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正如摄影对绘画艺术的影响一样,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新的数字影像技术对传统的机械、化学摄影过程正产生着不断的冲击与替换。这些变化改变了人们的观察和认知方式,冲击着人类的传统美学理念。新的数字技术和程序现在已经是影像后期制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已经模糊了传统专业领域的界限。
关键词:数字技术传统图像仿真互补定位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一重新观察与挑战
1观察
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影像生成都是一种涉及光学,感光材料及用这种材料制作出版物或幻灯片的化学过程。这个过程在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技术对手工图像产生的冲击的时代被瓦尔特·本雅明精辟的描述为“机械复制时代”。
六十多年前,本雅明提出了两种基本的关于电影和摄影作为机械再生产影像形式的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涉及当时的“新”影像技术“摄影”的再生产真实影响的能力。“现在”有可能将以前处不同时空中的影像加以联系和比较。机械复制创造了一种新的便携式的文化载体,它从只有手绘的画像存在的贵族文化中解脱出来。
本雅明的第二种观点涉及静态的或动态的照相机反映现实世界的特定方式。本雅明认为城市居民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同时面临着思想观点的快速交替和思想经验的共享。照相机及照片使人们得以注视这个“新”的工业和城市环境给他们带来史无前例的身心冲击这样一种环境。
2数字影像
如今,机械复制时代改变人们观察习惯的一幕再次出现,不过,主角已变成新的数字和电子摄影方式。当初挑战手工图像并取得主导的机械复制方式又遇到新一轮的挑战。那么视觉文化上会不会产生第二场“电子”的或“数字的”革命呢?我们先认识一下新任挑战者——“数字影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管理技术也渗透到视觉文化领域。区别于传统的制作和转换方式,新影像技术以迥然不同的方式记录、传递、仿造和模拟着实物的影像。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及视频技术在现代媒体中创造出的虚拟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
到20世纪末,科学技术和艺术两个原本不太相关的话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将艺术思维和实践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媒介机制与艺术相结合时,它将怎么定位自己,发展到底有多大呢?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想象力显得如此匮乏。
二综合即创造
1影像的意义
影像的世界其实是对世界的摹仿,是一种拟象、假象、幻象,是现象界;现象界后面的实在界才是世界的真实存在,才是世界的本质存在。随着这种可复制性进程的终结,现实不再仅仅是能够被复制的东西,而是已经被复制出来的东西,即“超现实虚拟世界”。
2技术与综合
“技术是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的先声”。这确乎符合文艺史的实际。因为人类的思想具有传承性。传统的观念会潜移默化的溶入到新的图像结构之中去。虽然经典和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见弃于公众,是情理之中;从事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创造,也成为一种不合时宜的孤独行为。而新的媒介技术应该起到赋予传统观念新的活力使之生产鲜活的新枝芽的作用。重点不应放在媒介技术的形式上,媒介的形式和影响应被置于社会或历史的环境中。考虑的焦点应该是我们当下的问题、观念和意义。
三观念——意义——手段
在数字技术完善的今天,随便打开手边的一本书就会发现在版式设计、时装发布、广告、音乐图像、网页设计等各个领域随处可见。数字影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正在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平民化的艺术形势。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有自己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正是由于各时代艺术的新颖和独特,才构成了一部丰满的人类艺术史。艺术发展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的过程,要是没有新颖的东西出现,艺术也早该消亡了,继承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
艺术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和人的能力的体现。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艺术,但他们需要的不是死去的艺术。博物馆中的艺术固然可以发人思古之幽情,让人缅怀过去,但人们却毕竟不是生活在过去的世界中,他们需要艺术跟自己一样活着,能深切地反映现实,与现实对话。因此,艺术必须不断更新,必须反映出时代的审美呼声,所以,创新是艺术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基本方位。而艺术继承就必须坚持批判地吸收的原则,要求艺术家在面对丰富的艺术遗产时,抛弃被动接受的态度,发挥出其选择的主动性。
从艺术世界的大范围看,艺术创新不仅仅是艺术种类的创新,还表现在对时代语境、观念与意义的捕捉。在艺术形式上,有革命性的创新和延续性的创新两种不同的创新方式,就艺术史在大多数时候的情况来看,后者占主要地位;但前者却是艺术家的最高梦想。
可以这样说,融合和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数字影像同新媒体和当代文化的新特征。在这个前提下,手段将是达到最终目的的一个条件。
四结语
数字影像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呼应了数字技术在社会中引起的革命,这场革命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我们的交流、工作和娱乐方式。数字技术使人感到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电子邮件、移动电话使我们能够更方便地联系到其他人,但是这样反而使我们更孤独。联系方式增多了,交流的可能性却减少了。
同样道理,当我们可以掌握无限多的信息时,这个无限多的信息就有可能像噪音一样将所有信号抵消或信号模糊不清。数字图像在我们的社会里真是无所不在,它影响我们观察、思考和感受的方式。数字时代体现的不只是一种技术风格,更是技术、形式、情感和认识的相互融合,它必将重新定义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并改变人类经验和文明重要的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沃姆贝尔:《新的光影》,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版。
