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里的山河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贾樟柯的电影向来不以跌宕起伏的情节、故事见长,却感人至深。这与其影片中深入挖掘的生活化的情感,绘画般的背景设置,以及全面、复杂的人性的展现是分不开的。他的故事喜欢旁敲侧击,展现一鳞半爪,仍有巨大的冰山埋在水里,他不会去说剩下的部分,但我们似乎已了然整个情节,能让观众窥一斑而知全豹,这需要有深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及对整个时代精准的洞悉。
  关键词:山河 静美 生活化 人性
  电影《山河故人》里的画面很美,每一帧镜头都是纯净的,耐人寻味。没有华丽的色彩,但那明晰的青灰色,灰白色是那样的让人沉静,那样迷人,带着洗涤、过滤后的怀旧味道。贾樟柯依旧用他细腻含蓄的真情征服了观众,这份沉湎于心底的感情在时代的巨流里宏大,命以“山河”。
  一、生活化的情感
  见过很多种故事的表述方式,传奇式、巧合式、悬疑式、多线索式,它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力图把故事讲成一条完整严密的线,有头有尾、有因有果、逻辑严密、起伏勾连。但这背离了生活,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我们的生活没有这么多因果律,也没有这么多波澜起伏,更不是事事有始有终,契合严密。贾樟柯的故事观就很不一样,他的风格是散文式的,诗歌式的,展现的是最具情感凝聚点的饱满、真实的部分,而略去了逻辑性的前后因果关系的讲述,被记住的只能是那些有情感张力的,动人的场景与情节。
  以这样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有真情而又跳跃,有断裂、破碎感而又耐人寻味,需要观者有丰富深沉的情感与生活体验。就拿影片第一部分,1999年沈涛、梁子、晋生之间的三角恋关系来说,影片略去的是沈涛与晋生结婚、生孩子的情景,重点展现的是三人的情感纠葛,在展现三人感情关系的时候也是跳跃式连贯的。第一幕是梁子、晋生相继来到了沈涛春节汇演的化妆室,三人聊经历,晋生买了新车。第二幕是三人在河滩放烟花庆祝新年,晋生对沈涛说以后不要带梁子耍了。第三幕是晋生约谈梁子,他已经把梁子所在的矿买下,要他以后不要再纠缠沈涛。第四幕是晋生去找沈涛碰到梁子也在并和沈涛一起吃饺子,就夺门而去,说沈涛欺负他。第五幕是在迪厅,沈涛与晋生热舞并抱在了一起,梁子看到后走了。五个场景就把三人的感情纠葛与最终的结果交代了,简明而清晰,让人一下子就能够看明白。感情的走向里没有一般故事中常用的表白、诉衷情、求婚这样的桥段,更没有男女主角一定要共患难、经过考验来加深情感这样的套路。有的只是生活化的、細节化的,自然而然的情感、理智与抉择。这样的行为方式更接近生活本身的面目,并使情感具有刹那永恒的诗化效果,含蓄而隽永深厚。
  二、绘画般静美的背景
  如果说贾樟柯以生活化的情感作为驱动来组织场面、情节,使电影诗意化,那么他以纯净的背景画面来承托情感就使电影的每一帧镜头都如绘画般凝固、静美、宏阔,具有层次与厚重。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奠基者海德格尔曾经指出:“人与空间的关系无非是从根本上得到思考的栖居。”a《山河故人》这部电影传递给观众的就是一种“物不是,人已非”,但是终究有某种力量不会被时空摧毁的沉重与沧桑。这种沉重与沧桑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导演对空间背景的细腻拿捏。
  山河作为宏阔背景第一次出现是沈涛、梁子、晋生一起在河滩上放烟花,三人呈稳固的三角形。青绿色的黄河上漂浮着大块的白色冰凌向前缓流,远处的山土灰色也泛着隐约的绿,这幅画面清凉而静美,色调简淡。他们三人的情谊清淡醇厚如生活,又分外黏在一起,忘不了,放不下。
  山河作为宏阔背景第二次出现是晋生将炸药放在后备箱准备炸梁子,沈涛发现后夺过了炸药并接过晋生递的打火机点燃了引线,炸药在河滩上炸出两个水柱。此时仍是青绿色的黄河水漂浮着大块的白色冰凌,远处的山变成了土金色。金色与金钱,爆炸声与变动,此时的画面似乎与接下来的情节有着某种暗示与呼应。
