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
——题记
作为一名教师,我越来越意识到,高中物理是一个充满智慧、富有乐趣、饱含哲学之美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畅游科学的殿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味先哲的智慧,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过程中带有情绪性的意向活动,只有当学生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起来,学习情绪高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乌申斯基也强调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睿智的教学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并能在学习中体味科学之美,以美启真,揭开自然事物的本质面目。
一、利用学生的“新鲜好奇”的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中学生好奇心很强,对各种新的知识都感到新鲜。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深化其学习动机,把这种滞留在表面的新鲜和好奇,激发成真正的求知兴趣,转化成潜在的学习动力。
序言课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开始,尽管学生有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体验,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思维的积淀,但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无论在教学内容、研究方法、教学要求,还是在学生学习方法上都有了一个新的提高,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要顺利完成高一物理教学,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关键是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渗透物理思想、有意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序言课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对学生进行学科方法渗透的绝好机会:我一改传统教学法,整堂课都以演示物理实验为主,成功地表演了“瓦碎蛋全”、“静电屏蔽”、“千人震”、“过山车、水流星”等多个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物理现象的生动有趣,物理世界的绚丽多姿,引发学习兴趣;接着又利用多媒体结合物理学史介绍物理学科的发展和现状,突出学科发展需要认知的碰撞,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让学生在好奇心中产生疑问,产生追根溯源的思维冲动;让学生意识到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延伸,思维重点要从初中的“是什么”向高中的“为什么”过渡。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新鲜、好奇”的心理特征,借助物理特有的学科优势,来吸引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学习物理知识的注意力。受哈里德等人的著作《物理学基础》的影响,我在导入新课时力求新颖、有趣,或介绍一些奇异的自然景观,物理景观、物理学史等奇闻轶事,或设计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索性小实验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追根究底、探知奥秘、想获得知识的欲望。
近代物理是学生深感兴趣而又心怀畏惧的部分,教学中我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深入浅出,借助物理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光的本性、原子、原子核的结构、认知矛盾的碰撞、旧有知识的局限,借助物理学史、逸闻趣事让学生体味大师的智慧,借助物理模型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鲜活……
寓教于乐,重在启迪,更在乐中深思,在乐中成长。
二、发掘物理教材中美学因素,让学生感受科学之美,以美启真
“美是人们在欣赏某种体现了“真”与“善”相统一的事物时,感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创造活动的愉快感觉”。美的内在和外在形式是和谐而统一、简洁而有序的。
物理学发展史堪称是一部美学发展史,许多物理学家正是在科学美思想指导下,通过不懈的努力,才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意识对学生加以渗透和正向引导。
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介绍现在质子与反质子、物质与反物质、宇宙与反宇宙等物理前沿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我同时深信:科学家的这种美学思想会给他们今后对世界的思考乃至思维的形成以深远的影响。
自然是和谐的、简洁的,描述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的物理规律同样具有简洁性、和谐性、统一性和对称性等美学因素,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通过挖掘物理规律蕴含的科学美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感受规律之美:
“物理学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称为物理学的对称美”。物理学的对称美主要表现为时空对称、数学对称和抽象对称。如平面镜成像、磁体的磁感线分布、电荷的正负、等量同种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等表现了物质的直观形象在空间上的对称性;周期、频率等体现出时间的对称性;简谐振动图线、波动图线的对称性体现了数学图形的对称性;动量定理F△t=△p与动能定理F△S=△EK之间、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与库仑定律F=K(q1q2)/r2之间体现物理公式之间的数学对称性。另外,竖直上拋运动、简谐运动、圆周运动等存在有时间和空间规律的对称性等。
“物理学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存在、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简单性而产生美感,称为物理学的简洁美”。物理学的简洁美主要体现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上。宇宙中纷乱的各种物体通过牛顿引入的质点统为一体,牛顿只用三条简单的定律就概括了物质世界繁杂的运动现象,楞次用最简单的“阻碍”一词就概括了电磁感应中的林林总总的关系,而麦克斯韦仅用了对称的两句话(高等教材是两组简洁对称的方程组)就概括了电和磁的关系……等,这些都体现了物理学理论整体的简洁美。物理理论的简洁性还体现在组成物理理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表达上的简洁性,如F=ma、E=mc2、Ek=hv-W等。还有在物理方法上如:理想化模型、理想化方法本身就是遵循简单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应渗透给学生这种高等度概括追求简洁的治学思想。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美的科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挖掘物理科学美的因素,使学生在体验美、享受美的同时,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的真谛,从而达到以美启真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中光.《物理学史》.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杨辛 甘霖.《美学入门》.湖北教育出版社
[3]夏放.《美学简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4]米勒:《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方在庆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题记
