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王性玉等10名专家、教授榜上有名。
2013年,河南省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积极推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着眼于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潜心研究,奋力攻关,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全省涌现了一大批成果卓著、师德高尚、影响广泛的先进人物。为了进一步激发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投身科研的热情,表彰先进,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举办了这次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通过严格初审、网络投票、专家评审,最后10位同志光荣当选。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廳号召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以这10名同志为榜样,瞄准高目标,迈开新步伐,扎实工作,着力攻坚,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王性玉,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是河南省第二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牵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新世纪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统编教材”编委会主任,其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和区域金融。他先后在《管理世界》《中国管理科学》《科研管理》《管理评论》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50多篇,出版有《期权投资与做市商风险管理》《博弈论和衍生品视角下的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等学术著作8部。王性玉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抵押品替代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户信号传递、金融抑制及农贷技术设计”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
李勇,1976年生,博士、教授,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兼中国新媒介文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河南省微影协会常务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李勇致力于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传播哲学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博士后特别资助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9项。他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现代传播》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著作4种;获省社科优秀成果、省级教学成果、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22项;《人民日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就其研究成果刊发过评论文章。
李勇,1976年生,博士、教授,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兼中国新媒介文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河南省微影协会常务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李勇致力于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传播哲学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博士后特别资助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9项。他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现代传播》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著作4种;获省社科优秀成果、省级教学成果、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22项;《人民日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就其研究成果刊发过评论文章。
张纪,1971年生,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是洛阳市金融专家委员会委员、洛阳市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6年至今,张纪先后在《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研究》《上海金融》《国际贸易问题》《现代经济探讨》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独著学术专著1部,参与撰写学术专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6项。2012年,他的研究报告得到时任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的高度评价。
傅修海,1976年生,中共党员,2009年获中山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任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兼郑州大学教育部公民教育中心研究员。他主要从事中国文艺思想史、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批评等研究,已出版专著1本,编著3部;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评论》《鲁迅研究月刊》《南方文坛》《甘肃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传播语境下的中国左翼文学现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瞿秋白与左翼文学的中国化进程》等10余项科研课题;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代表。
樊红敏,1968年生,政治学博士,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民主建设与农村治理、县域治理与政权建设、廉政建设与腐败治理。在科研上,她注重实地调查,通过扎实的田野工作,在县域治理、农村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学术影响力。近年,共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有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结项鉴定优秀;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和参与地方合作课题8项;出版专著2本,合译专著1部;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在社会服务上,她积极参与基层实践创新,接受了《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为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一个学者应有的作用。
樊红敏,1968年生,政治学博士,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民主建设与农村治理、县域治理与政权建设、廉政建设与腐败治理。在科研上,她注重实地调查,通过扎实的田野工作,在县域治理、农村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学术影响力。近年,共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有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结项鉴定优秀;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和参与地方合作课题8项;出版专著2本,合译专著1部;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在社会服务上,她积极参与基层实践创新,接受了《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为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一个学者应有的作用。
魏鸿雁,1966年生,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先后在《文学遗产》《中州学刊》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他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代小说文献与汉代文化研究”,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许文忠公集注评”、省社科联课题——“郑卫之风与中原文化源流探究”等,还参与“蒋捷《竹山词》校注”等科研课题4项。出版《汉代小说文献与汉代文化研究》《佛玄哲理诗艺术研究》等2部学术专著。其中,国家社科成果对汉代小说的系统研究,弥补了小说史研究上的不足,对完善早期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士祥,1974年生,文学博士,现任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河南省教学标兵、省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国家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他曾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博士后教育部特别资助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1项;出版著作7部。在《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36篇,代表著作有《唐代诗赋研究》《考场风云》。获省社科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省教育厅社科特等奖1次、二等奖3次。王士祥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河南电视台《传承》栏目嘉宾、河南电视台《经典少年》栏目专家评委、省干部自主选学国学专题主讲教师。河南电视台、《大河报》、《东方今报》等媒体多次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李伟昉,1963年生,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省教学名师,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他曾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学术专著4部,译著1部。李伟昉在梁实秋莎评研究、中西小说比较、英国哥特小说研究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先后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省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一等奖。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王性玉等10名专家、教授榜上有名。