  山河作为宏阔背景第三次出现是沈涛拉着到乐的手走过黄河上的一座桥。开始走过的时候山和水都是模糊、灰蒙的。当沈涛要抽烟时,黄河水是黄色、浑浊的,山仍是土灰泛着青色。沈涛对儿子讲完“妈妈是个没有本事的人”,就望向了远方,此刻黄河水是青绿色的,好似漂浮着块状的冰凌,河滩上再次响起了炸裂声,升起了几处水柱。当沈涛说出“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后,黄河是远远的白水,黄秃的堤岸,几丛枯草泛白,远山灰色模糊。在这个不到两分钟的小场景里,出现了四中形态的黄河,灰蒙的、黄浊的、青绿的,白色的。不同样态的黄河似乎是母亲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在这短短的一分多钟里记住全部故土、家乡的样子,就像她要带着到乐经历一遍她认为有意义而充满深情的事,她要带着到乐乘坐外公坐过的火车(沈涛就是在火车上向父亲讲明自己的男朋友是晋生),静坐在外公休息过的站台。与儿子用耳机听叶倩文的《珍重》(这是沈涛、晋生、梁子在沈涛父亲的店铺里听到的歌),为儿子包麦穗状的饺子,将家里的一副钥匙交给儿子。
  山河作为背景第四次出现就是在澳大利亚了。在张晋生的墨尔本豪宅里墙上挂着一幅陈逸飞的油画《黄河颂》,“黄河”不再是具有纵深感的实体空间,而是被压缩化、物化了的商品。贾樟柯抛弃了第五代导演所热衷的宏大叙事,但并没有割舍第五代导演有意为电影注入的沉重感。b在这幅油画中黄河是湍急险峻的,山是土黄成片的,非常壮阔。一名战士手持长枪站在一块巨石上,黄河与山脉好像都在他的脚底下,战士明亮、结实、潇洒,脸上有金光,光芒万丈。油画昂扬壮阔的主题似乎与张晋生避祸海外的处境不相符,在山西开煤矿时的晋生或许是这样的,意气风发,不畏险阻,对未来充满着激情与憧憬。如果将这幅油画与晋生的装扮结合起来,怀旧、思念故土的调子就不言而喻了。山西、上海时的晋生在生活作风上都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潮流人士,他买德国技术的轿车,给自己起英文名字“皮特”,送儿子去国际小学。可在墨尔本时晋生却穿着土黄色的老式衬衫,白背心,黑色的土布裤子,黑布鞋。他说着山西话,用的是印着墨绿色青花加盖子的搪瓷茶杯。乡愁已经渗入晋生心灵的深处。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塑造的人物不胜其数,个性复杂多维。本文试图从性别政治的内涵阐释《红楼梦》中的性别意识,立足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围绕以林黛玉、薛宝钗和王熙凤为代表的女性人物,考察其在生理性别上的女性特点,挖掘其在性别身份建构过程中的社会性别的文化动因,探究她们的社会性别在父权身份的缺席、生理性别的隐匿下的操演路径,并以此解读文本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反叛。同时,超越朱
摘 要: 《石点头》是一部值得重点探讨的晚明拟话本小说集,在表现手法方面,使用大量的心理描写进行人物刻画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通过分析《石点头》中心理描写使用的多种技法,可以看到作者如何反映人物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内容,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心理描写在作品中起到的作用,同时对于《石点头》心理描写艺术的突出成就及其在小说史上的意义,也能有所观照。  关键词:拟话本 《石点头》 心理描写  明代兴起的拟话
摘 要: 意象及其构建思维是研究神话背后意蕴的基石。通过比较发现,《庄子》神话中的木意象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构建思维,在《山海经》的基础上继承和丰富该类意象及其内涵,成为其宣扬“无用之用”生命哲学的载体。“道”是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其思想的最高境界。庄子将抽象的“道”化为具象的大木等万物,这一过程中,庄子对于“道”的思考也在不断完善,进而形成如今蔚为壮观的庄子哲学。  关键词:《庄子》神话
摘 要: 《微物之神》是当代印度极受关注的本土作家,也是首位获得英国布克图书奖的女性作家——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 Roy)的第一部作品。阿兰达蒂·洛伊在《微物之神》中用细腻的写作手法描绘了印度小镇中一个家族三代人所经历的故事,向人们展现出印度本土居民真實的生存状况,包括印度女性具体的生存困境。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更是体现了阿兰达蒂·洛伊对印度传统男权社会秩序的批判。文章将从女性身份
