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有全局观,要高屋建瓴。要在立足课标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每个单元主题在教材及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把握教材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呼应。唯有如此,才能俯视教材、抓住主干、拓展整合、着眼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材编写目录的分析与解读、每个单元的整体性备课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能力立意;关注源头;整合教材
“能力立意”背景下的问题考查越来越成为中考的方向。相应的,与时俱进,适当调整自己的历史教学行为,也就成为广大一线教师所要急需思考的问题。这里,我谈点个人认识。
1 关注源头————加深知识的透彻理解与把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识是能力的重要载体。没有知识做为依托,能力的产生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1 审视教材、整合教材,还原编者意图。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有全局观,要高屋建瓴。要在立足课标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每个单元主题在教材及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把握教材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呼应。唯有如此,才能俯視教材、抓住主干、拓展整合、着眼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材编写目录的分析与解读、每个单元的整体性备课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教师与学生对教材的处理是一个逆向思维过程:教师沿着“能力要求———教材整体分析与把握————局部精细化认知”的视角剖析教材、整合资源,而学生的认知活动则恰恰相反。由此可见,没有教师的“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深入浅出”的教材分析与处理,就不可能有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应用产生。
1.2 深入解读历史概念。
概念最能揭示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脉络————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概念是对厚重历史的一种精炼解读。抓住概念,往往能起到提纲契领、纲举目张的作用。教师对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握的越深刻,就越容易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历史脉络和阶段特征的宏观认知。
1.3 重视学科体系的建构。
无体系无以成能力,历史学科尤为如此。只有学生建构起自己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为知识的提取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实际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史实的纵向因果逻辑和横向类比关联。帮助学生建构史学特有的纵横网络。
2 把握关键————对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培养
方法是能力的源泉。只有真正着眼于方法的指导和内化,才可能有真正的能力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讲,方法即能力。
2.1 加强史料教学,关注“以史导论、史论结合”史学思维的养成。
“透过现象看本质,鉴析过往知未来”,这是历史教学的学科特色。做为一个史料与结论高度统一的学科,培养学生透过纷繁的历史材料表像,把握本质规律性的历史趋势,这不但是解题能力的切实要求,亦是史学教育的基本诉求。
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教师教学费尽心力的设计、归纳,极尽完善。然而,学生在分析材料和问题时,往往不假思索,照搬教材或笔记,结果常常是答非所问,不合题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往往是学生没有史论结合习惯与能力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2.2 加强比较法的运用。
比较出真知。加强比较教学,能力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概念,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着力引导学生领悟、归纳比较题的思考角度。
2.3 加强历史背景和结果的原因剖析。
这对于深化知识、培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内外因分析法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综合分析法等。
3 贵在落实————增强学生的过程性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只有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实质性参与和所得,才最终出现能力的产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真实的思维律动,实现师生之间的思维共振和行为互动。鉴于此,有以下几方面须特别注意:
3.1 加强教学预设。
3.1.1 情境创设,要有问题意识。
贵在恰如其分。既要立足学情,又要兼顾思维含量。
3.1.2 课件摒弃浮华,力求相互、简约。
真正为引导学生思考服务。去掉容易分散学生精力的音效、动画,切实体现其教学的辅助性。追求与教材文本、习题练习的水乳交融,真正成为教学的有益拓展和补充。
3.1.3 慎用表演性活动。
应使学生专注于历史环境的再现与体验,而非“表演”本身。去掉表演的娱乐性,关注其历史背景的感悟与认知。
3.1.4 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与操作层面上,要具有合理性。
能自主完成的,没必要设计成合作学习,而具体到合作探究性学习上,也要遵循“自主思考————存难遇惑————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思路,避免出现自主学习耗时低效、合作学习说笑玩闹、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等问题。
3.1.5 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教学要有“留白”思想,过于繁杂的环节,往往使学生匆忙应付,不利真正的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3.2 抓住课堂生成。
教学并非时刻按自己设计的流程进行,要擅于抓住课堂中的意外生成,因势利导,为我所用,时刻引领、修正学生思维航向。
3.3 适当提高思维含量。
