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进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在西葫芦温室栽培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的温室。室内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CO2浓度增高;西葫芦长势明显好于对照温室,生长旺盛,叶片浓绿,落花、落果、早衰、午休现象减少或消失,果型整齐好看;病害减轻;化肥、农药用量减少50%以上;西葫芦收获期长lO~12d,产量增加32%以上,扣除成本,净增效益高者达31.5%。
关键词:作物秸秆;生物分解;西葫芦;温室栽培
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就是利用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的呼吸代谢作用,将有机秸秆转化为CO2水、热量等植物光合原料,增加温室内CO2,的浓度,有机改良土壤,提高作物抗逆力,促进作物生长,增加其产量并改善其品质。近年来,保护地蔬菜在本市发展很快,特别是西葫芦种植面积已有4667hm2,然而农民由于受种植习惯和传统经验的影响,往往是连年种植,土地得不到休耕轮作,致使土质恶化,加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西葫芦的产量逐年降低,品质越来越差。同时作物秸秆作为地球上的一大可再生资源,每年均剩余大量的作物秸秆,目前尚无很好的处理方法,农民常采用焚烧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交通安全,政府每年都三令五申禁止焚烧,但效果不够理想,使之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为了解决生产、环保和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一难题,笔者于2004年引进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气化技术在西葫芦上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到2006年底全市推广面积达到1333hm2。
1、作物秸秆分解池的建造、使用及调查方法
1.1 试验温室情况
试验于2004-2006年在本市临淄区敬仲镇户王村和李家村进行。这2个村有多年种植西葫芦的历史,农户种植经验丰富。每村固定1户,每户有2座温室,其中1座应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另1座作对照,理及其他各项措施一致。
1.2 分解池的建造方法
在温室(50m×8m)的一头内侧,离山墙30-40cm,挖1条宽1m、深0.8-1m、长6m的沟,在沟底中间向内挖1个低于沟底10cm。高50cm、宽50cm、长60cm向外延伸的CO2出气口底槽(图1),然后用砖垒砌1个上口
铁丝,然后添加秸秆,每加40cm厚秸秆,均匀撒1层已拌制好的生物菌种,用量30-40kg。一般3-4层,每添加1层浇1次水,最后盖地膜保湿,安装CO2交换机,挂上CO2:微孔输气袋。在池子的两头各留1个换气口,并插上空心圆管,高度与西葫芦生长点等齐。
1.3 生物菌种拌制
在挖沟的同时拌菌种,生物菌种用于分解作物秸秆,由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方法是将菌种与中间料(麦麸)和水拌匀,按1:25:20比例拌种,然后晾晒1-2h备用。
1.5 应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效果调查
1.5.1 温室温、湿度的调查 在应用漏室与对照温室内按东、西、中3个点分别挂3个温、湿度计,每天7:00、13:00、24:00记录温、湿度的变化。
1.5.2 对西葫芦生长性状的影响 在西葫芦生长前、中、后期,在应用温室和对照温室按对角线取5点,每点固定5株,分别测定株高、叶面积、单株坐果数及单果重。
1.5.3 对病害的影响应用温室和对照温室在作物病害发生严重期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5株,分别调查病害发生情况。
1.5.4 西葫芦产量及管理情况由户主负责调查记录,记载第1次采收时间、每次采收数量、最后拔秧时间、销售价格、农药和化肥使用情况。应用温室与对照温室分别记录。
2、结果与分析
2.1 应用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应用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漏室,温度普通高于对照温度,其中最高温度与对照温度差别不大,而最低温度与对照差别明显,最大温差可达4℃(表1)。
应用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温室,湿度普遍低于对照,降幅最大的为6%。特别是在早上9:00-10:00,随着CO2交换机的开机。应用温室内相对湿度较对照温室下降很快。见图3。
2.2 应用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对西葫芦生长和果实性状的影响