摘 要: 狄更斯的代表作《双城记》之中满怀着宽容精神与人道精神,然而对于《双城记》思想内容的偏颇论述却长期留存,试通过对一些观念的评述,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一步探究作家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倾向性。  关键词:狄更斯 《双城记》 法国大革命 宽容  一  宽容是指:“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的或传统观念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a《湖南师大出版的《新编外国文学教程》(1990年8月第
摘 要:在文学史上,以“灾难”为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灾难叙事以残酷的灾难事实为依据,采用文学的方式对事实进行选择性地创作表现,其源于事实又高于事实。作为当代文学史上灾难叙事的代表作品,《温故一九四二》重真相而轻温情;《黄河东流去》重理想却有失真实。真正优秀的灾难叙事作品须得以对事实的尊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表现“作为人” 的真情实感,以感人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动人。  关键词: 灾难叙事 《温故一九四
摘 要:梁惠娥、李坤元、邢乐所著的《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以明清服饰配件“帉帨”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其定名之考辨到历史中定位之闡释,其次详尽梳理各时期“帉帨”形制特点与结构特征,总结明清“帉帨”的影响因素与文化内涵。运用设计学、考古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结合作者博物馆调研等途径,以实物为依托,将“帉帨”“物”与“文”的特征相结合,为传统服饰研究的视角与方向提供了经验探寻。  关键词:《中国传
摘 要:《黄雀记》中的水塔意象有丰富的内在意蕴和象征色彩,可从荒寂沉睡的废墟、人性宣泄的密地、祈求平静的香火庙、灵魂流浪者的藏身所四个维度来解读。作为一个暗示性极强的意象,四次形象的转变也形成了其在《黄雀记》叙事结构上的独特作用。意象内涵和结构功能,使水塔和其他意象一起,构成了《黄雀记》的独特韵味,也因其悲剧命运轮回的典型意义,构成了苏童小说中的悲剧色彩。同时,水塔也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揭示苏童
摘 要: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与《大树还小》都在知青文学史上留下了较大的影响。《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早期知青文学作品,其主要以知青视角展现青春无悔的思想,而《大树还小》是在知青时代过去较久后以农民视角对知青上山下乡加以反思的作品,两者在很多方面构成了互文关系。通过农民与知青在观察与认识上的互相补充,可以得到农民与知青间的真实关系、知青生活深浅不同的群体记忆以及知青评价的美丑两极,从而对知青上山下
摘 要: 沈从文是具有浓厚宗教情感的现代作家,在他的宗教情绪集成中基督教文化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可否认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情感自始至终地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而在理性支持下沈从文对基督教表现出来的显在二元对立的态度反映到其文学创作中则呈现出了两幅不同的基督教面孔,即在乡村文学作品中多是赞美、肯定的,在都市书写中则是批判、讽刺的。两种不同的审美世界和宗教情感的表达与沈从文本身的情感倾向和文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