遒媚劲健 绝代更无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2006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meless Masterpiece of Calligraphy
  公元353年4日22日,伟大的《兰亭序》华丽出场,韵传后世。
  那一天(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组織了一场风雅集会。清幽的山水、秀丽的风景吸引了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等社会名流的捧场。多亏了那场微醉的风雅,《兰亭序》诞生了。
  文化交流第四期的视点,即文化印记系列之二,推出重读“兰亭”。本组文章从文学史、书法史、人物史、收藏史、风光旅游及王羲之与中国书法在海内外流传等角度,对王羲之及《兰亭序》作了较全面的探讨。
  Preface to the Orchid Pavilion Collection was composed and handwritten by Wang Xizhi on April 22, 353AD. It was the third day of the third month on the lunar calendar. A group of celebrated artists, poets, writers, politicians and monks met at the Orchid Pavilion on the spring day. They drank wine and wrote poems. Intoxicated, Wang Xizhi wrote a preface to the collection of the poems created on the occasion, thus giving birth to the timeless masterpiece of calligraphy and prose. To mark this great cultural event of more than 1,600 years ago in Chinese history, this April issue of Cultural Dialogue explores Preface to the Orchid Pavilion Collection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其他文献
一年前的2019年6月21日,國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和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出《传播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杭州倡议》,提出举办“丝绸之路周”的建议,即每年在6月22日前后的一周内,丝路沿线文博机构以不同形式策划实施相关主题活动,以此纪念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这一历史性事件。  “2020丝绸之路周”,2020年6月19日至24日举行。  
期刊
吴兴历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包括今天吴兴区在内的湖州,其丝绸(包括生丝)行销海外、风靡亚欧,主要是在明清两朝,这些往事与“一带一路”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先讲讲湖丝的质量。在明代中叶,全国蚕丝业的重心已移向湖州一带,湖州除了成为国内产丝的中心,其质量同样闻名全国。丝织业发达的苏州、南京等地所用蚕丝,主要仰仗湖丝;福建漳州的纱绢、广东的粤绸、粤缎等
期刊
习俗,指的是在各地广为流传并且约定俗成的规范化流程。在江南,民间的蚕事习俗,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百姓文化生活的一种表现。  进蚕香  阳春三月,杭嘉湖蚕乡的西湖香市十分兴盛。据清代范祖述的《杭俗遗风》记载:  乡下者,下至苏州一省,以及杭嘉湖三府属各乡村民男女,坐航船而来杭州进香……准于看蚕返棹,延有月余之久……其进香,城内则城隍山各庙,城外则天竺及四大丛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天的杭
期刊
邵叶道说:“画家是一种孤寂的职业,若一个画家常常周旋于热闹中生活,虽可免去寂寥之苦,然其作品往往会流于平庸。”也许,正是孤独成就了他的艺术高度。  因为一幅画,欣赏一个人,故而成了挚友。  我与画家邵叶道相识已有20多年,以前,他长期在北京、南京、沈阳、甘肃等地创作,前几年应邀回故乡宁波居住,一些嗅觉灵敏的经销商随之开设多家由启功题匾的“叶道轩”画廊。  这些年,他的画赢得了海内外众多藏家的认可与
期刊
杭州三年,是著名画家李可染一生的重要转折点。李小可虽从小在北京长大,但受父母熏陶,内心始终对浙江、对杭州充满感情。  今年春天,对于大家来说是特殊的。  今年春天,对于山水画家李小可来说,是另一种特殊:很安静,可以不受干扰地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  “时间相对集中,连续几个月,这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是从来没有过的。”那个下午,他这样告诉我们。  在今年的春日里,他画自然黄山,也画雪域西藏,也有时间慢慢整
期刊
瓯塑,浙江温州的民间传统美术,由传统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变而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瓯塑传承人,通过青弘的手,诸多文物以另一种生命形态“重生”了,没有人能够亲手触摸《千里江山图》,现在可以了。画里山势绵亘、水天一色的浩大气象在指尖划过,那水村野市、茅屋楼阁仿佛穿越过千年的时光,再次来到人间。  2020年初夏,一位温州的女艺术家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搬”进了自己的作品里
期刊
从这个小镇出去的玩具,占据了中国60%的教玩具市场份额。也就是说,但凡一个中国的孩子,他要买一个玩具的话,一半以上的可能性是从桥下这片土地上输送出去的。  与童年重逢,在桥下,猝不及防。  仿佛一脚踏进童年的大海——有时候觉得自己历经沧桑,早已忘了童年的模样,但是一看见那么多的东西,内心的童年一下子复活了,蠢蠢欲动,好像重新摸到了天真的门口。  那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色彩斑斓的小桌子小椅子,花
期刊
赵柏田置身江南的传统之中书写江南的传统,三百年恍如昨日,黄宗羲好像就是刚在中山西路擦肩而过的神情疲惫的苍颜老者。  1995年前后,赵柏田就尝试写王阳明及其背后“清峻、坚硬、散发着初冬的空气一般甘洌的气息”的明朝中期生活,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去写。但是,当他开笔写下:“距今489年前,亦即1507年春天,明朝的一个京官被逐出了北京城,他就是王阳明”这样一个陈述句式,煞有介事却平淡乏味,打断了他无比激切
期刊
《天·水》《時空》
期刊
7000年前,杭州灣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诞生了河姆渡文化,留下了目前所能发现的浙江大地上最早的人类活动的痕迹。河姆渡文化以稻谷遗物、木建筑遗迹、动植物遗骸以及土陶上那残缺的图案等实物,佐证它是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江南绵延不断的文明的早春,是浙江沧海桑田的文化史的起源。  本期视点从文化、考古、传承等角度,探视河姆渡文化对宁波、对浙江、对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乃至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与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