作为一名教师,我越来越意识到,高中物理是一个充满智慧、富有乐趣、饱含哲学之美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畅游科学的殿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味先哲的智慧,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过程中带有情绪性的意向活动,只有当学生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起来,学习情绪高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乌申斯基也强调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睿智的教学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并能在学习中体味科学之美,以美启真,揭开自然事物的本质面目。
一、利用学生的“新鲜好奇”的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中学生好奇心很强,对各种新的知识都感到新鲜。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深化其学习动机,把这种滞留在表面的新鲜和好奇,激发成真正的求知兴趣,转化成潜在的学习动力。
序言课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开始,尽管学生有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体验,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思维的积淀,但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无论在教学内容、研究方法、教学要求,还是在学生学习方法上都有了一个新的提高,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要顺利完成高一物理教学,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关键是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渗透物理思想、有意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序言课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对学生进行学科方法渗透的绝好机会:我一改传统教学法,整堂课都以演示物理实验为主,成功地表演了“瓦碎蛋全”、“静电屏蔽”、“千人震”、“过山车、水流星”等多个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物理现象的生动有趣,物理世界的绚丽多姿,引发学习兴趣;接着又利用多媒体结合物理学史介绍物理学科的发展和现状,突出学科发展需要认知的碰撞,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让学生在好奇心中产生疑问,产生追根溯源的思维冲动;让学生意识到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延伸,思维重点要从初中的“是什么”向高中的“为什么”过渡。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新鲜、好奇”的心理特征,借助物理特有的学科优势,来吸引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学习物理知识的注意力。受哈里德等人的著作《物理学基础》的影响,我在导入新课时力求新颖、有趣,或介绍一些奇异的自然景观,物理景观、物理学史等奇闻轶事,或设计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索性小实验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追根究底、探知奥秘、想获得知识的欲望。
近代物理是学生深感兴趣而又心怀畏惧的部分,教学中我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深入浅出,借助物理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光的本性、原子、原子核的结构、认知矛盾的碰撞、旧有知识的局限,借助物理学史、逸闻趣事让学生体味大师的智慧,借助物理模型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鲜活……
寓教于乐,重在启迪,更在乐中深思,在乐中成长。
二、发掘物理教材中美学因素,让学生感受科学之美,以美启真
“美是人们在欣赏某种体现了“真”与“善”相统一的事物时,感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创造活动的愉快感觉”。美的内在和外在形式是和谐而统一、简洁而有序的。
物理学发展史堪称是一部美学发展史,许多物理学家正是在科学美思想指导下,通过不懈的努力,才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意识对学生加以渗透和正向引导。
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介绍现在质子与反质子、物质与反物质、宇宙与反宇宙等物理前沿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我同时深信:科学家的这种美学思想会给他们今后对世界的思考乃至思维的形成以深远的影响。
自然是和谐的、简洁的,描述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的物理规律同样具有简洁性、和谐性、统一性和对称性等美学因素,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通过挖掘物理规律蕴含的科学美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感受规律之美:
“物理学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称为物理学的对称美”。物理学的对称美主要表现为时空对称、数学对称和抽象对称。如平面镜成像、磁体的磁感线分布、电荷的正负、等量同种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等表现了物质的直观形象在空间上的对称性;周期、频率等体现出时间的对称性;简谐振动图线、波动图线的对称性体现了数学图形的对称性;动量定理F△t=△p与动能定理F△S=△EK之间、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与库仑定律F=K(q1q2)/r2之间体现物理公式之间的数学对称性。另外,竖直上拋运动、简谐运动、圆周运动等存在有时间和空间规律的对称性等。
“物理学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存在、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简单性而产生美感,称为物理学的简洁美”。物理学的简洁美主要体现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上。宇宙中纷乱的各种物体通过牛顿引入的质点统为一体,牛顿只用三条简单的定律就概括了物质世界繁杂的运动现象,楞次用最简单的“阻碍”一词就概括了电磁感应中的林林总总的关系,而麦克斯韦仅用了对称的两句话(高等教材是两组简洁对称的方程组)就概括了电和磁的关系……等,这些都体现了物理学理论整体的简洁美。物理理论的简洁性还体现在组成物理理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表达上的简洁性,如F=ma、E=mc2、Ek=hv-W等。还有在物理方法上如:理想化模型、理想化方法本身就是遵循简单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应渗透给学生这种高等度概括追求简洁的治学思想。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美的科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挖掘物理科学美的因素,使学生在体验美、享受美的同时,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的真谛,从而达到以美启真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中光.《物理学史》.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杨辛 甘霖.《美学入门》.湖北教育出版社
[3]夏放.《美学简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4]米勒:《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方在庆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