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7岁的肖远海是湖南省东安县伍家桥镇人。他平时喜欢看新闻。不但每天都要收看电视新闻,还自费订了两份报纸。村里人都叫他“时政迷”。
2004年6月,肖远海的家乡遭遇了特大洪灾。他家的房子被洪水冲垮了,他重建房子欠下了近三万元债务。为了尽早还清债务,2005年春节过后,肖远海来到永州市区一个基建工地打工。
他仍然保持着看报纸的习惯。时间长了,买报纸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后来,他发现工地附近有一家废品收购店,店主跟他是同乡,他就常常到那找些免费书报看。
一天,肖远海又来到了废品收购店,正好有人来卖破烂。他发现破烂里夹杂着许多长短、粗细完全一样的钢筋条。他仔细一看,是窗子上的钢筋条,有七八成新。
那人见肖远海一脸惊讶,便说:“这算什么!现在城里人有钱搞装修和买房子,拆下来的门窗都不要。
我收购的门窗有些还是全新的,砸烂了,就取钢筋和铝合金当废品卖。”
这一番话,让肖远海怦然心动:自家新房窗子上的钢筋条未必比这些当作废品卖的钢筋条好多少,如果早知道城里有拆下来的旧门窗,自己买回去再利用,那该能节省多少钱啊!
发现:旧门窗里蕴藏大商机
2005年8月,肖远海随工程队转到了一个旧城改造工地。工地的空地上堆满了木门、铝合金窗、防盗门和防盗网等。望着堆成小山似的门窗,肖远海突然想起他的小姨妹两年前建了一栋两层楼的新房,因为钱不够,二楼的门窗全都开着天窗,没有安装好。他拨通了小姨妹家的电话。听说城里工地上有完好的旧门窗,且价格极便宜,小姨妹很高兴,把家里的门窗尺寸量好后报给了肖远海。
第二天一早,肖远海就找到工地的包工头,说他有个乡下亲戚想托他挑选一些旧门窗,运回农村去建房。包工头挥挥手说:“你自己挑吧,挑好了按废品价格结算。”结果,肖远海挑选了十个铝合金窗和五扇木门,只花了400多元钱。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购置新的门窗,最少要4000元。当肖远海的小姨妹收到他运回的门窗时,一家人感激得不得了,塞给他1000元钱辛苦费。肖远海没想到这样一转手就轻松赚了600元。
很快,肖远海能在城里买到便宜旧门窗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里传开了。因为肖远海帮忙买的那些旧门窗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款式新颖,做工精致,有七八成新,这对于还不太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几天后,就有四户准备建房的人家托肖远海帮他们买些旧门窗。肖远海就专门雇了一辆车,将四户人家所需要的旧门窗运到乡下去。这次,除去运费,他又轻轻松松赚了3500元。肖远海感觉到城里的旧门窗蕴藏着巨大商机,他进一步琢磨开了:虽然近年来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要拿出几万元来建房,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能省就省几乎是所有农民的共同意愿。在广大农村,每年建新房的农户不少,城市的旧门窗在农村肯定会有广阔的市场。
两手抓:专职买卖月赚两万多
肖远海果断地辞了职,专职做起了旧门窗生意。为了打开市场,他首先印制了4000张广告宣传单,请人张贴到村里和周围的乡镇。
同时,他在组织货源上也开动了脑筋。一开始,他到街上找到那些拉板车收购废品的流动“破烂王”,一一跟他们说他大量收购完好无损的旧门窗,并把收购价格明码实价告诉他们:木门最低价30元,木窗最低价40元,一般铁制防盗门和铝合金窗按废品收购价的1.5倍收购。
