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官场,官员就其表现,大约有循吏、廉吏、能吏、酷吏、贪吏、猾吏、庸吏等之分别。明朝的李三才,似可归于“能吏”一类。
李三才(?—1623),字道甫,号修吾。祖籍陕西临潼,世代为武功右卫的军官,因祖父调宿卫燕京,举家东迁,侨居在顺天府通州的张家湾(今属通县)。万历二年(1574),他以二甲第七十名考中进士,从而“束发登朝”,授户部主事。不久,又升为郎中。在这期间,李三才与同僚中的魏允贞、李化龙相结交,并成为终身的挚友。他们都年轻气盛,初涉仕途,想大显一番身手,于是相互鼓励,“以名世相期许”。
万历二十七年(1599),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巡抚凤阳诸府。这时,明朝朝野水火之势已大体形成,播州、朝鲜的战火连绵不断,神宗又置朝政于不顾,派遣出大量的矿监税使,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挥霍,结果弄得各地怨声载道。其中陈增尤为横暴和贪婪,甚至侮辱各级官吏。李三才在官场二十余年,看透了种种官僚弊病,他并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唯唯诺诺、失去棱角的官员,而是抱定自幼即铭刻在心的“治国平天下”的愿望,视“富贵功名都如梦幻”,因而对于陈增的贪暴,李三才一方面利用手中的权力与之周旋,裁抑陈增的帮凶爪牙,最大程度地减轻矿监税使可能造成的危害,安抚受到骚扰的百姓市民,同时对于那些因不堪忍受矿监税使凌辱及地方官员剥削而起来反抗的百姓,也毫不留情地加以镇压。
万历二十八年(1600),李三才以十分激烈的措辞向明神宗上疏:“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奈何陛下欲崇聚财贿,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欲绵祚万年,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自古未有朝廷之政令、天下之情形一至于斯,而可幸无乱者。”神宗无动于衷,这份奏疏被搁置一月有余。其实,神宗并非不知道派遣矿监税使的危害,万历三十年当他突然得病,自以为快要驾崩时就曾下诏召回矿监税使,改革一切弊政。但次日清晨,他又突然复原了,后悔昨天的做作,派遣宦官将已下达的诏令手谕硬从阁臣手中抢了回来。李三才得知此事后,再上疏告诫这种危险的状况,但仍如泥牛入海。
李三才对矿监税使深恶痛绝,屡次上疏请求罢除都毫无结果。于是他开始采取一些积极的对策,打击在他辖区内作威作福的陈增及其爪牙,他暗地里留意矿监税使的爪牙中哪些是最为贪暴的,买通死囚在受审招供时引这些为害最深的爪牙为自己的同党,然后将他们一一捕杀,从而使得陈增及其追随者大为丧气,不得不略为收敛。
比如,李三才劾治陈增参随程守训,确认其获赃数十万,守训及其党羽被正法,人心大快。李三才屡次疏陈矿税之害,指责明神宗朱翊钧“溺志货财”,不顾人民死活,并要求“罢除天下矿税”。又疏陈朝政废坏,请神宗奋然有为,经营辽左,但皆不被采纳。
由于李三才的政见,如推补空缺的官员,罢遣矿监税使等,都与当时的东林党人看法相同,而且他结客遍天下,善于交际,与东林党的主要领导人顾宪成是至交,深得信任,另外,他又不属于京师的在朝派,只在地方上呼吁改革,因而他也被公认为是东林党的巨魁。事实上,他自己也是常常站在东林党的立场上为东林人物作辩护的。如他曾上疏说:“诸臣只以议论意见一触当涂,遂永弃不收,要之于陛下无忤。今乃假天子威以锢诸臣,复假忤主之名以文己过,负国负君,罪莫大此。”实际上是明显地为顾宪成、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作辩护,同时也是暗里指斥辅臣沈一贯等当政者假公济私、打击报复等不法行为。
