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点!
一、预设文本,情感投入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投入情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和主人公的心脏一起跳动,与主人公产生共鸣,才能在“工具性”中渗透“人文性”,才能“润物细无声”呀。
[案例]一位教师上《爱之链》这篇文章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围绕课题让学生质疑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和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请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初读课文,掌握梗概
1.自学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荒无人烟、天经地义。
2.以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互相关爱的事。
(三)课题入手,初知由来
想一想,议一议:课文为什么要以“爱之链”为题?
(四)设置悬念,留待探究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互相关爱的事。
2.仅仅由乔依、老妇人、女店主这三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就能形成这条“爱之链”吗?
(五)围绕爱的链条,探讨主要环节
1.出示:第六自然段文字。
2.紧扣关键词句,思考探究内涵。
(六)交流
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体会,并与指导朗读结合起来。
(七)列举生活中体现真情的事例
[评析]教者找到了较好的切入点,安排了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唯一的缺憾就是课堂缺了一个“情”字。乔依在自己失去工作的情况下依然无偿地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文中多次有具体动作体现,而教师没有深入地挖掘,文章赞扬了人间的互助互爱,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的手。教学中对“情”字的体现不浓,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不够。可见真情需要用心灵来感受,需要让学生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二、预设时如何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这样的情况:开发容易利用难。以课外学习资料为例,随着社会的开发,所需要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师生从课外书籍报刊中,或者通过电脑从网上能够方便快捷地搜集到,但在利用资料时,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案例]我在执教阅读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一课时,根据学生在课前搜集了大量资料,课前知识储备极为丰富的特点,出示课题后,即让学生交流对彭德怀爷爷的了解。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滔滔不绝,他们对彭爷爷的了解远远超过老师的估计。此时让学生停下来去阅读课文,学生们却仍沉浸在讨论中,欲罢不能。待按老师要求勉强读书后,又觉得课文内容没有他们对彭德怀爷爷了解得丰富有趣,对读课文反倒没多大兴致了。开发而得的资源极为丰富,本意在于缩短学生与文本、与他人对话的距离,萌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主动走进文本积极阅读思考。为什么利用起来,效果却适得其反呢?究其原因,正因为设计教学预案时,没有认真思考如何利用课外资源及处理好课外资源与学习教材文本的关系。
三、根据需求,促进“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我在教学《夜晚的实验》时,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主要有:
1.这一实验是谁做的?为什么在夜晚做?
2.通过实验给人类带来哪些恩惠?
3.如果将蝙蝠的耳朵堵上,结果会怎样?
老师发现第一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提到,教科书上的“课后题”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建议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来研究。通过深入阅读,不仅解决了重点问题,也连带解决了其他的一些问题。第3个问题是教师原来没有准备的,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就体现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绝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就会与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失之交臂。
四、预设细节,形成亮点
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发现细节,并以细节为基础,从典型细节突破,“窥一斑而知全豹”,容易使教学落到实处。因此,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成与生成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
[案例]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这一风景区,条件所限,也不能用课件来演示,所以学生无从感受“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只觉得胸膛在扩展”的意境,为此,一位教师设计这样的细节:教师播放萨克斯曲《回家》,让学生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听《黄河大合唱》(片段)后谈谈感受。最后教师问:“哪支曲子听后有那种‘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只觉得胸膛在扩展’的感觉?”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其实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现场实际而精心设计的一个“细节”,从表面上看似信手拈来,即就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
当然,教学预案的设计是建立在教师主观经验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构想,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意外问题,不期而至的精彩,瞬间即逝的火花……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我们还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不确定”因素,尽量设想一些应对、调控的措施,让动态生成的课堂里充满“顺学而教”的教学智慧。
一、预设文本,情感投入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投入情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和主人公的心脏一起跳动,与主人公产生共鸣,才能在“工具性”中渗透“人文性”,才能“润物细无声”呀。
[案例]一位教师上《爱之链》这篇文章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围绕课题让学生质疑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和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请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初读课文,掌握梗概
1.自学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荒无人烟、天经地义。
2.以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互相关爱的事。
(三)课题入手,初知由来
想一想,议一议:课文为什么要以“爱之链”为题?
(四)设置悬念,留待探究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互相关爱的事。
2.仅仅由乔依、老妇人、女店主这三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就能形成这条“爱之链”吗?
(五)围绕爱的链条,探讨主要环节
1.出示:第六自然段文字。
2.紧扣关键词句,思考探究内涵。
(六)交流
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体会,并与指导朗读结合起来。
(七)列举生活中体现真情的事例
[评析]教者找到了较好的切入点,安排了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唯一的缺憾就是课堂缺了一个“情”字。乔依在自己失去工作的情况下依然无偿地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文中多次有具体动作体现,而教师没有深入地挖掘,文章赞扬了人间的互助互爱,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的手。教学中对“情”字的体现不浓,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不够。可见真情需要用心灵来感受,需要让学生的心和作者的心碰撞,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二、预设时如何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这样的情况:开发容易利用难。以课外学习资料为例,随着社会的开发,所需要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师生从课外书籍报刊中,或者通过电脑从网上能够方便快捷地搜集到,但在利用资料时,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案例]我在执教阅读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一课时,根据学生在课前搜集了大量资料,课前知识储备极为丰富的特点,出示课题后,即让学生交流对彭德怀爷爷的了解。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滔滔不绝,他们对彭爷爷的了解远远超过老师的估计。此时让学生停下来去阅读课文,学生们却仍沉浸在讨论中,欲罢不能。待按老师要求勉强读书后,又觉得课文内容没有他们对彭德怀爷爷了解得丰富有趣,对读课文反倒没多大兴致了。开发而得的资源极为丰富,本意在于缩短学生与文本、与他人对话的距离,萌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主动走进文本积极阅读思考。为什么利用起来,效果却适得其反呢?究其原因,正因为设计教学预案时,没有认真思考如何利用课外资源及处理好课外资源与学习教材文本的关系。
三、根据需求,促进“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我在教学《夜晚的实验》时,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主要有:
1.这一实验是谁做的?为什么在夜晚做?
2.通过实验给人类带来哪些恩惠?
3.如果将蝙蝠的耳朵堵上,结果会怎样?
老师发现第一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提到,教科书上的“课后题”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建议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来研究。通过深入阅读,不仅解决了重点问题,也连带解决了其他的一些问题。第3个问题是教师原来没有准备的,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就体现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绝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就会与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失之交臂。
四、预设细节,形成亮点
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发现细节,并以细节为基础,从典型细节突破,“窥一斑而知全豹”,容易使教学落到实处。因此,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成与生成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
[案例]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文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这一风景区,条件所限,也不能用课件来演示,所以学生无从感受“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只觉得胸膛在扩展”的意境,为此,一位教师设计这样的细节:教师播放萨克斯曲《回家》,让学生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听《黄河大合唱》(片段)后谈谈感受。最后教师问:“哪支曲子听后有那种‘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只觉得胸膛在扩展’的感觉?”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其实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现场实际而精心设计的一个“细节”,从表面上看似信手拈来,即就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
当然,教学预案的设计是建立在教师主观经验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构想,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意外问题,不期而至的精彩,瞬间即逝的火花……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我们还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不确定”因素,尽量设想一些应对、调控的措施,让动态生成的课堂里充满“顺学而教”的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