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法一:合理初加工洗涤。大部分烹饪原料在烹调前都需经过洗涤,以减少细菌、微生物、寄生虫以及泥沙杂质,有利于食品的安全性,特别是一些生食的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清洗方法有冲洗、漂洗和刷洗,有清水洗涤、洗涤剂溶液洗涤和消毒溶液洗涤。消毒溶液中如食盐水、高锰酸钾水溶液、84消毒溶液、过氧乙酸水溶液等,一般需按一定比例配置浸泡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消毒功效,用消毒溶液洗涤后还要再用清水洗涤。日常生活中大米在淘洗时不宜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更不应长时间浸泡用力搓洗。大米在水里长时间浸泡和用自来水反复搓擦冲洗过程中,维生素B1会损失40 %~60 %,尼克酸会损失23 %~25 %,蛋白质会损失15 %,矿物质会损失70 %。因此大米在淘洗时应先拣去米中杂质,用足够的水淘洗2~3次便可以了。
方法二:科学切配。在切配烹饪原料时,应做到先洗涤干净后再切配,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同时,蔬菜在刀工处理时,在烹调方法合适的情况下,应尽量切得大一些,以免减少原料中易氧化维生素的损失。萝卜、番茄、青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在没有刀工处理时较稳定,但当切开或切碎暴露在空气中时则易被氧化破坏,因此要做到现切现烹,现烹现吃。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莴笋、萝卜、芹菜等时习惯于把叶子弃之不用,孰不知这些蔬菜的叶子当中所含的营养素远远高于茎部,如500 g的莴笋叶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90 mg,而茎部含量不足10 mg,维生素B2是茎的5倍,弃之实在太可惜。
方法三:沸水焯料。有些烹调原料在烹制前需进行焯水处理,它可以除去一部分有害物质和异味,缩短正式烹调时间。蔬菜在焯水时应做到旺火沸水,且水量要多,以便蔬菜在最短的时间内焯水完毕,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动物性原料中一些腥膻异味较轻的原料也应提倡开水焯水,以免营养及鲜味物质过多损失。在实践操作时,一些厨师为了使植物性绿叶类蔬菜在焯水时颜色更加碧绿、好看,而加入食碱进行焯水;为了使动物性原料,如牛肉、猪肉、虾仁口感更脆嫩、形态更美观,也将原料放入碱水中浸泡,这样则大大破坏了食品原料中的营养。这种以牺牲食品营养而换取一时之口福、眼福,实在是得不偿失。
方法四:挂糊、上浆、勾芡。浆糊就像一件衣服一样时时在保护着烹饪原料内部的营养和水分,使之不易流失。原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因受浆糊的保护而不直接受高温影响而发生老化和分解破坏。浆糊还可以保护原料中的营养素不易被氧化。同时浆糊本身就含有一定的营养素,还可以增加食物的营养,经过浆糊处理的原料,不仅能保护营养,而且口感鲜嫩,改善了食品的风味;但同时应注意上浆挂糊时,动物性原料不宜放碱,应提倡使用天然嫩肉粉,否则营养破坏较大。另外在上浆时,不应加入人工色素。菜肴在勾芡时不仅保护了营养素,而且使口味变得美味可口,风味更佳,更易于被人体吸收。
方法五:合理烹调。中国传统的烹饪工艺,特别注重火候,不同的烹调方法对原料中的营养素的损失也不尽相同。如采用较长时间加热的炖、煨、烧等的烹调方法对水溶性维生素的破坏远远高于西餐,其中维生素C的损失量在40 %以上,最高可达100 %。西餐中的青椒一般以生吃或用沸水稍焯一下,而中餐以炒为主,维生素的损失较大。如猪肉切丝旺火快炒,维生素B1的损失约为13 %,而切块烧炖的损失为65 %。绿叶类蔬菜用旺火急炒,维生素C的保存率可为60 %~70 %,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为76 %~96 %。广东人比较喜欢的煲汤,更是注重火候,时间越长越好,认为更加营养、滋补,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反而实得其反。在烹调方法中,尽量少用或不用烟熏、火烤、高温油炸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烹调方法。传统中国菜中,最讲究的味道是咸味,所以中国人盐的摄入量偏高是传统饮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盐的日摄入总量为6 g,而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地区居民平均盐的日摄入量12~15 g,东北地区高达18~20 g,而过多地摄入盐与高血压的发生非常相关,从南到北高血压的发病率一路增加,这可能与盐的摄入量北方高于南方是密不可分的。中国菜,特别是餐馆中的做菜用油量都普遍偏高,传统的方法中,原料滑油后入锅加油炒,起锅后又淋明油,这无形中加大了菜肴的用油量。油虽然可以很好地改善食物质量、增加口感,但是油脂同时也是美味和营养的矛盾体。植物性蔬菜在烹制时适当加醋可以保护维生素少受氧化,在烹制动物性原料时,醋还能使钙溶解,促进钙在人体内吸收。在炒制蔬菜时还应注意不要过早加盐,以免盐的渗透压作用而使原料内部的水分与营养溢出,从而遭受氧化或流失。调味时味精应在临起锅时加入,以免受高温影响,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