应用了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温室,西葫芦的长势明显好于对照温室,西葫芦缓苗快。叶色浓绿,生长旺盛。根据生长中期12月24日调查,应用温室西葫芦株高平均105cm,对照为88cm,高出对照温室植株17cm:应用温室叶面积平均达273cm2,对照温室植株为220cm2,应用温室比对照温室高出53cm2:应用温室单株坐果数(包括已采收和正在生长的)平均19个,对照温室为17个:应用温室单果重平均0.38kg,对照温室为0.36kg。见表2。
2.3 应用温室和对照温室西葫芦发病情况比较
根据对李家官村和户王村的调查,应用了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温室对西葫芦病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表3结果显示:李家官村试验点,应用温室西葫芦银叶病发病率为11.2%,对照温室为20.4:应用温室白粉病发病率为3.5%,对照温室为8.9%。户王村试验点,应用温室西葫芦银叶病发病率为7.5%,对照温室为16.8%:应用温室白粉病发病率为4.3%,对照温室发病率为12.6%。2个试验点银叶病和白粉病发病率应用温室明显低于对照温室。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秸秆生物分解产生的综合效应改善了温室原有的生态环境,西葫芦长势旺,抗逆抗病能力提高,病害的发生因此而明显减轻。
2.4 应用温室与对照温室西葫芦产量和效益比较
应用温室较对照温室西葫芦产量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收获期提前,李家官村点西葫芦初次采收上市时间较对照温室提前7d,户王村点初次采收上市时间提前5d:最后1次采收应用温室较对照温室推迟5~7d。表4结果显示,李家官村点增收西葫芦657kg,增产32%。户王村点增收西葫芦853kg,增 产42.5%,扣除成本,李家官村点净增效益18.8%,户王村点净增效益31.5%。
2.5 应用温室与对照温室农药肥料使用情况比较
通过应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菜农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明显降低。表5结果显示,农药使用量减少了60%,化肥使用量减少了50%。
3、讨论
利用温室种植瓜菜作物,光不易人为改变,水可控程度较大,而工业制取CO2成本高,且不易操作。利用有机作物秸秆,通过一定工艺的手段,将其转化为CO2、水、热量等植物光合原料,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一项环保型、节约型、无公害新技术。本试验结果证明,应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温室,西葫芦生长优势明显,银叶病和白粉病发病率明显降低,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分析其原因。是通过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气化,提高了温室内CO22的浓度,促进作物光合效率的提高,使得落花、落果、午休、早衰现象减少或消失;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有效提高了室温,降低了相对湿度;增强了作物的抗逆能力,对银叶病、白粉病等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这一结果与宋元林、程伯英等人报道一致。
该项技术投资,1座标准温室(50m×8m)需菌种7kg,成本280元,交换机1台,成本180元,CO2输送带1条,成本25元,技术产品合计投资485元,用工大约3个。成本50元,一般用电70kW·h,成本40元,总计成本575元左右,1个棚增值1500元左右。扣除成本,2个试验点净增效益分别达到18.8%和31.5%。增产增效极为显著。
采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能够消耗大量的作物秸秆,可解决当前作物秸秆难处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1座标准温室可分解利用0.33~0.66hm2的玉米秸秆,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列入淄博市禁止作物秸秆焚烧重点推广技术之一。
在试验中发现,要实现该技术的增产效果,首先必须加足秸秆数量,并密封;其次必须规范操作,按时开机,定时加水,适时添料;三是加强管理,特别是在西葫芦生长后期,及时添加秸秆。定时开机抽气,才能保证增产效果。李家官村试验点正是由于生长后期管理跟不上,致使增产效果不如户王村试验点。
4、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温室,温度普遍高于对照温室,相对湿度普遍低于对照温室,CO2浓度增高;西葫芦的生长势好于对照温室,单株坐果数多于对照温室:银叶病和白粉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温室:收获期比对照温室长10~12d;2个试点产量分别比对照温室高32.0%、42.5%,产值分别比对照高18.8%和31.5%:农药使用量减少60%,化肥减少了50%。该项技术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农民易于学习掌握。可解决当前温室蔬菜生产中CO2不足、土质恶化、病害严重、秸秆处理等难题,是一项集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于一体的高新应用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建议根据不同温室结构不断改进完善应用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作物秸秆;生物分解;西葫芦;温室栽培
