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阐释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实现学生人格完善与知识完善的完美结合,以及在政治教学中自觉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既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又拥有健康的人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关键词: 政治教学 人格完善 知识完善 结合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其拥有健康的人格。目前,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题之一。既要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懂得有效学习方法,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又要学会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而所有这一切,都应该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教育是教书育人的事业,既教书又育人才算是真正的教育。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老师注重知识的传播,关注考试分数的高低,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不够,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会自如地与同龄人相处,更谈不上合作,有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采取极端的手段发泄,虽然这是极少数,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存在着缺陷。本文就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实现学生人格完善与知识完善的完美结合,以及在政治教学中自觉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等方面作探索。
一、人格形成与政治学科教学的关系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在个体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的人格,以忠于真理、思想解放、追求创新、个性和谐、心胸坦荡、坚韧不拔等品质为标志,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充满自尊、自爱和自信。
我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始于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的变革,在整个封建社会逐步完善,建立了一整套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人格标准,这一理想人格是围绕着“君子”的标准设计的。西方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围绕理性的灵魂和自由意志这个中心展开的。人格形成的时期为7岁至78岁,既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时期,学生大多数的学习对其人格形成必然产生深远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青少年学生人格形成紧密联系,因而应特别重视本学科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知识完善与人格完善的完美结合。
二、政治学科教学对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把“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人格完善的标准。具体地讲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人是历史的产物,个人的发展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人只有在改变社会能动的实践中才能获得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实践对理想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决定作用。健康人格的标准应是完美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
(一)政治教学活动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直接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是以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核心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并促进学生真正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
(二)政治教学活动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间接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双方的活动,在有意与无意间培养学生的某些能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直接表现健康人格的内涵,而是健康人格因素形成的必备条件。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采用语言的丰富性、感染力和语言结构中表现出的爱、憎、亲、疏,都会有意无意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应用恰当、得体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之不仅能够积累知识,而且能够受到精神的洗礼,人格的完善。当然,这些不一定属于健康人格所包含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也会间接影响学生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是个体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在教学中不应忽视。
三、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是以道德教育为理论起点的,来自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生活的組成部分。教学同样如此,生活本身就会有教学的因素,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必须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方能切实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新课程的视野下,我们要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形成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自觉行动。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品德教育内容的优势与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人类拥有一个最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发生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只有当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了,健康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一般来说,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在初始阶段靠外界影响,但当青少年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判断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特别是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自觉选择,内化外来的健康人格信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健康人格作为参照系,审查自我人格的局限,发挥自我人格的优点,克服自我人格上的缺点,进而在实践中运用健康人格的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制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我形象,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客观地运用恰当的方法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师生共鸣和共同认同的对象,达到心理沟通融洽,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政治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不只是教会学生条条框框,以应付考试,而是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无论是把知识完善与人格完善二者等同起来或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身为人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使得每个政治教师都应牢记:在政治教学中实现人格完善与知识完善的完美结合,为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知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人格健康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关键词: 政治教学 人格完善 知识完善 结合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其拥有健康的人格。目前,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题之一。既要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懂得有效学习方法,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又要学会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而所有这一切,都应该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教育是教书育人的事业,既教书又育人才算是真正的教育。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老师注重知识的传播,关注考试分数的高低,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不够,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会自如地与同龄人相处,更谈不上合作,有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采取极端的手段发泄,虽然这是极少数,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存在着缺陷。本文就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实现学生人格完善与知识完善的完美结合,以及在政治教学中自觉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等方面作探索。
一、人格形成与政治学科教学的关系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在个体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的人格,以忠于真理、思想解放、追求创新、个性和谐、心胸坦荡、坚韧不拔等品质为标志,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充满自尊、自爱和自信。
我国传统的理想人格始于春秋战国,随着社会的变革,在整个封建社会逐步完善,建立了一整套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人格标准,这一理想人格是围绕着“君子”的标准设计的。西方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围绕理性的灵魂和自由意志这个中心展开的。人格形成的时期为7岁至78岁,既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时期,学生大多数的学习对其人格形成必然产生深远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青少年学生人格形成紧密联系,因而应特别重视本学科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知识完善与人格完善的完美结合。
二、政治学科教学对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把“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人格完善的标准。具体地讲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人是历史的产物,个人的发展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人只有在改变社会能动的实践中才能获得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实践对理想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决定作用。健康人格的标准应是完美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
(一)政治教学活动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直接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是以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核心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并促进学生真正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
(二)政治教学活动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间接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双方的活动,在有意与无意间培养学生的某些能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直接表现健康人格的内涵,而是健康人格因素形成的必备条件。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采用语言的丰富性、感染力和语言结构中表现出的爱、憎、亲、疏,都会有意无意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应用恰当、得体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之不仅能够积累知识,而且能够受到精神的洗礼,人格的完善。当然,这些不一定属于健康人格所包含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也会间接影响学生个体人格因素的形成,是个体健康人格形成的必备条件,在教学中不应忽视。
三、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是以道德教育为理论起点的,来自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生活的組成部分。教学同样如此,生活本身就会有教学的因素,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必须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方能切实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新课程的视野下,我们要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形成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自觉行动。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品德教育内容的优势与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人类拥有一个最完善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发生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在进行人格的自我塑造,只有当个体的自我塑造能力提高了,健康的人格才能真正形成。一般来说,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在初始阶段靠外界影响,但当青少年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判断力达到一定的水平,特别是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自觉选择,内化外来的健康人格信息,以社会普遍认同的健康人格作为参照系,审查自我人格的局限,发挥自我人格的优点,克服自我人格上的缺点,进而在实践中运用健康人格的标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制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我形象,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客观地运用恰当的方法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师生共鸣和共同认同的对象,达到心理沟通融洽,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政治教师的教学任务并不只是教会学生条条框框,以应付考试,而是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无论是把知识完善与人格完善二者等同起来或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身为人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使得每个政治教师都应牢记:在政治教学中实现人格完善与知识完善的完美结合,为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知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人格健康的人才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