李三才在淮、徐一带治理漕政,巡抚凤阳诸府长达十三年之久。他在那里狠狠打击陈增等矿监税使的威风,实行了不少恤民的惠政,深得百姓的拥护,名声渐渐远扬,职衔则擢至户部尚书。当时,因朝中内阁缺少人选,有人就建议改变过去单从翰林院提拔毫无实政经验的词臣作辅臣的惯例,而从地方上有丰富经验的官僚中加以选拔。当时,地方官员中,数李三才的名声最响。不久都察院的都御史也告缺,需要推荐合适的人选,这样,李三才被选中的可能性相当大。但李三才被认为是东林党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深为当时在朝的浙党等反对派人物所忌恨。于是他们纷纷上疏弹毁李三才,以阻止他的当选。如工部郎中邵辅忠攻击李三才是“大奸似忠,大诈似直”,并且一一列数了李三才的“贪、伪、险、横”四大罪状。御史徐兆魁又继之猛烈诋劾李三才。按照常例,一旦受到弹劾,官员就得辞职回避,等待皇帝的最终裁决。但李三才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盛气陈辩,不自引去”,从而引来了更多的非议和更深的敌意。与此同时,顾宪成为了让东林党人在朝廷中争得一席之地,以便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顾舆论的喧哗,分别写信给辅臣叶向高和掌握吏部铨选大权的孙丕扬,一方面为李三才辩白,一方面极力称赞李三才廉直可用,向他们推荐。这两封信为好事的吴亮附载在邸报上,在朝野广为流传,结果更使舆论大哗,反对者引以为据,更加起劲地攻击李三才。乔应甲甚至列出了李三才“十贪”、“五奸”的罪状,进而发展到攻击整个东林党。当时为李三才辩护的人也不少,除顾宪成外,还有胡忻、曹于汴、段然、史学迁、史记事、马孟祯、王基洪等。这样,李三才任用与否的问题,实质上演变成为一个东林党与浙党等反对党之间的党争问题,并且成为万历朝东林党与反对党之间最为激烈的一次直接交锋。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李三才无能为力,只好请求罢职。他一连向神宗上了十五次辞职的疏章,都没有得到回音,他就不等神宗允许,自动离职卸任,回到通州定居了。结果对什么事都兴趣索然的神宗也没有为此责罚他。
李三才离任回籍之日,与当地百姓离别的场面颇让人感动。那天,淮、徐一带百姓“老幼提携,填街塞巷,拥舆不得行。已而相与顶舆号泣,一步一吁,及抵舟,又挟两岸号泣,夺缆不得行”。以后,淮、徐一带百姓为了纪念李三才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集资修建了生祠。
李三才回家后,仿效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授徒,也在家乡置办起双鹤书院,并在那里讲学。但是,东林党的反对者们并没有忘记他,害怕他东山再起,因而继续寻找机会打击李三才,而李三才的性格也为这种打击提供了机会。
抚淮时,有一次顾宪成路过去拜访他。李三才头日招待顾的不过是家常便饭,到了次日,他突然盛陈百味,顾宪成大惑不解,李三才解释说昨天因为没有钱才吃些家常便饭,今天偶尔有了就摆了这些菜。他外出时,喜欢有大批追随者和朋友相伴,以致他所过之处,常常是车马填巷。因而,他在家乡建造了较为豪华的住宅也是可信的。而这恰恰为忌恨他的人提供了口实。万历四十二年,御史刘光复上疏弹劾李三才盗用皇木和侵占公地来营建私第,并且暗里控制着铨部推举之权。李三才只好上疏陈辩,请求派人查核。可是,此事最后却不了了之。
天启三年(1623),熹宗重新任命李三才为南京户部尚书,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因病离世了。
明内阁首辅、福建福清县人叶向高有《赠李道甫中丞》诗四首,其一云:“泰华表三秦,灵秀甲寰宇。矫矫中丞公,岳降同申甫。抗志济时艰,誓心報明主。常为慷慨图,宁甘龌龊伍。屡疏叫阖阊,逆鳞岂惮忤。中外久回翔,东南乃开府。赐屨尽江淮,为宪兼文武。裘带何雍容,居然衮职补。谁云天听高,孤忠亦鉴许。纷此苍生情,引领为霖雨。”从“抗志济时艰”、“常为慷慨图”、“逆鳞岂惮忤”、“孤忠亦鉴许”等诗句,可以看出叶向高对李道甫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可是,从上文即可知道,李三才是历史上多少有些争议的人物。他生活奢华,平常吃山珍海味,住豪华房屋,钱从何来?别人敢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来攻击他?他自己手脚不大干净,想来大约没有疑问。这样一个人,有能力,有魄力,不计得失,敢作敢为,为朝廷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却可能有一些劣迹,顾宪成对他的操守虽有疑惑,却极力支持他晋升,叶向高也肯定他赞赏他。明末的政治生态,由此可见一斑。