能力的产生离不开适度的训练。特别是在中考复习阶段,学生需要对教材知识体系再认识的时候,找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学生经历一个“出现错误——困惑思考——回归教材——加深理解”的认知过程,更有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中考模拟试题中,出现高考试题“下放”的现象。
综上所述,能力的产生是师生共同践行的结果。有了教师高站位的理念与驾驭,有了学生在元认知基础上的真实思考与体验,才会生出真正的能力之花。
【关键词】能力立意;关注源头;整合教材
“能力立意”背景下的问题考查越来越成为中考的方向。相应的,与时俱进,适当调整自己的历史教学行为,也就成为广大一线教师所要急需思考的问题。这里,我谈点个人认识。
1 关注源头————加深知识的透彻理解与把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识是能力的重要载体。没有知识做为依托,能力的产生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1 审视教材、整合教材,还原编者意图。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有全局观,要高屋建瓴。要在立足课标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每个单元主题在教材及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把握教材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呼应。唯有如此,才能俯視教材、抓住主干、拓展整合、着眼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材编写目录的分析与解读、每个单元的整体性备课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教师与学生对教材的处理是一个逆向思维过程:教师沿着“能力要求———教材整体分析与把握————局部精细化认知”的视角剖析教材、整合资源,而学生的认知活动则恰恰相反。由此可见,没有教师的“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深入浅出”的教材分析与处理,就不可能有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应用产生。
1.2 深入解读历史概念。
概念最能揭示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脉络————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概念是对厚重历史的一种精炼解读。抓住概念,往往能起到提纲契领、纲举目张的作用。教师对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握的越深刻,就越容易帮助学生建构起对历史脉络和阶段特征的宏观认知。
1.3 重视学科体系的建构。
无体系无以成能力,历史学科尤为如此。只有学生建构起自己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为知识的提取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实际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史实的纵向因果逻辑和横向类比关联。帮助学生建构史学特有的纵横网络。
2 把握关键————对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培养
方法是能力的源泉。只有真正着眼于方法的指导和内化,才可能有真正的能力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讲,方法即能力。
2.1 加强史料教学,关注“以史导论、史论结合”史学思维的养成。
“透过现象看本质,鉴析过往知未来”,这是历史教学的学科特色。做为一个史料与结论高度统一的学科,培养学生透过纷繁的历史材料表像,把握本质规律性的历史趋势,这不但是解题能力的切实要求,亦是史学教育的基本诉求。
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教师教学费尽心力的设计、归纳,极尽完善。然而,学生在分析材料和问题时,往往不假思索,照搬教材或笔记,结果常常是答非所问,不合题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往往是学生没有史论结合习惯与能力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2.2 加强比较法的运用。
比较出真知。加强比较教学,能力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概念,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着力引导学生领悟、归纳比较题的思考角度。
2.3 加强历史背景和结果的原因剖析。
这对于深化知识、培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内外因分析法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综合分析法等。
3 贵在落实————增强学生的过程性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只有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实质性参与和所得,才最终出现能力的产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真实的思维律动,实现师生之间的思维共振和行为互动。鉴于此,有以下几方面须特别注意:
3.1 加强教学预设。
3.1.1 情境创设,要有问题意识。
贵在恰如其分。既要立足学情,又要兼顾思维含量。
3.1.2 课件摒弃浮华,力求相互、简约。
真正为引导学生思考服务。去掉容易分散学生精力的音效、动画,切实体现其教学的辅助性。追求与教材文本、习题练习的水乳交融,真正成为教学的有益拓展和补充。
3.1.3 慎用表演性活动。
应使学生专注于历史环境的再现与体验,而非“表演”本身。去掉表演的娱乐性,关注其历史背景的感悟与认知。
3.1.4 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与操作层面上,要具有合理性。
能自主完成的,没必要设计成合作学习,而具体到合作探究性学习上,也要遵循“自主思考————存难遇惑————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思路,避免出现自主学习耗时低效、合作学习说笑玩闹、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等问题。
3.1.5 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教学要有“留白”思想,过于繁杂的环节,往往使学生匆忙应付,不利真正的思考,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3.2 抓住课堂生成。
教学并非时刻按自己设计的流程进行,要擅于抓住课堂中的意外生成,因势利导,为我所用,时刻引领、修正学生思维航向。
3.3 适当提高思维含量。
能力的产生离不开适度的训练。特别是在中考复习阶段,学生需要对教材知识体系再认识的时候,找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学生经历一个“出现错误——困惑思考——回归教材——加深理解”的认知过程,更有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中考模拟试题中,出现高考试题“下放”的现象。
综上所述,能力的产生是师生共同践行的结果。有了教师高站位的理念与驾驭,有了学生在元认知基础上的真实思考与体验,才会生出真正的能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