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诸多理论中,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理论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并成为高校理论界探讨的热点。然而一些学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探索却并不成功。本文分析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几个矛盾,认为在目前条件下,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时机并不成熟。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38-02
近年来,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各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尤其200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16号文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后,教育部根据中央文件精神于2006年颁布了24号令即《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责、要求、配备与选聘等具体问题做了解释。从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潮在全国掀起。在辅导员建设的过程中,关于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理论常常见于各类学术期刊和杂志,成为高校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许多高校也将理论付诸实践,进行了辅导员专业化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辅导员专业化之路举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
专业化中的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逐渐符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按照美国全国教育协会的观点,一门职业要想成为专业,必须满足属于高度的心智活动,具有特殊的知识领域,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经常在职进修,设有健全的专业组织等,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状况的前提下,认为辅导员专业化的理念与现实情况存在几个突出的矛盾,目前难以达到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条件。
一、辅导员非专业化的历史渊源与专业化的矛盾
一个职业的专业化往往从创始之初就要求具有专业技术。例如教师职业,教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古代称教师为“师”,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办学校,主要是教授射箭、驾驭等军事技能,担任教师的人必须是具有丰富的射箭、驾驭等专业技术的。我国最早的辅导员制度是由清华大学创办的,目的是选拔优秀学生骨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担负一些职责,使大多数学生干部减轻工作负担,选拔标准也不过是学习成绩优良,觉悟较高的党团员等,对于专业技术实际上并没有要求。因此,我国的辅导员制度从创始之初就没有要求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无论什么专业的人都可以去从事辅导员工作。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基本都是留校的学生干部,甚至是学校为解决引进人才家属的工作而让家属从事辅导员工作,学历较低,不具备专业技术。这种选拔制度以及操作过程的宽泛也造成社会或高校对于辅导员的看法,即辅导员工作没有专业性,技术性也不强,不需要很高的学历和学术背景支持,谁都可以做。而专业化正与这种“谁都可以做”的理念完全相反,即要求“有专业技术才能做”。目前,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局限性成为了辅导员专业化的所面临的重大阻力之一。
二、辅导员职业身份不明与专业化的矛盾
教育部24号令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是对辅导员身份的第一次官方解读。然而,教育部并没把辅导员的职业身份规定清楚,只是笼统的具有两种身份。很多高校称辅导员为“辅导员老师”,这是很荒唐的,“辅导员”是职业,老师也是职业,那“辅导员老师”算什么职业呢?就像在医院里医生就是医生,护士就是护士,不可能称护士为“护士医生”一样。这种称呼反映了当前辅导员的职业定位还是非常的不明确,在高校中的位置非常尴尬,总是依附于某一种社会职业身份(行政管理人员)或几种社会职业身份(教师和干部),缺乏自身独立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名不正则言不顺,身份的不明也导致了辅导员在高校的地位低的现状。许多高校都把课堂教学外的领域交给辅导员负责,使辅导员忙于应急于事务性工作,既缺乏专业化目标与政策,又缺乏专业化教育、研究的基本条件。高辅导员岗位的转岗频繁、流动性大也直接证明了辅导员发展空间的局限。职业身份的不明确不仅谈不上什么专业化,甚至连队伍的稳定都无法保证。
三、辅导员工作的“博”与专业化的“专”的矛盾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的限定,与辅导员有联系的部门包括了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保卫处、院(系)办公室、院(系)党总支、后勤处等多个部门,并接受学校和学院的双重管理,可以说与学生工作有关的部门都会与辅导员产生联系。教育部的24号令对辅导员提出了五点要求和八点工作职责,内容多且不明确。另外教育部文件规定了辅导员的设置比例是师生比不低于1:200,大多数学校都超过这个比例,一个辅导员带三四百学生的情况司空见惯。在这种状态下,辅导员工作成了处理与学生相关琐事的保姆,任务繁重,内容博杂,“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成了很多辅导员真实生活的写照。辅导员工作涵盖了思想教育、事务咨询、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学生资助、班级管理等诸多工作领域,每一个领域的学术性要求都很高。专业化要求辅导员必须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学术素养,而这种技能和素养必须有的放矢并且需要时间的投入,不可能同时兼顾。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博杂决定了他不可能专注于某个领域,学习研究的时间也不能保证,单靠业余自修或短时间的进修学习来实现专业化更是天方夜谭。国外的辅导员(实际上是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分工极细,就业咨询的辅导员仅负责就业相关问题,心理咨询辅导员只负责心理咨询,甚至很多的辅导员本身就是聘请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可以说,国外辅导员的专家化是建立在分工细致的基础上的,我国高校没有这个基础,因此辅导员专家化举步维艰。