李三才(?—1623),字道甫,号修吾。祖籍陕西临潼,世代为武功右卫的军官,因祖父调宿卫燕京,举家东迁,侨居在顺天府通州的张家湾(今属通县)。万历二年(1574),他以二甲第七十名考中进士,从而“束发登朝”,授户部主事。不久,又升为郎中。在这期间,李三才与同僚中的魏允贞、李化龙相结交,并成为终身的挚友。他们都年轻气盛,初涉仕途,想大显一番身手,于是相互鼓励,“以名世相期许”。
万历二十七年(1599),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巡抚凤阳诸府。这时,明朝朝野水火之势已大体形成,播州、朝鲜的战火连绵不断,神宗又置朝政于不顾,派遣出大量的矿监税使,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挥霍,结果弄得各地怨声载道。其中陈增尤为横暴和贪婪,甚至侮辱各级官吏。李三才在官场二十余年,看透了种种官僚弊病,他并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唯唯诺诺、失去棱角的官员,而是抱定自幼即铭刻在心的“治国平天下”的愿望,视“富贵功名都如梦幻”,因而对于陈增的贪暴,李三才一方面利用手中的权力与之周旋,裁抑陈增的帮凶爪牙,最大程度地减轻矿监税使可能造成的危害,安抚受到骚扰的百姓市民,同时对于那些因不堪忍受矿监税使凌辱及地方官员剥削而起来反抗的百姓,也毫不留情地加以镇压。
万历二十八年(1600),李三才以十分激烈的措辞向明神宗上疏:“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奈何陛下欲崇聚财贿,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欲绵祚万年,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自古未有朝廷之政令、天下之情形一至于斯,而可幸无乱者。”神宗无动于衷,这份奏疏被搁置一月有余。其实,神宗并非不知道派遣矿监税使的危害,万历三十年当他突然得病,自以为快要驾崩时就曾下诏召回矿监税使,改革一切弊政。但次日清晨,他又突然复原了,后悔昨天的做作,派遣宦官将已下达的诏令手谕硬从阁臣手中抢了回来。李三才得知此事后,再上疏告诫这种危险的状况,但仍如泥牛入海。
李三才对矿监税使深恶痛绝,屡次上疏请求罢除都毫无结果。于是他开始采取一些积极的对策,打击在他辖区内作威作福的陈增及其爪牙,他暗地里留意矿监税使的爪牙中哪些是最为贪暴的,买通死囚在受审招供时引这些为害最深的爪牙为自己的同党,然后将他们一一捕杀,从而使得陈增及其追随者大为丧气,不得不略为收敛。
比如,李三才劾治陈增参随程守训,确认其获赃数十万,守训及其党羽被正法,人心大快。李三才屡次疏陈矿税之害,指责明神宗朱翊钧“溺志货财”,不顾人民死活,并要求“罢除天下矿税”。又疏陈朝政废坏,请神宗奋然有为,经营辽左,但皆不被采纳。
由于李三才的政见,如推补空缺的官员,罢遣矿监税使等,都与当时的东林党人看法相同,而且他结客遍天下,善于交际,与东林党的主要领导人顾宪成是至交,深得信任,另外,他又不属于京师的在朝派,只在地方上呼吁改革,因而他也被公认为是东林党的巨魁。事实上,他自己也是常常站在东林党的立场上为东林人物作辩护的。如他曾上疏说:“诸臣只以议论意见一触当涂,遂永弃不收,要之于陛下无忤。今乃假天子威以锢诸臣,复假忤主之名以文己过,负国负君,罪莫大此。”实际上是明显地为顾宪成、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作辩护,同时也是暗里指斥辅臣沈一贯等当政者假公济私、打击报复等不法行为。
