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用不是简单的复制、挪用,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某些元素的基础上取消原来所赋予他的意义,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而艺术法则也不是唯一的,它会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得到充实变化,而这些法则由人制定,又由人打破。萨尔瓦多·达利,这位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鬼才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为我们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借用”的魅力所在。
萨尔瓦多·达利是一位具有超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艺术家,他追求潜意识、幻觉与非理性状态,同是达利也十分擅长将既有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等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通过“借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他所认为的作品表象背后真实的艺术本质。
一、《晚祷》
“这幅画是我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强烈愁绪——它的两个静止的人物形象第一次深深地嵌入我的记忆中,以至于深刻的内涵不断激发我的想象。然而我所感到的不仅是忧愁和惊恐,还有此画所产生的宁静。这种明朗的调子在我惊恐不安的心中回荡,犹如宝剑在月光下闪耀的银辉。”达利曾在自己的传记中这样写道,达利也曾经说过他的第一张启蒙画就是米勒的《晚祷》。达利小时候在教会学校读书,当跟着老师做完晚祷,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这幅画时,莫名的焦虑感油然而生。画中那位默默祷告的农妇如现代圣母,那位脱下帽子规规矩矩拿在手里的、沉着的农夫像个被压抑的灵魂,米勒笔下那淡淡的哀伤气氛让达利永难忘怀,在多年之后,达利重拾儿时的感受,创作了多幅以米勒《晚祷》为主的作品,其中1933年创作的《建筑学的米勒的晚钟》和1935年创作的《米勒<晚祷>的考古学遗迹》、《加拉和米勒的<晚祷>》十分具有代表性。
二、《最后的晚餐》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世界一直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中,人们的精神极度空虚,试图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得到解脱,这时极度需要在精神上找到寄托的达利便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开始在古典艺术中探索新的创作的可能性。于是在1955年达利便以《圣经》中在逾越节的晚上耶稣和他的使徒们聚集在一起用晚餐为题材创作了《最后的晚餐》。不同時期的画家们会以不同的形式和绘画手段来表现这个故事来讥讽可恨的叛徒犹大,其中给欣赏者印象最深刻的当属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可以算得上是诠释这个故事最杰出的绘画作品。但这位鬼才大师偏偏不信邪,他敢于挑战达·芬奇创造的巅峰,用他“达利式”的表现手法来再次向人们展现这个经典的圣经故事。
达利的《最后的晚餐》可谓是西方绘画史上诸多同一题材中最奇特新颖的一个,和我们所熟悉的达芬奇的作品相比较,其古典氛围中更多的充斥着现代意味:画面中耶稣和他的十二个使徒们对称的坐在放有葡萄酒和面包的长桌前,柔和的光线集中在耶稣的身上,他的左手上举,坐在画面的中央,耶稣的左右两侧各坐了六名使徒,这十二个使徒是充满着现代气息的人,使徒的身上都披着斗篷,他们半低着头,只有耶稣笔直的坐着,神圣中又给人种脆弱的感觉。画面的上方也不再是历史悠久的古典建筑,而是被达利换成框架结构明显的现代建筑样式。从窗户中所透出的背景取自于现实世界中利加特港湾的海面,也是达利在西班牙的定居地,平静的海平面上漂浮着小船,同时在这幅作品的最顶端一个赤裸的半透明人体展开手臂漂浮在耶稣和他的十二个使徒的上方,可见达利把对性的想象和诉求也表现在这幅画中,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在幅作品中达利想要表达的不是《圣经》中那个经典的宗教故事,而是他潜意识里对于这个故事理解与诠释,远远要比表现其中的宗教意味更加重要。达利运用如梦境般的绘画语言,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感受认识了这幅《最后的晚餐》,尽管借用宗教题材,但宗教意味反而减少淡化了,即抛弃了既定的传统形式拓展了本能的幻想,同时也不受既定逻辑的限制来表现自由。 可以看作是达利对当今社会精神危机的一种逃避,更是达利在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维纳斯》