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就是利用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的呼吸代谢作用,将有机秸秆转化为CO2水、热量等植物光合原料,增加温室内CO2,的浓度,有机改良土壤,提高作物抗逆力,促进作物生长,增加其产量并改善其品质。近年来,保护地蔬菜在本市发展很快,特别是西葫芦种植面积已有4667hm2,然而农民由于受种植习惯和传统经验的影响,往往是连年种植,土地得不到休耕轮作,致使土质恶化,加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西葫芦的产量逐年降低,品质越来越差。同时作物秸秆作为地球上的一大可再生资源,每年均剩余大量的作物秸秆,目前尚无很好的处理方法,农民常采用焚烧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交通安全,政府每年都三令五申禁止焚烧,但效果不够理想,使之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为了解决生产、环保和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一难题,笔者于2004年引进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气化技术在西葫芦上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到2006年底全市推广面积达到1333hm2。
1、作物秸秆分解池的建造、使用及调查方法
1.1 试验温室情况
试验于2004-2006年在本市临淄区敬仲镇户王村和李家村进行。这2个村有多年种植西葫芦的历史,农户种植经验丰富。每村固定1户,每户有2座温室,其中1座应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另1座作对照,理及其他各项措施一致。
1.2 分解池的建造方法
在温室(50m×8m)的一头内侧,离山墙30-40cm,挖1条宽1m、深0.8-1m、长6m的沟,在沟底中间向内挖1个低于沟底10cm。高50cm、宽50cm、长60cm向外延伸的CO2出气口底槽(图1),然后用砖垒砌1个上口
铁丝,然后添加秸秆,每加40cm厚秸秆,均匀撒1层已拌制好的生物菌种,用量30-40kg。一般3-4层,每添加1层浇1次水,最后盖地膜保湿,安装CO2交换机,挂上CO2:微孔输气袋。在池子的两头各留1个换气口,并插上空心圆管,高度与西葫芦生长点等齐。
1.3 生物菌种拌制
在挖沟的同时拌菌种,生物菌种用于分解作物秸秆,由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方法是将菌种与中间料(麦麸)和水拌匀,按1:25:20比例拌种,然后晾晒1-2h备用。
1.5 应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效果调查
1.5.1 温室温、湿度的调查 在应用漏室与对照温室内按东、西、中3个点分别挂3个温、湿度计,每天7:00、13:00、24:00记录温、湿度的变化。
1.5.2 对西葫芦生长性状的影响 在西葫芦生长前、中、后期,在应用温室和对照温室按对角线取5点,每点固定5株,分别测定株高、叶面积、单株坐果数及单果重。
1.5.3 对病害的影响应用温室和对照温室在作物病害发生严重期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5株,分别调查病害发生情况。
1.5.4 西葫芦产量及管理情况由户主负责调查记录,记载第1次采收时间、每次采收数量、最后拔秧时间、销售价格、农药和化肥使用情况。应用温室与对照温室分别记录。
2、结果与分析
2.1 应用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对室内温、湿度的影响
应用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漏室,温度普通高于对照温度,其中最高温度与对照温度差别不大,而最低温度与对照差别明显,最大温差可达4℃(表1)。
应用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温室,湿度普遍低于对照,降幅最大的为6%。特别是在早上9:00-10:00,随着CO2交换机的开机。应用温室内相对湿度较对照温室下降很快。见图3。
2.2 应用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技术对西葫芦生长和果实性状的影响
应用了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温室,西葫芦的长势明显好于对照温室,西葫芦缓苗快。叶色浓绿,生长旺盛。根据生长中期12月24日调查,应用温室西葫芦株高平均105cm,对照为88cm,高出对照温室植株17cm:应用温室叶面积平均达273cm2,对照温室植株为220cm2,应用温室比对照温室高出53cm2:应用温室单株坐果数(包括已采收和正在生长的)平均19个,对照温室为17个:应用温室单果重平均0.38kg,对照温室为0.36kg。见表2。