后来,肖远海觉得这样太费事,于是又找到城区的一些废品收购站,跟他们打好招呼,通过这些废品收购站再把收购信息传递给那些流动“破烂王”。他还印制了数千张广告名片,散发到各个居民小区。这样,肖远海有了充足的旧门窗货源供应。
一边组织货源,一边开拓市场,肖远海的“两手抓”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短短一个月,他就卖出了300多扇木窗和铝合金窗,100多扇木门和防盗门,赚了两万多元。
改进:替顾客着想,利润提高三成
一天晚上,一个农民打电话给肖远海:“有好些窗子的玻璃都损坏了,我再去镇上配多不方便。如果你事先帮我配好,就算价格高点,我都愿意。”
此后,肖远海每收购到一批旧门窗,都把玻璃破碎的旧门窗挑出来,然后把损坏的玻璃全部配齐。肖远海这么一改,旧门窗美观了,农户方便了,虽然价格提高了,却更受欢迎。
改进有了效果,肖远海替顾客想得更周到。不久,他请人把收购到的旧门窗擦洗干净,并用砂纸磨去窗子上钢筋的铁锈,然后再刷上油漆。此外,他还将生锈的合页、插销、锁具等拆下,从市场上购置新的配上,并刷上防锈漆。这样一来,旧门窗完全“变脸”了,跟新的几乎没两样。
考虑到农村乡镇的道路大都颠簸不平,于是肖远海又买来废纸箱,在装车前先把旧门窗包装好,这样就避免了运输途中再次损坏。因为处处替顾客着想,肖远海的生意不但越发红火,利润也提高了近三成。
出击:抓住时政新机遇,拓宽销路
2005年10月的一天,肖远海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时,得知国家将开展新农村建设,他激动得一夜未眠。他意识到更大的机会来了。
随后,肖远海在销售旧门窗的过程中,得知许多乡镇已把规划村镇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列入了首要任务。于是,他主动出击,找乡镇的负责人推销旧门窗。许多乡镇的领导了解了肖远海的门窗质量和价格后,接受了。就这样,肖远海把旧门窗生意与新农村建设捆绑在了一起。
打开了广阔的销售渠道,肖远海的生意自然是节节攀升,生意最好的一个月竟然赚了16万元。可随着生意的日渐红火,他的货渐渐有些供不应求。为此,肖远海想到了城市旧城区改造项目。于是,他通过当地的旧城改造指挥部,了解到城区的哪一片要拆迁改造,从而提早与工程承包队打好招呼,收购旧门窗。这样,货源问题又解决了。
2006年4月底,乡镇里一个村镇规划建设的负责人找到肖远海,对他说:“你能不能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统一规格、颜色和材质的旧门窗呢?”肖远海此前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既然顾客有要求,他就尽最大努力满足对方。
他专门雇了师傅,按照乡镇负责人提的要求,对旧门窗做些小修改。
比如,门窗的尺寸大了,就锯掉一部分;窗子的玻璃统一更换成一种颜色;油漆选用同一品牌,同一颜色,而且是绿色环保的。肖远海把旧门窗统一改造后,那位乡镇负责人非常满意:“这样就好看了!效果也大不一样!”
后来,其它乡镇的负责人也根据规划,一一向肖远海提出具体要求。这下,肖远海更忙了,他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声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找到他,定购他的旧门窗。
开发:破损门窗变模板,又辟出生财道
在收购旧门窗过程中,肖远海发现一些损坏了的旧门窗都被当作垃圾扔掉,或者是被一些拾荒者捡去当柴烧,他觉得有些可惜,心里一直琢磨着:难道这些缺胳膊少腿的旧门窗只能当柴烧吗?
