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督导评估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有效路径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p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依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实施的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结果,提出高职院校应以供给侧视角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发展,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升办学基础能力;有效激发教师活力,提升队伍“双师”素质;明确目标凝聚共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发多元成长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创新发展意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供给侧 督导评估 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张全福(1971-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副教授。(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8-0062-04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也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职业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办学基础条件急需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指出评估内容包括办学基础能力、“双师”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五个方面。政府应依据督导评估,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和主要环节,在高职教育领域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引领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则应努力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升办学基础能力
  督导评估重点考察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最低标准。一是对学校占地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等硬件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考察学校的办学硬件设施;二是对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网络信息点数、数字资源总量等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条件;三是对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及收入情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等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各地落实国家制定的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等情况。依据办学条件指标分析,高职院校应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合理规划、配置各项教育资源,注重软件资源的布局,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1.建设实践基地,完善教学设施。一是合理规划实践基地功能板块,满足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等实践教学需要。二是高标准设计教育教学设施和场所,有效融入人文校园、智慧校园等元素。三是高质量建设教学设施,有效运用先进技术、工艺及设备,保证整个项目施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四是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从安全、质量、工期、工艺、施工成本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2.建设网络设施,集成信息应用。一是完善各类通信管线、基站、网络设备和无线网接入设备等校园信息化硬件条件。二是建成教学、办公场所桌面千兆、核心万兆的校园网络。三是将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学校每个教学、生活和办公场所。四是建立基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各类共享、交流、协作平台和应用大数据的状态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平台,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五是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六是加快仿真实训基地、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等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七是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八是引导学校和教师利用网络记录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并进行教学综合分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有效激發教师活力,提升队伍“双师”素质
  督导评估重点考察学校教师结构与“双师型”教师配备,通过对在校生总数、教职工人数、教职工额定编制数等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考察学校的生师比是否达到18︰1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是否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依据教师结构和“双师型”教师等情况分析,高职院校应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并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1.培养引进结合,选育领军人才。一是完善领军人才选拔、聘用标准,以专业建设、科研与技术创新为重点,构建层次分明、上下衔接、结构合理、梯次递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选拔制度体系。二是内部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不断完善培养和激励机制,建立教师国内外访学、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制度,提高其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三是赋予领军人才相应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支持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四是培育一批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重点培养学术造诣精深、敬业精神强、创新能力突出的领军人才。
  2.狠抓教师成长,提升师资水平。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专业知识和仁爱之心。二是制定和执行“双师型”教师标准,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和到企业进行锻炼,并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学习,以强化管理和考核。三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四是完善客座教授聘任制度,发挥兼职教师在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支持兼职教师牵头教学研究项目、组织实施教学改革。五是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制度,健全教学激励约束机制,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明确目标凝聚共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督导评估重点考察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内外实践教学及校企合作情况,通过对各专业在校生人数及企业订单学生人数、各专业专任教师人数、兼职教师情况等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考察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状态分析,高职院校应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深化教学改革,重新审视吸引力与专业设置合理性问题,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优质人才的有效供给创造新的需求。   1.科学设置专业,凸显行业特色。一是推进专业设置结构性改革,以大专业、多方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二是建立专业设置标准,实行以学生就业率、社会需求度和满意度为主要依据的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三是立足地方经济和行业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特色专业,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四是以骨干专业建设带动专业群发展,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骨干专业,提升专业建设的适应性、吸引力、生命力。五是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设置其他类专业,实现专业均衡发展。