四、辅导员专业设置的缺失与专业化要求专业知识集聚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某一方面的职业,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这是现代社会对于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专业设置是对某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的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以便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能够专业化的职业必然都有相应的专业设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选聘的辅导员应当“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但是目前为止,我国还还没有设置与辅导员工作相对应的专业,这使得辅导员的工作缺乏较为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学术水准。美国高校已经出现了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并在教育管理学科之下形成了专门的有关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方向,把学生事务当作一门专业来发展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硕士点。当前的我国高校没有与辅导员工作相对应的专业设置以及学位设置,使得辅导员队伍缺少科学、系统的专业训练,也缺少学术、研究的环境和机会,使辅导员工作本身也无法达到专业的技术水平,这种情况下提出辅导员队伍要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时机显得并不成熟。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条件下,辅导员队伍建设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矛盾,不解决这些矛盾,辅导员专业化就是一句空话,不可能真正实施。辅导员专业化最初是借鉴国外的经验而提出的,但是我国的的特殊国情使得我国的辅导员制度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辅导员专业化的提法显得有些脱离国情。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支持或者大刀阔斧的改革,其目标可能会遥遥无期,因此,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不应只盯着专家化,而应该开阔思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便于各高校在既定框架下有序地推进。
参考文献:
\[1\]吴鸣鸿.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障碍与突破\[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5.
\[2\]劉进.理论与实践: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现实悖论\[J\].江苏高教,2010,(2):108.
\[3\]孟宪青.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00.
\[4\]林娜.职业化专门化专家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8-10-30:4.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38-02
近年来,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各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尤其200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16号文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后,教育部根据中央文件精神于2006年颁布了24号令即《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责、要求、配备与选聘等具体问题做了解释。从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潮在全国掀起。在辅导员建设的过程中,关于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理论常常见于各类学术期刊和杂志,成为高校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许多高校也将理论付诸实践,进行了辅导员专业化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辅导员专业化之路举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
专业化中的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逐渐符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按照美国全国教育协会的观点,一门职业要想成为专业,必须满足属于高度的心智活动,具有特殊的知识领域,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经常在职进修,设有健全的专业组织等,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状况的前提下,认为辅导员专业化的理念与现实情况存在几个突出的矛盾,目前难以达到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条件。
一、辅导员非专业化的历史渊源与专业化的矛盾
一个职业的专业化往往从创始之初就要求具有专业技术。例如教师职业,教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学记》中:“教师者所以学为君也”。古代称教师为“师”,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统治力量,统治者便开始办学校,主要是教授射箭、驾驭等军事技能,担任教师的人必须是具有丰富的射箭、驾驭等专业技术的。我国最早的辅导员制度是由清华大学创办的,目的是选拔优秀学生骨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担负一些职责,使大多数学生干部减轻工作负担,选拔标准也不过是学习成绩优良,觉悟较高的党团员等,对于专业技术实际上并没有要求。因此,我国的辅导员制度从创始之初就没有要求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无论什么专业的人都可以去从事辅导员工作。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基本都是留校的学生干部,甚至是学校为解决引进人才家属的工作而让家属从事辅导员工作,学历较低,不具备专业技术。这种选拔制度以及操作过程的宽泛也造成社会或高校对于辅导员的看法,即辅导员工作没有专业性,技术性也不强,不需要很高的学历和学术背景支持,谁都可以做。而专业化正与这种“谁都可以做”的理念完全相反,即要求“有专业技术才能做”。目前,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局限性成为了辅导员专业化的所面临的重大阻力之一。