在达利的雕塑作品中,最被大众所熟知的无疑是他的《有拉屉的米洛维纳斯》,即使在他多件同样被带上了抽屉的作品中——《有抽屉的长颈鹿》、《抽屉的预感》、《拟人化的陈列柜》等,《有拉屉的米洛维纳斯》也仍然是我们最为熟知的。达利将抽屉人格化处理,从维纳斯身上拉出的一个个抽屉表现人性的空虚。除了《有拉屉的米洛维纳斯》以外,达利对于《维纳斯》的运用还有体现在许多作品,《空间维纳斯》也是其中很有特点的艺术作品。在这件作品中只取用了颈部到大腿躯干的部分,达利将维纳斯从腰部位置一分为二,颈部上放着一只正在融化的表,在维纳斯腰部位置的截面上放了一颗鸡蛋,上身和横截面上分别爬着两只蚂蚁。而正在融化的表是达利在暗示肉体上的美是会消失的、瞬间的、短暂的,而艺术的美则是永恒的无限的,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蚂蚁和鸡蛋代表的是生命和希望,它们都有外硬内软的特点,是人类道德短暂性的象征。达利十分赞扬和推崇弗洛伊德,同时也不遗余力的将他的理论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因此即使是在这样经典的古希腊雕塑身上,达利也能用他所擅长的形式和符号来表达他内心更深层次更强大的意志。
超现实主义是影响西方现代艺术最为广泛的、深刻的运动之一,达利作为超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一直是最受关注和争议的对象,而达利则认为自己每天都在享受一种极度的快乐,一种成为达利的快乐。在达利70年的艺术生涯中可謂是做尽了我们瞠目结舌的事,也正是因为达利的奇特怪诞、天马行空,才为我们留下一个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通过对对达利艺术风格和艺术作品的分析,让我了解到不管是达利对于作品的模仿还是对于各种形式的借用,这些东西早已不是他的关注和焦点,只有那些直视达利精神世界的目光,才可能为我们与他的沟通留下一扇窗。
参考文献
[1]刘燕·达利画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2]程波·天才/疯子——达利画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奇开·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马恬恬,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萨尔瓦多·达利是一位具有超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艺术家,他追求潜意识、幻觉与非理性状态,同是达利也十分擅长将既有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等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通过“借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他所认为的作品表象背后真实的艺术本质。
一、《晚祷》
“这幅画是我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强烈愁绪——它的两个静止的人物形象第一次深深地嵌入我的记忆中,以至于深刻的内涵不断激发我的想象。然而我所感到的不仅是忧愁和惊恐,还有此画所产生的宁静。这种明朗的调子在我惊恐不安的心中回荡,犹如宝剑在月光下闪耀的银辉。”达利曾在自己的传记中这样写道,达利也曾经说过他的第一张启蒙画就是米勒的《晚祷》。达利小时候在教会学校读书,当跟着老师做完晚祷,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这幅画时,莫名的焦虑感油然而生。画中那位默默祷告的农妇如现代圣母,那位脱下帽子规规矩矩拿在手里的、沉着的农夫像个被压抑的灵魂,米勒笔下那淡淡的哀伤气氛让达利永难忘怀,在多年之后,达利重拾儿时的感受,创作了多幅以米勒《晚祷》为主的作品,其中1933年创作的《建筑学的米勒的晚钟》和1935年创作的《米勒<晚祷>的考古学遗迹》、《加拉和米勒的<晚祷>》十分具有代表性。