李三才在淮、徐一带治理漕政,巡抚凤阳诸府长达十三年之久。他在那里狠狠打击陈增等矿监税使的威风,实行了不少恤民的惠政,深得百姓的拥护,名声渐渐远扬,职衔则擢至户部尚书。当时,因朝中内阁缺少人选,有人就建议改变过去单从翰林院提拔毫无实政经验的词臣作辅臣的惯例,而从地方上有丰富经验的官僚中加以选拔。当时,地方官员中,数李三才的名声最响。不久都察院的都御史也告缺,需要推荐合适的人选,这样,李三才被选中的可能性相当大。但李三才被认为是东林党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深为当时在朝的浙党等反对派人物所忌恨。于是他们纷纷上疏弹毁李三才,以阻止他的当选。如工部郎中邵辅忠攻击李三才是“大奸似忠,大诈似直”,并且一一列数了李三才的“贪、伪、险、横”四大罪状。御史徐兆魁又继之猛烈诋劾李三才。按照常例,一旦受到弹劾,官员就得辞职回避,等待皇帝的最终裁决。但李三才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盛气陈辩,不自引去”,从而引来了更多的非议和更深的敌意。与此同时,顾宪成为了让东林党人在朝廷中争得一席之地,以便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顾舆论的喧哗,分别写信给辅臣叶向高和掌握吏部铨选大权的孙丕扬,一方面为李三才辩白,一方面极力称赞李三才廉直可用,向他们推荐。这两封信为好事的吴亮附载在邸报上,在朝野广为流传,结果更使舆论大哗,反对者引以为据,更加起劲地攻击李三才。乔应甲甚至列出了李三才“十贪”、“五奸”的罪状,进而发展到攻击整个东林党。当时为李三才辩护的人也不少,除顾宪成外,还有胡忻、曹于汴、段然、史学迁、史记事、马孟祯、王基洪等。这样,李三才任用与否的问题,实质上演变成为一个东林党与浙党等反对党之间的党争问题,并且成为万历朝东林党与反对党之间最为激烈的一次直接交锋。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李三才无能为力,只好请求罢职。他一连向神宗上了十五次辞职的疏章,都没有得到回音,他就不等神宗允许,自动离职卸任,回到通州定居了。结果对什么事都兴趣索然的神宗也没有为此责罚他。
李三才离任回籍之日,与当地百姓离别的场面颇让人感动。那天,淮、徐一带百姓“老幼提携,填街塞巷,拥舆不得行。已而相与顶舆号泣,一步一吁,及抵舟,又挟两岸号泣,夺缆不得行”。以后,淮、徐一带百姓为了纪念李三才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集资修建了生祠。
李三才回家后,仿效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授徒,也在家乡置办起双鹤书院,并在那里讲学。但是,东林党的反对者们并没有忘记他,害怕他东山再起,因而继续寻找机会打击李三才,而李三才的性格也为这种打击提供了机会。
抚淮时,有一次顾宪成路过去拜访他。李三才头日招待顾的不过是家常便饭,到了次日,他突然盛陈百味,顾宪成大惑不解,李三才解释说昨天因为没有钱才吃些家常便饭,今天偶尔有了就摆了这些菜。他外出时,喜欢有大批追随者和朋友相伴,以致他所过之处,常常是车马填巷。因而,他在家乡建造了较为豪华的住宅也是可信的。而这恰恰为忌恨他的人提供了口实。万历四十二年,御史刘光复上疏弹劾李三才盗用皇木和侵占公地来营建私第,并且暗里控制着铨部推举之权。李三才只好上疏陈辩,请求派人查核。可是,此事最后却不了了之。
天启三年(1623),熹宗重新任命李三才为南京户部尚书,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因病离世了。
明内阁首辅、福建福清县人叶向高有《赠李道甫中丞》诗四首,其一云:“泰华表三秦,灵秀甲寰宇。矫矫中丞公,岳降同申甫。抗志济时艰,誓心報明主。常为慷慨图,宁甘龌龊伍。屡疏叫阖阊,逆鳞岂惮忤。中外久回翔,东南乃开府。赐屨尽江淮,为宪兼文武。裘带何雍容,居然衮职补。谁云天听高,孤忠亦鉴许。纷此苍生情,引领为霖雨。”从“抗志济时艰”、“常为慷慨图”、“逆鳞岂惮忤”、“孤忠亦鉴许”等诗句,可以看出叶向高对李道甫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可是,从上文即可知道,李三才是历史上多少有些争议的人物。他生活奢华,平常吃山珍海味,住豪华房屋,钱从何来?别人敢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来攻击他?他自己手脚不大干净,想来大约没有疑问。这样一个人,有能力,有魄力,不计得失,敢作敢为,为朝廷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却可能有一些劣迹,顾宪成对他的操守虽有疑惑,却极力支持他晋升,叶向高也肯定他赞赏他。明末的政治生态,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