  2.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开展全方位校企合作,共享校企资源。二是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三是校企双方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及编写教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一流课程。一是借鉴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加快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二是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实现学生与教师的线上线下交流。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标准,加大硬件建设,构建共享平台,切实保障教学资源的共享效果。四是制定激励奖励措施,鼓励教师丰富课件建设、题库建设、案例库建设、学生优秀作业库建设等数字教学资源,并将教学数字资源库建设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与职称评定。
  四、开发多元成长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督导评估重点考察学校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情况。一是对毕业生数量、毕业生取得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数量等进行分析,考察学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二是对毕业生直接升学、自主创业、当地就业、中小微企业及基层就业、国家骨干企业就业等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考察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能力。依据对毕业生各种信息的分析,高职院校应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以满足学生的全面成长需要。
  1.彰显核心价值,创新德育文化。一是坚持德育为先,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二是创新德育内容、形式和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明之风浸润学校的方方面面。三是传承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四是办好道德讲堂,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2.优化育人体系,培育优秀学子。一是构建“以人为本”的育人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育人环境等关键要素上实施创新,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型为“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二是完善德育机制,把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摆在首位。三是开设选修课、网络课,深入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学历提升开拓路径。
  3.强化技能训练,人人皆可成才。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二是加大实习实训教学投入,与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三是编制实习实训方案,有效引导学生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四是组织各级各类大赛,参赛学生覆盖面要达到100%。五是创新考核评价模式,实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模式,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4.鼓励创新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二是打造创新创业类精品共享课程,形成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三是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四是开展双创活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五是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学生保留学籍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5.加强就业服务,人人尽展其才。一是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和实现职业生涯目标。二是新建就业指导训练场所,开发案例式就业指导训练教材,举办形式多样的就业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三是加强对外联系,保障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四是建立就业跟踪服务体系,做好学生的成长跟踪调查与服务工作。五是实行学生就业形势年度分析报告制度,建立毕业生就业评估机制,有效发挥第三方就业质量评价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六是完善就业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五、增强创新发展意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督导评估重点考察學校的专业设置、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和满足政府购买服务情况。一是对学校招生情况、地方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及专业具体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考察专业与产业匹配度,招生计划的完成质量;二是对政府扶贫专项、社区服务、技术交易、其他服务、纵向与横向科研、培训服务等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考察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依据对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分析,高职院校应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打造继续教育品牌,服务于终身教育。
  1.建设科研团队,提升创新能力。一是设立专职教研科研和技术服务岗位,引导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和技术创新,并建立专兼结合的科技人才队伍。二是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提升科技人才服务能力与水平。三是鼓励跨院(系)、跨专业成立科技创新团队,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的合理梯队配备。四是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资助力度,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五是改进科技人才评价考核方式,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注重实践检验和分类评价。
  2.优化政策环境,加强科技科研。一是完善教研科研与技术服务管理,规范各类教研科研项目(课题)申报、立项、开题和结题(验收)等工作。二是建立教科研一体化的重点实验室或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动人才、团队、平台和项目的一体化发展。三是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和建设运行机制,引导教师潜心科研开发,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年均增长10%以上。四是拓展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支持教研科研人员面向一线,针对教育教学、行业改革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型项目研究。五是培育一批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积极推进科研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打造继续教育品牌,服务于终身教育。一是设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发展的多样化职工继续教育机制,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二是主动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职业培训,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和行业职工培训基地。三是创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提升继续教育质量和品牌建设,为劳动者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高质量服务。
  督导评估以数据表、调查问卷和数据信息管理分析平台为评估工具,以在线方式进行数据信息收集、校验、汇总和分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立常态化数据采集与分析机制,改革推进要素创新、结构调整与优化,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6〕3号)[Z].2016-03-14.
  [2]梁家峰,张洁.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并提出了明确要
“2018长三角桥隧维护管理技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浙江省市政管养技术论坛”于2018年9月14日至15日在宁波成功举办。会议由浙江省住建厅科技委市政专业委员会、浙江省省市政行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对人居环境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关注层面从道路向水域和空域扩展,视线从显性工程向隐蔽工程延伸。如何自主运用创新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
肺巨细胞癌临床少见。1991年3月至1997年8月,我院收治3例肺巨细胞癌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6岁。因发热、胸痛1个月,咯血10天入院。查体:T39℃。双下肺散在干罗音,余未发现异常。辅助检查:血WBC11.4&#
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中国逐渐由二元社会迈入了一元社会,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走入特殊的时期。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力求科学全面地建立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
上海市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日前发布公告,公布2003年度上海市名牌产品。这是上海市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大举措。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