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因此本文将就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对策作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裂缝 现象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结构中,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同时,混凝土结构裂缝也成为质量通病被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从形成原因来了解不同裂缝的形成与防治。
一、 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包括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等
1、 塑性收缩裂缝
现象: 裂缝形状不规则,类似干燥泥浆面,裂缝较浅,多为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
原因分析:(1)混凝土澆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水泥收缩率较大,水泥用量较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或水灰比过大。
(3)混凝土流动度过大,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4)浇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有向下流动的倾向,也有可能产生。预防措施:(1)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振捣密实,以减少收缩量。
(2)浇灌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浇筑时振捣密实,并注意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
(3)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及时覆盖,认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长期露天堆放的预制构件,可覆盖草帘、草袋,避免曝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在高温、干燥及刮风天气,应及早喷水养护,或设挡风设施。
2、干燥收缩裂缝
现象: 裂缝在表面出现,宽度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其走向纵横交错,无规律性,裂缝分布不均,梁、板类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结构多发生在结构截面处;地下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较为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随湿度的变化而变化,预制构件多产生在箍筋位置。
原因分析:(1)在混凝土初凝后,没有覆盖养护,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2)混凝土结构长期裸露在露天,未及时回填土或封闭,处于时干时湿状态,使表面混凝土在不饱和空气中失去内部毛细孔和凝胶空的吸附水。
(3)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
(4)混凝土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使收缩量增大。
预防措施:(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提高粗骨料含量,以降低干缩量。
(2)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
(3)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但避免过度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4)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暴露在露天的混凝土应及早回填土或封闭,避免发生过大的湿度变化。
3、 沉降收缩裂缝
现象:多沿基础、梁、墙、板上表面钢筋通长方向或箍筋上或靠近模板处断续出现,或在埋设件的附近周围出现。裂缝呈梭形,宽度0.3~0.4mm,深度不大,一般到钢筋上表面为止,在钢筋的底部形成空隙。多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混凝土硬化后即停止。
原因分析:(1)混凝土浇筑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这种沉落受到钢筋、预埋件、模板、大的粗骨料以及先期凝固混凝土的局部阻碍,或混凝土本身各部相互沉降量相差过大而造成裂缝。
(2)混凝土保护层不足,混凝土沉降受到钢筋的阻碍,常在箍筋的方向发生一道道沉降横向裂缝。
预防措施:(1)加强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不使水灰比、砂率、坍落度过大;振捣要充分,但避免过振。
(2)对于截面相差较大的混凝土构筑物,可先浇筑较深部位,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筑,以避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
(3)适当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二、 温度裂缝
现象:温度裂缝有表面、深进的和贯穿的。表面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梁板式或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沿全长无大变化。表面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深进的或贯穿的裂缝多发生在灌筑完2—3个月或更长时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
产生原因:(1)表面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差较大引起的。
(2)进深和贯穿的温度裂缝多由于结构降温幅度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引起的。
(3)采用蒸汽养护的结构构件,混凝土降温控制不严,降温过速,使混凝土表面急剧降温,同时又受到内部的约束,常导致结构表面出现裂缝。
一般结构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级配良好的石子、砂、石含泥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降低水灰比;严格施工,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细长结构构件,采取分段间隔浇筑,或设置后浇带,以减少约束应力。
(3)在结构薄弱部位及孔洞四角、多孔板板面,适当配置必要的细直径温度筋,提高抗拉强度。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预防措施:
(1)尽量选用低热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掺加适量的减水剂或掺和料;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率、石子含泥量,适当降低水灰比(0.6以下)。 (2)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可掺入不大于混凝土体积25%的石块,以吸收热量,并节省混凝土。
(3)根据现场条件,合理组织浇筑方案,可采用斜面分层推进等方法,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大于30cm,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均匀,同时便于振捣密实,以提高弹性模量。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
(4)加强温度管理,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进行必要的温度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混凝土的拌制温度要低于25℃,浇筑时要低于30℃。浇筑后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5℃,混凝土本身温差低于20℃。
三、 撞击裂缝
现象:裂缝有水平的、垂直的、斜向的;裂缝的部位和走向随时受到撞击荷载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而异;裂缝宽度、深度和长度不一,无规律性。
原因分析:(1)拆模时由于工具或模板的外力撞击而使结构出现裂缝。
(2)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尚低,常导致出现沿钢筋的纵向或横向裂缝。
(3)拆模方法不当,只起模板的一角,或用猛烈振动的办法脱模,使结构受力不均匀或受到剧烈的振动。
(4)梁板混凝土尚未達到脱模强度,在其上用手推车运输、堆放材料,使梁板受到振动或超过比设计大的施工荷载作用而造成裂缝。
预防措施:(1)现浇结构成型和拆模,应防止受到各种施工荷载的撞击和振动。
(2)结构脱模时必须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并应使结构受力均匀。
(3)在梁板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避免在其上用手推车或堆放工程用材料(实际施工荷载必须小于设计施工荷载),防止梁板受到振动和梁板压裂。
四、 结语
以上是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撞击裂缝的现象原因及预防措施,当裂缝已经产生时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具体可以用二次抹压、灌水泥粉并加水、涂两遍环氧胶泥或加贴环氧玻璃布等方法进行处理。
面对施工裂缝,只有不断加强思想重视和施工技术创新,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子强.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2)
