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百年来人们对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自杀身亡的结局无不扼腕叹息,然而对于造成这个家庭悲剧的原因至今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揭示安娜死亡之谜,安娜被传统思想道德的压抑导致其人格结构三个层次的失衡,从而激发了攻击自身的死亡本能,然而这一切都是作者潜意识中的一场预杀,更是社会无意识的谋杀。
关键词:精神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 死亡悲剧
一、压抑——死亡的推手
“压抑”这一词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他作为精神医生曾对歇斯底里症患者进行治疗,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其间还受到导师沙柯思想的影响,使他慢慢地把研究的重点从肉体方面转向了精神方面,发现病症产生的原因大多都和患者的性意识长期受到压抑这一情况密切相关,于是弗洛伊德就从相关的研究结果中得出了“压抑”这一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受抑制的性爱,会引起人的精神压力和各种病态,而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中女主人公安娜就一直处于这样的压抑状况之中。安娜和丈夫卡列宁的婚姻形同虚设,对于安娜来说她每天就如同和一架做官的机器在一起生活,感受不到人最基本的渴求——爱意和关心。八年来这样的生活窒息了安娜年轻的生命,扼杀了安娜生活的热情,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安娜总是能感到毫无缘由的难过。然而此时伏伦斯基的出现打破了安娜一潭死水的生活,从车站的初次相遇伏伦斯基在那短暂的一瞥中,就发现安娜的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从她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嘴角掠过。之后在舞会上伏伦斯基每次同安娜说话,安娜的眼睛里都会不自觉地闪现出异常明亮的光芒,伏伦斯基对安娜爱情的追求使她整个人都焕发出蓬勃的生气和活力。回到彼得堡的家后对着冷冰冰没有丝毫感情温度的丈夫卡列宁,安娜不仅没有她前些日子从眼神和微笑中透露出来的那股生气,同时她心中燃烧出的爱情的火花也被熄灭了。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生存本能是爱欲,在这种压抑窒息的生活里,伏伦斯基的爱情犹如救命稻草,安娜义无反顾飞蛾扑火似的选择了她的爱情。然而在满足自己的爱欲后,安娜又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传统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始终束缚着她,尽管她暂时得到了幸福和满足,但是恐惧和羞愧一直笼罩着她。自此以后安娜陷入了这样一个梦境:“她梦见两个人都是她的丈夫,两个人都爱她爱得疯疯癫癫。卡列宁哭着吻着她的手说:‘我现在多么幸福哇!’伏伦斯基也在旁边,他也是她的丈夫。她感到奇怪,以前她怎么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如今她却笑着对他们说,这样简单多了。”a但是这种荒诞不经的梦却像不见天日的恶魔一样折磨她,把她从虚幻的梦中吓醒过来。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写道:“我们认为那些白天被压抑的原始活动和梦的构建有很大的关系,那些‘受压抑的’是做梦的主要动力。”b频繁出现的怪梦是安娜长期处于压抑恐慌的境地最有力的证据,平日被压抑的欲望在梦中显现出来,可它在清醒的现实生活中却是令人不齿和难容于世的存在。
自欺欺人的生活注定无法长久,安娜的怀孕是撕破这层关系的导火索,让她必须面对现实做出抉择。安娜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屈辱糟糕的处境向丈夫卡列宁摊牌,然而她并没有等到想要的结果,卡列宁为了保全自己的声誉无法同她离婚,他所在意的上流社会的体面生活不允许他向法律提供妻子犯罪的丑恶证据,试图离婚只会让他在法庭上当众出丑。卡列宁不愿意看到犯罪的妻子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就同情人结合,而他这个“无辜”的人却遭受非议,相比之下他更愿意按照宗教的教义饶恕她的罪过,还拿儿子的前途来威胁她痛改前非,从此断绝和情人的关系,自己不应该为此受到任何损害。卡列宁的自私冷酷和虚情假意令人窒息,他站在道德的最高点轻视安娜的尊严、践踏安娜的感情,这种来自社会、宗教、道德以及精神上的压力逼得安娜走投无路,她将永远得不到恋爱的自由却从此成为有罪的妻子提心吊胆地生活,在这种煎熬的日子里使她萌生了死亡的念头,似乎只有自己在生产中死亡,所有人才能得到解脱。安娜深陷泥潭像溺死的人一般紧紧地抓住爱情的浮板,却无论如何也冲破不了整个社会所编织的罗网,沉重的压抑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二、生死本能之间的较量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结合组成。“本我即原始的人格,包含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欲望和冲动。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以追求按社会标准眼中的完美”c。