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编制导学案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y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当前,在新课改理念下,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其中“271”高效课堂模式便是其中之一。这种模式,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愉悦地体验学习过程,从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由此看来,导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抓手”。所以,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精心编制导学案,就要把编写导学案工作放在首要地位。那么怎样才能把导学案编得科学而有效呢?
  一、明确性质,编制起来有方向
  导学案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比较轻松地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即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也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学案是在个人备课与集体研修相互结合的基础上而制定的。它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最终达到素质提高为目的的。它贯彻的是新课改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它把三维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总之,导学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合理引导,科学训练,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把握原则,编制起来易操作
  对于一节课来说,时间有限;对于一篇导学案来说,容量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容量内,要把本节知识完全呈现,并能使学生愉快地掌握,达到学以致用,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不仅是一项技术,还是一项艺术。所以,为使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具有可操作性,在导学案编制时我们要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材中的知识理论,有的高度概括,有的富有哲理,有的留有空白,显示出枯燥、抽象、难懂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潜心研究教材,挖出一个个知识点,把它附着在一个个情景材料当中,或联系事实材料,或结合时政要闻,或举出典型案例等等,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既增强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使知识变得具体生动、通俗易懂,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量身定制的,然而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习习惯都不尽相同,所以问题的设置应具有层次性。既要注重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又要注意适当拓展延伸;既要注重问题的知识容量,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注重问题的思维含量,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既能使优秀生从问题中感到挑战,又能使学困生从问题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学案由浅入深的设计,会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不看仔细不行,不思考不行,不透彻理解不行。这样,学生从解决问题中提高了知识水平,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所以,问题层次化更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与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也正好吻合现代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认真备课,编制起来有依据
  首先,备好教材。教材是我们编制导学案的源头活水,是根源、是载体。通过研修教材,我们可理清知识结构,准确把握知识点,明确其中的重难点,可为学生设置合理、科学的三维学习目标,再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学习便有了目标、有了方向。其中有些重要的知识,教材可能只是一带而过,或通过图示简单展示,或隐含在背景材料中,这就需要通过备课深入挖掘,并在导学案中有效地设置问题,进行必要的体现。
  同时我们要把握学生。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是导学案的使用对象,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所以,我们要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精神,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地接近学生,与他们平等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认知特点、学习习惯、知识水平。这样,我们结合他们的需要,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编制的导学案才能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才能用来顺手,用后有效。
  四、注重研修,编制起来更科学
  导学案,并不是每个教师一次性编制完成就算完功,它需要教师反复研究,不断修正,最后才能成为行之有效的好的导学案。具体来讲,在编制导学案时,最好以级段学科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对于每一份导学案的设计,备课组长分配好任务,有专人主备,形成学案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科组共同对学案研修,然后二次备课,最后定稿,同时在使用中要及时反思、反馈和补充。每一个情景的创设,每个问题的提出,应由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体讨论,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由备课组长负责审核过关,最后送文印室印制。既分工又合作,从而可实现资源共享。
  五、有的放矢,编制起来更合理
  1、学习目标要明确,避免模糊不清
  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所在,也是教师引导学生的航标灯。所以学习目标的设置必须明确、合理、科学,同时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特点,不仅让学生明确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更要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学生,结合社会需要与学情,用明晰的语言把目标展示出来。
  2、弄清学案与教案的区别,避免学案教案化。
  我们知道,导学案是师生互相交流、良性互动的有效载体,它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它所解决的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它来引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质疑,充分享受学习过程。而传统的教案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来编写的,它解决的是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强调的只是传授的结果,而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在新课改下,既要注意角色转换,又要注意思想转换,并以此制定出合理的学案,避免教案化倾向。
  3、设置问题要典型严密,避免成为习题集。
  有些教师认为,导学案只是题的堆砌,只要把教学内容习题化即可。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不经过认真研究,就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织成一个个习题,甚至机械地照搬课本内容或辅导资料。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使学生养成不思进取、照搬照抄的坏习惯;同时,也会使我们的教学重新陷入“题海战”的怪圈,增加学生负担,也显示不出学案导学的功能。所以,在制定学案时,要选择那些既出自教材又高于教材、既体现知识又重视能力的典型问题来使用。
  4、导学案的设置应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玄妙高深。
  有的教师认为,题越高深越能培养学生能力;有的教师认为,题能难倒学生方显教师水平。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编制时要根据教材,依据学情,不能以追求新奇、高深为原则,设置偏题怪题,我们应知道,学案是让学生用的,而不是拿来欣赏的,应让学生拿来能用,用时见效才行。偏、难、怪的题只能使学生丧失信心,失去希望。
  总之,导学案的质量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好的导学案就像是一个高明的向导,能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和道路,并能引导学生跨过一路荆棘与坎坷,曲径通幽,去领略险峰的无限风光;它又像一个好的“练功场”,不断锤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既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愉悦身心;又能使学生提升能力,收获幸福。所以,为使课堂高效,请让我们潜心研制导学案吧!它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学生认识事物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作文水平的高低。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由认识简单的事物到复杂的社会现象,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又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向,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学生具备了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才能写出思想健康、中心明确的文章。  【关键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及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及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这四种技能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它们的有效结合将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小学生而言,听说读固然重要,但是随着学生英语学习程度的加深,写的意义会越来越大,对书写的关注
【摘 要】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作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并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以飨读者。  【关键词】 阅读;选择;训练;文化积淀;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语文教学重文道统一,文之传授与道之体悟应为语文之精
【摘 要】 阅读教学应关注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平衡;语文课既要“读”又要“阅”;既要“书声朗朗”,又须“静思默想”,教师应关注阅读教学中的读;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中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文本价值;学生独特体验;语文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
【中图分类号】G6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语文课堂因其学科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形式也丰富多样,但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那怎样的评价才适应新课程所提出的评价要求呢?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浅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倡导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提升评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