[2] 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1930年。
作者简介:吕超,男,1985—,河北省大成县人,吉林大学图像形态工作室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关键词:数字技术传统图像仿真互补定位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一重新观察与挑战
1观察
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影像生成都是一种涉及光学,感光材料及用这种材料制作出版物或幻灯片的化学过程。这个过程在达盖尔发明的摄影技术对手工图像产生的冲击的时代被瓦尔特·本雅明精辟的描述为“机械复制时代”。
六十多年前,本雅明提出了两种基本的关于电影和摄影作为机械再生产影像形式的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涉及当时的“新”影像技术“摄影”的再生产真实影响的能力。“现在”有可能将以前处不同时空中的影像加以联系和比较。机械复制创造了一种新的便携式的文化载体,它从只有手绘的画像存在的贵族文化中解脱出来。
本雅明的第二种观点涉及静态的或动态的照相机反映现实世界的特定方式。本雅明认为城市居民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同时面临着思想观点的快速交替和思想经验的共享。照相机及照片使人们得以注视这个“新”的工业和城市环境给他们带来史无前例的身心冲击这样一种环境。
2数字影像
如今,机械复制时代改变人们观察习惯的一幕再次出现,不过,主角已变成新的数字和电子摄影方式。当初挑战手工图像并取得主导的机械复制方式又遇到新一轮的挑战。那么视觉文化上会不会产生第二场“电子”的或“数字的”革命呢?我们先认识一下新任挑战者——“数字影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管理技术也渗透到视觉文化领域。区别于传统的制作和转换方式,新影像技术以迥然不同的方式记录、传递、仿造和模拟着实物的影像。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及视频技术在现代媒体中创造出的虚拟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
到20世纪末,科学技术和艺术两个原本不太相关的话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将艺术思维和实践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媒介机制与艺术相结合时,它将怎么定位自己,发展到底有多大呢?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想象力显得如此匮乏。
二综合即创造
1影像的意义
影像的世界其实是对世界的摹仿,是一种拟象、假象、幻象,是现象界;现象界后面的实在界才是世界的真实存在,才是世界的本质存在。随着这种可复制性进程的终结,现实不再仅仅是能够被复制的东西,而是已经被复制出来的东西,即“超现实虚拟世界”。
2技术与综合
“技术是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的先声”。这确乎符合文艺史的实际。因为人类的思想具有传承性。传统的观念会潜移默化的溶入到新的图像结构之中去。虽然经典和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见弃于公众,是情理之中;从事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创造,也成为一种不合时宜的孤独行为。而新的媒介技术应该起到赋予传统观念新的活力使之生产鲜活的新枝芽的作用。重点不应放在媒介技术的形式上,媒介的形式和影响应被置于社会或历史的环境中。考虑的焦点应该是我们当下的问题、观念和意义。
三观念——意义——手段
在数字技术完善的今天,随便打开手边的一本书就会发现在版式设计、时装发布、广告、音乐图像、网页设计等各个领域随处可见。数字影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正在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平民化的艺术形势。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有自己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正是由于各时代艺术的新颖和独特,才构成了一部丰满的人类艺术史。艺术发展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的过程,要是没有新颖的东西出现,艺术也早该消亡了,继承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
艺术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和人的能力的体现。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艺术,但他们需要的不是死去的艺术。博物馆中的艺术固然可以发人思古之幽情,让人缅怀过去,但人们却毕竟不是生活在过去的世界中,他们需要艺术跟自己一样活着,能深切地反映现实,与现实对话。因此,艺术必须不断更新,必须反映出时代的审美呼声,所以,创新是艺术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基本方位。而艺术继承就必须坚持批判地吸收的原则,要求艺术家在面对丰富的艺术遗产时,抛弃被动接受的态度,发挥出其选择的主动性。
从艺术世界的大范围看,艺术创新不仅仅是艺术种类的创新,还表现在对时代语境、观念与意义的捕捉。在艺术形式上,有革命性的创新和延续性的创新两种不同的创新方式,就艺术史在大多数时候的情况来看,后者占主要地位;但前者却是艺术家的最高梦想。
可以这样说,融合和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数字影像同新媒体和当代文化的新特征。在这个前提下,手段将是达到最终目的的一个条件。
四结语
数字影像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呼应了数字技术在社会中引起的革命,这场革命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我们的交流、工作和娱乐方式。数字技术使人感到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电子邮件、移动电话使我们能够更方便地联系到其他人,但是这样反而使我们更孤独。联系方式增多了,交流的可能性却减少了。
同样道理,当我们可以掌握无限多的信息时,这个无限多的信息就有可能像噪音一样将所有信号抵消或信号模糊不清。数字图像在我们的社会里真是无所不在,它影响我们观察、思考和感受的方式。数字时代体现的不只是一种技术风格,更是技术、形式、情感和认识的相互融合,它必将重新定义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并改变人类经验和文明重要的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沃姆贝尔:《新的光影》,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5月版。
[2] 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1930年。
作者简介:吕超,男,1985—,河北省大成县人,吉林大学图像形态工作室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