在安娜出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安娜人格中追求“快乐原则”的本我和遵循“道德原则”的超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使得无法找到自我从而导致了安娜精神的恍惚和紊乱。尤其是在安娜向丈夫卡列宁摊牌后,她却接到了丈夫一封施舍宽恕的信,托尔斯泰在这段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去表达安娜读信的痛苦以及内心激烈的斗争。一方面,安娜不能再忍受这种压抑痛苦的生活,“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一个活人,我没有罪,上帝把我造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d;另一方面,安娜又在自己的良心中苦苦挣扎,“我不能抛弃儿子,没有儿子,即使同我所爱的那个人在一起,我也不能生活。他也知道,我如果抛弃儿子,离开他,就将成为一个最堕落、最下贱的女人——这些他都知道,他也知道我是没有力量这样做的”e。安娜觉得自己出现了双重人格,并且这两个人格在她的内心深处进行激烈的交锋,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也摆脱不了道德的束缚,她无法想象最后的结局,也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类最基本的本能:“一类是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后才不会有焦虑和抑郁。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残自杀。”f安娜人格结构三个层次的失衡使安娜一直处于焦虑和抑郁的状态,从而激发了安娜的死亡本能,生死本能之间开始了真正的较量。在安娜生产之前她就开始做恐怖的噩梦,梦见有人告诉自己要死了,并且死在生产中,这已经是死亡本能通过梦境发出的信号。随后在和卡列宁的争吵中,她甚至想要快一点死去,认为唯有死才能结束一切。等到生产的时候,到了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刻,对死的惧怕使安娜的求生本能爆发,同时安娜的超我人格也获得了胜利,于是她在临死前向卡列宁祈求宽恕:“你别以为我怪。我还是同原来一样……可是另外一个女人附在我身上,我怕她,因为她爱上了那个男人,所以我恨你,可是我忘不了原来那个女人。那个女人不是我。现在的我才是真正的我,才完完全全是我。我要死了,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只有一个要求:你饶恕我吧,完完全全饶恕我吧!”g每个人都具有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安娜临死前的求生欲使她在这次斗争中活了下来。面对生存還是毁灭的难题,没有一个人曾轻易地就选择了死亡。 在生与死之间做出第一次选择后活下来的安娜并没有得到解脱,得知伏伦斯基情愿为她开枪自杀,她心中爱情的火花死灰复燃。如今伏伦斯基身受重伤还要被派去塔什干任职,与安娜告别的请求在卡列宁眼里竟毫无必要,安娜心中还是会控制不住地厌恶自己的丈夫,埋怨他的冷酷,憎恨他的道德。这时她觉得一切还没有完,结局一定很可怕,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死亡。当安娜和伏伦斯基见面后,伏伦斯基的热情感染了她,他们决定一同出国。然而在国外两人的幸福并没有维持多久,初期爱情的甜蜜和新鲜感过后,他们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在爱情中安娜的猜疑和伏伦斯基的冷淡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安娜又陷入了往日的痛苦和对儿子的思念。回国后上流社会对他们的不接纳使安娜变得更加情绪古怪,伏伦斯基也逐渐对安娜的控制感到厌烦,不停地争吵使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恶化,伏伦斯基对安娜冷漠的态度几乎使她绝望,爱情的幻灭让安娜变得比以前更加痛苦,连平常服用的镇定药物都无法使她恢复内心的平静,一心想到只有自己的死亡才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惩罚他的唯一手段。这种患得患失的情绪一直笼罩着她,伏伦斯基的外出就让安娜变得精神紧张疯狂不安,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甚至出现了幻觉。死亡的念头对她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觉得有那么可怕了,她不停地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忽而希望忽而绝望。
生死本能之间的较量让安娜无法找到自我,为了摆脱折磨她走向了铁轨,“一种仿佛投身到河里游泳的感觉攫住了她,她画了十字。这种画十字的习惯动作,在她心里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周围笼罩着的一片黑暗突然打破了,生命带着它种种灿烂欢乐的往事刹那间又呈现在她面前……就在前后车轮之间的中心对准她的一瞬间……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可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庞然大物撞到她的脑袋上,从她背上轧过”h。列夫·托尔斯泰详细地描写了安娜的死亡场景,临死前安娜的生存本能让她看到了生前的种种快乐,对生的渴望让她清醒过来,可是已经太晚了!幻想的破灭、人格的分裂迷惑了她的心智,扰乱了她的心神,焦虑痛苦所激发的死亡本能引领她走向了死亡这条不归路,生死本能的斗争最终还是以悲剧落下了帷幕!
