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回头看看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饭后,阳光明媚,竟让我觉得新冠病毒已被耀眼的光亮吓得瑟瑟发抖,四处藏匿,压抑已久的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户外嬉戏而乐了。妻说可以去拿酒精了,我说好的,回答得很干脆。从朋友那取完酒精,开车回到小区。在门口执勤的保安拿着白红相间的温度计,示意我停车,测了体温,问了句“找哪家啊?”“我就住在这,搞笑!”我当时脱口而出。
  手握着方向盘,胸口还是隐约有点咕咚咕咚地跳,这是情绪激动的正常反应。心平气和回答保安的问题是一种理性平和的方式,这既回应了保安的问题,也避免了自己情绪的波动。这句话暗含着以下的意思:我是这里的住户,你的问题对我是种冒犯,你是不是将我视为外来的人员,说明你不了解小区车辆的信息。因为,你作为保安应该对小区的车辆信息,比如车牌应该了如指掌。
  这样的事情不是孤立个案。我努力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努力平和地去面对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某些场景中情绪会如脱缰野马,不受控制。我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发泄完脾气之后,会感觉到严重的不适,有时候会觉得后悔。
  齐泽克曾重申了先贤的告诫,着意强调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大约在几年前,我尝试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解开自己情绪之谜。这种尝试当时是急功近利的。我希求有这样一本书,它如同和我相处多年的朋友,然后在白纸黑字中一一为我详细解答我内心的所有苦恼。遗憾的是这样的心理学书籍,似乎是空谷足音,并没有实现我的阅读期待。在2016年前后,一个叫武志红的心理学工作者出版了后来产生很大影响的《巨婴国》。某天手机微信上的一条有关《巨嬰国》消息突然间吸引了我,于是我在很短的时间里网购了该书。在这本厚实的书中,武志红以“巨婴”概念贯穿始终,“巨婴”成为作者分析解剖身边案例的手术刀,这把刀无往不利,所向披靡。如果用它来描述分析我的情绪之谜,似乎也有一定的适用性。抬高分贝大声说话,愤怒已经不自觉地流露,就像那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婴孩,在他的认知中这个世界必须服从他的意志,他的啼哭喊叫便是命令。这种全知全能的感觉在发怒的那一刻包围着我。在持续的发怒中,情绪的失控几乎是大概率的。理性此时便全身而退让位于来势汹汹的情绪。某一刻,甚至有种灵魂出窍的奇幻感触。疯狂的语词,毫不停歇地射出,砸向异于自己的他者,而与此同时,自己内心的虚弱和无助也暴露无遗。情绪发泄后剩下的便是无尽的疲惫感甚至是无力感。
  武志红的“巨婴”学说不久后让我觉得乏味,它可以描述情绪发泄者在那个极端时刻的情境状态,但是对深层心理的洞察在我看来似乎是不够的。在酷热的夏日一小杯的可乐对于长途跋涉的人无异于杯水车薪,更何况可乐并不止渴。如果援引“他者即地狱”的说法来解释那个极端时刻也未尝不可。发怒的对象在那时是被降格为物质,如同汽车、烟头一般,正因为他是生命价值低下的物品,因此我便可以羞辱他,唾骂他,可以肆意地倾泻我的情绪。这种将“他者”视为物的做法何尝不具有普遍性,那如此看来,我的个人化的行为只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已。人无法摆脱浸淫其中的文化,坦白地说,我们文化中的一些方面其实是有着突出的非人化的特征,只是作为深受其化之人,已经在历史的惯性中无法自拔。如果这样看实在令人沮丧,这是否意味着个体意图摆脱历史惯性便是如同西西弗斯般的艰难。
  个体的精神跋涉终究属于个人。寻找思想支撑资源是略通文墨之人的一种本能求助方式,想要获得满意的自我解答和精神诠释也许只能回归自我,希冀于在跋涉中采撷到那株芳香四溢的精神之花。这是美好的设想,充满挑战也异常残酷,甚至是一种近乎“乌托邦”般的奢望。也许,个体可以近距离地走近并凝望深渊,然而令人悲伤的是这却是异常罕见的。同样,经此一役,大家都应学会反省、上进,因为太多的东西需要调整,甚至对每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检讨。
其他文献
韩晗是我指导的博士生,这次他的博士论文重新增补修订成书,受到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是一件大喜事、大好事。韩晗邀我作序,作为这篇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我非常乐意。  2010年,由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任心廉同志(现已故)与著名作家陈应松先生联名推荐韩晗考我的博士生,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湖北省一位年轻的八○后作家。但入学之后,韩晗展现出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潜力。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除了坚持文学创作之外,他
