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两个历史决议与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个理论成果-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GUO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党的两个历史决议的背景和内容的分析,指明其与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联系,着重阐述它们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和贡献,并由此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深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其他文献
研究证明,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现代农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关系更加紧密,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发展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具内在动力的运行机制。本文通过对浙江省1982、1993年全省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测度农业产出增长中的科学技术份额,以期揭示在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技术进步的作用。
本文着重探讨农业企业的基本特征,我国农业企业的主要类型,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我国农业企业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犯罪活动出现了新的变化。对此,本文提出了犯罪控制战略的新构架,认为通过更新观念统揽全局,宏观防控重点整治,确定目标计划实施,犯罪活动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通过对北京市城区家庭的抽样调查,该文认为北京城区居民家庭养老特征为:传统养老观念依然深厚;家庭养老内容与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赡养功能减弱和精神赡养、生活照料功能加强。由此,家庭养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以田野调查的方法,本文对40位在京的外来女务工者的心态进行了调查,结论是她们既有欣喜感和成功感,又有异己感和飘泊感,一部分人产生了边缘人心态;认为自己与北京人最大的区别是在于户口和文化;打工经历对其观念变革的作用是积极和深刻的。
面对涌动的现实,1994年浙江的报告文学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本文分别从长篇、中短篇报告文学,以及历史纪实文学出发,对浙江1994年的报告文学作了较全面的透视。
本文从现代化的发动方式、动力机制、产业和区域推进模式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文章认为,浙江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以市场导向的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发展为主线的内发型区域现代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自下而上非自上而下的发动方式;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引发的活力和效率为主要动力源;以轻低小集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推动现代化的主导产业以及从农村向城市推进、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辐射现代化的区域发展模式。面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浙江下一个阶段还必须解决战略定位、再创体制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解决刑讯逼供问题,并设立诸如律师提前介入、非法证据排除、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全程录像监控等手段与制度来遏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残酷的事实说明我们的努力并不太成功。作者在分析我们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诸多方法之利弊得失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刑事候查权与关押权不分”是主要根源之一,从而以新的视角提出了一种阻却刑讯逼供的有效手段和制度——刑事候查权与关押权的分离。
去年12月9日至13日朱蓉基总理到浙江视察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朱总理对浙江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作了重要指示。朱总理指出:从浙江省的粮食供求关系来看,可以更快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较快地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粮改“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主要针对粮食主产区而言的,全国还没有放开是因为条件还不具备。从浙江的情况看,已经具备了放开的条件,而且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放得宽一点。浙江的土地寸土寸金,把粮田腾出来种经济作物、搞水产养殖业,效益就更高,全国的粮价也能提高。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贯彻落实朱总
长期以来,我国将宪法的作用仅局限于为具体立法提供法律依据,宪法规范缺少在司法领域的适用性。针对现实中的随意违宪现象,笔者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论述中国宪法进入诉论领域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切合实际的中国宪法诉论制度的观点和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