三、谋杀的幕后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长篇小说随着女主人公安娜的自杀身亡走向了尾声,一时之间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如此狠心地就结束了安娜的生命。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曾向人们解答说:“这个意见使我想起普希金遇到过的一件事。他对一位朋友说:‘你想想,我那位塔吉雅娜跟我开了个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这样做。’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可以说同样的话。总的来说,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違反我本意的事:他们做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和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们做的事。”i事实果真如此吗?通过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我们发现在1872年的时候图拉一家报纸报道了一个年轻女人卧轨自杀的事件,托尔斯泰得知这一惨剧后立即前往了解情况,而那个女人就叫安娜,她多年和托尔斯泰家的邻居比比科夫同居,据列夫·托尔斯泰夫人的日记记载,这个女人的自杀使列夫·托尔斯泰深受震动,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昨天晚上,他告诉我,他想到了一个上流社会有夫之妇的典型,但她失去了自我……”j这说明死亡本来就是安娜的结局,是故事情境的最先设定。
另外,我们仔细阅读这部小说就会发现作者在故事开展之前就已经为结局做好了铺垫,首先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扉页上写下了《圣经》中的一句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关于这个题词,托尔斯泰曾回答魏烈萨耶夫说:“我选用这个题词,正如我曾解释过的,只不过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思想,就是:人们所做的坏事有其痛苦的后果,这不来自于人,而来自于上帝;安娜·卡列尼娜就亲身体验了这一点。”k按照宗教思想,安娜出轨不贞的行为完全抛弃了她所信仰的上帝,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廉耻、没有良心、完全堕落的女人,等待她的必然是最严厉的惩罚。其次是安娜和伏伦斯基在火车站初次相遇的时候碰上了一个意外事件,火车站的一个看道工不慎被火车轧死了,当时安娜脸色苍白哆哆嗦嗦地在说这是个凶兆,作者在两人故事的开始其实就为两人的结局埋下了伏笔。最后安娜精神恍惚地又回到了车站,想到同伏伦斯基初遇那天被火车轧死的人,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在生与死之间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为了彻底地摆脱痛苦就从这里迈向了死亡。这一切都是作者冥冥之中的安排,故事开始的地方又是故事结束的地方,看似巧合实际上都是在暗示安娜必死的结局。
如果按照作者对朋友所说的话,那么在他的意识里是不希望安娜死去的,但是通过种种分析表明安娜的死就是经过列夫·托尔斯泰的精心计划完成的,哪怕他本人并不想承认。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潜意识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 l作者对安娜的遭遇充满了同情,但是安娜的所作所为肯定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如果按照作者的本意给安娜一个幸福美好的结局又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无法逃脱自己潜在理智思维的控制,所以安娜的悲剧是作者潜意识中的一场预杀,更是社会无意识的谋杀。
这场谋杀的幕后处于人类文明的冲击期之下,俄国社会状况在此时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封建地主农奴制度受到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人们试图冲破传统思想道德的束缚,追求自由的意识日益强烈,在这新旧交替的岔路口前何去何从成为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命运抉择,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也是每个有思想的人穷极一生都在苦苦探求的人生难题。解放的路上铺的是殉道者的骸骨,千百年来形成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宗教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每个人的心中,压抑着自己的欲望也蒙蔽了他人的视野,安娜被困死在了这个怪圈中,找不到任何的出路,而托尔斯泰也因面临诸多想解决却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对生命产生了极度的荒诞感和强烈的死欲,由此深陷 “阿尔扎马斯的恐怖”之中,这一切都完美地隐匿了这场谋杀。
adeghik〔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144页,第275页,第275页,第384页,第705页,译者导读第2—3页,译者导读第3页。
b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殷世钞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43页。
cfl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现代西方批评理论(原典读本)》,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92—93页。
j 转引自辛守魁: 《从〈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之死说起》,《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草婴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4.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殷世钞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
[3] 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现代西方批评理论(原典读本) [M].重庆: 重庆出版社,2010.