《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家》皆系民国奇女子杨步伟的大作。前者主要记录她的个人成长史,包括她们杨家的家族史,后者则是她与赵元任五十年来的婚姻生活记录。诚如她在“自序”中交代的那样,用“杂记”命名,一则纪念并致敬丈夫的六世祖瓯北先生,二则表明身为赵太太的杨步伟要“以这个家为中心来叙述一切”,有意区别于“以我自己为目标来叙说”的《一个女人的自传》。再联系到她婚后两年就从刚步入正轨的私立医院毅然抽身而
一、莎翁的“性”与莎剧中的“性”  尼克·格鲁姆在其《图识莎士比亚》(Shakespeare: A Graphic Guide)一书中,引述伊丽莎白时代律师学院的学生约翰·曼宁汉姆 1602 年的日记,写到莎士比亚在伦敦生活时的一段“性八卦”,也算一桩“莎翁情史”:一天,剧团演完《理查三世》之后,主演理查·伯比奇与一位年轻女士约定幽会,地点选在那位女士的住处,接头暗号是“理查三世”。莎士比亚偷听到
Mr. And: Mr. But、 Miss Or和我(and)来自于同一个家庭——并列连词。我们都可以连接相同成份的词、短语或句子。 如果我们连接的两个主语相同,或主语和谓语都相同时,后面一般不再重复前面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我们仨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我(and)连接两个并列或对称的词、短语或分句, 如:  You and I are students.  She will go and see h
《聊斋志异》最动人的内容是男女之情,说准确一点是男人和艳狐丽鬼的爱情。蒲松龄摆弄这些故事的基本套路不外乎“有情人终成眷属”。因此,他让青凤、婴宁、辛十四娘等狐狸精直接嫁给男人,让聂小倩等女鬼复活后嫁给男人,让莲香、李氏等狐鬼投胎转世后也嫁给了男人;情节则腾挪跌宕,人物则仪态万千,交织着男女主角青春期的叛逆和中年失败男的孤愤;加之“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致曲折,摹绘如生”,最后还经常柳暗花明地出现大
《朱寿桐论戏剧》是朱寿桐先生的代表著作之一,全书内容新颖,观点鲜明,条理清晰,且饱含真情。笔者读此书后,深有所感,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谈起。因心之共鸣,也因本人对戏剧的热爱,便以情为引,漫谈心得。此书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对戏剧的探索,其中包括戏剧艺术的发展态势,戏剧中的“和声”、演员、观众,“戏剧情绪”的影响和悲喜剧概念的情绪批评,等等。后半部分则系统地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发展流脉进行了梳理,如新派戏剧、
中国古典诗歌中借“树”的意象来表达爱情主题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可以上溯至古老的《诗经》中,《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周南·汉广》中也有“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杨柳”与“乔木”从此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和爱情发生了密切关系。后来,诗人更是频繁借用“柳”与“留”的谐音,最终使得“折柳”成为依依惜别的代名词。所以,唐代诗人王之涣在《送别》诗
说起中餐,我们会想到什么?我想要么是《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美食纪录片中记录的各色食品,要么就是以川菜、鲁菜、粤菜、淮扬菜等为代表的具有地域风格的特色菜系。但对于美国人来说,中餐代表的可能是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菜品:炒杂碎、左宗棠鸡、签语小饼、芥兰牛肉等,这与我们对中餐的认识大相径庭。自十九世纪中叶大批“金山客”进入美国以来,中餐在美国开启了自己的“文化苦旅”。特别是随着华人向美国移民活动的
老子一生下来,头发就白了。他在母腹中待了一辈子:七十二年,或者八十一年。这个怪胎寄身于《神仙传》一类仙话,从他落到竹帛上起,就成了“老”的标本。  老子的脸是中国最苍老的一张脸。  这张脸隐匿在字里行间,偶尔露出大眼睛、宽额头、方嘴巴、厚嘴唇,甚至两根鼻梁,但“生而白首”仍是这张脸最抢眼的特征——苍白的头发装饰了这张脸,也遮蔽了这张脸。  遮不住的是耳朵。在这张脸的两侧,两只长长的耳朵垂下来,透出
金理《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一书是非常厚重的,他显然是带着对二十世纪经验教训的浓厚关切,更带着对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状况的敏锐观察,投入这项研究的。虽然他尝试着以历史化的方式来展开他的讨论,但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全书,就会时时感受到他那些压在纸面背后的关怀。对“新名教”的种种危机的描绘,对不健康的思想方式的剖析,对所谓“做戏的虚无党”(鲁迅语)的警惕,是他从章太炎、鲁迅和胡风那儿打捞出的最高贵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