木偶,布袋木偶的舞台戏与动漫电视剧对演员表演提出了不同要求。舞台布袋木偶演员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将演员、角色、偶人三者统一,做到“指活腕灵”,让木偶“活”起来,木偶一上台,演员的思想感情就要与之形影不离,人偶合一,表达喜怒哀乐种种表情。而动漫布袋木偶剧剧情展现的空间大,舞台呈多层次、全方位呈现,为演员提供了多层次的表演空间,使演员的表演更加自由,更为灵活地运用更丰富的表演手法去塑造人物形象。但是,动漫影视要求演员与演员,演员与道具,演员与场景的紧密与巧妙结合,演员的表演要随镜头的变化而变化,塑造出故事情节与形象的角色。影视拍摄中的远景的表演,演员的动作幅度容易掌握;中景拍摄中,演员的动作要把握得敲到好处,否则容易出画;而近景的拍摄,则要体现细腻的动作;特写,主要是展现木偶头部雕刻的精细。这就要求演员既要具备演好舞台戏的高超操纵技艺,又要掌握恰到好处的影视表演诀窍。要使观众直接地感觉到木偶舞台与影视舞台的异同,让视觉效果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影视表演中,对于戴眼镜的“唐教授”,演员要在表情表演上显示其才气非凡的学者形象,动作操纵中彰显其深谋远虑的师长风范。“花皮妖”那副妖艳狡猾的狐狸样配上那全身抖动的奸笑,演员精彩演绎了妖怪“军师”的老谋深算。影视中“孙大圣”的“眨眼睛”、“搔痒”等动作充分表现了悟空的灵性;“腾云驾雾”鸟瞰“人间巨轮”时,又敏捷借助手、眼睛以及头部动作的配合做出了向远处探视的大圣形象,不失机灵活泼,展示了惟妙惟肖的个性艺术。
百集现代神话掌上木偶动漫电视剧《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以打造成好看、耐看、独创、有深度的国际化精品,并力争成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具备国际水准的环境保护动漫大片为目标,可以说是环保宣传的一个全新文化载体。在现代媒体异常发达的年代,木偶艺术在这一激流中如何绽放活力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媒体技术经历了无数次突破的21世纪,更由于博客、手机、微博等新媒介的叠现,艺术与受众的空间每每得到重新定义,也大大提升了艺术创作的路径选择的可能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布袋木偶”艺术如何进行传承创新是当下无可回避的话题,如何突破传统的表演空间,超越已有的艺术体验与经验,拓展传播公共空间等都有待我们不懈追求与努力。《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为布袋木偶戏的创新拓宽了木偶艺术发展之路,相信未来布袋木偶艺术的传承创新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创新拓宽了木偶艺术发展之路。
【关键词】 漳州布袋木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影视;孙大圣;传承创新
漳州布袋木偶艺术,兼有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布袋木偶戏(傀儡戏剧种之一), 俗称掌中戏,又称“掌上木偶”、“手托傀儡”,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表演,动作夸张灵巧,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二是木偶头雕刻,即为木偶戏人物雕刻脸谱,以其工艺之精美而扬名海内外, 被称为“第一流的艺术”、“中国一绝”,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漳州木偶数次晋京并赴海外演出,其独特的木偶造型风格,别具一格的表演技巧、演出风格和演出形式,让人们对漳州木偶艺术赞叹不已。其中,全球首部百集现代神话掌上木偶动漫电视剧《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的面市,该片从容出入于古典名著和现代环保题材,纵横捭阖的镜头语言与木偶语言运用,木偶戏舞台与荧屏的兼容链接所提供的远不止是别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呈现,其思维和技术上交互发展更具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探讨。
一
《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其人物原型源于《西游记》,讲述孙悟空师徒穿越1300多年的时空重回人间,与现代人携手运用现代科技和智慧,与污染环境、危害地球生物生存的各种现代妖魔鬼怪进行艰苦曲折的不懈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现代神话故事。该剧在延续经典名著《西游记》原著语言风格的同时,又注入现代文化元素,塑造了唐教授、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以及观世音菩萨等家喻户晓、广大观众喜爱的神话人物。曾经,孙悟空帮助师傅西天取经,降妖除魔。如今,面对空气污染,噪音刺耳,气候多变,果树枯萎,山泉变色的生活,悟空果断变身环保大使,毫不犹豫地履行环保职责。