方法六:酵母发酵。在发面时,尽量使用鲜酵母进行发酵,不仅可以保护维生素不受损失,而且还会因酵母菌在大量繁殖时增加面团中的维生素B族含量,同时还能破坏面团中的植物碱,减少某些营养素消化吸收的不良影响。
只有科学的、合理的烹调,才能使食品发挥出最大的营养功效。科学合理的烹调,既是烹饪不断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追求饮食健康,更是当今社会餐饮发展的主流。(连载完)
方法二:科学切配。在切配烹饪原料时,应做到先洗涤干净后再切配,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同时,蔬菜在刀工处理时,在烹调方法合适的情况下,应尽量切得大一些,以免减少原料中易氧化维生素的损失。萝卜、番茄、青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在没有刀工处理时较稳定,但当切开或切碎暴露在空气中时则易被氧化破坏,因此要做到现切现烹,现烹现吃。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莴笋、萝卜、芹菜等时习惯于把叶子弃之不用,孰不知这些蔬菜的叶子当中所含的营养素远远高于茎部,如500 g的莴笋叶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90 mg,而茎部含量不足10 mg,维生素B2是茎的5倍,弃之实在太可惜。
方法三:沸水焯料。有些烹调原料在烹制前需进行焯水处理,它可以除去一部分有害物质和异味,缩短正式烹调时间。蔬菜在焯水时应做到旺火沸水,且水量要多,以便蔬菜在最短的时间内焯水完毕,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动物性原料中一些腥膻异味较轻的原料也应提倡开水焯水,以免营养及鲜味物质过多损失。在实践操作时,一些厨师为了使植物性绿叶类蔬菜在焯水时颜色更加碧绿、好看,而加入食碱进行焯水;为了使动物性原料,如牛肉、猪肉、虾仁口感更脆嫩、形态更美观,也将原料放入碱水中浸泡,这样则大大破坏了食品原料中的营养。这种以牺牲食品营养而换取一时之口福、眼福,实在是得不偿失。
方法四:挂糊、上浆、勾芡。浆糊就像一件衣服一样时时在保护着烹饪原料内部的营养和水分,使之不易流失。原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因受浆糊的保护而不直接受高温影响而发生老化和分解破坏。浆糊还可以保护原料中的营养素不易被氧化。同时浆糊本身就含有一定的营养素,还可以增加食物的营养,经过浆糊处理的原料,不仅能保护营养,而且口感鲜嫩,改善了食品的风味;但同时应注意上浆挂糊时,动物性原料不宜放碱,应提倡使用天然嫩肉粉,否则营养破坏较大。另外在上浆时,不应加入人工色素。菜肴在勾芡时不仅保护了营养素,而且使口味变得美味可口,风味更佳,更易于被人体吸收。
方法五:合理烹调。中国传统的烹饪工艺,特别注重火候,不同的烹调方法对原料中的营养素的损失也不尽相同。如采用较长时间加热的炖、煨、烧等的烹调方法对水溶性维生素的破坏远远高于西餐,其中维生素C的损失量在40 %以上,最高可达100 %。西餐中的青椒一般以生吃或用沸水稍焯一下,而中餐以炒为主,维生素的损失较大。如猪肉切丝旺火快炒,维生素B1的损失约为13 %,而切块烧炖的损失为65 %。绿叶类蔬菜用旺火急炒,维生素C的保存率可为60 %~70 %,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为76 %~96 %。广东人比较喜欢的煲汤,更是注重火候,时间越长越好,认为更加营养、滋补,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反而实得其反。在烹调方法中,尽量少用或不用烟熏、火烤、高温油炸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烹调方法。传统中国菜中,最讲究的味道是咸味,所以中国人盐的摄入量偏高是传统饮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盐的日摄入总量为6 g,而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地区居民平均盐的日摄入量12~15 g,东北地区高达18~20 g,而过多地摄入盐与高血压的发生非常相关,从南到北高血压的发病率一路增加,这可能与盐的摄入量北方高于南方是密不可分的。中国菜,特别是餐馆中的做菜用油量都普遍偏高,传统的方法中,原料滑油后入锅加油炒,起锅后又淋明油,这无形中加大了菜肴的用油量。油虽然可以很好地改善食物质量、增加口感,但是油脂同时也是美味和营养的矛盾体。植物性蔬菜在烹制时适当加醋可以保护维生素少受氧化,在烹制动物性原料时,醋还能使钙溶解,促进钙在人体内吸收。在炒制蔬菜时还应注意不要过早加盐,以免盐的渗透压作用而使原料内部的水分与营养溢出,从而遭受氧化或流失。调味时味精应在临起锅时加入,以免受高温影响,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
方法六:酵母发酵。在发面时,尽量使用鲜酵母进行发酵,不仅可以保护维生素不受损失,而且还会因酵母菌在大量繁殖时增加面团中的维生素B族含量,同时还能破坏面团中的植物碱,减少某些营养素消化吸收的不良影响。
只有科学的、合理的烹调,才能使食品发挥出最大的营养功效。科学合理的烹调,既是烹饪不断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要求,追求饮食健康,更是当今社会餐饮发展的主流。(连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