2006年9月的一天,肖远海路过一处建筑工地时,无意中看到两名工人正搬运基建用的木模板。
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把那些废弃的旧门窗加工成模板,岂不是既能废物利用,又能另开一条生财之道?因为有过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经历,肖远海知道建筑工地需要大量的模板,而且模板损耗也大,因此他断定加工模板同样大有可为。于是,他开始连损坏的旧门窗也收购了。
由于肖远海加工木模板的成本极低,售价只有市场价的一半,他的木模板很受建筑商(特别是农村小包工头)的欢迎,因此很快就占据了农村的市场。与此同时,他针对一些城市居民装修需要一次性使用模板,又推出了模板出租业务。
这样,旧门窗被肖远海全部开发利用起来了,他的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他在城里买了房,有了自己的运输车,还将妻子和在外打工的两个女儿全部接到了自己身边,帮他打理生意。
一年多的时间,肖远海就把城里人当作废品和垃圾的旧门窗,奇迹般地变成了百万财富。
2004年6月,肖远海的家乡遭遇了特大洪灾。他家的房子被洪水冲垮了,他重建房子欠下了近三万元债务。为了尽早还清债务,2005年春节过后,肖远海来到永州市区一个基建工地打工。
他仍然保持着看报纸的习惯。时间长了,买报纸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后来,他发现工地附近有一家废品收购店,店主跟他是同乡,他就常常到那找些免费书报看。
一天,肖远海又来到了废品收购店,正好有人来卖破烂。他发现破烂里夹杂着许多长短、粗细完全一样的钢筋条。他仔细一看,是窗子上的钢筋条,有七八成新。
那人见肖远海一脸惊讶,便说:“这算什么!现在城里人有钱搞装修和买房子,拆下来的门窗都不要。
我收购的门窗有些还是全新的,砸烂了,就取钢筋和铝合金当废品卖。”
这一番话,让肖远海怦然心动:自家新房窗子上的钢筋条未必比这些当作废品卖的钢筋条好多少,如果早知道城里有拆下来的旧门窗,自己买回去再利用,那该能节省多少钱啊!
发现:旧门窗里蕴藏大商机
2005年8月,肖远海随工程队转到了一个旧城改造工地。工地的空地上堆满了木门、铝合金窗、防盗门和防盗网等。望着堆成小山似的门窗,肖远海突然想起他的小姨妹两年前建了一栋两层楼的新房,因为钱不够,二楼的门窗全都开着天窗,没有安装好。他拨通了小姨妹家的电话。听说城里工地上有完好的旧门窗,且价格极便宜,小姨妹很高兴,把家里的门窗尺寸量好后报给了肖远海。
第二天一早,肖远海就找到工地的包工头,说他有个乡下亲戚想托他挑选一些旧门窗,运回农村去建房。包工头挥挥手说:“你自己挑吧,挑好了按废品价格结算。”结果,肖远海挑选了十个铝合金窗和五扇木门,只花了400多元钱。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购置新的门窗,最少要4000元。当肖远海的小姨妹收到他运回的门窗时,一家人感激得不得了,塞给他1000元钱辛苦费。肖远海没想到这样一转手就轻松赚了600元。
很快,肖远海能在城里买到便宜旧门窗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里传开了。因为肖远海帮忙买的那些旧门窗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款式新颖,做工精致,有七八成新,这对于还不太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几天后,就有四户准备建房的人家托肖远海帮他们买些旧门窗。肖远海就专门雇了一辆车,将四户人家所需要的旧门窗运到乡下去。这次,除去运费,他又轻轻松松赚了3500元。肖远海感觉到城里的旧门窗蕴藏着巨大商机,他进一步琢磨开了:虽然近年来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要拿出几万元来建房,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能省就省几乎是所有农民的共同意愿。在广大农村,每年建新房的农户不少,城市的旧门窗在农村肯定会有广阔的市场。
两手抓:专职买卖月赚两万多
肖远海果断地辞了职,专职做起了旧门窗生意。为了打开市场,他首先印制了4000张广告宣传单,请人张贴到村里和周围的乡镇。
同时,他在组织货源上也开动了脑筋。一开始,他到街上找到那些拉板车收购废品的流动“破烂王”,一一跟他们说他大量收购完好无损的旧门窗,并把收购价格明码实价告诉他们:木门最低价30元,木窗最低价40元,一般铁制防盗门和铝合金窗按废品收购价的1.5倍收购。
后来,肖远海觉得这样太费事,于是又找到城区的一些废品收购站,跟他们打好招呼,通过这些废品收购站再把收购信息传递给那些流动“破烂王”。他还印制了数千张广告名片,散发到各个居民小区。这样,肖远海有了充足的旧门窗货源供应。