“唐三藏”化身唐教授,是一位以“西天取经”的精神专心致力于研究环境问题的教授,师徒四人在海外留学生的协助下,最终取到了“环保真经”。除了塑造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外,本剧还新增了代表现代人的留学生伊可·普拉达(白种人)和安拉克力·麦克伦南(黑种人)等角色。环保题材涉及化学物质、各种有害垃圾、放射性等污染、过度砍伐森林、蚕食草地、气候变暖、风沙灾害、泥石流、超强台风泛滥、酸雨、沙漠化等,构建出林林总总的各种现代版的“妖魔鬼怪”。全片以妖艳、贪婪邪恶的“花皮妖”为线索,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每6集为一个完整故事,精彩引出了一批批威胁污染环境的“妖魔鬼怪”。借力于木偶戏精微的雕刻艺术,本片精心打造出富含现代美和契合影视表演的全新掌上木偶形象,穿着花俏服装的妖艳“花皮妖”和戴着眼镜的学识渊博“唐教授”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表演实践证明,布袋木偶很适合演绎神话剧,如孙大圣一个跟头翻到南天门、瞬间又转回到花果山等,而“腾云驾雾”,“飞天钻地”,“水底战”等神话故事情节都是木偶戏出神入化表演的拿手强项,在经典名著中融合环保题材,是木偶艺术的一次创新。该剧通过掌中木偶将环保理念的宣传与动漫融合的生动性、活泼性、趣味性以及幽默性搭档,将环保理念寓教于乐地展示给男女老少观众,倡导环境保护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美好人人共享,营造出人人关注环境、爱护地球的良好氛围,受众空间十分广阔。
二
《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运用动漫影视的表现手法,超越了传统木偶舞台的樊篱。传统的木偶戏舞台空间简洁、写意,是由时空自由的一桌二椅以及假定性的布城、车旗等传统艺术发展而来,前贤曾用“古今事业一宵中,万里路程咫尺间”来概括木偶艺术的写意舞台空间,用“明知是假,偏当真看,真见到真,反而觉假”来形容它的高度假定性,亦因此,人们把木偶艺术称为“想入非非的艺术”。《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在创作形式上突破了舞台限制,将掌上木偶与3D动漫科技有机融合,本片不用纯数码制作方式,而是按照1080p高清晰电视制式的格式标准摄制,影视场景将3D动画与实拍画面虚实结合,创造出适合现代审美和影视表演的“掌上木偶动漫”表现形式,使之既有3D动漫的夸张表现,又不乏真实、立体、灵巧等特点,又冲破了舞台剧简洁场景的围墙。该剧由6位演员演绎200多个不同角色的木偶,布袋木偶的舞台戏与动漫电视剧对演员表演提出了不同要求。舞台布袋木偶演员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将演员、角色、偶人三者统一,做到“指活腕灵”,让木偶“活”起来,木偶一上台,演员的思想感情就要与之形影不离,人偶合一,表达喜怒哀乐种种表情。而动漫布袋木偶剧剧情展现的空间大,舞台呈多层次、全方位呈现,为演员提供了多层次的表演空间,使演员的表演更加自由,更为灵活地运用更丰富的表演手法去塑造人物形象。但是,动漫影视要求演员与演员,演员与道具,演员与场景的紧密与巧妙结合,演员的表演要随镜头的变化而变化,塑造出故事情节与形象的角色。影视拍摄中的远景的表演,演员的动作幅度容易掌握;中景拍摄中,演员的动作要把握得敲到好处,否则容易出画;而近景的拍摄,则要体现细腻的动作;特写,主要是展现木偶头部雕刻的精细。这就要求演员既要具备演好舞台戏的高超操纵技艺,又要掌握恰到好处的影视表演诀窍。要使观众直接地感觉到木偶舞台与影视舞台的异同,让视觉效果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影视表演中,对于戴眼镜的“唐教授”,演员要在表情表演上显示其才气非凡的学者形象,动作操纵中彰显其深谋远虑的师长风范。“花皮妖”那副妖艳狡猾的狐狸样配上那全身抖动的奸笑,演员精彩演绎了妖怪“军师”的老谋深算。影视中“孙大圣”的“眨眼睛”、“搔痒”等动作充分表现了悟空的灵性;“腾云驾雾”鸟瞰“人间巨轮”时,又敏捷借助手、眼睛以及头部动作的配合做出了向远处探视的大圣形象,不失机灵活泼,展示了惟妙惟肖的个性艺术。
百集现代神话掌上木偶动漫电视剧《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以打造成好看、耐看、独创、有深度的国际化精品,并力争成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具备国际水准的环境保护动漫大片为目标,可以说是环保宣传的一个全新文化载体。在现代媒体异常发达的年代,木偶艺术在这一激流中如何绽放活力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媒体技术经历了无数次突破的21世纪,更由于博客、手机、微博等新媒介的叠现,艺术与受众的空间每每得到重新定义,也大大提升了艺术创作的路径选择的可能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布袋木偶”艺术如何进行传承创新是当下无可回避的话题,如何突破传统的表演空间,超越已有的艺术体验与经验,拓展传播公共空间等都有待我们不懈追求与努力。《西游新记·孙大圣环保行》为布袋木偶戏的创新拓宽了木偶艺术发展之路,相信未来布袋木偶艺术的传承创新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