作 者: 刘佳,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精神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 死亡悲剧
一、压抑——死亡的推手
“压抑”这一词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他作为精神医生曾对歇斯底里症患者进行治疗,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其间还受到导师沙柯思想的影响,使他慢慢地把研究的重点从肉体方面转向了精神方面,发现病症产生的原因大多都和患者的性意识长期受到压抑这一情况密切相关,于是弗洛伊德就从相关的研究结果中得出了“压抑”这一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受抑制的性爱,会引起人的精神压力和各种病态,而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中女主人公安娜就一直处于这样的压抑状况之中。安娜和丈夫卡列宁的婚姻形同虚设,对于安娜来说她每天就如同和一架做官的机器在一起生活,感受不到人最基本的渴求——爱意和关心。八年来这样的生活窒息了安娜年轻的生命,扼杀了安娜生活的热情,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安娜总是能感到毫无缘由的难过。然而此时伏伦斯基的出现打破了安娜一潭死水的生活,从车站的初次相遇伏伦斯基在那短暂的一瞥中,就发现安娜的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从她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嘴角掠过。之后在舞会上伏伦斯基每次同安娜说话,安娜的眼睛里都会不自觉地闪现出异常明亮的光芒,伏伦斯基对安娜爱情的追求使她整个人都焕发出蓬勃的生气和活力。回到彼得堡的家后对着冷冰冰没有丝毫感情温度的丈夫卡列宁,安娜不仅没有她前些日子从眼神和微笑中透露出来的那股生气,同时她心中燃烧出的爱情的火花也被熄灭了。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生存本能是爱欲,在这种压抑窒息的生活里,伏伦斯基的爱情犹如救命稻草,安娜义无反顾飞蛾扑火似的选择了她的爱情。然而在满足自己的爱欲后,安娜又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传统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始终束缚着她,尽管她暂时得到了幸福和满足,但是恐惧和羞愧一直笼罩着她。自此以后安娜陷入了这样一个梦境:“她梦见两个人都是她的丈夫,两个人都爱她爱得疯疯癫癫。卡列宁哭着吻着她的手说:‘我现在多么幸福哇!’伏伦斯基也在旁边,他也是她的丈夫。她感到奇怪,以前她怎么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如今她却笑着对他们说,这样简单多了。”a但是这种荒诞不经的梦却像不见天日的恶魔一样折磨她,把她从虚幻的梦中吓醒过来。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写道:“我们认为那些白天被压抑的原始活动和梦的构建有很大的关系,那些‘受压抑的’是做梦的主要动力。”b频繁出现的怪梦是安娜长期处于压抑恐慌的境地最有力的证据,平日被压抑的欲望在梦中显现出来,可它在清醒的现实生活中却是令人不齿和难容于世的存在。
自欺欺人的生活注定无法长久,安娜的怀孕是撕破这层关系的导火索,让她必须面对现实做出抉择。安娜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屈辱糟糕的处境向丈夫卡列宁摊牌,然而她并没有等到想要的结果,卡列宁为了保全自己的声誉无法同她离婚,他所在意的上流社会的体面生活不允许他向法律提供妻子犯罪的丑恶证据,试图离婚只会让他在法庭上当众出丑。卡列宁不愿意看到犯罪的妻子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就同情人结合,而他这个“无辜”的人却遭受非议,相比之下他更愿意按照宗教的教义饶恕她的罪过,还拿儿子的前途来威胁她痛改前非,从此断绝和情人的关系,自己不应该为此受到任何损害。卡列宁的自私冷酷和虚情假意令人窒息,他站在道德的最高点轻视安娜的尊严、践踏安娜的感情,这种来自社会、宗教、道德以及精神上的压力逼得安娜走投无路,她将永远得不到恋爱的自由却从此成为有罪的妻子提心吊胆地生活,在这种煎熬的日子里使她萌生了死亡的念头,似乎只有自己在生产中死亡,所有人才能得到解脱。安娜深陷泥潭像溺死的人一般紧紧地抓住爱情的浮板,却无论如何也冲破不了整个社会所编织的罗网,沉重的压抑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二、生死本能之间的较量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结合组成。“本我即原始的人格,包含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欲望和冲动。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以追求按社会标准眼中的完美”c。在安娜出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安娜人格中追求“快乐原则”的本我和遵循“道德原则”的超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使得无法找到自我从而导致了安娜精神的恍惚和紊乱。