二、辅导员职业身份不明与专业化的矛盾
教育部24号令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是对辅导员身份的第一次官方解读。然而,教育部并没把辅导员的职业身份规定清楚,只是笼统的具有两种身份。很多高校称辅导员为“辅导员老师”,这是很荒唐的,“辅导员”是职业,老师也是职业,那“辅导员老师”算什么职业呢?就像在医院里医生就是医生,护士就是护士,不可能称护士为“护士医生”一样。这种称呼反映了当前辅导员的职业定位还是非常的不明确,在高校中的位置非常尴尬,总是依附于某一种社会职业身份(行政管理人员)或几种社会职业身份(教师和干部),缺乏自身独立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名不正则言不顺,身份的不明也导致了辅导员在高校的地位低的现状。许多高校都把课堂教学外的领域交给辅导员负责,使辅导员忙于应急于事务性工作,既缺乏专业化目标与政策,又缺乏专业化教育、研究的基本条件。高辅导员岗位的转岗频繁、流动性大也直接证明了辅导员发展空间的局限。职业身份的不明确不仅谈不上什么专业化,甚至连队伍的稳定都无法保证。
三、辅导员工作的“博”与专业化的“专”的矛盾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没有明确的限定,与辅导员有联系的部门包括了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保卫处、院(系)办公室、院(系)党总支、后勤处等多个部门,并接受学校和学院的双重管理,可以说与学生工作有关的部门都会与辅导员产生联系。教育部的24号令对辅导员提出了五点要求和八点工作职责,内容多且不明确。另外教育部文件规定了辅导员的设置比例是师生比不低于1:200,大多数学校都超过这个比例,一个辅导员带三四百学生的情况司空见惯。在这种状态下,辅导员工作成了处理与学生相关琐事的保姆,任务繁重,内容博杂,“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成了很多辅导员真实生活的写照。辅导员工作涵盖了思想教育、事务咨询、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学生资助、班级管理等诸多工作领域,每一个领域的学术性要求都很高。专业化要求辅导员必须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学术素养,而这种技能和素养必须有的放矢并且需要时间的投入,不可能同时兼顾。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博杂决定了他不可能专注于某个领域,学习研究的时间也不能保证,单靠业余自修或短时间的进修学习来实现专业化更是天方夜谭。国外的辅导员(实际上是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分工极细,就业咨询的辅导员仅负责就业相关问题,心理咨询辅导员只负责心理咨询,甚至很多的辅导员本身就是聘请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可以说,国外辅导员的专家化是建立在分工细致的基础上的,我国高校没有这个基础,因此辅导员专家化举步维艰。
四、辅导员专业设置的缺失与专业化要求专业知识集聚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某一方面的职业,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这是现代社会对于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专业设置是对某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的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以便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能够专业化的职业必然都有相应的专业设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选聘的辅导员应当“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但是目前为止,我国还还没有设置与辅导员工作相对应的专业,这使得辅导员的工作缺乏较为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学术水准。美国高校已经出现了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并在教育管理学科之下形成了专门的有关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方向,把学生事务当作一门专业来发展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硕士点。当前的我国高校没有与辅导员工作相对应的专业设置以及学位设置,使得辅导员队伍缺少科学、系统的专业训练,也缺少学术、研究的环境和机会,使辅导员工作本身也无法达到专业的技术水平,这种情况下提出辅导员队伍要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时机显得并不成熟。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条件下,辅导员队伍建设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矛盾,不解决这些矛盾,辅导员专业化就是一句空话,不可能真正实施。辅导员专业化最初是借鉴国外的经验而提出的,但是我国的的特殊国情使得我国的辅导员制度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辅导员专业化的提法显得有些脱离国情。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支持或者大刀阔斧的改革,其目标可能会遥遥无期,因此,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不应只盯着专家化,而应该开阔思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便于各高校在既定框架下有序地推进。
参考文献:
\[1\]吴鸣鸿.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障碍与突破\[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5.
\[2\]劉进.理论与实践: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现实悖论\[J\].江苏高教,2010,(2):108.
\[3\]孟宪青.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00.
\[4\]林娜.职业化专门化专家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8-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