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基坑监测技术作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重要发展领域,对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基坑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达到优化设计、确保安全及指导施工的目的。在进驻工程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对其基坑监测技术做出更为具体的分析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技术措施
1、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相关原则
在建筑工程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就其基坑监测技术而言,遵循一定的监测原则是进一步提升基坑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监测过程中,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结合工程概况、地质环境的精度要求、现场作业条件、变形类型等进行监测方法的不同选择。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基坑监测,便可以选用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相互效验。在针对不同的精度测量时,應当采取相应的不同技术、设计精度等进行分析。同时,当选用不同的观测仪器进行观测时,如光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光学水准仪等,应当按照相应的制度标准进行执行。
2、基坑监测
本项目主要是余杭商会大厦工程基坑,楼为27层,该基坑长约170m,宽约120m,开挖深度12.90~16.70m 。本工程位于余杭区新丰路和永乐路交叉口东南角,基坑东面为雪海路(已建,未通车),用地红线距离基坑内边线约为4.0m;南面为拟规划的规划道路,西面为新丰路,用地红线距离基坑内边线约为6.6m;北面为永乐路(暂名),用地红线距离基坑内边线约为10.3m。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要求、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确定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使用期为12个月,基坑采用32a槽钢@1200 L=6.0m三轴水泥搅拌桩(直径850mm)+排桩结合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体系支护方案。
2.1监测点布设
2.1.1高程点的布设
高程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高程基准点也可选择在基础深且稳定的建筑上。本工程高程基准点3个,布设在稳定的建筑上,工作基点3个埋设在基坑周边相对稳定的地方。高程基准点、工作基点之间宜便于进行水准测量。
2.1.2平面点的布设
水平位移监测的基准点3个,工作基点3个,桩基直径30cm,桩深20m,桩顶埋设强制对中装置即建立监测墩3个。基准点、工作基点应便于检核校验。
2.1.3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点的布设要按照本工程基坑、基础设计设计要求进行,同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基坑边坡顶部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应不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基坑外围布设27个竖向位移变形监测点。(2)围护墙顶部冠梁水平位移监测点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设置在冠梁上。在基坑冠梁周围埋设23个水平位移监测点。
2.1.4水平位移监测孔布设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边坡、围护墙周边的中心处及代表性的部位,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个监测孔。当用测斜仪监测深层水平位移时,设置在围护墙内的测斜管深度不宜小于围护墙的入土深度;设置在土体内的测斜管应保证有足够的入土深度,保证管端嵌监测人入到稳定的土体中。
2.2监测内容
2.2.1监测精度及方法
本次监测执行一级变形测量精度。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等级、监测内容、精度要求、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地区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为此该工程水平位移监测用0.5s全站仪,竖向位移用电子水准仪监测。监测方法、技术要求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执行。为尽量减少监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监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监测的值更真实。必须自始至终遵循“五定”原则:①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点位要稳定。②监测人员要固定。③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④监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⑤监测时的环境条件要稳定。
2.2.2监测频率及报警
监测工作一般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本工程确定的监测频率是:前3~4周期按基坑监测规范要求,以后监测频率根据监测数据及基坑的施工进度和变形情况调整,并报甲方批准后实施。如变形突然增大应加密监测。基坑工程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定人定期监测,如有异常,应立即停工,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2.2.3监测数据处理
监测资料包括现场监测记录、监测日报表、阶段性报告和监测总结报告,提供的数据、图表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监测数据应及时分析整理,沉降、位移等监测项目尚应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对变形发展趋势做出评价。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有关单位和人员。外业监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监测记录表(电子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编辑、伪造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测。进行监测项目数据分析时,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和自然环境、施工工况等情况以及以往数据,考量其发展趋势,并做出预报。
3、建筑工程中基坑监测的结果质量探讨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压力在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尤为凸显。基坑监测作为建筑地下工程施工项目中基坑支护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行业中基坑监测技术,才能够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质量监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其质量的监测结果的更加完善,要将其监测结果的相关合同书、项目委托书、相应的技术标准及其技术要求等进行进一步移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的监测验收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
建筑工程的基坑监测要相应的符合实际发展状况要求。要从便于操作和实际发展角度出发,对其相關的监测结果进行一定的标准规范,大体上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大类。对于(下转144页)(上接142页)相关的监测不合格产品应当予以去除,或者是做出相应的完善和修补等。
在对其相应的地下水位、水平、垂直位移进行监测的过程中,由于在实际的状况下,变形的测量时间较长,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监测的效果。因此,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应当对其监测结果进行多次测定。只有在对其进行多次测定从而得出相关的综合性结果之后才可以进行验收的收尾工作的处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其相关的数据的整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作为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基坑监测技术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进行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评差计算软件系统等,进而防止数据的出错。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结论:
建筑工程的基坑监测是根据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工况相配套的原则,抓住关键部位,做到重点监测、项目配套,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通过监测获取真实的监测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提供给甲方以便指导施工。以基坑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施工快捷,同时及时发现工程可能存在的危险,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的发生,及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既有线深坑施工轨道变形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2).
[2]王道远.刘刚.监测技术在深基坑开挖工程中的应用[J].地质学刊,2010(01).