尤其是在安娜向丈夫卡列宁摊牌后,她却接到了丈夫一封施舍宽恕的信,托尔斯泰在这段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去表达安娜读信的痛苦以及内心激烈的斗争。一方面,安娜不能再忍受这种压抑痛苦的生活,“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一个活人,我没有罪,上帝把我造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d;另一方面,安娜又在自己的良心中苦苦挣扎,“我不能抛弃儿子,没有儿子,即使同我所爱的那个人在一起,我也不能生活。他也知道,我如果抛弃儿子,离开他,就将成为一个最堕落、最下贱的女人——这些他都知道,他也知道我是没有力量这样做的”e。安娜觉得自己出现了双重人格,并且这两个人格在她的内心深处进行激烈的交锋,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也摆脱不了道德的束缚,她无法想象最后的结局,也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类最基本的本能:“一类是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后才不会有焦虑和抑郁。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残自杀。”f安娜人格结构三个层次的失衡使安娜一直处于焦虑和抑郁的状态,从而激发了安娜的死亡本能,生死本能之间开始了真正的较量。在安娜生产之前她就开始做恐怖的噩梦,梦见有人告诉自己要死了,并且死在生产中,这已经是死亡本能通过梦境发出的信号。随后在和卡列宁的争吵中,她甚至想要快一点死去,认为唯有死才能结束一切。等到生产的时候,到了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刻,对死的惧怕使安娜的求生本能爆发,同时安娜的超我人格也获得了胜利,于是她在临死前向卡列宁祈求宽恕:“你别以为我怪。我还是同原来一样……可是另外一个女人附在我身上,我怕她,因为她爱上了那个男人,所以我恨你,可是我忘不了原来那个女人。那个女人不是我。现在的我才是真正的我,才完完全全是我。我要死了,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只有一个要求:你饶恕我吧,完完全全饶恕我吧!”g每个人都具有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安娜临死前的求生欲使她在这次斗争中活了下来。面对生存還是毁灭的难题,没有一个人曾轻易地就选择了死亡。 在生与死之间做出第一次选择后活下来的安娜并没有得到解脱,得知伏伦斯基情愿为她开枪自杀,她心中爱情的火花死灰复燃。如今伏伦斯基身受重伤还要被派去塔什干任职,与安娜告别的请求在卡列宁眼里竟毫无必要,安娜心中还是会控制不住地厌恶自己的丈夫,埋怨他的冷酷,憎恨他的道德。这时她觉得一切还没有完,结局一定很可怕,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死亡。当安娜和伏伦斯基见面后,伏伦斯基的热情感染了她,他们决定一同出国。然而在国外两人的幸福并没有维持多久,初期爱情的甜蜜和新鲜感过后,他们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在爱情中安娜的猜疑和伏伦斯基的冷淡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安娜又陷入了往日的痛苦和对儿子的思念。回国后上流社会对他们的不接纳使安娜变得更加情绪古怪,伏伦斯基也逐渐对安娜的控制感到厌烦,不停地争吵使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恶化,伏伦斯基对安娜冷漠的态度几乎使她绝望,爱情的幻灭让安娜变得比以前更加痛苦,连平常服用的镇定药物都无法使她恢复内心的平静,一心想到只有自己的死亡才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惩罚他的唯一手段。这种患得患失的情绪一直笼罩着她,伏伦斯基的外出就让安娜变得精神紧张疯狂不安,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甚至出现了幻觉。死亡的念头对她已经习以为常,甚至不觉得有那么可怕了,她不停地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忽而希望忽而绝望。
生死本能之间的较量让安娜无法找到自我,为了摆脱折磨她走向了铁轨,“一种仿佛投身到河里游泳的感觉攫住了她,她画了十字。这种画十字的习惯动作,在她心里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周围笼罩着的一片黑暗突然打破了,生命带着它种种灿烂欢乐的往事刹那间又呈现在她面前……就在前后车轮之间的中心对准她的一瞬间……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可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庞然大物撞到她的脑袋上,从她背上轧过”h。列夫·托尔斯泰详细地描写了安娜的死亡场景,临死前安娜的生存本能让她看到了生前的种种快乐,对生的渴望让她清醒过来,可是已经太晚了!幻想的破灭、人格的分裂迷惑了她的心智,扰乱了她的心神,焦虑痛苦所激发的死亡本能引领她走向了死亡这条不归路,生死本能的斗争最终还是以悲剧落下了帷幕!