2.3 应用温室和对照温室西葫芦发病情况比较
根据对李家官村和户王村的调查,应用了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温室对西葫芦病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表3结果显示:李家官村试验点,应用温室西葫芦银叶病发病率为11.2%,对照温室为20.4:应用温室白粉病发病率为3.5%,对照温室为8.9%。户王村试验点,应用温室西葫芦银叶病发病率为7.5%,对照温室为16.8%:应用温室白粉病发病率为4.3%,对照温室发病率为12.6%。2个试验点银叶病和白粉病发病率应用温室明显低于对照温室。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秸秆生物分解产生的综合效应改善了温室原有的生态环境,西葫芦长势旺,抗逆抗病能力提高,病害的发生因此而明显减轻。
2.4 应用温室与对照温室西葫芦产量和效益比较
应用温室较对照温室西葫芦产量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收获期提前,李家官村点西葫芦初次采收上市时间较对照温室提前7d,户王村点初次采收上市时间提前5d:最后1次采收应用温室较对照温室推迟5~7d。表4结果显示,李家官村点增收西葫芦657kg,增产32%。户王村点增收西葫芦853kg,增 产42.5%,扣除成本,李家官村点净增效益18.8%,户王村点净增效益31.5%。
2.5 应用温室与对照温室农药肥料使用情况比较
通过应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菜农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明显降低。表5结果显示,农药使用量减少了60%,化肥使用量减少了50%。
3、讨论
利用温室种植瓜菜作物,光不易人为改变,水可控程度较大,而工业制取CO2成本高,且不易操作。利用有机作物秸秆,通过一定工艺的手段,将其转化为CO2、水、热量等植物光合原料,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一项环保型、节约型、无公害新技术。本试验结果证明,应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温室,西葫芦生长优势明显,银叶病和白粉病发病率明显降低,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分析其原因。是通过作物秸秆生物分解气化,提高了温室内CO22的浓度,促进作物光合效率的提高,使得落花、落果、午休、早衰现象减少或消失;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有效提高了室温,降低了相对湿度;增强了作物的抗逆能力,对银叶病、白粉病等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这一结果与宋元林、程伯英等人报道一致。
该项技术投资,1座标准温室(50m×8m)需菌种7kg,成本280元,交换机1台,成本180元,CO2输送带1条,成本25元,技术产品合计投资485元,用工大约3个。成本50元,一般用电70kW·h,成本40元,总计成本575元左右,1个棚增值1500元左右。扣除成本,2个试验点净增效益分别达到18.8%和31.5%。增产增效极为显著。
采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能够消耗大量的作物秸秆,可解决当前作物秸秆难处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1座标准温室可分解利用0.33~0.66hm2的玉米秸秆,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列入淄博市禁止作物秸秆焚烧重点推广技术之一。
在试验中发现,要实现该技术的增产效果,首先必须加足秸秆数量,并密封;其次必须规范操作,按时开机,定时加水,适时添料;三是加强管理,特别是在西葫芦生长后期,及时添加秸秆。定时开机抽气,才能保证增产效果。李家官村试验点正是由于生长后期管理跟不上,致使增产效果不如户王村试验点。
4、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分解技术的温室,温度普遍高于对照温室,相对湿度普遍低于对照温室,CO2浓度增高;西葫芦的生长势好于对照温室,单株坐果数多于对照温室:银叶病和白粉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温室:收获期比对照温室长10~12d;2个试点产量分别比对照温室高32.0%、42.5%,产值分别比对照高18.8%和31.5%:农药使用量减少60%,化肥减少了50%。该项技术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农民易于学习掌握。可解决当前温室蔬菜生产中CO2不足、土质恶化、病害严重、秸秆处理等难题,是一项集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于一体的高新应用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建议根据不同温室结构不断改进完善应用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