作者简介:
嵇剑华,浙江煤炭地质局综合物探测量队。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监测;技术措施
1、建筑工程基坑监测的相关原则
在建筑工程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就其基坑监测技术而言,遵循一定的监测原则是进一步提升基坑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监测过程中,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结合工程概况、地质环境的精度要求、现场作业条件、变形类型等进行监测方法的不同选择。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基坑监测,便可以选用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相互效验。在针对不同的精度测量时,應当采取相应的不同技术、设计精度等进行分析。同时,当选用不同的观测仪器进行观测时,如光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光学水准仪等,应当按照相应的制度标准进行执行。
2、基坑监测
本项目主要是余杭商会大厦工程基坑,楼为27层,该基坑长约170m,宽约120m,开挖深度12.90~16.70m 。本工程位于余杭区新丰路和永乐路交叉口东南角,基坑东面为雪海路(已建,未通车),用地红线距离基坑内边线约为4.0m;南面为拟规划的规划道路,西面为新丰路,用地红线距离基坑内边线约为6.6m;北面为永乐路(暂名),用地红线距离基坑内边线约为10.3m。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要求、工程地质、水文条件确定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使用期为12个月,基坑采用32a槽钢@1200 L=6.0m三轴水泥搅拌桩(直径850mm)+排桩结合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体系支护方案。
2.1监测点布设
2.1.1高程点的布设
高程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高程基准点也可选择在基础深且稳定的建筑上。本工程高程基准点3个,布设在稳定的建筑上,工作基点3个埋设在基坑周边相对稳定的地方。高程基准点、工作基点之间宜便于进行水准测量。
2.1.2平面点的布设
水平位移监测的基准点3个,工作基点3个,桩基直径30cm,桩深20m,桩顶埋设强制对中装置即建立监测墩3个。基准点、工作基点应便于检核校验。
2.1.3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点的布设要按照本工程基坑、基础设计设计要求进行,同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基坑边坡顶部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应不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基坑外围布设27个竖向位移变形监测点。(2)围护墙顶部冠梁水平位移监测点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设置在冠梁上。在基坑冠梁周围埋设23个水平位移监测点。
2.1.4水平位移监测孔布设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边坡、围护墙周边的中心处及代表性的部位,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个监测孔。当用测斜仪监测深层水平位移时,设置在围护墙内的测斜管深度不宜小于围护墙的入土深度;设置在土体内的测斜管应保证有足够的入土深度,保证管端嵌监测人入到稳定的土体中。
2.2监测内容
2.2.1监测精度及方法
本次监测执行一级变形测量精度。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等级、监测内容、精度要求、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地区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为此该工程水平位移监测用0.5s全站仪,竖向位移用电子水准仪监测。监测方法、技术要求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执行。为尽量减少监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监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监测的值更真实。必须自始至终遵循“五定”原则:①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点位要稳定。②监测人员要固定。③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④监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⑤监测时的环境条件要稳定。
2.2.2监测频率及报警
监测工作一般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本工程确定的监测频率是:前3~4周期按基坑监测规范要求,以后监测频率根据监测数据及基坑的施工进度和变形情况调整,并报甲方批准后实施。如变形突然增大应加密监测。基坑工程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定人定期监测,如有异常,应立即停工,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2.2.3监测数据处理
监测资料包括现场监测记录、监测日报表、阶段性报告和监测总结报告,提供的数据、图表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监测数据应及时分析整理,沉降、位移等监测项目尚应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对变形发展趋势做出评价。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有关单位和人员。外业监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监测记录表(电子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编辑、伪造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测。进行监测项目数据分析时,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和自然环境、施工工况等情况以及以往数据,考量其发展趋势,并做出预报。
3、建筑工程中基坑监测的结果质量探讨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压力在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尤为凸显。基坑监测作为建筑地下工程施工项目中基坑支护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行业中基坑监测技术,才能够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质量监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其质量的监测结果的更加完善,要将其监测结果的相关合同书、项目委托书、相应的技术标准及其技术要求等进行进一步移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的监测验收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
建筑工程的基坑监测要相应的符合实际发展状况要求。要从便于操作和实际发展角度出发,对其相關的监测结果进行一定的标准规范,大体上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大类。对于(下转144页)(上接142页)相关的监测不合格产品应当予以去除,或者是做出相应的完善和修补等。
在对其相应的地下水位、水平、垂直位移进行监测的过程中,由于在实际的状况下,变形的测量时间较长,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监测的效果。因此,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应当对其监测结果进行多次测定。只有在对其进行多次测定从而得出相关的综合性结果之后才可以进行验收的收尾工作的处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其相关的数据的整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作为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基坑监测技术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进行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评差计算软件系统等,进而防止数据的出错。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结论:
建筑工程的基坑监测是根据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工况相配套的原则,抓住关键部位,做到重点监测、项目配套,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通过监测获取真实的监测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提供给甲方以便指导施工。以基坑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施工快捷,同时及时发现工程可能存在的危险,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的发生,及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既有线深坑施工轨道变形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2).
[2]王道远.刘刚.监测技术在深基坑开挖工程中的应用[J].地质学刊,2010(01).
作者简介:
嵇剑华,浙江煤炭地质局综合物探测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