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1911-2009年)先生逝世。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远去了,大家都深深地怀念他。
世纪之交,我曾经在一些会议上遇见季老。他总是一袭布衣蓝布的中山装,所有的扣子都扣得严严实实。无论在台上讲话,还是在下面寒暄,季老总是面色平和,语气平缓。这就是“大师中的平民,平民中的大师”的气度。
2003年,国家图书奖的评委会全体会议。主席台上坐着新闻出版署的领导和评委会各个分组的负责人。季羡林先生坐在上边,就在我的正前方。署领导在讲话中,关照老专家要劳逸结合。他说,我们尊敬的专家们,许多年事已高,像季老,已过90岁。大家不辞劳苦出席评委会,我们非常感谢,但我们恳请各位,读书、讨论不要弄得太晚。我注意到,这时季老脸上泛出微笑,如孩童般。接着,他的右手悄悄伸出食指和中指。我们看懂了季老的“手语”:“老人已经92岁了。”
后来,季老开始减少外出开会,我就再没有见到过他。他那个轻松幽默的手语,成了我心中难忘的记忆。那微笑那手势让我感到,他对生命抱着乐观的态度,他有颗幽默、智慧的心。
季羡林1930—1934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他在哥廷根大学学习的课程——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对我们来说都如“天书”一般。梵文、巴利文是印度古代语文,吐火罗文是古代流行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焉耆和库车带的语文。说到这些冷僻的学科,我就想起一位学者的话“做学问,要像季先生那样耐得寂寞”。
季老的随笔好看。但我最难忘的,是他写博士论文的那段故事。为了做论文,季羡林花费了许多时间,阅读了大量书籍,颇有心得。于是,在论文最前面,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综述”。季羡林本以为这些文字会博得导师赞许,却不想被导师全部否定。在“综述”的第一个词前面,导师画了个符号:在“综述”的最后一个词后面,导师又画了个符号,然后要求季羡林把两个符号之间的内容全部删掉。导师这样做,是提示他“文章不写一字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意。季羡林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从德国学成归国,他到北京大学任教。
季老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梵文学者,他的学术思想,对我们科技工作者也有启发么?有的。这里说说我最难忘的两件事。
200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出了一本画册《名家绘清华》。画册的设计、印刷、装帧都很精到,我有幸获赠一册。序言是季老写的,文字平实,情真意切,给画册增色不少。在序言中,季老赞赏清华大学恢复人文社会科学院系,合并工艺美术学院,使“清华万象,更加更新”。季老认为,科技必须辅以人文社会科学,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人类社会才能前进,才能发展。
2002年1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教授吴全德先生给我写来一封信,并寄来季老的一篇《读后感》。信中说:“去年11月见到北大校报上登载季羡林先生的《天人合一,文理互补》的文章后,就去季老家,谈文理互补、文理渗透和文理交融事,完全赞成季老的观点,并送给他《科学与艺术交融》(吴全德著)一书。(这是11月1 6日的事)这篇《读后感》是11月26日写的。90高龄的季先生写如此感人的长文,这种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季老喜欢《科学与艺术交融》, “一连读了几遍”,而且“大喜过望”。季老遇到了知己。他说这本书就是“知己的一种表现形式”。《读后感》最后肯定地说:“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
为悼念季羡林先生,北大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设立了灵堂。那么多人来到这里,向他的遗像献上鲜花;那么多人神情庄重,向他的精神和思想致敬。“布衣身影远去天国,大师思想永留人间。”
责任编辑 刘俊
世纪之交,我曾经在一些会议上遇见季老。他总是一袭布衣蓝布的中山装,所有的扣子都扣得严严实实。无论在台上讲话,还是在下面寒暄,季老总是面色平和,语气平缓。这就是“大师中的平民,平民中的大师”的气度。
2003年,国家图书奖的评委会全体会议。主席台上坐着新闻出版署的领导和评委会各个分组的负责人。季羡林先生坐在上边,就在我的正前方。署领导在讲话中,关照老专家要劳逸结合。他说,我们尊敬的专家们,许多年事已高,像季老,已过90岁。大家不辞劳苦出席评委会,我们非常感谢,但我们恳请各位,读书、讨论不要弄得太晚。我注意到,这时季老脸上泛出微笑,如孩童般。接着,他的右手悄悄伸出食指和中指。我们看懂了季老的“手语”:“老人已经92岁了。”
后来,季老开始减少外出开会,我就再没有见到过他。他那个轻松幽默的手语,成了我心中难忘的记忆。那微笑那手势让我感到,他对生命抱着乐观的态度,他有颗幽默、智慧的心。
季羡林1930—1934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他在哥廷根大学学习的课程——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对我们来说都如“天书”一般。梵文、巴利文是印度古代语文,吐火罗文是古代流行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焉耆和库车带的语文。说到这些冷僻的学科,我就想起一位学者的话“做学问,要像季先生那样耐得寂寞”。
季老的随笔好看。但我最难忘的,是他写博士论文的那段故事。为了做论文,季羡林花费了许多时间,阅读了大量书籍,颇有心得。于是,在论文最前面,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综述”。季羡林本以为这些文字会博得导师赞许,却不想被导师全部否定。在“综述”的第一个词前面,导师画了个符号:在“综述”的最后一个词后面,导师又画了个符号,然后要求季羡林把两个符号之间的内容全部删掉。导师这样做,是提示他“文章不写一字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意。季羡林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从德国学成归国,他到北京大学任教。
季老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梵文学者,他的学术思想,对我们科技工作者也有启发么?有的。这里说说我最难忘的两件事。
200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出了一本画册《名家绘清华》。画册的设计、印刷、装帧都很精到,我有幸获赠一册。序言是季老写的,文字平实,情真意切,给画册增色不少。在序言中,季老赞赏清华大学恢复人文社会科学院系,合并工艺美术学院,使“清华万象,更加更新”。季老认为,科技必须辅以人文社会科学,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人类社会才能前进,才能发展。
2002年1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教授吴全德先生给我写来一封信,并寄来季老的一篇《读后感》。信中说:“去年11月见到北大校报上登载季羡林先生的《天人合一,文理互补》的文章后,就去季老家,谈文理互补、文理渗透和文理交融事,完全赞成季老的观点,并送给他《科学与艺术交融》(吴全德著)一书。(这是11月1 6日的事)这篇《读后感》是11月26日写的。90高龄的季先生写如此感人的长文,这种精神实在令人钦佩。”季老喜欢《科学与艺术交融》, “一连读了几遍”,而且“大喜过望”。季老遇到了知己。他说这本书就是“知己的一种表现形式”。《读后感》最后肯定地说:“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
为悼念季羡林先生,北大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设立了灵堂。那么多人来到这里,向他的遗像献上鲜花;那么多人神情庄重,向他的精神和思想致敬。“布衣身影远去天国,大师思想永留人间。”
责任编辑 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