一边组织货源,一边开拓市场,肖远海的“两手抓”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短短一个月,他就卖出了300多扇木窗和铝合金窗,100多扇木门和防盗门,赚了两万多元。
改进:替顾客着想,利润提高三成
一天晚上,一个农民打电话给肖远海:“有好些窗子的玻璃都损坏了,我再去镇上配多不方便。如果你事先帮我配好,就算价格高点,我都愿意。”
此后,肖远海每收购到一批旧门窗,都把玻璃破碎的旧门窗挑出来,然后把损坏的玻璃全部配齐。肖远海这么一改,旧门窗美观了,农户方便了,虽然价格提高了,却更受欢迎。
改进有了效果,肖远海替顾客想得更周到。不久,他请人把收购到的旧门窗擦洗干净,并用砂纸磨去窗子上钢筋的铁锈,然后再刷上油漆。此外,他还将生锈的合页、插销、锁具等拆下,从市场上购置新的配上,并刷上防锈漆。这样一来,旧门窗完全“变脸”了,跟新的几乎没两样。
考虑到农村乡镇的道路大都颠簸不平,于是肖远海又买来废纸箱,在装车前先把旧门窗包装好,这样就避免了运输途中再次损坏。因为处处替顾客着想,肖远海的生意不但越发红火,利润也提高了近三成。
出击:抓住时政新机遇,拓宽销路
2005年10月的一天,肖远海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时,得知国家将开展新农村建设,他激动得一夜未眠。他意识到更大的机会来了。
随后,肖远海在销售旧门窗的过程中,得知许多乡镇已把规划村镇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列入了首要任务。于是,他主动出击,找乡镇的负责人推销旧门窗。许多乡镇的领导了解了肖远海的门窗质量和价格后,接受了。就这样,肖远海把旧门窗生意与新农村建设捆绑在了一起。
打开了广阔的销售渠道,肖远海的生意自然是节节攀升,生意最好的一个月竟然赚了16万元。可随着生意的日渐红火,他的货渐渐有些供不应求。为此,肖远海想到了城市旧城区改造项目。于是,他通过当地的旧城改造指挥部,了解到城区的哪一片要拆迁改造,从而提早与工程承包队打好招呼,收购旧门窗。这样,货源问题又解决了。
2006年4月底,乡镇里一个村镇规划建设的负责人找到肖远海,对他说:“你能不能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统一规格、颜色和材质的旧门窗呢?”肖远海此前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既然顾客有要求,他就尽最大努力满足对方。
他专门雇了师傅,按照乡镇负责人提的要求,对旧门窗做些小修改。
比如,门窗的尺寸大了,就锯掉一部分;窗子的玻璃统一更换成一种颜色;油漆选用同一品牌,同一颜色,而且是绿色环保的。肖远海把旧门窗统一改造后,那位乡镇负责人非常满意:“这样就好看了!效果也大不一样!”
后来,其它乡镇的负责人也根据规划,一一向肖远海提出具体要求。这下,肖远海更忙了,他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声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找到他,定购他的旧门窗。
开发:破损门窗变模板,又辟出生财道
在收购旧门窗过程中,肖远海发现一些损坏了的旧门窗都被当作垃圾扔掉,或者是被一些拾荒者捡去当柴烧,他觉得有些可惜,心里一直琢磨着:难道这些缺胳膊少腿的旧门窗只能当柴烧吗?
2006年9月的一天,肖远海路过一处建筑工地时,无意中看到两名工人正搬运基建用的木模板。
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把那些废弃的旧门窗加工成模板,岂不是既能废物利用,又能另开一条生财之道?因为有过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经历,肖远海知道建筑工地需要大量的模板,而且模板损耗也大,因此他断定加工模板同样大有可为。于是,他开始连损坏的旧门窗也收购了。
由于肖远海加工木模板的成本极低,售价只有市场价的一半,他的木模板很受建筑商(特别是农村小包工头)的欢迎,因此很快就占据了农村的市场。与此同时,他针对一些城市居民装修需要一次性使用模板,又推出了模板出租业务。
这样,旧门窗被肖远海全部开发利用起来了,他的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他在城里买了房,有了自己的运输车,还将妻子和在外打工的两个女儿全部接到了自己身边,帮他打理生意。
一年多的时间,肖远海就把城里人当作废品和垃圾的旧门窗,奇迹般地变成了百万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