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下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归纳、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为此本文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引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总结;要求学生关注时事;教会学生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创新。
【关键词】学习方法 能力 自学 归纳 联系 答题 分析 创新
根据世界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阐明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我在政治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下面是我在近30年的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能力的研究,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引导学生自学,提高他们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自学,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1.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上新课前,我在小黑板上写出紧扣重、难点的阅读提纲,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学习知识有了明确的方向,提高了自学效果。
2.指导方法助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时,我要求他们做到“四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边看边想边用不同符号、不同颜色勾画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关键字词句,并积极发言,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记,读有所获。
3.提出质疑促学生自学。我教给学生“三质疑法”:一是设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疑问句质疑;二是变陈述句为疑问句质疑;三是从课本知识中提出具体问题质疑。
二、指导学生总结,培养他们系统疏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学完一个主题、一个课文、一个单元内容后,对知识疏理、归纳,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完了九年级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后,我引导学生用示意图梳理、归纳本单元的主题——“弱势群体”,围绕该主题总结出弱势群体的含义、特征、范围、主体;关爱弱势群体的原因及重要性;政府、社会、公民应该如何关爱弱势群体。采用知识示意图,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系统疏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要求学生关注时事,锻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时事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重要纽带,也是政治课综合题的材料来源。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平时多重视、关注时事热点,用课本知识分析纷繁复杂的时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培养能力和政治素质的三重目的。例如,每年三月,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两会”。“两会”中代表们都要提出当前我国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及解决措施。为此,我在讲授九年级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首先上网查阅、收集、整理了许多“两会”中代表们提出的民生问题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最后让他们归纳出有哪些民生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这些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掌握,还关心了国家大事,了解了党的大政方针,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质。
四、教会学生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答题能力
练习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典型的题型进行训练,教会他们要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改正依赖教师讲答案、或在教材中找现成的内容、或一味的死记硬背等不良习惯,逐步让学生把握归纳法、演绎法、分析与综合等解题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提高他们答题能力。例如:学生做选择题时,总是似是而非,不知所措,我就耐心地、仔细地教会他们解题方法,要求他们做到:(1)审:通过仔细读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2)忆:根据题干的关键词,联系教材,回忆确认正确知识;(3)选:根据回忆确认的知识,对照选肢,选出正确选肢;(4)查:根据题目的要求,逐一分析、比较选肢,采用直选法、排除法等方法,检查前面的选择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做题的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
五、鼓励学生创新,增强他们分析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各课、各单元的知识联系、整合起来,从而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增强他们的抽象、感慨、判断和分析能力,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总结、归纳并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用基础知识对时事材料进行判断、分析、概括的能力。例如:我在讲授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三课“体验人大代表”时,采用创造性思维的发问技巧,向学生提出了开放性、无单一标准答案的问题“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我应该怎么做?”这样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积极思维,努力创新,增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结语
新课标下,我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新理念,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我相信这将对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方法 能力 自学 归纳 联系 答题 分析 创新
根据世界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阐明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我在政治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下面是我在近30年的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能力的研究,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引导学生自学,提高他们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自学,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1.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上新课前,我在小黑板上写出紧扣重、难点的阅读提纲,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学习知识有了明确的方向,提高了自学效果。
2.指导方法助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时,我要求他们做到“四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边看边想边用不同符号、不同颜色勾画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关键字词句,并积极发言,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记,读有所获。
3.提出质疑促学生自学。我教给学生“三质疑法”:一是设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疑问句质疑;二是变陈述句为疑问句质疑;三是从课本知识中提出具体问题质疑。
二、指导学生总结,培养他们系统疏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学完一个主题、一个课文、一个单元内容后,对知识疏理、归纳,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完了九年级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后,我引导学生用示意图梳理、归纳本单元的主题——“弱势群体”,围绕该主题总结出弱势群体的含义、特征、范围、主体;关爱弱势群体的原因及重要性;政府、社会、公民应该如何关爱弱势群体。采用知识示意图,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系统疏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要求学生关注时事,锻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时事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重要纽带,也是政治课综合题的材料来源。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平时多重视、关注时事热点,用课本知识分析纷繁复杂的时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培养能力和政治素质的三重目的。例如,每年三月,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两会”。“两会”中代表们都要提出当前我国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及解决措施。为此,我在讲授九年级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首先上网查阅、收集、整理了许多“两会”中代表们提出的民生问题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最后让他们归纳出有哪些民生问题?并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这些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掌握,还关心了国家大事,了解了党的大政方针,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质。
四、教会学生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答题能力
练习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典型的题型进行训练,教会他们要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改正依赖教师讲答案、或在教材中找现成的内容、或一味的死记硬背等不良习惯,逐步让学生把握归纳法、演绎法、分析与综合等解题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提高他们答题能力。例如:学生做选择题时,总是似是而非,不知所措,我就耐心地、仔细地教会他们解题方法,要求他们做到:(1)审:通过仔细读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2)忆:根据题干的关键词,联系教材,回忆确认正确知识;(3)选:根据回忆确认的知识,对照选肢,选出正确选肢;(4)查:根据题目的要求,逐一分析、比较选肢,采用直选法、排除法等方法,检查前面的选择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做题的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
五、鼓励学生创新,增强他们分析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各课、各单元的知识联系、整合起来,从而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增强他们的抽象、感慨、判断和分析能力,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总结、归纳并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用基础知识对时事材料进行判断、分析、概括的能力。例如:我在讲授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三课“体验人大代表”时,采用创造性思维的发问技巧,向学生提出了开放性、无单一标准答案的问题“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我应该怎么做?”这样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积极思维,努力创新,增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结语
新课标下,我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新理念,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我相信这将对他们今后走上社会、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