[2]罗兆华.浅论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2)
[关键词] 裂缝 现象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结构中,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同时,混凝土结构裂缝也成为质量通病被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从形成原因来了解不同裂缝的形成与防治。
一、 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包括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等
1、 塑性收缩裂缝
现象: 裂缝形状不规则,类似干燥泥浆面,裂缝较浅,多为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
原因分析:(1)混凝土澆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水泥收缩率较大,水泥用量较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或水灰比过大。
(3)混凝土流动度过大,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4)浇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有向下流动的倾向,也有可能产生。预防措施:(1)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振捣密实,以减少收缩量。
(2)浇灌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浇筑时振捣密实,并注意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
(3)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及时覆盖,认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长期露天堆放的预制构件,可覆盖草帘、草袋,避免曝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在高温、干燥及刮风天气,应及早喷水养护,或设挡风设施。
2、干燥收缩裂缝
现象: 裂缝在表面出现,宽度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其走向纵横交错,无规律性,裂缝分布不均,梁、板类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结构多发生在结构截面处;地下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较为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随湿度的变化而变化,预制构件多产生在箍筋位置。
原因分析:(1)在混凝土初凝后,没有覆盖养护,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2)混凝土结构长期裸露在露天,未及时回填土或封闭,处于时干时湿状态,使表面混凝土在不饱和空气中失去内部毛细孔和凝胶空的吸附水。
(3)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
(4)混凝土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使收缩量增大。
预防措施:(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提高粗骨料含量,以降低干缩量。
(2)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
(3)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但避免过度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4)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暴露在露天的混凝土应及早回填土或封闭,避免发生过大的湿度变化。
3、 沉降收缩裂缝
现象:多沿基础、梁、墙、板上表面钢筋通长方向或箍筋上或靠近模板处断续出现,或在埋设件的附近周围出现。裂缝呈梭形,宽度0.3~0.4mm,深度不大,一般到钢筋上表面为止,在钢筋的底部形成空隙。多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混凝土硬化后即停止。
原因分析:(1)混凝土浇筑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这种沉落受到钢筋、预埋件、模板、大的粗骨料以及先期凝固混凝土的局部阻碍,或混凝土本身各部相互沉降量相差过大而造成裂缝。
(2)混凝土保护层不足,混凝土沉降受到钢筋的阻碍,常在箍筋的方向发生一道道沉降横向裂缝。
预防措施:(1)加强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不使水灰比、砂率、坍落度过大;振捣要充分,但避免过振。
(2)对于截面相差较大的混凝土构筑物,可先浇筑较深部位,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筑,以避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
(3)适当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二、 温度裂缝
现象:温度裂缝有表面、深进的和贯穿的。表面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梁板式或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沿全长无大变化。表面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深进的或贯穿的裂缝多发生在灌筑完2—3个月或更长时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
产生原因:(1)表面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差较大引起的。
(2)进深和贯穿的温度裂缝多由于结构降温幅度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引起的。
(3)采用蒸汽养护的结构构件,混凝土降温控制不严,降温过速,使混凝土表面急剧降温,同时又受到内部的约束,常导致结构表面出现裂缝。
一般结构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级配良好的石子、砂、石含泥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降低水灰比;严格施工,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细长结构构件,采取分段间隔浇筑,或设置后浇带,以减少约束应力。
(3)在结构薄弱部位及孔洞四角、多孔板板面,适当配置必要的细直径温度筋,提高抗拉强度。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预防措施:
(1)尽量选用低热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掺加适量的减水剂或掺和料;或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率、石子含泥量,适当降低水灰比(0.6以下)。 (2)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可掺入不大于混凝土体积25%的石块,以吸收热量,并节省混凝土。
(3)根据现场条件,合理组织浇筑方案,可采用斜面分层推进等方法,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大于30cm,以加快热量的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均匀,同时便于振捣密实,以提高弹性模量。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
(4)加强温度管理,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进行必要的温度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混凝土的拌制温度要低于25℃,浇筑时要低于30℃。浇筑后控制混凝土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5℃,混凝土本身温差低于20℃。
三、 撞击裂缝
现象:裂缝有水平的、垂直的、斜向的;裂缝的部位和走向随时受到撞击荷载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而异;裂缝宽度、深度和长度不一,无规律性。
原因分析:(1)拆模时由于工具或模板的外力撞击而使结构出现裂缝。
(2)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尚低,常导致出现沿钢筋的纵向或横向裂缝。
(3)拆模方法不当,只起模板的一角,或用猛烈振动的办法脱模,使结构受力不均匀或受到剧烈的振动。
(4)梁板混凝土尚未達到脱模强度,在其上用手推车运输、堆放材料,使梁板受到振动或超过比设计大的施工荷载作用而造成裂缝。
预防措施:(1)现浇结构成型和拆模,应防止受到各种施工荷载的撞击和振动。
(2)结构脱模时必须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并应使结构受力均匀。
(3)在梁板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避免在其上用手推车或堆放工程用材料(实际施工荷载必须小于设计施工荷载),防止梁板受到振动和梁板压裂。
四、 结语
以上是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撞击裂缝的现象原因及预防措施,当裂缝已经产生时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具体可以用二次抹压、灌水泥粉并加水、涂两遍环氧胶泥或加贴环氧玻璃布等方法进行处理。
面对施工裂缝,只有不断加强思想重视和施工技术创新,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子强.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2)
[2]罗兆华.浅论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