二、《最后的晚餐》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世界一直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中,人们的精神极度空虚,试图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得到解脱,这时极度需要在精神上找到寄托的达利便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开始在古典艺术中探索新的创作的可能性。于是在1955年达利便以《圣经》中在逾越节的晚上耶稣和他的使徒们聚集在一起用晚餐为题材创作了《最后的晚餐》。不同時期的画家们会以不同的形式和绘画手段来表现这个故事来讥讽可恨的叛徒犹大,其中给欣赏者印象最深刻的当属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可以算得上是诠释这个故事最杰出的绘画作品。但这位鬼才大师偏偏不信邪,他敢于挑战达·芬奇创造的巅峰,用他“达利式”的表现手法来再次向人们展现这个经典的圣经故事。
达利的《最后的晚餐》可谓是西方绘画史上诸多同一题材中最奇特新颖的一个,和我们所熟悉的达芬奇的作品相比较,其古典氛围中更多的充斥着现代意味:画面中耶稣和他的十二个使徒们对称的坐在放有葡萄酒和面包的长桌前,柔和的光线集中在耶稣的身上,他的左手上举,坐在画面的中央,耶稣的左右两侧各坐了六名使徒,这十二个使徒是充满着现代气息的人,使徒的身上都披着斗篷,他们半低着头,只有耶稣笔直的坐着,神圣中又给人种脆弱的感觉。画面的上方也不再是历史悠久的古典建筑,而是被达利换成框架结构明显的现代建筑样式。从窗户中所透出的背景取自于现实世界中利加特港湾的海面,也是达利在西班牙的定居地,平静的海平面上漂浮着小船,同时在这幅作品的最顶端一个赤裸的半透明人体展开手臂漂浮在耶稣和他的十二个使徒的上方,可见达利把对性的想象和诉求也表现在这幅画中,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在幅作品中达利想要表达的不是《圣经》中那个经典的宗教故事,而是他潜意识里对于这个故事理解与诠释,远远要比表现其中的宗教意味更加重要。达利运用如梦境般的绘画语言,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感受认识了这幅《最后的晚餐》,尽管借用宗教题材,但宗教意味反而减少淡化了,即抛弃了既定的传统形式拓展了本能的幻想,同时也不受既定逻辑的限制来表现自由。 可以看作是达利对当今社会精神危机的一种逃避,更是达利在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维纳斯》
在达利的雕塑作品中,最被大众所熟知的无疑是他的《有拉屉的米洛维纳斯》,即使在他多件同样被带上了抽屉的作品中——《有抽屉的长颈鹿》、《抽屉的预感》、《拟人化的陈列柜》等,《有拉屉的米洛维纳斯》也仍然是我们最为熟知的。达利将抽屉人格化处理,从维纳斯身上拉出的一个个抽屉表现人性的空虚。除了《有拉屉的米洛维纳斯》以外,达利对于《维纳斯》的运用还有体现在许多作品,《空间维纳斯》也是其中很有特点的艺术作品。在这件作品中只取用了颈部到大腿躯干的部分,达利将维纳斯从腰部位置一分为二,颈部上放着一只正在融化的表,在维纳斯腰部位置的截面上放了一颗鸡蛋,上身和横截面上分别爬着两只蚂蚁。而正在融化的表是达利在暗示肉体上的美是会消失的、瞬间的、短暂的,而艺术的美则是永恒的无限的,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蚂蚁和鸡蛋代表的是生命和希望,它们都有外硬内软的特点,是人类道德短暂性的象征。达利十分赞扬和推崇弗洛伊德,同时也不遗余力的将他的理论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因此即使是在这样经典的古希腊雕塑身上,达利也能用他所擅长的形式和符号来表达他内心更深层次更强大的意志。
超现实主义是影响西方现代艺术最为广泛的、深刻的运动之一,达利作为超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一直是最受关注和争议的对象,而达利则认为自己每天都在享受一种极度的快乐,一种成为达利的快乐。在达利70年的艺术生涯中可謂是做尽了我们瞠目结舌的事,也正是因为达利的奇特怪诞、天马行空,才为我们留下一个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通过对对达利艺术风格和艺术作品的分析,让我了解到不管是达利对于作品的模仿还是对于各种形式的借用,这些东西早已不是他的关注和焦点,只有那些直视达利精神世界的目光,才可能为我们与他的沟通留下一扇窗。
参考文献
[1]刘燕·达利画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2]程波·天才/疯子——达利画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奇开·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马恬恬,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