三、谋杀的幕后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长篇小说随着女主人公安娜的自杀身亡走向了尾声,一时之间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如此狠心地就结束了安娜的生命。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曾向人们解答说:“这个意见使我想起普希金遇到过的一件事。他对一位朋友说:‘你想想,我那位塔吉雅娜跟我开了个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这样做。’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可以说同样的话。总的来说,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違反我本意的事:他们做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和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们做的事。”i事实果真如此吗?通过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我们发现在1872年的时候图拉一家报纸报道了一个年轻女人卧轨自杀的事件,托尔斯泰得知这一惨剧后立即前往了解情况,而那个女人就叫安娜,她多年和托尔斯泰家的邻居比比科夫同居,据列夫·托尔斯泰夫人的日记记载,这个女人的自杀使列夫·托尔斯泰深受震动,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昨天晚上,他告诉我,他想到了一个上流社会有夫之妇的典型,但她失去了自我……”j这说明死亡本来就是安娜的结局,是故事情境的最先设定。
另外,我们仔细阅读这部小说就会发现作者在故事开展之前就已经为结局做好了铺垫,首先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扉页上写下了《圣经》中的一句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关于这个题词,托尔斯泰曾回答魏烈萨耶夫说:“我选用这个题词,正如我曾解释过的,只不过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思想,就是:人们所做的坏事有其痛苦的后果,这不来自于人,而来自于上帝;安娜·卡列尼娜就亲身体验了这一点。”k按照宗教思想,安娜出轨不贞的行为完全抛弃了她所信仰的上帝,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廉耻、没有良心、完全堕落的女人,等待她的必然是最严厉的惩罚。其次是安娜和伏伦斯基在火车站初次相遇的时候碰上了一个意外事件,火车站的一个看道工不慎被火车轧死了,当时安娜脸色苍白哆哆嗦嗦地在说这是个凶兆,作者在两人故事的开始其实就为两人的结局埋下了伏笔。最后安娜精神恍惚地又回到了车站,想到同伏伦斯基初遇那天被火车轧死的人,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在生与死之间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为了彻底地摆脱痛苦就从这里迈向了死亡。这一切都是作者冥冥之中的安排,故事开始的地方又是故事结束的地方,看似巧合实际上都是在暗示安娜必死的结局。
如果按照作者对朋友所说的话,那么在他的意识里是不希望安娜死去的,但是通过种种分析表明安娜的死就是经过列夫·托尔斯泰的精心计划完成的,哪怕他本人并不想承认。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潜意识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 l作者对安娜的遭遇充满了同情,但是安娜的所作所为肯定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如果按照作者的本意给安娜一个幸福美好的结局又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无法逃脱自己潜在理智思维的控制,所以安娜的悲剧是作者潜意识中的一场预杀,更是社会无意识的谋杀。
这场谋杀的幕后处于人类文明的冲击期之下,俄国社会状况在此时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封建地主农奴制度受到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人们试图冲破传统思想道德的束缚,追求自由的意识日益强烈,在这新旧交替的岔路口前何去何从成为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命运抉择,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也是每个有思想的人穷极一生都在苦苦探求的人生难题。解放的路上铺的是殉道者的骸骨,千百年来形成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宗教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每个人的心中,压抑着自己的欲望也蒙蔽了他人的视野,安娜被困死在了这个怪圈中,找不到任何的出路,而托尔斯泰也因面临诸多想解决却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对生命产生了极度的荒诞感和强烈的死欲,由此深陷 “阿尔扎马斯的恐怖”之中,这一切都完美地隐匿了这场谋杀。
adeghik〔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144页,第275页,第275页,第384页,第705页,译者导读第2—3页,译者导读第3页。
b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殷世钞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43页。
cfl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现代西方批评理论(原典读本)》,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92—93页。
j 转引自辛守魁: 《从〈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之死说起》,《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草婴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4.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殷世钞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
[3] 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现代西方批评理论(原典读本) [M].重庆: 重庆出版社,2010.
作 者: 刘佳,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