2013年,河南省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积极推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着眼于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潜心研究,奋力攻关,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全省涌现了一大批成果卓著、师德高尚、影响广泛的先进人物。为了进一步激发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投身科研的热情,表彰先进,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举办了这次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通过严格初审、网络投票、专家评审,最后10位同志光荣当选。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廳号召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以这10名同志为榜样,瞄准高目标,迈开新步伐,扎实工作,着力攻坚,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王性玉,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是河南省第二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牵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新世纪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统编教材”编委会主任,其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和区域金融。他先后在《管理世界》《中国管理科学》《科研管理》《管理评论》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50多篇,出版有《期权投资与做市商风险管理》《博弈论和衍生品视角下的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等学术著作8部。王性玉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抵押品替代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户信号传递、金融抑制及农贷技术设计”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
李勇,1976年生,博士、教授,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兼中国新媒介文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河南省微影协会常务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李勇致力于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传播哲学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博士后特别资助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9项。他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现代传播》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著作4种;获省社科优秀成果、省级教学成果、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22项;《人民日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就其研究成果刊发过评论文章。
李勇,1976年生,博士、教授,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兼中国新媒介文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河南省微影协会常务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李勇致力于媒介文化、批判理论、传播哲学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博士后特别资助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9项。他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现代传播》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著作4种;获省社科优秀成果、省级教学成果、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22项;《人民日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就其研究成果刊发过评论文章。
张纪,1971年生,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是洛阳市金融专家委员会委员、洛阳市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6年至今,张纪先后在《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研究》《上海金融》《国际贸易问题》《现代经济探讨》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独著学术专著1部,参与撰写学术专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6项。2012年,他的研究报告得到时任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的高度评价。
傅修海,1976年生,中共党员,2009年获中山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任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兼郑州大学教育部公民教育中心研究员。他主要从事中国文艺思想史、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批评等研究,已出版专著1本,编著3部;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评论》《鲁迅研究月刊》《南方文坛》《甘肃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传播语境下的中国左翼文学现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瞿秋白与左翼文学的中国化进程》等10余项科研课题;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代表。
樊红敏,1968年生,政治学博士,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民主建设与农村治理、县域治理与政权建设、廉政建设与腐败治理。在科研上,她注重实地调查,通过扎实的田野工作,在县域治理、农村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学术影响力。近年,共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有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结项鉴定优秀;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和参与地方合作课题8项;出版专著2本,合译专著1部;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在社会服务上,她积极参与基层实践创新,接受了《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为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一个学者应有的作用。
樊红敏,1968年生,政治学博士,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治学与公共事业管理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民主建设与农村治理、县域治理与政权建设、廉政建设与腐败治理。在科研上,她注重实地调查,通过扎实的田野工作,在县域治理、农村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学术影响力。近年,共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有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结项鉴定优秀;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和参与地方合作课题8项;出版专著2本,合译专著1部;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在社会服务上,她积极参与基层实践创新,接受了《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为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一个学者应有的作用。
魏鸿雁,1966年生,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先后在《文学遗产》《中州学刊》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他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代小说文献与汉代文化研究”,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许文忠公集注评”、省社科联课题——“郑卫之风与中原文化源流探究”等,还参与“蒋捷《竹山词》校注”等科研课题4项。出版《汉代小说文献与汉代文化研究》《佛玄哲理诗艺术研究》等2部学术专著。其中,国家社科成果对汉代小说的系统研究,弥补了小说史研究上的不足,对完善早期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士祥,1974年生,文学博士,现任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河南省教学标兵、省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国家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他曾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博士后教育部特别资助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1项、省社科项目1项;出版著作7部。在《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发表文章36篇,代表著作有《唐代诗赋研究》《考场风云》。获省社科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省教育厅社科特等奖1次、二等奖3次。王士祥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河南电视台《传承》栏目嘉宾、河南电视台《经典少年》栏目专家评委、省干部自主选学国学专题主讲教师。河南电视台、《大河报》、《东方今报》等媒体多次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李伟昉,1963年生,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省教学名师,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他曾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学术专著4部,译著1部。李伟昉在梁实秋莎评研究、中西小说比较、英国哥特小说研究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先后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省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一等奖。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