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批作文”中成长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xu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高三后,时间越发宝贵,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耗时耗力,却往往收效甚微。那么怎么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呢?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要明确的是: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一种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方法,而不是为了让教师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或是流于形式的所谓“改革”。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中,多写只是一个方面,还要重视多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明白这一点之后,要适时引导他们在心理角色上向许多文学大师看齐,比如杂文推鲁迅,散文属冰心,古文有史记,诗歌看李杜。当一切思想准备都齐备之后,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坚实的第一步已经迈出。
  要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而是要做好学生修改作文的领路人。学生的批改方式主要有自改和互改两种。我发现学生互改的兴趣大于自改,问其原因,回答说自己的文章看着没劲,看别人的文章才有趣。学生喜欢揣摩同学的想法,有时还会因为某个不恰当的词语或句子而乐不可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从身边熟悉的同学的作文入手,学生兴致盎然。因此我决定应用“互改”这块跳板,最终使学生达到作文水平提高的目的。
  首先,我把自己定位为“评委会主任”,先向各位“评委”分发评分细则,进行讲解之后提出要求,在公正公平、认真对待的前提下认真阅读评改,学生在互改作文中发挥了很大的主动性,提高了写作的责任感,克服了只完成任务、马虎了事的不良现象。他们在评改过程中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十分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每一句话,反复阅读,查阅工具书,小组讨论,或是持着自己的观点来向我质疑。时间一长,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写好作文后查一查、改一改的习惯以及写作后跟他人交流、再修改、最后誊写的习惯,字典、词典几乎人手一册,应用十分广泛。而这都是修改的过程所带来的好影响。
  其次,作文教学若只让学生写、评而不讲、为写而写、为评而评,收效显然不大。因此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时刻都是课堂的主人。以我班为例:先以组为单位推选出较好的文章,然后打印出来全班人手一份,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作文要求参加评论,提出修改意见,并让学生讲述为什么要这样改。有时也挑选一些中等水平的文章进行修改,主要是在修改中让学生明确评改标准,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和方法都规范了许多。
  最后,在评改完成之后,每个学生自己的作文上面已经不只有自己的汗水,还有一些学生的评语和给出的分数,更有同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全班同学的智慧,因此他们会非常重视,认真体会,仔细修改。之后我又加了一节修改后的赏评课,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同学们不但积极展示自己的作文,同时也十分认真地去听取和评价别人的作品,他们十分投入,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最后我们还出了一期《语文报》,将作文评改的感受和收获分条别类地列了出来,这样既做了总结,又强化了知识。短短的几节课给学生们带来了作文教学上的新气象,提到作文,他们再也不会头疼,而是踌躇满志。
  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你相信他们,他们不会让你失望。他们自己写作时常有粗心大意的毛病,看别人的作文却相当认真仔细,在看出同学作文中的错误后,会很有满足感,而后会很认真地提出评改意见。更重要的是他们或多或少都能从这种互相批阅、讨论、修改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另外,我特别注意让那些平时写作较差的学生批改写作较好的学生的作文,使之在批阅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开始时他们的评语很少,几乎无字可改,随着大家敞开心胸畅所欲言,写作较差的同学也敢于下笔了。久而久之,他们就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了,写出的文章也有了进步,欣喜之余,对作文自评课积极性更高了。
  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心理。变着花样批改作文,既换了教师的“口味”,又吊了学生的“胃口”,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后我又尝试了“换班互评法”,即把我教的两个教学班的作文互换,这样,原来每个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扩大了一倍,也为两班友好交流搭建了桥梁,从而把互相学习的范围也扩大了一倍。
  总之,作文批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让教师和学生一起行动起来,才能使作文批改成为师生沟通的有效途径;不断地变着方法改作文,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更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被感知、被接受和被欣赏的感受,而这种受到认同和赞赏的感受将会转化成一种自我改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学生们会在“自批作文”中健康成长,写作和阅读能力也会有十足的进步。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它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精神为切入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其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进一步深化生物教学改革的需要。与其它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世界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学生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的转变,要具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密切数学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是最有价值的载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考虑如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以发展其创新意
期刊
摘要:新课改后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专门设了一课讲述学生的青春期教育,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略有研究,结合新教材拟从走进青春、感悟青春、祝福青春这三个框节来讲述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关键词:走进青春感悟青春 祝福青春    新课改后的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的第四课是专门的青春期教育。笔者本人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课改前的思想品德课很少涉及学生的青春期
期刊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想写出出彩的文章是很难的。中考作文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简练,更要生动、活泼、诗意、灵动。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学生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创造。  从初中生的语言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说假话,言不由衷;说大话,云山雾罩;说空话,空洞无物;说套话,人云亦云。主要表现为: 
期刊
摘要:邢台市农村中小学在全市学校总数中占80%以上,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深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师因素和学校领导因素。扭转邢台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首先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保障艺术教育行政法规的贯彻落实,其次,落实音乐新课程标准,改变音乐教学理念,鼓励创新教学,第三,加快教师队伍优化进程,定期举办中小学音乐课评比及音乐教师技能比赛等活动,第四,地方所属高师音
期刊
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亲身体验学习活动过程的现代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就是其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一、兴趣激发体验    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愉快、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数学学科及学生的特点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兴趣激发体验。如:
期刊
沃德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讲解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一个个性独特的人。未来社会需要会生存、会学习、会创造的人,未来的人才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沟通心灵的艺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中心环节。开展历史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培养问题习惯绝不可忽视,没有问题习惯的培养,就无法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没有心灵撞击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面对当前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习惯薄弱的现实,我们应遵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终身学习的原则,积极寻找改变这种不良局面的办法,让学生敢于发问、勤于发问、明于发问、精于发问、善于发问,使学
期刊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材料,以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上。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
期刊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现代科技名词进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中,课堂教学一改往日单一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张嘴的形式,转向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做到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做到的,从而给教学带来重大影响。  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不能单纯地进行说教,而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让思想政治课充满时代气息,紧扣时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